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41章 大便宜

  • 得閑
  • 韓陳
  • 3136字
  • 2022-09-29 23:38:53

“是郭家的老太太,就是郭祖佑他奶奶,說自己年紀大了,不知道哪一天就得走,想讓郭祖佑早點成親,別守孝耽誤了。”陸景堂說。他下學回來了,別說住這邊是真的方便,抬腿就到家。

“老人家不都挺避諱這么說的嗎?”陸安好奇的問。

“守孝三年不能辦喜事,估計是真的怕耽擱。老太太想的開吧。”韓氏說。

“我們家小財神今天上午賺了多少錢?”陸景堂笑瞇瞇的問。

于是陸安蹲下開始盤賬。

錢都放在陸景堂的一個破草帽里。麥稈編成的金黃色草帽,用的久了開始泛灰白。夏天過了,就把它拿來廢物利用。

兩個小財神坐小柴堆上加加減減,最后算出來,肉夾饃沒賺。

是的,去掉買肉的成本,去掉白面的成本,去掉豬油的成本,去掉柴火的成本。三個人忙活半天的人工算每人十文錢,再扣掉自己人吃的五個肉夾饃,去掉給大伯和大伯母吃的鐵板豆腐,去掉賣時搭的零頭,沒賺!

如果硬要算的話,那就陸安和阿衍一人賺了十文辛苦費。

啊!兩臉呆滯。

這個生意做不得,成本太高了。賣貴了沒人買,買便宜了又虧。

真是一頓操作猛如虎,仔細一看二百五。

鐵板豆腐今天準備的少,算下來扣掉成本純剩83文。

但是鐵板豆腐可是重金打了一個大鐵架子,按照這樣的速度,等陸安老了都回不了本。

兩個大人倒不像小孩那樣喪氣,本就不靠這個賺錢,進賬多少都算意外之喜。

陸安整出來的豆腐方子能賣錢,就已經讓這對父母沉浸在孩子的智慧中無法自拔了。

嘿,我們孩子是天才。

下午陸景堂去學堂,陸夏荷過來跟阿衍學打算盤。

“一上一,二上二,三上三,四上四……”

“一去九進一,二去八進一,四去六進一,三去七進一……”

阿衍的聲音還帶點奶聲奶氣,不緊不慢的念這口訣。

陸夏荷記得很快,她手比阿衍大,才小半天的功夫算盤珠就噼里啪啦撥的很熟了。

陸安坐在一邊看著他們倆,荷花姐在現代也就是初中生的年紀,現在卻要準備嫁人了。

如果能在學校上課,她數學應該會很好吧。

“阿衍,你算盤跟誰學的?”陸安問。

“嬤嬤教的。”

“那你嬤嬤好厲害,會的真多。”

“是的,嬤嬤什么都會。”阿衍沒抬頭,只有算盤珠清脆的響。

陸安現在沒有想往外教阿拉伯數字。對村里的小孩對荷花姐都是。

雖然運算起來更方便,效率更高,但是不適應目前這個環境。

如果將阿拉伯數字、小學數學、乘除法、代數幾何什么的全面鋪開,以掃盲的力度推廣,對整個社會的發展貢獻是巨大的。

又或者不全面推廣,只得到部分知識分子的認可,教給孩子們,那么對他們的職業發展的幫助也是巨大的。

只是這些都做不到。

在沒有使用環境的前提下,一個孩子學習這些東西投入的精力成本遠大于現實收益。或許能帶來小部分的精神追求,但是槐樹村還都吃不飽飯呢,精神追求很奢侈。

陸安不相信順和王在治理這么大的疆域時沒有想過推廣數字拼音。

參考被記錄下來的那些大刀闊斧的改革,就能看出順和王可謂是百無禁忌。但他最后沒有做,或者說做了沒做成,那么這其中的阻礙一定比陸安想象的更艱難更巨大。

對于這里的孩子,用這里的規則給予部分幫助,就是最好的方式了。

古代的計算方式及其少量簡單的文字,這些對于現代或許落后,對于槐樹村的孩子來說,已經很超前了。

不過,等自己的小生意做大后,可以教會自己一家人來做賬,搞個密碼黑話什么的。嘿嘿。

傍晚時陸景堂下學,槐樹村的小孩子們已經早早的到了學堂門口。

一個個小蘿卜頭,在大門口外探頭探腦,沒有一個敢進去的。

陸安阿衍和陸夏荷三個人溜溜噠噠的過去。

學堂里下學的孩子雖然不是個個富貴,但基本都衣著體面昂首挺胸,精氣神十足。

門外的一群小孩衣著破舊,一群人里湊不出一件沒補丁的衣裳。大部分面黃肌瘦,頭大身子小。十幾個孩子里只有兩個勉強算的上“胖”。這“胖”還是對比出來的,充其量能稱的上一般。

一雙雙眼睛看著往外走的“正經”學生們,裝滿了畏懼和羨慕。

陸安看到這畫面嘆了一口氣。

槐樹村太苦了。這么多年沒有聽說過誰餓死,但大部分人也只是沒餓死而已。

再仔細數數,這么多孩子里竟然只有兩個女孩。

陸安的嘆息聲更大了。

一口氣從腹腔涌上喉頭再吐出去。肩膀重重的落下,好像背了塊無形的石頭一樣垂頭喪氣。

一聲無力的“唉”從整個人身上溢出來。

路漫漫其修遠兮。啊。

一群蘿卜頭里最矮的比陸安這個矮兔子還要矮一截,最高的是……噫?陳沒病?

