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46章 詩僧時復有之

原文

詩僧時復有之,若道士之能詩者,不啻空谷足音,何也?

原評

畢右萬曰:僧、道能詩,亦非難事;但惜僧、道不知禪玄耳。

顧天石曰:道于三教中,原屬第三。應是根器最鈍人做,那得會詩!軒轅彌明,昌黎寓言耳。

尤謹庸曰:僧家勢利第一,能詩次之。

倪永清曰:我所恨者,辟谷之法不傳。

譯文

能夠作詩的僧人經常可以見到的,能夠作詩的道士,怎么就這么難見到?這是什么原因呢?

評析

“詩僧時復有之”,這是事實;“道士之能詩者,不啻空谷足音”,卻與事實不符。在古代典籍中,道士作的詩并不少見,只是質少量差而已。這與佛教和道教的特質有關。

佛教傳入中國后,在中國產生了一個佛教宗派——禪宗。禪,是玄虛意向、虛幻的,看不見的,在藝術上和在文學上的表現不相同:在藝術上,它既具象又抽象;在文學上,它既寫實又超越。詩的特性正好與禪宗表現的相似,都講究內心體驗,都注重啟示與象喻,以追求言外之意為主,于是僧人將禪宗的要義用于寫作之中正好得心應手。禪和詩是相通的,“學詩渾似學參禪”,詩人以詩的形式參禪談玄,于是就在詩人中出現了參禪悟道的學者們,“詩為禪客添花錦,禪是詩家切玉刀”,就是指詩和禪是分不開的。在古代詩歌史上,有大量僧人寫詩談禪或抒寫其人生體驗,所以詩僧數量很多。道教經典中更多注重的是清修或從事齋醮活動,追求長生不老,它與詩歌缺少共同的意象。因此,道士為詩者少,其詩作缺少韻味、意象。所以道士中能作上乘詩作的很少。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宁晋县| 武汉市| 敦化市| 万宁市| 鄂温| 庆安县| 乐清市| 望江县| 弋阳县| 德阳市| 东阳市| 德州市| 嵊州市| 磐安县| 西平县| 临安市| 壶关县| 柳州市| 内黄县| 富宁县| 博白县| 贡山| 卓尼县| 桃江县| 延寿县| 东安县| 彩票| 荆门市| 英超| 遵化市| 津市市| 罗田县| 高密市| 金阳县| 哈尔滨市| 勐海县| 尼勒克县| 镶黄旗| 柯坪县| 崇仁县| 京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