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云之為物
- 幽夢影(國學大書院)
- (清)漲潮
- 616字
- 2019-11-15 14:54:11
原文
云之為物,或崔巍如山,或瀲滟如水,或如人,或如獸,或如鳥毳,或如魚鱗;故天下萬物皆可畫,惟云不能畫。世所畫云,亦強名耳。
原評
何蔚宗曰:天下百官皆可做,惟教官不可做。做教官者,皆謫戍耳。
張竹坡曰:云有反面、正面,有陰陽、向背,有層次、內外。細觀其與日相映,則知其明處乃一面,暗處又一面。嘗謂古今無一畫云手,不謂《幽夢影》中先得我心。
譯文
云飄游天空幻化為物,有時像高大雄偉的山,有時像洶涌而來的水,有時像人,有時像走獸,有時像鳥的羽毛,有時個魚鱗;所以天下萬物都可畫出來,只有云畫不出來。能畫出來的,只不過勉強說它是云而已。
評析
繪畫是一項高雅藝術,它源于自然、生活,又高于自然生活。要能用繪畫反映出事物的本來面目,那就需要繪畫者有較高的素質和繪畫方面的修養。作者這則文字對云的種種描述,可見作者對自然造化的細微體察。作者觀察事物,從事物本身入手,對自然親身體察。而不是效仿。清初復古派提倡摹寫古人名畫,所以作者的觀點有著自己獨特的見解。但是作者在文中提到的“惟云不能畫。世所畫云,亦強名耳”,不免有些偏激。
任何一幅畫都不能囊括世界萬象,畫云也是如此。繪畫的成功,形似固然重要,再現出事物的本質,能否將事物的靈魂表達出來,則更為關鍵。南齊謝赫所說的“窮理盡性,事絕言象”,是從事創作之前,要掌握研究對象的本質規律。這說明事物不能只局限于形似上,而是要把握其本質而后才能從真正意義上了解作品,將事物全面地反映出來。作者正犯了這樣的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