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一節 引言

經濟學是一門應用科學,主要研究資源如何有效地配置。由于人類欲望具有無限性,而滿足欲望的物品以及用來生產經濟物品的資源具有有限性,因此資源相對于欲望總是不充足,稀缺性就成為經濟學研究的邏輯起點。馬爾薩斯基于自然資源主要是土地資源有限,給出了由人口危機導致經濟危機的悲慘預言;“羅馬俱樂部”的研究成果《增長的極限》也是基于經濟增長受制于各類自然資源而得到;薩繆爾森在《經濟學》中如是說:“如果資源是無限的,生產什么、如何生產和為什么生產就不會成為問題。如果能夠無限量地生產每一種物品,或者,如果人類的需要已完全滿足,那么,某一種物品是否生產得過多是無關重要的事情,勞動與原料是否配合得恰當也是無關重要的事情。……研究經濟學或‘尋求經濟的辦法’就會沒有什么必要。”由此可見,人們對自然資源稀缺的認識早已有之而且在不斷地強化。盡管自然資源的稀缺性問題已經深入人心,然而主流經濟理論并未將其充分體現到理論體系中去,例如,經典的增長理論很少納入自然資源的經典增長模型;又如,20世紀40年代興起的發展經濟學,考慮更多的是資本的稀缺而非自然資源的有限性與稀缺性。

理性人假設和市場出清是西方經濟學最基本的兩個假設。“理性”是一切經濟問題分析的出發點,一般將合乎人性、合乎自然規律的,認定為理性。亞當·斯密在《國富論》中提出了一種思想,那就是要建立起一種合乎理性、合乎正義的社會。人民在社會中充分地自由競爭,政府承擔守夜人的角色,每一個人追求的都是自己利益的最大化,同時間接為別人創造了福利,競爭的結果就是整個社會也實現了福利最大化,或者說實現了社會資源的最優配置。在亞當·斯密之后,無數經濟學家以理性為出發點不斷完善經濟學,試圖得到兩個重要結論:第一,經濟個體如何實現自身利益最大化;第二,整個社會如何實現福利最大化(即資源最優配置)。然而,現實中的經濟個體真的是理性的嗎?值得商榷。

主站蜘蛛池模板: 威宁| 延安市| 工布江达县| 微博| 精河县| 临洮县| 从化市| 黔南| 寿宁县| 图木舒克市| 永善县| 偃师市| 平度市| 同仁县| 宁阳县| 开鲁县| 曲靖市| 萨嘎县| 宝山区| 山丹县| 交城县| 佛冈县| 伊宁市| 涿鹿县| 嵊泗县| 恭城| 镇江市| 原阳县| 永川市| 萨迦县| 临泽县| 东安县| 奈曼旗| 河间市| 靖宇县| 乌审旗| 丹凤县| 昭平县| 新乡市| 和龙市| 黎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