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中小企業發展報告2017
- 林漢川 秦志輝 池仁勇主編
- 2561字
- 2019-11-29 17:08:38
前言
2016年,工商登記制度改革不斷深化,進一步降低了市場準入的制度性成本,促進了營商環境不斷地改善。改革的宏觀效應持續釋放,激發了百姓投資創業的熱情,促進了市場主體的快速增長。國家工商總局相關數據顯示,全年新登記1651.3萬戶,平均每天新登記4.51萬戶。至2016年年底,全國實際擁有各類市場主體8705.4萬戶,其中,企業2596.1萬戶,個體工商戶5930萬戶,農民專業合作社179.4萬戶。工商總局百縣萬家新設小微企業周年活躍度調查表明,小微企業發展總體良好。主要特點:一是新設小微企業表現較為活躍;二是近八成開業企業實現營業收入,開業企業近半實現納稅,創新和觸網小微企業盈利比例高;三是新設小微企業帶動就業作用顯著;四是大學生新創小微企業偏好現代服務業,經營活動較為積極。工商登記制度改革持續推進,得到社會高度評價。2016年,企業名稱自主申報制度、企業登記全程電子化、“五證合一”等改革舉措也獲得較高評價,滿意度分別為97.65、96.23和94.35,廣大創業者切實感受到改革帶來的好處。
編寫《中國中小企業發展報告2017》的目的,旨在加深對2016年我國中小企業的發展現狀、變化趨勢、政策取向的了解,并以2016年我國中小企業各種數據變化為基礎,探討我國中小微企業發展的總體態勢、政策取向、技術創新、融資模式、地區動態以及服務體系等重點事件和熱點問題,促進我國中小企業的持續、健康、快速發展。在我國,以中小企業發展為重點展開系統地分析與評價的年度發展研究報告,這在國內高校還是少有的。本報告正是為解決這些難題而設置的。
本報告由六篇共二十五章內容組成。第一篇是2016年中國中小企業發展總體評述,包括2016年中小企業發展概況;2016年促進中小企業發展的政策與法規綜述;中小企業經營活躍度影響因素研究報告;中小企業跨國并購戰略機遇與運作模式研究報告。第二篇是2016年中國中小企業景氣指數調研報告,包括中小企業景氣指數的評價流程與方法;2016年中國中小企業景氣指數測評結果分析;中國中小企業景氣指數變動趨勢分析(2012—2016年);2016年中國主要城市中小企業景氣指數測評。第三篇是2016年中國中小企業創業創新模式研究報告,包括中小企業創新平臺聚合模式研究報告;中小企業創業生態系統模式研究報告;中小企業“眾創空間”模式研究報告;中小企業“眾籌”模式研究報告。第四篇是2016年中國中小企業熱點問題專題研究報告,包括空間集聚下協同創新模式及中小企業參與機制研究報告;化解企業資金鏈與擔保鏈風險的研究報告;加快推進“浙江制造”標準國際化的研究報告;內蒙古紅太陽食品有限公司營銷管理的研究報告。第五篇是2016年中國地區中小企業發展專題調研報告,包括西部地區制造業中小企業綠色發展的研究報告;河北省中小企業發展的研究報告;浙江省民營企業“走出去”的研究報告;呼和浩特市中小企業經營狀況的調研報告。第六篇是2016年中小企業創業創新扶持政策的國際經驗研究報告,包括美國中小企業創業創新扶持政策;德國中小企業創業創新扶持政策;日本中小企業創業創新扶持政策;韓國中小企業創業創新扶持政策;發達國家中小企業創業創新扶持政策比較及啟示。此外,還有2016年中國中小企業大事記等內容。
本報告是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發展報告資助項目、浙江工業大學中國中小企業研究院資助項目、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中小企業研究中心資助項目、工信部中小企業發展促進中心資助項目、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北京企業國際化經營研究基地資助項目的年度性研究成果。本年度研究報告由林漢川、秦志輝、池仁勇任主編,李安渝、李興旺、黃鵬章任副主編,陳廉、趙敏、倪嘉成任編輯部主任。他們負責全書的設計、組織與統撰工作。具體參加本報告撰寫的成員有(以章節為序):前言林漢川,第一章趙敏,第二章陳廉、倪嘉成,第三章李安渝、張昭、朱峻萱,第四章程宣梅、周禮、謝洪明,第五章池仁勇、劉道學,第六章劉道學、池仁勇,第七章池仁勇、劉道學,第八章劉道學、池仁勇,第九章程宣梅、陳侃翔、劉淑春、林漢川,第十章陳侃翔、程宣梅、劉淑春、池仁勇,第十一章程宣梅、劉淑春、陳侃翔、林漢川,第十二章程宣梅、陳侃翔,第十三章湯臨佳、池仁勇、李翱,第十四章劉淑春、林漢川,第十五章劉淑春、程宣梅、池仁勇、林漢川,第十六章劉媛媛、李興旺,第十七章揭筱紋,第十八章黃增瑞、黃鵬章,第十九章肖文、周君芝、潘家棟,第二十章李亞慧、李興旺,第二十一章陳侃翔、程宣梅,第二十二章程宣梅、陳侃翔,第二十三章陳侃翔、程宣梅,第二十四章程宣梅、陳侃翔,第二十五章陳侃翔、程宣梅,大事記趙敏等同志。
依據教育部社科司對高校編寫哲學社會科學發展報告的新精神,在撰寫《中國中小企業發展報告2016》《中國中小企業發展報告2015》《中國中小企業發展報告2014》《中國中小企業發展研究報告2013》《中國中小企業發展研究報告2012》《中國中小企業發展研究報告2011》等六部研究報告的基礎上,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中小企業研究中心、工信部中小企業發展促進中心、浙江工業大學中國中小企業研究院,聯合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小企業研究中心、四川大學、浙江大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暨南大學、武漢科技大學、安徽省社會科學院、河北大學、內蒙古財經大學、浙江大學寧波理工學院、安徽財經大學、西安郵電大學、溫州大學、北京聯合大學、河北省民營經濟研究中心等高校(或研究所)中小企業研究的專家、學者以及北京市工商聯課題組等相關組織,共同撰寫完成了《中國中小企業發展報告2017》。可以說,本報告是全國許多高校中小企業組織的學者以及相關部門聯合攻關的結晶。
本報告在研究和撰寫過程中,一直得到教育部社科司、中國中小企業協會、工信部中小企業司、工信部中小企業發展促進中心、商務部中小企業辦公室、浙江省中小企業局、北京市經濟與信息化委員會中小企業處、湖北省工商行政管理局等有關部門與領導的指導與關懷,特別是中國中小企業協會李子彬會長、李魯陽副秘書長、工信部中小企業司鄭昕司長、王建翔副司長、湖北省政協郭躍進副主席、浙江省中小企業局高鷹忠局長等同志,他們不僅給本報告的許多關鍵問題給予了大力支持與幫助,還欣然同意擔任本報告的顧問,使得本報告內容充實、數據準確、資料豐富,在此一并表示誠摯地感謝!
盡管參加撰寫本報告的專家、學者以及實際部門的工作者都對自己撰寫的內容進行了專門的調查研究,但由于面臨許多新問題,加之時間緊,水平有限,因此,本報告中難免不妥之處,敬請各位讀者批評指正。
編委會
2017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