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商扶貧:理論與實踐
- 姚慶榮
- 6777字
- 2019-11-29 21:55:27
第三節 電商扶貧:怎么做?
電商扶貧于2015年5月在我國西部欠發達地區甘肅省隴南市試點以來,已有近4個年頭,在這3年多的時間里,電商扶貧在我國快速推進,為精準扶貧工作添上濃墨重彩的一筆,扶貧成績斐然。但總體來說,電商扶貧對大多數人來說,仍然屬于新事物,在夯實基礎、廣納人才、強化體系、完善政策、轉變觀念等方面還需繼續提升,繼續發力,繼續拓展。
一、夯實基礎
常言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在電商扶貧中,基礎設施的完善與否直接關系到扶貧工作的成敗。長期以來,甘肅省偏遠山區受地理因素以及自然條件等方面的影響,農村信息化等基礎設施建設普遍比較滯后,大多數地區仍處于較低的發展階段,這嚴重制約了農村電子商務的發展和電商扶貧的進展。
為了解決這個深層次發展難題和脫貧瓶頸,2016年11月,國務院扶貧辦下發了《關于促進電商精準扶貧的指導意見》(國開辦發〔2016〕40號)(以下簡稱《意見》)。《意見》指出:“要加快改善貧困地區電商基礎設施。”一是要深入推進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重點向國家級貧困縣傾斜。扎實推進貧困地區道路、互聯網、電力、物流等基礎設施建設,改善貧困地區電商發展基本條件。到2020年,寬帶網絡覆蓋90%以上的貧困村,80%以上的貧困村有信息服務站。二是要加強交通運輸、商貿、農業、供銷、郵政等農村物流基礎設施共享銜接,推進縣、鄉、村3級農村物流配送網絡建設,加快貧困地區縣城老舊公路客運站改造,推動有條件的貧困村客運場站信息化建設,提升電商小件快運服務能力。三是要推進電信普遍服務試點工作,大力實施信息進村入戶工程。基礎落后,不通網、網速慢,付費高,物流的“最初一公里”制約著電商扶貧的發展,成為阻礙農戶脫貧致富的“撓頭一公里”。經過這2年的各方努力,貧困地區交通等基礎設施建設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但仍然有提升的空間。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最后2年里,還需進一步完善配套物流,進一步加大農村地區交通建設力度,優化道路設施建設,夯實貧困地區的基礎條件,為電商扶貧的順利可持續開展提供肥沃的發展土壤。
二、廣納人才
電商扶貧為貧困地區實現“彎道超車”、脫貧致富提供了持續的支持和動力,已經成為我國精準扶貧的重要途徑。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發布的《第42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18年6月,我國農村網民規模為2.11億,占整體網民的26.3%,較2017年年末增加204萬人,增幅為1.0%;城鎮網民規模為5.91億,占比達73.7%,較2017年年末增加2764萬人,增幅為4.9%。我國不斷推進城鎮化進程,使得城鎮人口不斷增加、農村人口不斷減少,城鄉網民結構受此影響也發生了細微變化。農村地區互聯網普及率為36.5%,與2017年年末相比有所提升。(28)從這些數據可以看出,當前,我國農村居民對“觸網”和農村電子商務的接受程度越來越高,對電商扶貧的可行性也越發認可。毋庸置疑的是,現階段,在電商扶貧的整個鏈條上,不管是與產業相關的生產、加工、管理方面的技術型人才,還是與農村電商相關的維護、財務、營銷、推廣等方面的專業型人才都相當缺乏,這已經嚴重制約了我國電商扶貧效果的充分發揮。
要想解決此問題,筆者認為,需要采取以下措施。
(一)用好政策,開展大規模培訓培養人才
