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媒體2.0:網絡直播“星”力量
- 陳晶
- 3031字
- 2019-12-06 14:59:57
1.1 互動,社交性是第一屬性
直播,是指廣播電視節目的后期合成與播出同時進行的方式。結合互聯網互動趨勢,直播日漸趨向互動性和社交性,因此成為了日常人們交流互動運用得更多的新媒體形式。比如,人們在網上看視頻時發送彈幕評論;在刷朋友圈時看到搞笑視頻后分享、點贊、評論;在看新浪直播時進行邊看邊聊(見圖1-1),都體現了直播的屬性——注重屏幕兩端的互動性。

圖1-1 直播的社交屬性
1.1.1 電視直播——春晚時你集到了多少“福”
每個人都看過電視,對于新聞聯播、新聞直播、綜藝直播等,大家都不陌生。尤其是對于每年一次的,大年夜一家老小歡聚一堂觀看的春晚,更是倍感親切(見圖1-2)。每每想到,就會在腦海中不自覺地浮現出眾明星齊唱“難忘今宵,難忘今宵……”的場景。

圖1-2 春節聯歡晚會
從1983年第一屆春晚開始,央視春晚與觀眾的互動主要依靠電話熱線,而手機的出現,讓互動形式變成了短信留言。如今的互聯網時代,微博則成為了網民點評春晚的主要陣地。“臺上演,臺下看”,太過簡單的互動,其實時性和共鳴感有所不足。所以在2015年的春晚上,融入了不少新的互動活動,比如春晚集福(見圖1-3)、春晚微信紅包搖一搖、支付寶“咻”紅包等。觀眾不僅可以在春晚直播期間看、玩,還可以實時參與和分享,一改過往的點評模式。這一系列變化,讓看春晚從被動變成主動,從一家人被動看變成一場熒屏內外、現場與電視機前的觀眾的全民狂歡。

圖1-3 春節支付寶集福活動
僅以此類春節互動活動為一個點,我們不難看到,手機和互聯網浪潮不僅急速地改變了社會生產力和產業組織模式,而且這股強大的力量也透過用戶行為的改變,進而深刻地改變了我們的傳統文化。手機上的年味正在被社交和服務帶動著,讓我們的春節生活變得更便捷,也更豐富。
而如今電視直播都以此為借鑒,紛紛采取了互聯網互動的方式,引發觀眾的參與感,以增加電視直播的趣味性。比如《奔跑吧兄弟》(見圖1-4)中有一期就是通過微博曬照片,然后讓網友投票決定“撕名牌”的對象:明星通過拍照上傳微博后,通過觀眾的留言互動,成為非熱門評論第一條的對象即為該明星“撕名牌”對象。

圖1-4 綜藝節目《奔跑吧兄弟》
如此種種現象都可以表明,傳統電視直播都開始加入網絡互動元素,而隨著互聯網的普及,此類網絡互動形式,將成為了一種發展趨勢。
1.1.2 網絡直播——解說彈幕“護體”
彈幕指直接顯現在視頻上的評論,可以滾動、停留甚至以更多特效形式出現在視頻畫面上,是觀看視頻的人發送的簡短評論。值得一提的是“彈幕”一詞本意是STG(Shooting Game,射擊游戲,如東方系列)中密集的子彈,過于密集以至于像一張幕布一樣。當大量評論從屏幕飄過時效果看上去像是飛行射擊游戲里的彈幕,所以NICO(NICO是NICONICO公司所提供的線上影片分享網站)網民將這種大量的評論出現的效果稱為彈幕。原本,只有大量評論同時出現才能叫彈幕,但是隨著國內網友的“以訛傳訛”,單條評論也被稱作彈幕了。
新媒體的出現,使網絡直播浮出水面。網絡直播相較于電視直播具有更強的互動性,因為觀眾能夠及時地發表意見和想法,還能與其他的同時觀看直播的觀眾一同聊天,各抒己見[“評論”“吐槽”“感慨”“觀感”等(見圖1-5)],于是就出現了直播彈幕“護體”的情況,也成為了當下網絡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圖1-5 直播時候的彈幕
彈幕的出現,令“吐槽”成為了網絡直播的一部分。比如,我們在看游戲直播的時候,看到由于主播操作失誤,讓直播處境尷尬,這個時候觀眾就會開始吐槽主播的游戲技術,甚至從技術吐槽到游戲主播的“聲音以及形象”(見圖1-6)。這樣輕松的吐槽,反而緩解了主播的小尷尬,給一直處于熒幕另一端的主播精神支持。

