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本章參考文獻

[1] 清華大學建筑節能研究中心.中國建筑節能年度發展研究報告2017.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17.

[2] 林立身,江億,燕達,等.我國建筑業廣義建造能耗及CO2排放分析[J].中國能源,2015,37(3):5-10.

[3] 胡姍.生態文明視角下的中國建筑節能路徑研究[D].北京:清華大學,2017.

[4] Building Energy Research Center of Tsinghua University. China Building Energy Use 2016.

[5] 彭琛.基于總量控制的中國建筑節能路徑研究[D].北京:清華大學,2014.

[6] 江億,楊秀.在能源分析中采用等效電方法[J].中國能源,2010,3(32):5-11.

[7] 清華大學建筑節能研究中心.中國建筑節能年度發展研究報告2014[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14.

[8] U. S. Department of Energy(DOE). Buildings Energy Data Book, 2000-2011.

[9] Energy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EIA).Annual Energy Review, 2011.

[10] 江億,朱安東,郭偲悅.消費領域用能特征探究[J].中國工程科學,2015,17(8):122-131.

[11] The Energy Data and Modelling Center(EDMC),The Institute of Energy Economics. Handbook of Energy & Economic Statistics 2013.

[12] 余娟.不同室內熱經歷下人體生理熱適應對熱反應的影響研究[D].上海:東華大學,2012.

[13] 曹彬.氣候與建筑環境對人體熱適應性的影響研究[D].北京:清華大學,2012.

[14] 謝藝強.適應性及“五臟應時”理論與室內環境構建的相關性研究[D].大連:大連理工大學,2011.

[15] 丁秀娟,鄭慶紅,胡欽華,李奎山.東莞地區居住建筑夏季室內熱環境調查分析[J].建筑熱能通風空調,2007,26(5):82-85.

[16] NICOL J F, HUMPHREYS M A. Adaptive thermal comfort and sustainable thermal standards for buildings[J]. Energyand Buildings, 2002, 34(6): 563-572.

[17] 王昭俊,李愛雪,何亞男,楊威.哈爾濱地區人體熱舒適與熱適應現場研究[J].哈爾濱工業大學學報,2012,44(4):48-52.

[18] 李哲.中國住宅中人的用能行為與能耗關系的調查與研究[D].北京:清華大學,2012.

[19] 李兆堅,江億.對住宅空調方式的綜合評價分析[J].建筑科學,2009,25(8):1-5,38.

[20] 胡平放,江章寧,冷御寒,等.湖北地區住宅熱環境與能耗調查[J].暖通空調,2004,34(6):21-22,71.

[21] 任俊,孟慶林,劉婭,等.廣州住宅空調能耗分析與研究[J].墻材革新與建筑節能,2003(4):34-37.

[22] LONG W D, ZHONG T, ZHANG B H. Situation and trends of residential building environment services in Shanghai[C]. Proceedings of the 2003(4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Heating, Ventilatingand Air Conditioning). Beijing: Tsinghua University Press, 2003: 493-498.

[23] 武茜.杭州地區住宅能耗問題與節能技術研究[D].杭州:浙江大學,2005.

[24] CHEN S Q, LI N P, GUAN J, et al. A statistical method to investigate national energy consumption in the residential buildingsector of China[J]. Energyand Buildings, 2008, 40(4): 654-665.

[25] 馬斌齊,閆增峰,桂智剛,等.西安市節能住宅夏季能源使用結構的調查和分析研究[J].建筑科學,2007,23(8):53-56,60.

[26] 李兆堅,江億.我國城鎮住宅夏季空調能耗狀況分析[J].暖通空調,2009,39(5):82-88.

[27] 陳焰華,祁傳斌.武漢香榭里花園水源熱泵空調系統設計[J].暖通空調,2006,36(3):82-85.

[28] 程洪濤,張欽,王永紅.從朗詩·國際街區看今日住宅節能[J].暖通空調,2007,37(9):123-126.

[29] 清華大學建筑節能研究中心.中國建筑節能年度發展研究報告2011[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11.

[30] 江億,燕達.什么是真正的建筑節能?[J].建設科技,2011,11:15-23.


(1) 本章內容參考《中國建筑節能年度發展研究報告2017》,清華大學建筑節能研究中心著。

(2) 盡可能單獨統計核算電力消耗和其他類型的終端能源消耗。當必須把二者合并時,采用供電煤耗法對終端耗電量進行換算,即按照每年的全國平均火力供電煤耗把電力消耗量換算為用標煤表示的一次能耗。全國火電石供電煤耗值選用2014年的數值,為319gce/kWh。

(3) 本節內容參考《中國建筑節能年度發展研究報告2017》《中國建筑節能年度發展研究報告2014》,清華大學建筑節能研究中心著。

(4) 此處中國、美國的能耗為供電煤耗計算得到,其他國家限于數據可得性僅獲得發電煤耗系數。考慮到這一差異占全部能耗的10%以內,對本節的比較不產生實質影響,忽略這一差異。

(5) 本章內容引自《中國建筑節能年度發展研究報告2017》。

(6) 對中國建筑能耗用能總量和強度雙控制的目標及分析過程的詳細論述可參見《中國建筑節能路線圖》。

主站蜘蛛池模板: 北安市| 龙州县| 辛集市| 武安市| 康保县| 且末县| 古蔺县| 宜黄县| 晋城| 教育| 永修县| 寿阳县| 莒南县| 海城市| 阳朔县| 高台县| 成武县| 古浪县| 花垣县| 张北县| 揭东县| 宜州市| 台北市| 康平县| 苍梧县| 永德县| 鄯善县| 陇西县| 隆德县| 双柏县| 习水县| 泸水县| 鹤峰县| 福清市| 东乌珠穆沁旗| 松溪县| 于都县| 滨海县| 密云县| 枞阳县| 九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