截至目前,國家層面和省級層面出臺的相關政策文件中,都提到了開展人才培訓問題。例如,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快電子商務發展的若干意見》中提到:“加強電子商務的教育培訓和理論研究。高等院校要進一步完善電子商務相關學科建設,培養適應電子商務發展需要的各類專業技術人才和復合型人才,加強電子商務理論研究;改造和完善現有教育培訓機構,多渠道強化電子商務繼續教育和在職培訓,提高各行業不同層次人員的電子商務應用能力。”甘肅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快電子商務產業發展的意見》中提到:“加強人才培訓和引進。加強對省市縣三級領導干部電子商務知識培訓。辦好淘寶大學(甘肅)等專業培訓機構,支持有條件的電子商務企業與省內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合作建立教育實踐和培訓基地,推進實用型電商人才培養。鼓勵和動員社會力量組織開展面向農民和下崗職工的電子商務職業技能培訓,利用社會力量探索建立電子商務網絡學校,開展網上培訓。研究制定電子商務職業認證制度,建立后備人才資源庫。大力引進電子商務高層次人才和優秀團隊,努力構建國內領先的電子商務人才集聚地。”甘肅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促進農村電子商務加快發展的實施意見》中提到:“加大農村電商人才培養力度。認真組織實施《甘肅省電子商務培訓工作方案》,培養一支懂電商業務、會經營網店、能帶頭致富的農村電商人才隊伍。”《甘肅省精準扶貧電商支持計劃實施方案》中提到:“省上重點抓好示范性培訓,以縣(市、區)為主體,做好電商扶貧的系統培訓和專項培訓。”商務部辦公廳《關于進一步突出扶貧導向全力抓好電商扶貧政策貫徹落實的通知》中提到:“加大業務培訓力度。加強對基層黨政干部、合作社社員、返鄉青年、貧困戶等的政策解讀和業務培訓。”
這些政策含金量之高、覆蓋范圍之廣前所未有,能不能抓住這些難得的機遇,用好、用足、用活這些政策,對我國農村電子商務發展和電商扶貧工作提出了現實考驗。為此,我們要把精力用在研究政策上,把智慧用在落實政策上,要千方百計、竭盡全力用好、用足、用活國家政策和省上相關電商人才培訓政策。要深入研究政策,把握好政策、運用好政策。要緊密結合自身實際,開展大規模人才培訓。
(二)制定人才政策,擇天下英才而引進之
習近平總書記曾說,人才是創新的根基,創新驅動實質上是人才驅動。要擇天下英才而用之,實施更加積極的創新人才引進政策。“人才政策方面手腳還要放開一些,要集聚一批站在行業科技前沿、具有國際視野和能力的領軍人才。”(29)要構建靈活多樣的引才政策體系。人才引進尤其是電商高層次人才引進,對于優化人才結構、建設優勢人才團隊具有重要意義。應根據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靈活采用剛性引進、柔性特聘、項目指導、科研合作等方式,引進急需緊缺、破解難題的“高人”。(30)
(三)針對痛點對癥下藥,對各類人才要真心對待
當前,在我國電商扶貧進程中,怎樣用好人才是個不可忽略的問題。一是確保各類人才“留得住”。留住人才不能只掛在嘴上,而要在工作上給人才提供更多機會,在生活上給人才提供更多便利,在發展上給人才提供更多出路,在政策上給人才提供更多優惠,提高人才服務水平,確保人才引得進、留得住。二是確保各類人才“用得好”。要凝聚合力、營造氛圍,進一步優化人才引進、培養、使用、激勵等機制,抓好人才工作,為廣大人才干事創業創造良好的環境,努力在全社會形成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的良好氛圍。三是政府人才政策要保駕護航。在當前全國電商扶貧工作進行得如火如荼之時,為吸引和集聚大批電商高層次人才,各級政府應著力出臺人才專項政策,真正為我國精準扶貧和脫貧攻堅工作保駕護航。
三、強化體系
(一)發展現代物流體系
物流是制約當前農村電商發展和電商扶貧的一個主要瓶頸。貧困地區多數遠離城鎮,深處大山,從農村千家萬戶到集鎮、城區、若干大城市直至消費端,需要強大而完善的物流體系支撐。然而,日益改善的交通條件還遠不能滿足電商發展對物流暢通的需要,尤其是邊遠山區地勢崎嶇,物流通道障礙仍不同程度地存在。同時,物流成本偏高,降低了電商競爭力,電商扶貧很難推進。為了解除這個制約因素,發展現代物流體系非常必要,也非常緊迫。因此,要充分利用鐵道、公路、民航、郵政、倉儲、商業網點等現有物流資源,完善物流基礎設施建設;廣泛采用先進的物流技術與裝備,優化業務流程,提升物流業信息化水平,提高現代物流基礎設施與裝備的使用效率和經濟效益;發揮電子商務與現代物流的整合優勢,大力發展第三方物流,有效支撐電商扶貧的廣泛開展。
