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寬厚仁宅路不窄
- 煙酒小店的經營日常
- 元珠峰下一只蟲
- 1710字
- 2025-02-27 10:29:43
寬厚仁宅路不窄
有個印象,始終揮之不去。那一年,我兩三歲的樣子,正值農忙時節,父母家人都在農田干活去了。我一個人在家睡醒了害怕,也不知道哪來的勇氣,懵懵懂懂的就出了門,去田畈找他們,
田埂小路,綠草青青,還長有鋸齒,會割手,一不小心踢到石頭痛的我哇哇大哭。父親老遠就看到我一個人跌跌撞撞走來,連忙挽起褲腿,洗了把手,笑瞇瞇走上田埂來接我。
就在我踉踉蹌蹌撲向父親的時候,一塊大石頭絆住腳,摔了個豬拱地。父親一路小跑過來,心疼地抱住我,擦了擦我的眼淚,擾擾我的小手丫,然后蹬了兩腳石頭,呸呸了兩口唾沫,說,乖乖,不痛不痛,不哭不哭,這不是礙腳石,也不是攔路石,這是墊腳石,谷子擔在肩膀上,腳踩上去,稍微用力一蹬,就輕松很多,也不覺得重了,走路就輕快多了。
那時候的我,哪里懂得不識幾個字的農民父親能說出什么人生哲理大道理,只知道痛,一個勁的哭。
父親挪來一塊大石頭,吹了幾口灰塵,讓我坐著,又折了兩根狗尾巴草,放我手里捏著玩。父親蹲在我身邊說,乖乖,看看天空,藍藍的,多漂亮啊。我下意識地就抬起頭來,父親說,不對,昂著頭,頸會酸痛的,多累啊,諾,天地渾然一體,天就在你腳下呢!嘿嘿,是不是?水田就是天啊,看到沒,多漂亮啊,有白云朵朵,還有鳥兒飛過,好看不好看?我們一家人都在天上插秧播種干農活,神仙一樣。
我驚訝地看向水田,真的是沒騙人,天空就在腳下的水田里,清澈明亮,藍色誘人,遠處新插的秧苗倒影下層層疊浪,好一個詩書田園的景象。又聽見父親說,你看看,哥哥姐姐也來接你了。我抬眼望去,說,不對,哥哥姐姐是背對我的,弓著腰在插秧干活呢,根本就沒來,騙人。父親說,你再看看,再仔細看看,是不是越來越近了,馬上就到你身邊來了?
哥哥姐姐背對著我,左右腳不停地交替挪動,面前的秧苗越插越密,一片片的青苗眼看著慢慢就布滿了田地,不知不覺中也插到了田埂邊,走到我身邊,歇下腳,逗我笑。
寧靜安詳唯美的畫面,當時只道是尋常。直到多年以后,我讀到一篇詩詞,手把青苗插滿田,低頭可見水中天,六根清凈方為稻,退步原來是向前。才明白,木訥寡言,窄步慢行的父老鄉親是多么的智慧聰明,走出了他們心中的寬闊天地。
寬厚仁愛路不窄,退步原來是向前。誰的成長路上不會遇到阻礙,絆腳石,攔路石,甚至于摔的你豬拱地,狼狽不堪。可是父親告誡自己,不要哭,不喊痛,管控好情緒,拍拍手上的泥土,把它當成墊腳石,它就是幫助,助力你不負重擔,輕松前行。
這個假期,策劃了一趟短途旅行,去了歷史文化名城安慶,專程游覽了桐城六尺巷。六尺巷的故事大家都清楚,根源于鄉村社會最常見的起屋造房,鄰里糾紛。讓他三尺又何妨的千里叮囑,禮讓三尺的寬厚鄰親,成就了六尺巷數百年來的家訓佳話,美名遠揚。求曲得直,求小得大,求窄得寬,這煙火人間,事事值得,也事事遺憾,給別人留下情面,不把別人逼上狹窄絕路,換來的一定是寬容仁愛,一路暢通。否則魚死網破吃虧的是自己。
高屋建瓴,寬深大院,不過窄小的方丈之間,三尺睡眠。小草青青,楊柳依依,實乃吐納天地之芳華,大盈若沖,大方無隅。
在桐城去往黃山的高速路上,驚聞有游客墜崖,為之動容悲痛之余,我不禁在想,在那樣一種積極向上,勇攀高峰的人生大美旅途中,是什么樣的一念之差就把大路寬路直路走叉了,走窄了,走絕了呢?而那些挑夫們背上背的,肩上挑的,手上提的,哪一個不是沉甸甸的,他們常年伴隨游客行走在山間臺階上卻從來沒有聽聞突發狀況,又是為什么呢?
挑夫挑的是一家人的生計,是小孩讀書的錢,是老人看病的錢,是每天的柴米油鹽。由不得絲毫的松懈和懶惰。每一步都必須小心謹慎,戰戰兢兢,如履薄冰,才把物質送上山頂。這是責任在肩,使命擔當。
挑夫們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走在登山的路上。每天走著同樣的線路,沒有厭倦,沒有懈怠,沒有像游客那樣走馬觀花,每一天都像第一天走的那樣,保持著最佳狀態。這是初心不改,砥礪前行。
寬窄,曲直,得失,成敗,韓愈韓退之,朱熹字元晦,子貢端木賜,矛盾一體,知行合一。不失為永恒的哲理。
錦官城外柏森森,寬窄巷子最成都。那川西民居,梧桐樹邊街檐下,吃穿行游購娛一體的旅游文化商業街區,那該是怎樣的一種市井煙火,又該是怎樣的一種哲理文化?有空一定去走一走,看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