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18.這個村我要了
- 回到古代干大事
- 快樂音樂
- 2952字
- 2019-11-20 07:00:00
話說張安在看到郭宇良等人被押走之后,便交給小李一份對待這幫人的計劃書,又給小李交代幾句,讓小李好好對待這幫人。
給小李交代清楚,張安便帶著小環與在城外等候多時的匠人們集合,一同來到了一處村莊。這處村莊名叫李家村。
張安來這處村莊的用意很簡單,方圓幾十里的地勢是極其平坦,而且只有一座村,村中還有一條小河穿流而過。就這地勢這條件不拿來建工廠都是暴殄天物啊!
張安坐在馬車上,吩咐著身邊的匠人們開始按照計劃匯測地形。而這些匠人都是張安經過無數次磨練中精挑細選的存在。
早在精鹽開始大賺的時候,張安便用精鹽掙來的巨額資金和自己超高的‘人氣’拉攏了成都城幾乎所有的工匠,打算利用他們準備建造一處工廠,一座具有最初形態的近代化工廠。成都城內全新的制鹽廠和改造所就是他們的杰出作品了。
最初的時候張安與這幫匠人的磨合很差。張安有很多完美的計劃但對于扯些榆木腦袋表達的很不清楚,匠人們之間的配合也是一團稀泥。建建拆拆,折騰來折騰去,原本張安幻想中的楚朝建筑風格的近現代化工廠建的跟一座監獄似的,也就是那做改造所了。
看到最終成果的張安都想把這幫匠人拿去宰了祭天。在莫友乾的好心勸說之下,張安才按下內心的怒火,重新調整姿態,開始尋找其中的錯誤,調整自己的表達方式以及簡化建造圖紙。對匠人那邊就是惡補建筑基礎,簡化個個工匠之間的位置,讓他們清楚自己的工作定位。
終于,在張安壓住七十二次拿他們祭天地怒火和換了八條戒尺之后,一座全新的制鹽廠拔地而起,擁有著真正的近代化廠房和完整的員工宿舍以及可以給員工在工廠內自給自足的設施。看著這宏大地建筑群,張安的內心極其滿足。
唯一的缺點就是造價有點高,高到像張安這種不在乎錢的人都覺得肉疼了。畢竟城內的地實在是太貴了,寸土寸金毫不為過。
但這個李家村就不一樣了,遠離成都城,雖然只有幾里地,但因為本事益州就不是什么富裕的地方,而這里又沒有一條好一點的道路,所以才導致這里的村莊極其偏僻,幾乎很少能見到外人,除了一些帶著日常用品小商品的小販除外。
李家村的村民見來了這么多騎著馬的外人,趕忙去叫李家村村里的村長,也是最年長最有威望的老頭李明。
在村民的攙扶下,李明看見遠處的人群中有一位衣著華麗,器宇不凡的少年站在人群正中央。李明以自己老道的經驗猜測到了這位便是這幫人的主子,拄著拐杖趕忙來到了張安面前。
此時的張安見有一老頭拄著拐杖急匆匆的趕過來,背后還帶著一大幫村民,看著也是好笑,站在原地等著這老頭走過來。
李明來到張安的面前,顫顫巍巍的敬了個禮,說道:“敢問這位公子是何許人也,又因何事來李家村啊?”
張安笑了笑,說道:“我乃蜀王之子張安,其實吧也沒什么大事,就是過來隨便看看,你們不要害怕撒。”
李明一聽是蜀王之子,趕忙跪下拜道:“草民李明,叩見王爺。”李明身后面的村民一聽是王爺,趕忙跟著跪下拜道。
張安走過去扶起李明,說道:“都起來吧,叫什么王爺,我又不是啥皇親國戚的,叫我張公子就好了。”
李明被張安扶了起來,趕忙謝過。
張安扭頭看見一個長得還算水靈的丫頭站在那老頭的身旁攙扶著,也是來了一絲興趣。那丫頭一見張安看她,趕忙藏在老頭的身后。
李明見張安看自己的孫女表示很感興趣的樣子,拱手拜道:“這是草民的孫女,十歲芳齡,此時還年少無知,有什么過失之處,還望張公子海涵啊!”
