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二探沈陽道
- 美食與寶藏
- 燦爛的美食家
- 2041字
- 2020-02-06 22:00:43
從第二餐廳出來,黎齊和劉樂在SUV里躺靠休息片刻,兩人才往下一站駛去。
受父親影響,黎齊很小就熱愛閱讀歷史人物的書籍,而民國四美男之一的張學良,張少帥的資料書籍更是沒少翻閱,張學良即是愛國將領,又是軍事統帥,而且他與趙四小姐的愛情故事更是成為一段佳話,這一切都吸引著黎齊向張學良的氣息處慢慢靠近。
劉樂驅車載著黎齊向張學良的天津故居駛去,汽車在張學良博物館附近停好,兩人徑直向故居走去。
就見一所西洋集仿式洋樓映入眼簾,豪華、美觀、莊重、大方的少帥府令人震撼,巴洛克風格為主的建筑,房間布置考究,樓梯、地板、門窗、屋檐均為菲律賓木料制作而成。
張學良故居是經過重新修繕、舊景重現的,這里的音樂、裝修、服裝、家具、人物,全景重現了當年張家在天津法租界的生活原貌,別墅內部保存著張學良先生的生活用品,床、桌椅,家具等都完好的擺放在房間里,房間的長方形窗子,陽光透過窗戶照進房間,時間好像在安靜的房間里凝滯了一樣。
除了老房子老家具之外,還有很多張學良先生的老照片,一些在他被軟禁之后的照片平時不多見,也借著一些解說,多了解了一些張學良后半生的經歷。
景區不大,黎齊慢慢的享受著歷史氣息的熏陶以及建筑風格之美,劉樂卻有點沒趣,他半個小時的功夫就轉完了故居,之后就一直在少帥府前靜靜的抽著煙。
黎齊從濃郁的歷史氛圍中走出,看劉樂一臉平靜的在墻角抽煙,他也有點過意不去,劉樂陪著他花錢游覽,自己還不那么感興趣,黎齊還真有點不好意思,他走到劉樂面前張口道,
“樂,不想去瓷房子了,人太多也沒勁,咱們去聽相聲吧,”
劉樂聽到黎齊的話語臉上頓時露出了燦爛笑顏,
“好哇,好哇,我早想去聽相聲了,這就走吧,”
黎齊還在為讓劉樂等待而過意不去,看劉樂這一臉興奮的表情,自己也不在意了,兩人驅車直接向相聲舍走去。
在天津,說相聲的地方不是餐廳,不是飯館,更不是酒樓,說相聲的地方是茶館,在茶館里喝著熱茶,吃著小吃,聽著相聲,別有一番滋味。
黎齊劉樂驅車來到了新華路名聲顯赫的“名流茶館”,這所“名流茶館”里,駱玉笙、馬三立、王毓寶、關學曾、花五寶等名家均曾在此登臺表演過,即便如今,這里仍是天津最紅的曲藝社團演出地之一。
黎齊和劉樂在售票處購票入場,趕巧演出馬上開場,兩人一進入茶館一身鮮紅旗袍的店員,就把兩人帶到了場地中央靠后的位置上。
“名流茶館”沿襲中國傳統茶館風格,池子內擺放大型方桌,靠背椅,雕梁畫柱,更有數盞宮燈懸掛,呈古色古香,典雅莊重的氣氛格局。
馬三立先生題寫“名流茶館”的匾額,老舍夫人胡藉清為名流茶館題寫“名流”二字,為茶館提升了品位。
本以為來茶館里,館內全部都是天津當地的大叔大爺聽著相聲,可實際情況卻是,茶館里坐著大多的年輕人,而且以女士居多,這著實顛覆了兩人的想象,黎齊兩人要了一壺菊花茶,又點了一份零食拼盤,便坐在實木座椅上等待著相聲的開場。
一場正宗的天津快板拉開了演出的序幕,隨著不同相聲演員的陸續登場,現場的氛圍越演越烈,《學啞語》、《論捧逗》、《賣估衣》、《力爭上游》熟悉的段子,不同的人演繹起來還是有不同味道的。
現場聽相聲,活靈活現的相聲演員,近距離現場的那種互動,身邊周圍的自然笑聲,這所有氛圍都是視頻、綜藝、聯歡晚會等給不了你的。
相聲演員極盡風趣的表演,極富格調,極有韻律的絕活表演,說學逗唱,激動時捧個人場,現場熱情高漲,無趣時喝個倒彩,現場體驗更具氛圍。
聽過相聲,吃過晚飯,兩人終于在興奮與疲憊中回到酒店,黎齊依舊是沾床即困,沉沉睡去,劉樂在一旁玩著手機,打著游戲,似乎沒有被前一天的分手絲毫影響到情緒,大大咧咧,粗枝大葉真的也是一件幸福的事,不用為昨天而煩惱,萬事活在當下多美妙。
第二天清晨,兩人早早就起床,洗漱完畢,兩人快速吃完兩個正宗天津煎餅后便直奔沈陽道而去。
玉器銅器、翡翠瑪瑙、奇石紫砂、名家字畫、票證錢幣、古玩鑒定等多種類別,花樣繁多。
沈陽道本是勸業場身后的一條小街,卻在每周四天不亮的時候就開始人聲鼎沸,在這里,地攤才是沈陽道的精氣神。
黎劉二人再次來到沈陽道,街道上的景象另二人目瞪口呆,
“這還是前兩天來過的沈陽道么,這人也忒多了點吧,跟逛菜市場似的!”劉樂在黎齊身側,一邊左顧右盼一邊夸張的發出驚嘆聲。
“我也沒見識過這個陣仗,這人也忒多了。”黎齊也無不感慨的張口驚訝到。
沈陽道,道路中間和兩旁都是一塊破布挨著一塊破布的陳列著各式各樣的古玩、玉器、字畫、香爐以及其他老物件,小時候看過的小人書,主席語錄紀念章,舊式鐘表老款照像機,這些老物件無不讓黎齊和劉樂懷念。
伴隨著擁擠的人群走在沈陽道上,街道隨處可見各式各樣的古董販子,經驗老道的行家里手,也有湊熱鬧想撿漏的古董圈新人,嚴格來說黎齊和劉樂就算是圈內小白,古董新人這一類。
黎劉二人前些天剛逛過沈陽道的固定門店,店鋪的古玩老物件真貨不少,但大都價格昂貴,沒有淘寶撿漏的樂趣,黎劉二人這趟天津行主要的目的也就是重要體驗便是——挑古董、撿漏。
黎劉兩人隨著擁擠的人潮慢慢“蠕動”著,說是蠕動主要是因為太慢了,十幾分鐘時間才剛剛走過兩個攤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