- 基層黨組織工作法規實用一本通(2019年修訂)
- 鄭紹保
- 4704字
- 2019-11-22 11:54:51
四、黨的委員會委員、書記候選人的產生
170.黨的基層委員會、總支部委員會、支部委員會委員候選人提名的原則是什么?
中央組織部組織局2011年編印的《黨組織選舉工作手冊》提出:
黨的基層委員會、總支部委員會、支部委員會委員候選人的提名,必須全面貫徹干部隊伍革命化、年輕化、知識化、專業化的方針,堅持德才兼備、以德為先用人標準,注意改善委員會成員結構,提高委員的素質和能力。
按照上述原則,提名候選人要注意以下幾點:一是在提名前要對廣大黨員進行宣傳教育,使大家明確提名的原則、程序和基本要求。二是推廣由黨員和群眾公開推薦與上級黨組織推薦相結合的辦法產生候選人。三是科學分析和運用推薦測評結果,綜合考慮崗位需求和干部近年考核評價情況、工作實績、發展潛力等因素,既尊重民意,又防止簡單以票取人。
171.沒有黨的正式組織關系的黨員能否被提名為委員候選人?
中央組織部組織局2011年編印的《黨組織選舉工作手冊》提出:根據黨章規定的精神,只有有正式組織關系并被編入某個黨組織的正式黨員,在該黨組織內才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從外單位轉來的正式黨員,如果只持有“中國共產黨黨員證明信”,即臨時組織關系,而沒有“中國共產黨黨員組織關系介紹信”,即正式組織關系的,不能被提名為該黨組織的委員候選人。
172.有黨的正式組織關系的臨時工、輪換工黨員是否可以被提名為委員候選人?
中央組織部組織局2011年編印的《黨組織選舉工作手冊》提出:凡在一個黨組織內有黨的正式組織關系的黨員,不論屬于哪類用工制,在享有黨章賦予的權利方面都是相同的。有正式組織關系的臨時工、輪換工中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的正式黨員,可以被提名為黨的委員會委員、紀律檢查委員會委員候選人。但是否提名,要尊重多數選舉人的意見。
173.離職學習的黨員是否可以被提名為委員候選人?
中央組織部組織局2011年編印的《黨組織選舉工作手冊》提出:離職學習的黨員,凡黨的正式組織關系已經轉出原所在黨組織的,按照黨的組織原則,在原所在黨組織內不再享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故不能提名為委員候選人;學習時間不長,按照有關規定黨的正式組織關系沒有轉出原所在黨組織的,在原所在黨組織進行換屆選舉時,如符合候選人條件并得到多數選舉人同意,可以被提名為委員候選人。
174.已經辦理離退休手續的黨員是否可以被提名為委員候選人?
中央組織部組織局2011年編印的《黨組織選舉工作手冊》提出:已辦理離退休手續的黨員,如果黨的正式組織關系沒有轉出原單位,在黨組織進行換屆選舉時,仍享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但是,能否被提名為委員候選人,要根據工作需要和候選人條件,并尊重多數黨員的意見。一些黨政機關離退休干部職工黨員較多,為有利于機關黨的委員會同他們保持密切聯系,在醞釀委員候選人時,可適當安排離退休干部職工黨員作為委員候選人。
175.受過警告、嚴重警告、撤銷黨內職務、留黨察看處分的黨員是否可以被提名為委員候選人?
中央組織部組織局2011年編印的《黨組織選舉工作手冊》提出:對這個問題要具體分析。受留黨察看處分的黨員,在留黨察看期內沒有表決權、選舉權和被選舉權,因此不能被提名為委員候選人。對于近期受黨內警告、嚴重警告、撤銷黨內職務處分的黨員,雖然仍享有表決權、選舉權和被選舉權,可以提名為委員候選人,但從有利于工作和有利于幫助他們改正錯誤出發,這些同志一般不宜提名為委員候選人。對于歷史上曾經受過警告、嚴重警告、撤銷黨內職務處分,或曾受過留黨察看處分,留黨察看期滿后已恢復了正式黨員權利的黨員,如果確已認識并改正了所犯錯誤,在工作中做出成績,得到所在黨組織和大多數黨員的信任,具備委員候選人條件的,可以被提名為委員候選人。
176.黨員行政負責人是否必須提名為委員候選人?