圖1-6 某游戲直播
面對粉絲的“惡意吐槽”,主播頓時覺得“對呀,娛樂至上,觀眾開心就好”,瞬間反倒讓其輕松不少。如果后期出現翻盤的機會的話,更能夠證明主播的游戲實力,來一個360°的大逆襲;縱然沒機會翻盤,至少也給觀眾帶來了娛樂的效果。
一些唱歌的直播平臺,經常會有人吐槽其主播的聲音不好聽、長相不夠甜美、唱歌不專業等,畢竟眾口難調。但是這些人并不是吐槽之后就離開直播間,而是會與其他發送彈幕的觀眾越聊越起勁兒。當有觀眾的觀點與自身的一致時,還會產生某種特殊的榮耀感。
像這種有吐槽的直播體系,大都是以輕松娛樂的口吻發送消息,然后在主播面不改色心不跳的強大心理壓制下,一般都不會造成太大的躁動,反而讓觀眾感覺到了直播間的人氣和主播的隨和。而主播也會在觀眾的“鞭策”之下,一步一步地成長起來。
彈幕吐槽,讓原本傳統的網絡直播體系變得娛樂化、大眾化。一些有趣的理解,獨到的見解,都增強了直播的趣味性。而隨著彈幕帶來的熱潮,國內由此涌現了一系列彈幕網站,Dilidili(嘀哩嘀哩動漫網)、AcFun(見圖1-7)、Bilibili(嗶哩嗶哩彈幕網)、豆泡(土豆網彈幕視頻版)、TUCAO等。此類彈幕網站的崛起,讓觀眾在觀看直播過程中充滿樂趣。

圖1-7 知名彈幕網站AcFun
視頻彈幕網站,是視頻分享網站的一種分支,和普通的視頻分享網站最大的不同是,觀看者能在觀看視頻的過程中發表自己的評論,并將即時地在所有觀看者觀看此視頻的該時間點時,以滑動而過的字幕顯示出來,從而增加了觀看者之間的互動性。
不過,這種直接在視頻上添加評論的方式也讓許多網友覺得不能接受。很多人認為,看視頻時字幕亂飛很礙眼,大量的字幕充斥在熒幕上給觀看視頻帶來了極大的不便,很多評論和吐槽都言之無物。因此,各大網站的彈幕禮儀也應運而生。例如,Bilibili曾上傳了陳偉霆2012年的MV《女皇》(見圖1-8),由于彈幕過多,導致視頻里除了陳偉霆的歌聲,根本無法看到MV的畫面。這樣兇殘的彈幕,讓真正想看MV的網友很苦惱。不過,從另一方面來講,也印證了視頻的熱度,說不定,有人就是沖著彈幕而去的呢。

圖1-8 彈幕過多言之無物給觀眾帶來的困擾
1.1.3 移動直播——“王可可”日常曬幸福
隨著移動互聯網和手機的普及,人們對于這種社交工具越來越有依賴感。日常人們經常會通過移動手機端寫微博、曬照片、發視頻,更加快捷地把自己的活動廣而告之,且能夠通過手機更加方便地與網友或是自己的親朋好友交流互動。就拿王思聰來說,他就經常在微博上曬自己家的狗,甚至還為其開設了一個獨立的微博賬號——“王可可是個碧池”,其微博每次更新,都能引來上千粉絲為其點贊及評論(見圖1-9)。

圖1-9 “王可可”日常曬幸福
通過這種日常曬幸福的方式,讓人與人之間能夠隨時隨地互動聊天,而移動直播,正是由此種模式引申的新興移動直播端口,利用這種端口的便捷性,無論何時何地,我們只要有手機,有網絡,就可以拿起手機開直播、看直播,以及參與直播互動(見圖1-10)。

圖1-10 移動直播觀看已經互動的便捷性
而現在,各類APP都不斷試水移動直播了,比如酷狗音樂的酷狗LIVE,明星與草根的音樂直播秀(見圖1-11);微博的星座、明星、投資類直播(見圖1-12)等,都是只需要通過移動端口就可以進行直播的觀看和錄制,讓互動變得隨處可見。

圖1-11 酷狗LIVE

圖1-12 新浪微博直播
1.1.4 逆襲,觀眾不再是道具
自從有了互聯網,對于媒體消息、節目播出等,觀眾都不再是單單地作為旁觀者了,而是更多地參與到節目的互動中來。這樣的互動,解放了觀眾的娛樂天性,讓觀眾成為了界面的一部分(見圖1-13)。

圖1-13 直播的互動性
觀眾不再只是作為觀看節目的“道具”,而是身體力行地參與進去:與主播聊天互動,發表和分享自己的想法,與其他觀眾互動,參與直播比賽期間所設置的活動,甚至自己升級成為主播。另外還有伴隨著的直播類的競技比賽、音樂比賽活動等(見圖1-14),觀眾可以到直播現場參與活動,感受直播現場的氛圍和人氣,更是能夠體現出與觀眾的互動及參與性。

圖1-14 直播類競技比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