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懷孕四十周就要這樣吃
- 生活新實用編輯部
- 1156字
- 2020-07-16 10:05:31
第一孕期(懷孕14周及以前)
規律的運動,有助于緩解癥狀
食補重點
早餐:以肉類和動物內臟類等富含蛋白質的食物為主。
中餐:多吃低脂、高蛋白食物,如海鮮類,并搭配蔬菜、水果。
晚餐:以清淡食物為主,避免進食大魚大肉。
營養需求
懷孕初期需要補充適量的營養素,尤其要多攝取富含動物性蛋白質、鋅、鐵、葉酸的食物。
養身特效食材
紫菜、海帶、黃豆、西紅柿、黑芝麻、綠葉蔬菜等。
第一孕期要吃些什么
富含動物性蛋白質的食物:豬肉、牛肉、雞肉、魚肉、羊肉等。
富含鋅的食物:牛奶、豆類、小麥胚芽、牡蠣、蝦、紫菜、紅豆、南瓜子等。
富含鐵的食物:瘦肉(紅肉)、豬肝、豬血、貝類、黃豆、紅豆、紫菜、海帶、黑木耳、黑芝麻、堅果類、綠葉蔬菜等。
富含葉酸的食物:動物內臟、豆類(如扁豆、豌豆)、綠色蔬菜(如蘆筍、菠菜、西藍花)、柑橘類水果(如柳橙、橘子、檸檬、葡萄柚)等。

為什么要這樣吃
·動物性蛋白質可以提供胎兒生長、腦細胞發育,以及母體子宮、乳房發育所需的營養,同時也容易被人體消化吸收。
·鋅對于確保胎兒出生后的正常發育非常重要。鋅的攝取量不足,可能會影響胎兒出生時的體重。
·懷孕期間會消耗母體體內不少的鐵質,一旦缺鐵,除了可能導致貧血外,嚴重時甚至會造成胎兒早產,或體重較輕。
·懷孕期間缺乏葉酸,母體可能會出現貧血、倦怠、暈眩等癥狀,嚴重時甚至導致流產、早產,或胎兒神經管缺損等情形。
中醫調理原則
·飲食宜清淡、精致且熟爛,此時適合滋補,而不適合溫補,否則容易導致胎動、胎熱,嚴重時甚至會導致流產。
·懷孕初期,適合吃酸味的食物,如酸梅、酸味的羹湯等,不宜吃辛辣、燥熱的食物,以防止口干舌燥、排便不順暢。
·不宜盲目進補或自行補充營養劑:有些營養品、補品不宜在懷孕期間食用,倘若未經咨詢服用,反而會對母體造成不好的影響,如人參、桂圓等。而服用營養補充劑,也需要在醫師或營養師的指導下進行。
孕期特征
·懷孕的前3個月是胎兒發育的重要階段,此時胎兒的五官、心臟及神經系統已開始形成。
·懷孕初期的癥狀,包括月經停止、尿頻、容易疲倦、乳房有瘙癢感、乳暈顏色變深,以及經常有惡心、嘔吐的感覺。
食療目的
·幫助胎兒健康成長、發育。
·避免懷孕初期因為缺乏鋅而感到倦怠,或有早產的情況。
·預防孕婦產生貧血的現象,同時促進胎兒神經系統的發育。
營養師小叮嚀
·此階段胚胎還小,孕婦的體重只增加1~2千克,此時所需要的熱量、營養素并不多,維持正常的飲食,即可供應第一孕期所需的營養。
·這個時期容易孕吐、反胃,孕婦起床后可先吃一些雜糧饅頭或蘇打餅干,再刷牙,以避免孕吐。
·少量多餐,并在兩餐中間補充點心,可以使血糖穩定,并幫助攝取足夠的營養。
·咖啡因、濃茶或含糖飲料應盡量避免。冰品也容易引起不適,并務必遠離煙、酒。
營養需求表
一般懷孕女性每日營養素建議攝取量(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取量DRI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