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國稅報稅實務(第二版)作者名: 奚衛華本章字數: 1692字更新時間: 2019-12-11 16:19:19
知識點三 我國現行稅種
在我國稅收體系中,稅種繁多,目前實際征收的稅種有:增值稅、消費稅、關稅、城市維護建設稅、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資源稅、房產稅、印花稅、城鎮土地使用稅、土地增值稅、車船稅、車輛購置稅、耕地占用稅、契稅、煙葉稅等。以課稅對象為標準,可將我國現行稅種劃分為五大類:流轉稅、所得稅、財產稅、行為稅、資源稅,這也是劃分稅類最主要的標準。
一、流轉稅
流轉稅是指以商品或勞務的流轉額為課稅對象的稅種。商品流轉額是指在商品買賣過程中發生的交易額。勞務流轉額是指企業、事業單位以及個人在提供勞務時獲取的收入額。此外,流轉稅既可以全部流轉額為課稅對象,又可以部分流轉額為課稅對象。例如,增值稅就是以全部流轉額中新創造的那部分價值作為課稅對象。
同其他稅類相比,流轉稅具有以下特點:(1)課征普遍。對商品和非商品的流轉額課稅是最具普遍性的稅收。(2)以商品和勞務的流轉額或交易額為計稅依據。在稅率既定的條件下,稅額的大小直接取決于商品和勞務價格的高低及流轉額的多少,而與成本和費用水平無關。對商品課稅未考慮納稅人經營能力和經營狀況,雖有利于保證國家財政收入的穩定和可靠,但可能侵蝕到納稅人的資本,違背保證納稅人資本完整原則。也正因為如此,流轉稅在發達國家所占稅收收入來源的比例存在降低的趨勢,而代之以個人所得稅、社會保障稅為其主要收入來源。(3)除少數稅種或稅目實行定額稅率外,流轉稅普遍實行比例稅率。(4)計算簡單,便于征收管理。
我國現行稅制中屬于流轉稅的稅種有:增值稅、消費稅和關稅。此外,城市維護建設稅和教育稅附加屬于流轉稅的附加稅。
二、所得稅
所得稅是指以法人和自然人在一定期間獲取的所得額為課稅對象的稅種。所得額包括利潤所得額和其他所得額兩部分。利潤所得是指從事生產經營的企業和個體經營者獲取的經營收入扣除為取得該項收入所支付的費用及流轉稅稅金后的余額;其他所得是指工資、勞務報酬、股息、利息、租金、轉讓特許權利等所得。所得稅是世界各國普遍開征的稅種,也是許多國家特別是發達國家的主要財政收入來源。
所得稅具有下列三個特點:(1)稅負不易轉嫁。無論是企業所得稅還是個人所得稅,都是對納稅人的最終所得的征稅,屬于終端性質的稅種,已離開生產和流通環節,因此難以轉嫁。正因為所得稅具有這一特點,所以它可用來調節社會收入差距,實現收入的二次分配。(2)一般不存在重復征稅,稅負較公平。所得稅是以所得額即純收益為課稅對象,通常還配合以起征點和免征額的規定,體現了所得多多征、所得少少征的量能負擔原則。(3)稅源普遍,稅負有彈性。有所得額的企業和個人都是所得稅的納稅人,稅源廣泛;而且,隨著經濟規模的擴大和效益的提高,納稅人的所得額增加,政府的財政收入也會水漲船高。
從世界各國來看,所得課稅主要包括企業所得稅(也稱公司所得稅)、個人所得稅和社會保障稅。我國稅法體系包括企業所得稅和個人所得稅。
三、資源稅
資源稅是以占有和開發自然資源獲取的收入為課稅對象的稅種。自然資源是指未經人類加工而可以利用的天然物資資源,包括地下資源、地上資源和空間資源。各國課稅的資源種類是有選擇的,而不是對所有的資源都征稅。我國現行稅制中屬于資源課稅的稅種有資源稅、城鎮土地使用稅、土地增值稅和耕地占用稅。
四、財產稅
財產稅是指以納稅人擁有或支配的財產為課稅對象的稅種體系。這里的財產是指經過人類勞動所創造的物質財富,包括動產和不動產兩大類。從世界各國的稅收實踐看,稅法一般將土地和土地上的各種附屬物、設施,室外的車船等都列入征稅范圍;而對室內財產及無形資產一般不予征稅。我國現行稅制中屬于財產稅的稅種有房產稅、契稅和車船稅。
五、行為稅
行為稅是以納稅人的某些特定行為為課稅對象的一類稅種。由于行為稅是針對特定行為征收的,因此這類稅種一般具有課稅對象單一、稅源分散、稅種停征和開征比較靈活的特點,屬于地方財政收入來源。我國現行稅制中的行為稅有印花稅。
【操作練習】請登錄國家稅務總局網站(www.chinatax.gov.cn),查找我國現行的《增值稅暫行條例》《消費稅暫行條例》等,仔細閱讀其具體規定,找出納稅人、課稅對象、稅率、納稅期限、納稅地點等稅制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