中央組織部《組工通訊》(1991)第66期解答是:從有利于工作出發,一個單位的黨員行政負責人,有一部分人參加黨組織的領導機構,是適宜的。但是,召開黨員大會或黨員代表大會選舉黨的基層組織領導成員,其候選人必須按照《中國共產黨基層組織選舉工作暫行條例》第三章所規定的條件和程序進行提名。黨員行政負責人能否提名為委員候選人,要根據多數黨員、黨組織或代表的意見來確定。任何人都不具有必須提名為委員候選人的特權。
177.本屆委員會領導成員能否作為下屆委員會領導成員的當然候選人?
中央組織部《組工通訊》(1995)第71期解答是:黨的委員會進行換屆選舉,本屆委員會常委、書記、副書記,無論是經過選舉產生的還是上級黨組織指派的,原則上都不能作為下屆委員會領導成員的當然候選人。是否可以作為候選人,必須按照規定的提名程序,根據多數選舉人的意見確定。
178.基層黨組織領導班子成員能否由上級黨組織推薦?
2009年9月18日,黨的十七屆四中全會通過的《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黨的建設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提出:推廣基層黨組織領導班子成員由黨員和群眾公開推薦與上級黨組織推薦相結合的辦法。
179.個別有特殊情況的人,需要由組織上推薦選入的,應注意什么?
黨的十一屆五中全會通過的《關于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規定:不得規定必須選舉或不選舉某個人。個別有特殊情況的人,需要由組織上推薦選入的,也必須確實取得多數選舉人的同意。要堅決反對和防止侵犯黨員選舉權利,使選舉流于形式,妨礙選舉人體現自己意志的現象。
180.黨的基層委員會委員候選人的差額比例是怎么規定的?
中央印發的《中國共產黨基層組織選舉工作暫行條例》(中發〔1990〕8號)第十二條規定:委員候選人的差額為應選人數的百分之二十。
181.黨的基層委員會的常委候選人差額比例是怎么規定的?
中央印發的《中國共產黨基層組織選舉工作暫行條例》(中發〔1990〕8號)第十七條規定:經批準設立常務委員會的黨的基層委員會的常委候選人,由上屆委員會按照比應選人數多一至二人的差額提出,報上級黨組織審查同意后,在委員會全體會議上進行選舉。
182.黨的基層委員會、總支部委員會、支部委員會委員候選人產生程序是什么?
中央組織部組織局2011年編印的《黨組織選舉工作手冊》提出:
黨的基層委員會委員的產生,一般要經過以下程序:
(1)黨的委員會(設常務委員會的應召開黨的委員會全體會議)確定下屆委員會(紀律檢查委員會)組成的原則。
(2)黨的委員會(或常務委員會)組織所屬黨組織醞釀推薦,根據多數黨組織的意見提出候選人初步人選。
(3)黨的委員會對初步人選進行考察,并根據考察結果確定候選人預備人選,報上級黨組織審批。
(4)召開黨代表大會的,大會主席團審議候選人預備人選,提請各代表團(組)充分醞釀,根據多數選舉人的意見確定候選人,由大會進行選舉。召開黨員大會的,黨的委員會向黨員大會介紹候選人預備人選醞釀產生情況,提請大會討論并根據多數選舉人的意見,確定候選人,提交黨員大會選舉。
黨的總支部委員會、支部委員會委員的產生,一般要經過以下程序:
(1)總支部委員會(支部委員會)確定下屆黨的總支部委員會(支部委員會)組成原則。
(2)黨的總支部委員會(支部委員會)組織全體黨員醞釀推薦并根據多數黨員意見提出候選人初步人選名單。
(3)黨的總支部委員會(支部委員會)組織支部或黨小組醞釀候選人初步人選,并根據多數黨員意見確定候選人預備人選,報上級黨組織審批。
(4)黨的總支部委員會(支部委員會)將候選人預備名單提交黨員大會醞釀討論,并根據多數黨員意見確定候選人,由大會進行選舉。
根據黨的十七大報告關于“改革黨內選舉制度,改進候選人提名制度和選舉方式。推廣基層黨組織領導班子成員由黨員和群眾公開推薦與上級黨組織推薦相結合的辦法”的規定,要認真總結實踐經驗,規范程序,積極有序地擴大黨的基層委員會、總支部委員會、支部委員會委員候選人提名中的民主。
183.黨的基層組織的書記、副書記候選人如何提名?
