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
- 優秀小學生要養成的50個習慣(小學生愛讀本)
- 學習型中國·讀書工程教研中心主編
- 1141字
- 2019-11-13 16:35:20
培養熱愛勞動的習慣
有這樣一個真實的事情:在杭州拱墅區一所小學里,班主任老師到教室檢查衛生。她剛走到教室門口就愣住了:正在灑水掃地、抹桌和擦黑板的,不是班里系紅領巾的學生,而是他們的爸爸媽媽。
愛勞動是一種優秀品德,也是我們生存的重要條件。英國著名教育家洛克雷說過:“一切教育都歸結為讓學生養成良好的習慣,往往自己的幸福都歸結于自己的習慣。”這句話告訴我們,熱愛勞動的習慣是可以從小培養的。可以說,養成愛勞動的習慣是我們“幸福”未來的可靠保障。
山東淄博某小學有位學生趙曉亮,家長對他十分寵愛,許多事情都要替他做。在家里家長為他整理書包;怕學校值日累著他,媽媽就到學校替他做;做作業怕用腦過度,爸爸便告訴他答案,有時還代做;家務活從不讓他伸手。結果小隊活動時老師讓他收一下游園門票,他連票都數不清。
像趙曉亮同學這樣的人生怎么會有長久的樂趣可言呢?要享受真正的人生,享受真正的生活,就必須從事這樣或那樣的勞動。只有在勞動中,人們才能找到無盡的快樂,才能創造美好的生活。而懶惰、好逸惡勞是萬惡之源。勞動是成功的本源,因為美好的東西如果輕易得到,我們就會毫不在意,只有付出相應的勞動和汗水,才會懂得珍惜。很多的優秀人物,無一不是在苦難中,在貧困的環境下,通過勤奮學習,取得優異成績的。
而現在生長在城市里的青少年,往往就像溫室里的花草一樣,很少經歷風吹雨打,不懂世上還有“艱辛”二字,缺少把勞動作為美德的最樸素的理解。而要獲得這種理解,體會這種艱難,培養起對勞動的興趣,只有讓自己親身去體驗勞動的艱辛和樂趣。
做家務是培養我們的動手能力和勞動習慣的好方式。一些細微的手指運動,如擇菜、剝玉米、剝蒜等,既讓我們學會了家務勞動,又有助于我們智力的發展。盡早地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如自己疊被、穿衣服、洗手、洗臉、刷碗等,可以使我們養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好習慣,培養自理能力。做力所能及的事,可以增強我們的獨立意識,有助于我們的身心健康。
第12個習慣
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
記一記
完善的新人應該是在勞動之中和為了勞動而培養起來的。
——歐文
做一做
對勞動習慣的培養,你可以考慮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要有正確的態度。正確認識參加家務勞動不是為了減輕父母的勞動,而是為了養成熱愛勞動的習慣,培養責任感、義務感、獨立性、自信心。當然,如果自己有不會的地方,可以請爸爸媽媽給自己以具體指導,幫助自己按時把事情做好,但千萬不可讓爸爸媽媽包辦代替。
★提高參加家務勞動的興趣。可通過游戲的方式來提高自己的勞動興趣。例如你可以跟爸爸媽媽比賽誰擦桌子干凈,誰洗手帕濺在地上的水少等等。
★對家務勞動要有具體分工。可以要求爸爸媽媽對全家的家務勞動進行具體分工,明確各自的任務,還應提倡協作。爭取做到自己的事自己干,家里的事幫著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