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稅報稅實務(第二版)
- 奚衛華
- 790字
- 2019-12-11 16:19:19
知識點一 什么是稅收?
美國著名政治家、科學家本杰明·富蘭克林有一句名言:“人的一生有兩件事是不可避免的,一是死亡,一是納稅。”由此,我們可以看到稅收在社會生活中的重要性。那么什么是稅收呢?稅收是國家為滿足社會公共需要,依據其社會職能,按照法律規定,參與社會產品的分配,強制、無償地取得財政收入的一種規范形式。
稅收隨著國家的產生而產生,那么國家為什么要征稅呢?因為國家作為社會管理者,擔負著維持社會秩序、滿足社會公共需要、提供公共產品和服務的義務,為此國家需要進行財政支出,而國家本身不是經濟組織,無法產生滿足自身需要的物資,所以國家憑借公民賦予的權力,利用稅收這種工具籌集財政收入。
作為籌集財政收入的工具,稅收具有三大基本特征:強制性、無償性和固定性。
1.強制性
強制性主要是指國家以社會管理者的身份,用法律、法規等形式對稅收制度加以規定,并依照規定強制課征。如果納稅人不依法納稅,就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盡管稅收具有強制性的特征,但征稅畢竟是對公民私有財產的強力剝奪,因此征稅必須通過法律程序進行,否則,過度強行征稅會引發尖銳的社會矛盾,嚴重的則會造成社會動蕩。
2.無償性
無償性也稱不直接償還性,指國家征稅后,稅款即成為財政收入,不再歸還給納稅人,也不支付任何報酬,而且納稅人納稅的多少與取得政府提供的公共產品和服務之間沒有直接關系。
理解稅收的無償性時應注意,稅收就具體納稅人而言是無償的,但就納稅人整體而言是有償的。政府將所征收的稅款用于提供公共產品和服務,如通過修筑道路、建立社會保障體系等方式為納稅人提供相應的服務。
3.固定性
固定性是指國家在征稅之前,以法律的形式預先規定了納稅人、課稅對象和征收方法等。稅收的固定性對征納雙方都有約束力。一方面,納稅人只要有應稅行為,就應當承擔納稅義務,按照法定標準繳納稅款;另一方面,國家對納稅人征稅也只能按照預定的標準進行,不能夠隨意提高征收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