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晉〕楊香,年十四歲,常隨父豐往田獲粟,父為虎曳去。時香手無寸鐵,惟知有父而不知有身,踴躍向前,扼持虎頸,虎亦靡然而逝。父才得免于害。
深山逢白額,努力搏腥風。
父子俱無恙,脫身饞口中。
譯文
晉朝的楊香,年僅十四歲,曾經有一次跟隨父親去農田里收稻谷,父親被老虎叼走了。當時楊香手無寸鐵,一心只想父親的安危而忘記了自己的生死,于是奮不顧身地沖上前去,死死地扼住老虎的脖子。老虎受到驚嚇逃跑了,父親因此才免于被害。
評析
這則故事同樣讓人喟嘆不已。楊香的父親被老虎叼去,擺在他面前的只有兩條路:一條是不管父親,自己拔腿逃命;另一條就是赤手空拳地與老虎搏斗。對于年僅十四歲的孩子來說,選擇后者顯然不自量力,可以說幾乎沒有生還的希望。但楊香不僅勇敢地留下來,還不可思議地救出了父親。
當時楊香身邊沒有任何武器可以用來對付老虎,但是他的心里只想著父親的安危,完全忘了自身的生命危險。楊香雖然還是個孩子,但孝心激發的強大力量,卻也使得老虎受不了疼痛,張口丟下咬著的人,喪氣地逃走了。
愛的力量是偉大的,從古至今都是如此。父母對子女的愛為舐犢之情,而子女對父母的愛以道德的形式體現便是孝。
這個故事深深地打動我們每一個人。當自己的家人遭遇危險時,我們應該奮不顧身地去全力相救。危險可以考驗一個人的道德素質,危險可以激發一個人的潛在能力。不要害怕危險,要去正視危險,戰勝危險,孝心會讓奇跡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