(二)建設網銷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體系
在消費升級的今天,電商品質越來越受到關注。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必須堅持質量第一、效益優先,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推動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2017年,國家質檢總局對消費者反映問題較多的產品有針對性地開展監督抽查,通過大數據分析發現,在10種528批次電子商務產品中,不合格產品有132批次,不合格產品檢出率為25%。由此可見,在電商興起的當下社會,網銷產品質量堪憂。為了破解這一難題,建設網銷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體系尤為重要。在加強立法和制定行業標準的同時,還要建立網銷產品質量追溯體系,對農產品的生產環節、加工環節、流通環節實行全過程追根溯源,使得消費者可查詢商品的產地、物流信息、檢疫信息等。一旦發生質量安全問題,可在第一時間進行查詢追溯,加強源頭控制。
(三)推進在線支付體系建設
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發布的《第42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18年6月,我國網絡支付用戶規模達到5.69億,較2017年年末增加3783萬人,半年增長7.1%,使用比例由68.8%提升至71.0%。其中,手機支付用戶規模增長迅速,達到5.66億,半年增長率為7.4%,在手機網民中手機支付的使用比例由70.0%提升至71.9%。調查顯示,線上支付加速向農村地區網民和老齡網民滲透。農村地區網民使用線上支付的比例已由2016年年底的31.7%提升至47.1%;50歲以上網民線上支付使用率從14.8%提升至32.1%。(31)
從以上數據可以看出,網絡支付已成為我國網民使用比例較高的應用之一。雖然說生物識別技術日趨成熟,指紋識別已被大規模使用,面部識別也得到初步商用,但移動支付的安全性仍然是網民顧慮和擔心的主要方面。因此,推進在線支付體系建設迫在眉睫。要加緊制定在線支付業務規范和技術標準,研究風險防范措施,加強業務監督和風險控制;積極研究第三方支付服務的相關法規,引導商業銀行、中國銀聯等機構建設安全、快捷、方便的在線支付平臺,大力推廣使用銀行卡、網上銀行等在線支付工具;進一步完善在線資金清算體系,推動在線支付業務規范化、標準化并與國際接軌。
四、完善政策
電商扶貧是“互聯網+”時代我國精準扶貧的創新模式。截至目前,中共中央和國務院已出臺了多項支持電商扶貧的政策文件。2015年10月31日印發的《關于促進農村電子商務發展指導意見》提出,農村電子商務是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的重要手段,是精準扶貧的重要載體。要把“電子商務納入扶貧開發工作體系,以建檔立卡貧困村為工作重點,提升貧困戶運用電子商務創業增收的能力”。2016年10月31日,中央網信辦、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務院扶貧辦聯合對外發布的《網絡扶貧行動計劃》要求,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實施網絡扶貧行動的重要指示精神,充分發揮互聯網在助推脫貧攻堅中的重要作用,推進精準扶貧、精準脫貧。2016年11月4日,國家16個部門聯合印發的《關于促進電商精準扶貧的指導意見》中指出,進一步創新扶貧開發體制機制,將電商扶貧納入脫貧攻堅總體部署和工作體系,實施電商扶貧工程,推動互聯網創新成果與扶貧工作深度融合,帶動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增加就業和拓寬增收渠道,加快貧困地區脫貧攻堅進程。