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劉因

劉因(1249—1293),字夢吉,號靜修,保定容城(今河北容城)人。精研理學,時為北方名儒,長期居家教授生徒。元至元年間詔征為承德郎、右贊善大夫,未幾辭歸。后以集賢學士征召,以疾固辭。其詩表現出較多的民族意識,詩風豪健雄渾。五古學陶淵明,質樸自然。散文道學氣味較濃,間有佳作。著有《靜修文集》。

白溝[1]

寶符藏山自可攻,兒孫誰是出群雄[2]。幽燕不照中天月[3],豐沛空歌海內風[4]。趙普[5]元無四方志,澶淵堪笑百年功[6]。白溝移向江淮去[7],止罪宣和恐未公[8]

[1]這首詩表達了作者對北宋滅亡歷史教訓的見解。白溝:河名,在今河北省高碑店市、霸州市至天津市境內。北宋時宋遼分界于此,故亦稱界河。[2]“寶符”二句:寶符,所謂代表天命的符節。《史記·趙世家》載,春秋末晉卿趙簡子考察諸子的才能,假稱在常山藏了寶符。諸子搜尋未獲,獨庶生子毋恤說已得符:“從常山上臨代,代可取也。”趙簡子遂改立毋恤為太子。后代國果為毋恤攻取。這里借指宋太祖趙匡胤曾圖謀收取幽燕,但其兒孫并無出類拔萃的人物能實現這個遺愿。[3]幽燕(yān煙):古地名,在今河北北部及遼寧一帶。五代時晉石敬瑭割讓給契丹,北宋時先后為遼、金所有。不照中天月:意指不在宋朝統治之下。中天月,喻宋王朝。[4]“豐沛”句:是說趙匡胤未能收復幽燕,像漢高祖劉邦那樣統一全國,抵御外侮。劉邦是沛縣(今江蘇徐州沛縣)豐邑人,稱帝后回故里,宴請父老,即席唱《大風歌》:“大風起兮云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事見《史記·高祖本紀》。[5]趙普:宋太祖、宋太宗兩朝宰相,曾諫阻宋太祖北伐取燕,故承前句言其原無四方之志。[6]“澶(chán蟬)淵”句:嘲諷宋王朝把屈辱求和的澶淵之盟視為不世之功。澶淵,古湖泊名,故址在今河南濮陽東南。真宗時,宋遼在澶州(今河南濮陽)議和,宋每年輸遼銀十萬兩、絹二十萬匹。史稱“澶淵之盟”。[7]“白溝”句:指宋南渡后,宋同遼、金的分界線由白溝移到淮河和長江。[8]“止罪”句:是說把北宋滅亡的罪責只歸于宋徽宗恐怕是不公允的。宣和,宋徽宗趙佶的年號(1119—1125),這里指宋徽宗。宣和末年,金兵南侵,趙佶怯于抵抗,匆匆傳位于其子欽宗趙桓。金兵攻破汴京,擄走徽、欽二帝,北宋遂亡。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埔县| 南召县| 郁南县| 永城市| 博乐市| 宁晋县| 垦利县| 志丹县| 绍兴县| 武胜县| 西青区| 郎溪县| 双流县| 玛曲县| 阿拉善左旗| 札达县| 黄浦区| 潼南县| 仁怀市| 邮箱| 承德市| 建宁县| 长阳| 蒲江县| 宜城市| 黄石市| 黔江区| 玉林市| 梧州市| 霞浦县| 额尔古纳市| 济宁市| 收藏| 安塞县| 新野县| 吕梁市| 长寿区| 资中县| 大田县| 革吉县| 嘉荫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