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色 香 味
- 漲姿勢系列叢書之每天學點衣食常識
- 問渠
- 372字
- 2019-11-14 18:25:39
“色”指的是菜肴的顏色、造型。中國的廚師們在顏色的搭配上、材料的雕刻設計上常能達到藝術家的水準。他們所烹飪的菜肴往往塑形著色,猶如精美的藝術作品,令人賞心悅目,不忍下箸。
“香”指的是菜肴上桌后,未食之前就已香氣撲鼻,讓人食欲大振。中國人很早就知道利用調料炸出香味,制出濃香型的菜式,如酥香、油香、熏香、奶香、辛香、霉香、焦香、辣香、麻香、椰香、麻辣香、蔥蒜香等。
“味”指的是菜肴的味道。中國人對事物味道的要求,更甚于營養。對于某些非家常的烹調來說,食物甚至只是味道的載體。人們享受的是味道,是一種精神上的愉悅,就如同對抽象美的體驗。正因如此,西方人不會對枯瘦的雞瓜感興趣,而中國人卻視其為美味。李笠翁自稱為“蟹奴”,就是因為蟹需細細品嘗。過去有個笑話,講的是上海人乘火車趕往外地,一天一夜的行程剛夠吃完一只蟹。這種態度就緣于對“味”的極端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