中央組織部《組工通訊》(1991)第24期解答是:黨的基層組織的書記、副書記候選人的提名,采取自下而上,上下結合的辦法。一般程序是:由上屆委員會提出擬擔任下屆委員會書記、副書記候選人的條件;組織所屬黨組織或黨員醞釀推薦;根據多數黨組織或黨員的意見提出候選人初步人選名單;組織上進行考核了解,廣泛聽取意見;召開全體委員會議討論確定候選人預備名單,報上級黨組織審查;提交新選出的委員會全體會議討論,根據多數委員的意見確定候選人。
184.醞釀推薦黨的委員會和紀律檢查委員會委員候選人初步人選中應注意哪些問題?
中央組織部組織局2011年編印的《黨組織選舉工作手冊》提出,醞釀推薦黨的委員會和紀律檢查委員會委員候選人初步人選中要注意四個問題:一是制定切實可行的工作方案。要根據上級黨組織有關規定,對初步人選的數量、條件、構成原則及推薦的時間、方法和應注意的問題等提出明確要求,使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能夠了解上級黨組織的意圖,掌握推薦人選工作應遵循的基本原則和要求。二是廣泛發揚民主,充分走群眾路線。要根據上級黨組織的要求和實際情況,組織黨員領導干部或所屬黨組織醞釀推薦候選人初步人選,使推薦的初步人選具有廣泛的群眾基礎。三是要堅持干部隊伍“四化”方針和德才兼備、以德為先用人標準,對候選人初步人選的德、能、勤、績進行全面考察。四是確定委員候選人初步人選要堅持集體討論決定的原則,不能個人或少數人說了算。要加強同上級黨組織及有關部門的聯系,重大問題及時請示匯報。
185.黨的委員會和紀律檢查委員會常委、書記、副書記初步人選醞釀過程中應注意哪些問題?
中央組織部組織局2011年編印的《黨組織選舉工作手冊》提出:黨的委員會和紀律檢查委員會常務委員會委員、書記、副書記初步人選醞釀過程中應注意以下幾點:一是嚴格按有關選舉條例規定的程序辦事。二是做好民主推薦工作。必須嚴格按照《黨政領導干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的方法、步驟和要求進行民主推薦。三是必須遵循干部隊伍“四化”方針和德才兼備、以德為先用人標準。四是注意優化班子結構,使班子成員在年齡、經歷、專長、性格等方面搭配合理,做到優勢互補、增強合力。不僅要使班子成員在年齡上形成梯次結構,還要改善領導班子知識、專業和工作經歷結構。既要選拔熟悉黨務、意識形態、紀檢、政法等工作的干部,也要適應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加強社會建設、做好群眾工作等實際需要,充實熟悉經濟、社會管理、群眾工作的干部。五是充分發揚黨內民主,認真聽取各方面意見,不僅要聽取同級和下級黨組織的意見,而且還要聽取離退休干部、黨外同志的建議,真正做到集思廣益。
186.黨的委員會和紀律檢查委員會委員候選人預備人選怎么確定與報批?
中央組織部組織局2011年編印的《黨組織選舉工作手冊》提出:
下屆黨的基層委員會委員和紀律檢查委員會委員候選人預備人選,由黨的委員會(或常務委員會)根據所轄多數黨組織的意見確定,報上級黨組織審批。
確定候選人預備人選必須由集體討論決定。黨委(常委會或全委會)討論候選人預備人選時,必須有三分之二以上應參加會議人員到會,在認真聽取推薦、考察情況匯報和每位委員充分發表意見的基礎上,按少數服從多數的原則進行表決。
187.黨的委員會和紀律檢查委員會常委、書記、副書記候選人預備人選怎么確定與報批?
中央組織部組織局2011年編印的《黨組織選舉工作手冊》提出:
黨的委員會和紀律檢查委員會常務委員會委員、書記、副書記候選人預備人選,應在充分醞釀、反復協商、廣泛聽取各方面意見的基礎上,召開常務委員會集體討論確定。
黨的委員會和紀律檢查委員會常務委員會委員和書記、副書記候選人預備人選確定后,應報上一級黨組織審批。黨的基層委員會應按干部管理權限報主管部門審批。上報的材料根據上級黨組織的要求確定,隨《關于中國共產黨×××第×屆委員會和紀律檢查委員會組成人員的請示》一并報送的材料有常務委員會委員和書記、副書記候選人預備人選名冊、干部任免審批表和考察材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