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商事法律關系概述
一、商事法律關系的概念與特征
所謂商事法律關系,是指按照商法規范所確認的商事關系[50],其實質內容是商事主體基于商行為所形成的權利義務關系,是民事法律關系的一種特殊表現形式。
對于這種商事法律關系的內涵存在著不同的認識[51],但我們認為,從私法的根本宗旨出發,考慮到與民法之間的關系,就像民事法律關系包括民事主體的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兩大部分一樣,商事法律關系也應該主要包括商事主體的商事財產關系和商事人身關系兩大部分。其中的商事財產關系不僅包括內部商事財產的經營關系,也包括外部商事財產的交易關系。比如合伙經營關系、投資股份關系等就屬于內部商事財產的經營關系,而買賣合同關系、股票交易關系等則屬于外部商事財產的交易關系。同樣,商事法律關系中的商事人身關系,同樣包括商事主體內部人之間的管理關系和商事主體之間的人身關系兩部分。如股份有限公司內部的股東、董事、經理和監事以及股東大會、董事會和監事會之間的組織管理關系屬于前者,而商業名稱權關系、商業信譽權關系等則屬于后者。
商事法律關系是民事法律關系的一種特殊表現形式,自然首先具有一般民事法律關系的屬性和基本特征。但畢竟是一種特殊法律關系而非民事法律關系本身,所以必然具有不同于一般民事法律關系的某些特征。
1.商人為法律關系的基本主體
從法律關系的主體來看,商人是商事法律關系的基本主體。在商事法律關系中,必須至少有一方是商人,而另一方可以是商人也可以是非商人。雙方都不是商人的權利義務關系就不屬于商事法律關系。
2.商行為是法律關系的客體行為
從法律關系的客體來看,作為商事法律關系的客體的行為必須是以營利為目的且連續進行的商行為[52],其標的指向必然是具有交易屬性的有形或無形的商品。
3.經營性權利和義務為法律關系的內容
從法律關系的內容來看,作為商事法律關系內容的商事權利和商事義務,均具有營利性等特征,通常表現為商事主體所享有的經營性權利和所承擔的經營性義務。不具有經營性的一般權利和義務就不是商事法律關系的內容。[53]
二、商事法律關系與民事法律關系
從二者的關系來講,民事法律關系是一般法律關系,而商事法律關系則是一種特殊法律關系,或者說是民事法律關系的一種特殊表現形式。二者的關系是一種既有密切聯系,又有明確區別的關系。
一方面,商事法律關系作為民事法律關系的一種特殊關系,必然具有民事法律關系的屬性和基本特征。商事法律關系自然在民事法律關系之中,調整民事法律關系的民法的許多一般規范同樣適用于商事法律關系。比如民法有關主體權利能力和行為能力的規定以及有關法人制度的規定等同樣適用于商事主體。
另一方面,民事法律關系與商事法律關系并非是從外延到內涵完全一致的關系,而是一種一般與特殊的關系。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商事活動在社會各類實踐活動中居于越來越重要的地位,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各國法律也越來越關注商事活動,相繼制定系統完整的商事法律規范對其加以特別調整,其中的大多數規范民法是所無法取代的。日本商法學者正是從商事法律關系與民事法律關系的這種關系出發,對于商事行為的法律適用給出了如下適用順序:商事條約→商事特別法→商法典→商事習慣法→民事條約→民事特別法→民法典→民事習慣法。[54]也正因為如此,在大陸法系國家中逐漸形成了專門調整商事活動的商法體系,不少國家走上了商法法典化的道路。
三、確認商事法律關系的標準
從大陸法系國家的商事立法實踐來看,大致形成了如下的確認商事法律關系的標準。
1.客觀標準
所謂客觀標準,是指在大陸法系有些國家的商事立法中,將商行為確定為判斷商事法律關系的基本標準,因而在立法中首先規定商行為的條件和范圍。凡是從事這種意義上的商行為而產生的法律關系就被確定為商事法律關系,自然受商法的調整,而不問這種商事法律關系的主體是否是商人。一般認為1807年的《法國商法典》首創了這種客觀標準,并對爾后的其他國家產生了重要影響。[55]
2.主觀標準
所謂主觀標準,是指在商事立法中將商人確定為判斷商事法律關系的基本標準,因而在立法上首先規定何謂商人以及成為商人的條件,然后規定凡是商人作為營業活動所從事的行為都屬于商行為,由該商行為所產生的法律關系就是商事法律關系。在大陸法系國家中,一般認為1897年的德國商法率先確立了這種主觀標準,并且作為“集以往各種標準之所長,是迄今為止商事關系確認標準歷史發展史上最為科學的標準”[56],對之后大陸法系國家的商事立法產生了重大影響。
3.折中標準
所謂折中標準,是指在商事立法中盡量吸收主、客觀兩標準的長處,并將主、客觀兩個標準確定為判斷商事法律關系的標準的做法。在堅持這一標準的國家商事立法中,首先將商行為區分為兩種,即對于符合法律規定的某些特定行為,如票據行為、證券行為等不作主體限制,從這些行為的客觀性質出發將其認定為商行為。而對于其他行為,比如一般買賣行為、租賃行為、委任行為等,則要作出明確的主體限制,只有是商人所為的行為才被認定為商行為,在這些商行為中形成的法律關系就是商事法律關系。一般認為,在大陸法系國家中,日本商法就采取了這種標準。[57]
- 南水北調工程供用水管理條例(2014年版)
- 網絡著作權保護法律理念與裁判方法
-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法律法規大全(最新實用版)
- 實用版法規專輯:知識產權法(2018年版)
-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注釋本
- 中華人民共和國草原法(2013年版)
- 民法總則與生活
- 中國知識產權指導案例評注(第七輯)
- 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附配套規定(2013年版)
- 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案例注釋版(第二版)
- 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實用版)(2017年版)
- 融資租賃糾紛案例選編
-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實用版(2014年版)
- 中華人民共和國知識產權法律法規全書(含典型案例)(2017年版)
-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附配套規定(2013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