張安聽了這句話,有些尷尬,滿臉的通紅,說道:“哪有十歲,我看都十三四了吧?而且你把本公子當成什么人了!本公子是那樣的人嗎?真的是。”張安撫了撫袖,恢復了情緒,重新昂首挺胸,對著李明說道:“老頭,你家在哪,我公子有要事要跟你商談。”
李明一聽,趕忙引著張安來了村中,帶到了村里最大的一處院子里。
張安來到李明的家。
李明的家實際上不算大,一座假山坐落于院中,從小河中引出一條小溪在假山中流過,大量的植被充斥著整個院子,整個構造也算是古色古香。
進了李明的書屋,旁邊的書架上雖然只有幾卷微微破爛的竹簡,但可以看出保養得很好。張安走過去拿了起一卷張開看了起來,經過大電腦掃描,是老子的《道德經》。
李明看見張安對著本書很感興趣,趕忙介紹道:“這副書是我的爺爺從一路過的窮書生那里買來的,實不相瞞,全村上下也就只有這一本書。”
張安將其放回原位,表示并不感興趣,轉身坐到了主位上,伸手請李明也坐。
接過小丫頭送來的茶,對著李明說道:“這村里有幾戶人家啊?”
李明說道:“這村里共有人家23戶,總體算下來的話,也有一百多口人了吧!”
張安不動聲色的喝了口茶,心中感到竊喜,十幾里的地方才二十多戶,賺大發了。知道了這,心中也不想在跟這老頭打哈哈,說道:“這個村子,我要了,每家每戶按照地的多少給錢,一丈地一貫錢。”
李明一聽這話,見張安終于擺出了自己的目的,立馬走出自己的位子,對著張安就是磕頭跪拜,說道:“張公子萬萬不可啊,草民等人世世代代在這里,從未離開,對于這份土地的感情已經不可磨滅。今日公子讓草民們搬走,那簡直如刀割一般啊!還望公子三思啊!”
張安看都不看李明一眼,說道:“切!本公子既然跟你說了此事,就沒打算跟你們商量,現在你們要么答應,拿著錢,去城里置辦幾份生意,它不香嗎?要是不會置辦生意的,也可以在城里買上個宅子,到時候我會給你們每個人安排養家糊口的活計,也不是不可以。”
張安話峰一轉,說道:“但你要是不知好歹,那也沒什么辦法啦,我也就只能隨隨便便給你們安個啥連坐的罪名,全抓起來了。反正都只是個很簡單的事而已,當然啦,這就得看你怎么打算了,你說是吧,李明老頭?”
張安說完繼續喝茶,不再搭理這老頭了。
李明聽到張安的話,身子不停的打顫,繼續磕頭哀求著。但抬頭看著張安那滿不在乎的樣子,李明也死心了。俗話說得好,民不跟官斗,更何況跟這土皇帝的兒子呢?李明沒在堅持多久,便起身告退,給外面的村民們交代去了。
此刻全村的男女老少們聚集在李明的家門口議論紛紛,互相猜想著這大城里來的王侯老爺跟李明在商談些什么。見李明出來了,村名們趕忙聚成一堆,圍住李明七嘴八舌的問著。
李明舉手讓他們靜一靜,見村民們安靜了下來,緩緩調整了心情,說道:“里面的張公子已經吩咐了,叫我們離開這里,至于到哪里去,張公子自會有安排的,另外還會給每個人找個養家糊口活計的,大家現在就趕緊回去收拾收拾吧!明天就準備離開這里。”
聽到這,村民們立刻吵鬧了起來,說著李明是不是跟里面的大老爺串通好了,來奪他們的地,說著要與他們拼命。對于這些從小呆在這世外之地的村民來說,離開故土是最大的折磨。
李明面對于這些辱罵,實在受不了,吼了出來,說道
“吵什么吵,怎么,想跟里面的人拼命?知道里面的人是誰嗎?蜀王之子啊!知道蜀王是誰嗎?是咱么這的皇帝,怎么?你們還想跟皇帝的兒子拼命?你們想讓全家死光嗎?”
李明說的太用力,身子扛不住,瘋狂的咳嗽起來。
村名們聽了這些,也不敢再嚷嚷了,緊盯著李明,想著李明會有什么辦法。他們面對這么高的存在,都不知道該怎么辦了。
李明咳了半天,緩了過來,說道:“里面的張公子吩咐了,馬上會有人丈量我們的土地,每丈地一貫錢呢,足夠大家去城里置辦點生意了。如果不會做生意的,就去置辦一個宅子,到時候公子還會給你們安排活計,你們也不要太過操心了,趕緊回去收拾收拾吧!別惹的公子不開心,錯過了這么好的條件,到時候后悔都來不及了。”
李明說完,也沒再看村民們,在小丫頭的攙扶下,回到了自己的臥室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