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亭外,古道邊,夕陽山外山……”
古道涼亭,遍及大江南北,尤以江南地區為甚,也許是江南多山且多雨,于是先人們便在古道的重要節點,修筑涼亭,既可避暑歇涼,也可遮風躲雨,是個重要的功能場所和交通節點。
雜草叢生“古亭”樹影婆娑,古亭傲立。
位于湘南的許多大山和村寨邊,如今仍存有不少的古道和涼亭,只是今非昔比,這些殘留的舊時交通要道,現已失去了昔日風采,僅能當做一個時代的印記,被遺棄在荒山野嶺間。
立于亭中臨風遠眺,江天空濛,河流蜿蜒,更可目及耒陽、常寧、桂陽三縣市。涼亭筑于此,可謂選址精心,構筑巧妙。可以想象,當年先人們聚歇于此,談天說地,遠眺識地,又會是何等的愜意。
立于亭中臨風遠眺,江天空濛,河流蜿蜒,更可目及耒陽、常寧、桂陽三縣市。
在鳳凰亭斑駁的石灰墻壁上,仍然清晰可見,幾十年前的純手工刻字,四周也是雜草叢生,但是從里面還是看的出來,今日仍在發揮著歇涼避雨的功能。看來,“放對位置才能發揮價值”的道理,古今通用,而且,在這里仍能很好的體現。
古亭里石碑上留下的字跡還歷歷在目,這些字跡的由來也給家鄉蒙上了一層神秘色彩。
在這個布滿印記的墻上可以清晰的看見“付出公布榜”這五個字,隨著歲月的洗禮,還是能感受到字里行間的蒼勁有力。
回來的路上,我們經過鳳凰山,情不自禁的被它吸引過去。山有雄壯的風采,山也有樸素的品格。
山豪邁,山也俊秀。奇險是山,逶迤是山,平坦是山,突兀是山,溫柔是山,呼嘯是山。因為有山,城市才緣依環繞。大山以渾厚坦蕩容納萬世匯聚百川。
還看到馬路上的羊群,身后有位老爺爺跟隨著。我們的瞬間目光都被吸引過去,這不就是應了那句“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嗎。
它們把小嘴兒貼在草上,鼻翼不停地動著,有毒的“土香草”被留下了;嫩芽一根接一根被扯斷了送進嘴里。長長的羊嘴巴一歪一歪的,是那樣永不倦怠地咀嚼著。
世上涼亭之多,雖不能稱“五步一亭,十步一閣”,但如果你想歇歇腳時,石路旁總有一座清涼古樸的涼亭佇立等著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