“沒病哥,你也來啦?”陸安問。陳沒病就是陳屠戶家的小兒子,整天在家里做豆腐,偶爾幫著看豬肉攤。

“嗯,我爹讓我來,說學著認個村名。”陳沒病很不好意思,他是這群孩子里最高的,早已經把自己當成個小大人了。

來之前他爹娘揪著他耳朵仔細叮囑:“你秀才叔說是只教大家認個地名,但憑咱這關系,你要是厚著臉皮多問點,他能不給你說?別不好意思!”

“咱有啥關系,都不是同姓,住的也不算太近。”陳沒病嘟囔著。

“你這孩子,咱有豆腐這交情啊,小安回回來割肉,我還都多給一點呢!”陳屠戶一巴掌拍陳沒病腦殼上,“好好學,你看小安,才多大,蹲咱院里看半天就能倒騰出新嫩豆腐,我那鹵水配方都是提前調好的,她可一點不知道。就這就能指揮我做出新的!說明啥?人腦子活,多認字肯定有用!聽見沒你!”

“聽見了聽見了,我去。”陳沒病就這么來了。

陸景堂這時從學堂大門走出來,“來了,快都進來吧。”

陸景堂把學堂的大木門往一邊推開大點,孩子們一個個猶豫又興奮的走進去。

陸安很久以后都還記得這個畫面。

太陽西沉,晚霞似火,金黃色的光落在門口的這群人身上,落在一雙雙好奇又畏懼的眼睛里,陸景堂推著厚重的木門,帶著他們走進一個全新的小世界。

陸景堂在想什么呢?引路人的自豪欣慰?

不不不,他在心里拿頭撞墻。

這些孩子不論年齡大小個子高矮,全部都是0基礎。

一切從頭開始。

但是,有些孩子,不知道是長期困苦的生活使人呆滯,還是長期的營養不良使人腦殼發育不全,導致不管陸景堂說什么,通通只有一個反應:迷茫。

過耳不過心,更不過腦。

極個別孩子,陸景堂懷疑他們連過耳都辦不到。

在心里給自己腦袋撞出一頭包后,陸景堂決定改變策略。

先不講干貨,先講陸安驚魂一路的刺激體驗,吸引孩子的注意力,穩定孩子們的心神。

就像給魚換缸一樣,塑料袋套舊水緩慢過度。

好處是和孩子們親近不少,壞處是,這群小孩一看到陸安就兩眼放光。在陸安不知道的時候,她成了孩子們心里“江湖故事”的主角。

陰差陽錯的為陸安以后搞事情奠定了深厚的兒童基礎。

太陽完全落下前,陸夏荷和陳沒病兩個大孩子像趕鴨子一樣把這群孩子挨個送回了家。

日子一天天晃晃悠悠的過,阿衍成了小老師,陸安成了孩子們的“說書先生”。門口大路上大伯一趟一趟的從西南場往家搶東西。

第四天的時候,大伯提這一捆香站在了陸安家門口。

“小安哪,小安?”大伯站在大門口喊。

籬笆墻稀稀疏疏,只到人腰高。插在土里的部分有些埋的不結實,整個往一邊倒,大伯把香放在地上,一邊整理籬笆一邊沒停下說話。

“你爹在學堂吶?那我說給你,你等會給你爹說哈。西南場橋那邊新開的鋪子還記得吧,我給你荷花姐搶桶的那家。他家這幾天越來越便宜,都是好東西!今天幫著供香,一捆還返五文錢!給你爹你娘說一下哈,不賺白不賺!”大伯很興奮,激光槍似的說了一串,手上還沒停下整理籬笆。“噥,就是這個香。”邊說邊拿頭指了指地上的一捆香。

陸安一句話都還沒插進去吶,見大伯終于停下來,回答道“知道了大伯。你進來喝口水唄?”

“不喝了不喝了,我等會還要下地,這著急忙慌的湊了點時間過來領香。記住給你爹娘說啊,都是好東西!”大伯把籬笆踩實,就拎起香著急忙慌的回家了。“你要是摸不著地方,下晌讓你荷花姐領你去啊!”

打折?供香?返錢?

這怎么聽著這么熟悉呢?

不至于吧,這模式這么早就開始出現了?

韓氏對這好事將信將疑,一方面是她沒出門,沒有親自接觸到這些“好東西”。

另一方面,她隱隱的覺得,還能有這等好事?

第二天下午陸夏荷過來,帶著韓氏陸安和阿衍去見識了這等好事。

親臨現場,陸安第一個感覺就是:好多人啊!

西南場哪來的這么多人啊!

這都是從哪冒出來的?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乐安县| 宿松县| 临猗县| 奇台县| 平江县| 京山县| 边坝县| 新乡市| 永靖县| 桃江县| 武隆县| 河东区| 安丘市| 安岳县| 太谷县| 邵阳市| 平昌县| 布拖县| 新和县| 穆棱市| 方城县| 鄂伦春自治旗| 桐庐县| 峡江县| 宾阳县| 新余市| 汶上县| 罗平县| 阿勒泰市| 保定市| 名山县| 开平市| 平邑县| 榆中县| 漳州市| 鸡泽县| 宜春市| 揭阳市| 达州市| 凉城县| 临清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