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四節 職業教育與經濟發展

在各種教育類型中,職業教育和經濟發展的關系最為緊密和直接。作為“二戰”的戰敗國,德國和日本在戰爭中都遭受了巨大損失,但經過戰后的短暫恢復,兩國分別通過發展“雙元制”職業教育和企業內職工培訓很快便成為世界經濟強國。德國前總理科爾(Helmut Kohl,1930—2017)指出,德國人民所具有的文化素質和發達的職業教育是促成德國強盛的關鍵所在。“雙元制”職業教育不僅在德國獲得了成功,成為其經濟發展的引擎,而且得到了許多國家的關注和效仿。

一、職業教育促進德國經濟發展

“二戰”給德國造成了毀滅性的破壞,主要城市在轟炸中化為廢墟,交通也被破壞殆盡,經濟處于完全崩潰的狀態。“德國南部約有90%的工廠停產,工業產值也只有‘二戰’前的5%,經濟和技術幾近崩潰。”[24]但是德國人并未被災難擊垮,而是腳踏實地地思考如何重建家園。戰爭剛剛結束,德國便開始恢復和重建教育事業,特別是恢復“二戰”期間關閉的職業學校。1946年,美國教育代表團赴德考察,他們在感慨戰后德國破敗不堪的同時也折服于德國人的“創造”。達姆斯塔特技術學校(Technische Hochschule)的師生團結合作,在斷壁殘垣的校舍里很快就恢復了教學。“但學生使用的只能是無靠背的長凳,學生長時間聽課只得在他們的膝蓋上記筆記”[25]。在十分艱苦的條件下,德國人眾志成城,職業教育很快重新煥發了生機。在近十年的爭論和協調后,1969年8月,聯邦德國頒布了《聯邦職業教育法》,進一步加強了國家對職業教育的干預,促進了職業教育的健康發展。

德國十分強調教育分流。1993年,德國高中階段30%的學生進入完全中學,其余70%都接受中等職業技術教育。2004年,“雙元制”職業教育下的德國青年失業率遠遠低于其他國家(德國:9.7%,法國:20.7%,西班牙:22.4%,意大利:26.5%),多數研究者認為“雙元制”職業教育對降低青年失業率具有重要的作用。[26]

二、職業教育阻礙英國經濟發展

從18世紀后期開始,英國以“日不落帝國”頭號霸主的身份引領世界潮流長達一百多年。19世紀后期,隨著對世界經濟壟斷地位的逐漸喪失,英國開始失去這一殊榮。飛速發展的20世紀對英國來說是一個厄運連連的世紀,在此期間,英國開始從巔峰逐步走向沒落。20世紀初,美國、德國、日本和俄國這些重要國家的羽翼尚未豐滿,仍對余威猶在的英國亦步亦趨,“二戰”后,大量海外殖民地的獨立使大英帝國分崩離析,曾經風光無限的英國由世界最強盛的工業大國和殖民帝國淪為追隨美國的“跟班小弟”。1945—1975年,英國的年均國內生產總值被法國、德國、意大利和日本超過,國內生產總值年均增長率遠低于法國、德國、日本、美國等幾個貿易大國,出口產品占世界份額由25.5%猛跌至9.3%,不及法國、德國和日本。英國經濟歷史學家艾爾福特(B. W. E. Alford)認為,這對一個曾經占絕對優勢的貿易大國來說是“尤為可悲的下滑”。[27]

英國的由盛而衰經歷了一個漸變的過程,是政治、國際環境和歷史原因等合力作用的結果,但中等職業教育相對落后,不能為經濟發展提供數量充足、質量過硬的熟練技術工人,是“二戰”后英國經濟衰落的原因之一。1990年5月《金融時報》指出:“與歐洲大陸和日本相比,職業技術教育體系薄弱,缺乏各個層次的技術學校是英國戰后教育最大的失敗。”[28]

英吉利民族在長期歷史中形成的人文主義傳統是崇尚古典教育,明顯歧視科學和職業教育。19世紀末20世紀初,當德國、法國、美國和日本在世界博覽會上看到自己的不足,紛紛建立國家職業教育制度的時候,英國仍堅持認為中等教育的功能是為升學服務,而將職業教育視為異類。甚至在19世紀50年代后,英國政府仍奉行自由放任的政策,在相當長的時期內職業教育未受到政府和民眾的重視,這給英國經濟發展造成了負面影響。“二戰”后,英國政府也認識到忽視培養技術和技能型人才的職業教育與經濟衰落有直接的關系。

20世紀60年代后,當大部分競爭對手都在保留和加強中等職業教育的時候,英國卻取消了它。1985年,英國的公立學校中有84%為綜合中學,現代中學和技術中學僅占16%。與英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德國和日本等發達國家通過技術教育培養了技術嫻熟的勞動力,他們生產了索尼、松下、寶馬和雷諾等馳名國際的產品,促進了本國經濟的飛速發展。世界經濟發展的歷程表明:一個國家經濟的良性發展不僅在于其是否有數量充足的科學家,而且還在于其是否有足夠數量和質量過硬的將科學發明轉化為現實生產力的一線工程技術人員和熟練工人。

未來的勞動者通過中等職業教育能學習各種職業知識和技術技能,只有不斷提高他們的勞動熟練程度,才能縮短社會必要勞動時間,進而提高商品價值。職業教育是為國家實現更大的經濟利益的重要途徑。實踐表明,沒有高素質的勞動者,就沒有勞動生產率的提高和經濟的良性發展。列寧在《關于提高人民勞動生產率》中指出:“提高勞動生產率的最迅速最可靠的辦法,是在廣大人民群眾中普及職業技術知識和本領。”[29]英國由盛轉衰是諸多因素造成的,簡單地歸咎于任何一種原因都未免失之偏頗,但職業教育的相對落后是英國經濟衰退的一個重要原因,德國和日本在“二戰”后憑借職業教育實現快速發展的奇跡使我們更深刻地認識到職業教育和經濟發展之間的緊密關系。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武隆县| 准格尔旗| 石狮市| 龙江县| 镇安县| 霍林郭勒市| 莱阳市| 北碚区| 泊头市| 宁河县| 拉萨市| 奎屯市| 汉寿县| 郑州市| 定兴县| 灵山县| 通辽市| 马公市| 秀山| 和政县| 黄浦区| 沧源| 库尔勒市| 仁化县| 平阳县| 招远市| 镇康县| 日照市| 乐都县| 潼关县| 鹤壁市| 清苑县| 马鞍山市| 南宁市| 南涧| 莫力| 迭部县| 灌南县| 龙门县| 田东县| 怀集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