2016年11月23日,國務院印發的《“十三五”脫貧攻堅規劃》明確提出,“將農村電子商務作為精準扶貧的重要載體,把電子商務納入扶貧開發工作體系,以建檔立卡貧困村為工作重點,提升貧困戶運用電子商務創業增收的能力”。2018年5月,財政部、商務部、扶貧辦聯合發布的《關于開展2018年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工作的通知》強調,貫徹落實改進考核評估體制、更多地體現省負總責的新精神新要求,強化支出責任,推動地方因地制宜開展工作。2018年12月,商務部下發的《關于進一步突出扶貧導向全力抓好電商扶貧政策貫徹落實的通知》中要求,在深入開展調研的基礎上,因地制宜發展農副、旅游、餐飲、民俗等多元化電商供應鏈,完善利益聯結機制,對有條件的貧困戶實施精準幫扶,不片面追求規模,重在提升幫扶質量。
這些政策文件均從不同的層面和角度對我國農村電子商務發展和貧困地區電商扶貧工作給予了多元化支持,在很大程度上助推電商扶貧工作在我國貧困地區生根發芽、快速成長。但綜觀這些政策文件,仍以方向性為主,線條仍然較粗,統籌考慮、深耕細作的工作抓手不足,缺乏落實電商扶貧新思路的系統、專門的政策支撐、要素保障和行動激勵,電商扶貧還難以成為精準扶貧的顯性工程,電商扶貧的現實基礎和巨大能量尚未得到廣大干部群眾的足夠重視。因此,只有進一步完善政策,充分發揮政策對改革的引導和規范作用,積極穩妥評估以鄉鎮為單位的精準扶貧區域電商扶貧客觀現狀和發展要求,充分利用各種扶貧政策工具,引導電商人才、創業人才、社會資本、政府資源等投入扶貧開發,才能更快推進電商扶貧進程。(32)
五、轉變觀念
大多數農民即使“觸網”,也較膚淺,對網絡還比較陌生。對電商平臺的不理解和對自身定位的不明確導致農民經營電商的信心嚴重不足。這與當前我國發展農村電子商務和進行電商扶貧的客觀需求還存在一定的差距,嚴重制約了我國電商扶貧效果的充分發揮。因此,如何促使農民主動地參與電商發展已是當前電商扶貧亟待解決的問題。
因此,筆者認為,科學引導、轉變觀念是促使農民主動地參與電商發展的重要舉措。在具體工作中,要充分調動貧困主體利用電子商務、參與電子商務產業鏈的內在主動性和積極性,既扶“智”,又扶“志”。一是采取多種形式,通過多種渠道,加大電商精準扶貧工作宣傳力度,對電商扶貧工作中涌現出的創業能人進行系列宣傳報道,著力營造電商精準扶貧濃厚氛圍,讓電商致富典型的故事家喻戶曉,真正起到示范引領作用。二是利用好相關網站、公眾號、市縣電視臺大力宣傳電商信息安全相關知識,通過官方渠道科學引導,讓貧困戶明白電子交易是相對安全的。政府應該積極舉辦有關電子商務扶貧的活動,以解除他們網上交易的后顧之憂。三是采取多種措施激發貧困群眾脫貧致富的內在動力和自我發展潛能。黨的十九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到國內貧困地區考察,與當地干部群眾共謀脫貧策,共算脫貧賬。他要求貧困地區不僅要盡快脫貧,還要阻止貧困的代際傳遞,徹底拔掉窮根,實現“造血式”脫貧。過去我國的扶貧工作大多是“授人以魚”,依靠非政府組織如協會等直接給貧困地區捐錢捐物,或者依靠政府轉移支付實現脫貧。然而,“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輸血”不如“造血”。在電商扶貧中,引導貧困群眾轉變觀念、主動尋求發展至關重要。
(1) 吳敏春.信息扶貧——貧困地區發展電子商務對策[J].社會福利,2002(7).
(2) 汪向東.電子商務與信息扶貧:互聯網時代扶貧工作的新特點[J].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4).
(3) 汪向東.電商扶貧:是什么,為什么,怎么看,怎么辦?[EB/OL],新浪博客,[2014-10-16]. http://blog.sina.com.cn/s/blog-593adc6c0102v74t.html.
(4) 張鵬.“電商扶貧”:隴南的逆襲之路[N].隴南日報,2014-11-22.
