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一、傳統中華文明與現代工業文明比較

人類歷史證明中華文明是可大可久的文明。言其可大即指她到19世紀末20世紀初已發展到4億人口,且對周邊民族(如日本、朝鮮、越南等國)產生了巨大影響。言其可久則指她具有可持續性,生長5000年而枝繁葉茂。

傳統中華文明的技術是以綠色農桑技術為主的技術。古代中國人主要依靠農作物的光合作用生產眾多人口的必需品,人在生產過程中只起“贊天地之化育”或“輔萬物之自然”的作用。中華古代文明的發展是低技術的綠色發展。因為技術水平低,創新極其緩慢,所以經濟增長也極其緩慢,其缺點是無法讓物質財富充分涌流。與之對照,工業文明主要依靠煤、石油、天然氣、頁巖氣、鈾等礦物能源而發展,其優點是讓物質財富充分涌流,能越來越多地減輕甚至免除勞動者的辛苦和勞累,其缺點則是嚴重的環境污染和空前的生態破壞。它無疑可大,卻不可久。

古代最有才智的人們最重視的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大學問,而科技創新只被視作次要的事情。正因為如此,曾為人類貢獻了“四大發明”的中國人,并沒有創造出能支持工業文明的現代科技。正因為如此,中國才沒有率先走快速的“黑色發展”之路。

中國沒有發展出現代科技也與幾千年的傳統思維方式有關。中國古代文明蘊含“天人合一”世界觀。中國傳統思維方式就是“天人合一”觀念指引下的整體性思維方式。古代中國人不像現代西方人那樣,認為人是主體,自然界乃至一切非人自然物都是客體,主體因能認知客體,進而可征服客體。主客二分的思維模式是現代科學必不可少的思維模式。中國古代哲人則認為,人在天地間如魚在水中,從而力主“與時偕行”(易經)、“與變俱往”(郭象《莊子注》),力求“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與四時合其序”(易經)。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济南市| 雷波县| 连城县| 隆林| 阿拉善左旗| 枣阳市| 许昌县| 云和县| 北票市| 南投市| 全州县| 绩溪县| 镇雄县| 吉水县| 沙雅县| 高邮市| 遵义县| 呼玛县| 凤庆县| 濉溪县| 都匀市| 托克托县| 孝昌县| 冷水江市| 枣强县| 呼玛县| 二连浩特市| 安庆市| 常熟市| 集贤县| 梨树县| 定兴县| 宝清县| 辽源市| 永宁县| 嘉峪关市| 尤溪县| 平湖市| 饶河县| 定结县| 仁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