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會計學
- 姚榮輝
- 1653字
- 2019-12-12 17:27:30
第四節 總分類核算、明細分類核算及平行登記
一、總分類賬戶與明細分類賬戶的關系
為了滿足企業內部經營管理和企業外部有關方面對會計信息的不同需要,對于會計核算的內容,會計不僅要提供總核算指標,而且在許多情況下還要提供詳細核算指標。因此,應當根據會計科目按提供核算指標詳細程度分類開設賬戶,即開設總分類賬戶和明細分類賬戶。
總分類賬戶簡稱總賬賬戶,是指根據總分類科目設置的,用于對會計要素具體內容進行總括分類核算的賬戶。如“原材料”總分類賬戶,根據“原材料”一級科目設置,它反映的是企業全部原材料收入、付出和結存情況。總分類賬戶只用貨幣計量單位來反映總括的資料。
明細分類賬戶簡稱明細賬戶,是指根據明細科目設置,用來對會計要素具體內容進行明細分類核算。如“原材料”總分類賬戶下設的甲材料明細賬戶,它反映的是企業原材料中甲材料收入、付出和結存情況。明細分類賬戶除用貨幣計量單位來反映詳細資料外,有些賬戶還要用實物計量單位來計量。
總分類賬戶和明細分類賬戶是分別用來反映同一項目總括與詳細核算資料的,這就決定了總分類賬戶與其所屬的明細分類賬戶之間必然有著密切的關系。總分類賬戶提供總括核算資料,是明細賬戶提供資料的綜合,對所屬明細賬戶起著統馭控制作用;明細分類賬戶提供詳細資料,對總分類賬戶起著輔助和補充作用。兩者記賬的原始依據相同,總金額應該相等。
二、總分類賬戶與明細分類賬戶的平行登記
由于總分類賬戶與明細分類賬戶存在上述聯系,因此在會計核算工作中,對總分類賬戶與明細分類賬戶的登記應當利用平行登記的方法。所謂平行登記,是指對所發生的每項經濟業務事項都要以會計憑證為依據,一方面計入有關總分類賬戶;另一方面計入有關總分類賬戶所屬明細分類賬戶的方法。
具體說來,平行登記的要點如下。
(1)同期登記。即對每一筆經濟業務,在計入有關總分類賬戶的同時,必須計入其所屬明細分類賬戶,若同時涉及幾個明細分類賬戶,則應分別在有關的幾個明細分類賬戶中登記。
(2)方向一致。即每一筆經濟業務,在計入總分類賬戶及其所屬明細分類賬戶時,記賬的方向也必須一致。如計入總分類賬戶的借方,也必須計入其所屬明細分類賬戶的借方。
(3)金額相等。即對每筆經濟業務,計入總分類賬戶的金額必須與計入所屬明細分類賬戶金額之和相等。
以下以資產類賬戶“應收賬款”為例,說明平行登記的方法。
【例2-11】 某工業企業20×7年1月初“應收賬款”賬戶的借方余額是9 000元,其中:應收A廠3 000元,應收B廠6 000元。
本月發生下列經濟業務:

(1)25日向A廠銷售產品一批,價款4 000元,貨款尚未收到。(2)29日收到A廠支付的貨款5 000元,收到B廠支付的貨款2 000元,存入銀行。

根據以上資料,采用平行登記后,其結果如表2-8、表2-9、表2-10、表2-11所示。
表2-8 應收賬款總分類賬戶

表2-9 “應收賬款”明細賬戶

表2-10 “應收賬款”明細賬戶

總分類賬戶與所屬明細分類賬戶采取了平行登記的方法,登記的結果是否正確、是否平衡,需要通過編制“本期發生額及余額平衡表”(見表2-11)來進行試算。
表2-11 “應收賬款”明細分類帳戶發生額及余額平衡表

總分類賬戶與所屬明細分類賬戶本期發生額及期末余額平衡關系如下。
(1)總分類賬戶期初借(或貸)方余額=所屬明細分類賬戶期初借(或貸)方余額之和。
(2)總分類賬戶本期借(或貸)方發生額=所屬明細分類賬戶本期借(或貸)方發生額之和。
(3)總分類賬戶期末借(或貸)方余額=所屬明細分類賬戶期末借(或貸)方余額之和。
“應收賬款”賬戶期初借方余額9 000元=“應收賬款——A廠”賬戶期初借方余額3 000元+“應收賬款——B廠”賬戶期初借方余額6 000元
“應收賬款”賬戶本期借方發生額4 000元=“應收賬款——A廠”賬戶本期借方發生額4 000元+“應收賬款——B廠”賬戶本期借方發生額0元
“應收賬款”賬戶本期貸方發生額7 000元=“應收賬款——A廠”賬戶本期貸方發生額5 000元+“應收賬款——B廠”賬戶本期貸方發生額2 000元
“應收賬款”賬戶期末借方余額6 000元=“應收賬款——A廠”賬戶期末借方余額2 000元+“應收賬款——B廠”賬戶期末借方余額4 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