(5) 周克全.電商扶貧要有新思路[N].甘肅日報,2015-07-03.
(6) 周海琴,等.我國農村電子商務發展關鍵要素分析[J].中國信息界,2012(1).
(7) 汪向東,張才明.互聯網時代我國減貧扶貧新思路——“沙集模式”的啟示[J].信息化建設,2011(2):6-9.
(8) 林廣毅.農村電商扶貧的作用機理及脫貧促進機制研究[D].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16.
(9) 林廣毅.農村電商扶貧的作用機理及脫貧促進機制研究[D].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16.
(10) 魏延安.積極探索中的電商扶貧[J].新農業,2016(12).
(11) 陳亞洲,宋杰.農村電子商務發展機制研究[J].電子商務,2011(9).
(12) 李玲芳,徐思遠,洪占卿.農村電子商務:問題與對策[J].中共福建省委黨校學報,2013(5).
(13) 汪向東,張才明.互聯網時代我國農村減貧扶貧新思路——“沙集模式”的啟示[J].信息化建設,2011(2):6-9.
(14) 汪向東.電商扶貧:是什么,為什么,怎么看,怎么辦?[EB/OL].新浪博客,[2014-10-06].http://blog.sina.com.cn/s/blog_593adc6c0102v74t.html.
(15) 張鵬.“電商扶貧”:隴南的逆襲之路[N].隴南日報,2014-11-22.
(16) 周克全.電商扶貧要有新思路[N].甘肅日報,2015-07-03.
(17) 魏延安.積極探索中的電商扶貧[J].新農業,2016(12).
(18) 徐艷紅.電商開辟精準扶貧新路徑——訪國務院參事、友成基金會副理事長湯敏[N/OL].人民政協報,[2016-01-05].http://epaper.rmzxb.com.cn/detail.aspx?id=375299.
(19) 張舉國.精準扶貧與農村低保制度的融合發展研究[J].2015(10):37.
(20) We Are Social.2018年全球數字報告[R/OL]. Hootsuite, We Are Social, [2018-01-30]. https://www.useit.com.cn/thread-17902-1-1.html.
(21) We Are Social.2018年全球數字報告[R/OL]. Hootsuite, We Are Social, [2018-01-30]. https://www.useit.com.cn/thread-17902-1-1.html.
(22) 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第42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R/OL],[2018-06-30]. http://www.cac.gov.cn/2018-08/20/c_1123296882.htm.
(23) 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第42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R/OL],[2018-06-30]. http://www.cac.gov.cn/2018-08/20/c_1123296882.htm.
(24) 2018“雙十一”交易額2135億元:再創歷史新高[EB/OL].鳳凰網科技,[2018-11-12].http://tech.ifeng.com/a/20181112/45219944_0.shtml.
(25) 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第42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R/OL],[2018-06-30]. http://www.cac.gov.cn/2018-08/20/c_1123296882.htm.
(26) 中國就業促進會研究項目組.網絡創業就業統計和社保研究項目報告[R/OL],2014. https://wenku.baidu.com/view/337fb5bf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67d945c.html.
(27) 全國2018年預計減少農村貧困人口1000萬以上[EB/OL].搜狐網,[2018-12-29].http://www.sohu.com/a/285550310_428290.
(28) 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第42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R/OL],[2018-06-30]. http://www.cac.gov.cn/2018-08/20/c_1123296882.htm.
(29) 習近平參加上海團審議強調創新發展擇天下英才而用之張德江俞正聲劉云山王岐山分別參加審議[N].人民日報(海外版),2015-03-06(01).
(30) 趙愛明.努力實現“擇天下英才而用之”[EB/OL].人民網,[2015-09-07].http://theory.people.com.cn/n/2015/0907/c40531-27549787.html.
(31) 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第42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R/OL],[2018-06-30]. http://www.cac.gov.cn/2018-08/20/c_1123296882.htm.
(32) 梁偉華.關于創新驅動背景下加快推進電商扶貧的提案[EB/OL].網經社,[2017-04-28].http://www.100ec.cn/detail--63950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