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9章 宏偉帝都.初見平陽

  • 新野忘
  • 務軾
  • 4727字
  • 2020-01-16 15:00:06

小然和共工小蘿莉之間僅僅是個插曲,一個生活中的一個逗號罷了。小然她們一路西行,由SMX向北,穿過中條山進入臨汾盆地。緊趕慢趕,還是第一大帝502年冬至后的第三天,抵達平陽都。

小然得到武帝在平陽召見的訊息,這也是小然由SMX入晉的原因。

初雪在路上的奔波很辛苦,本身就不舒服,讓這個活潑可愛的小女孩一路沉靜,到了平陽,看到爺爺北岳,哭的都不行不行了,小然還算克制,當看到古風也在時,頓時淚奔。

古風和北岳一同進京,此次進京,除了述職,參加冬至大典。堯帝八月走都平陽。堯有意召古風入京任職。

平陽。即便從后世兒來的古風,有這樣的印象:“真中國也,這里是真正的中國。”平陽都處在汾陽盆地之中,整個區域地勢南高北低,平陽就處在海拔 500至600米的和緩肥沃的緩邱之上。

平陽東有塔兒山,屬太行山脈,海拔1493米,為最高峰;西面是寬闊的汾水。汾河谷地最低海拔391米,山地最高的塔兒山,海拔1493米,差1102米。

站在塔爾山上,和風然一起鳥覽平陽都。

平陽建城已300年的歷史,平陽的發祥地就是這汾河,汾河是平陽的最早的護城河。

近些年來水大,在城外靠河的地方修筑了堤壩。

整個平陽分三個部分。東北是宗廟,東南為墓地,西南為居住區。

城區道路平整、縱橫交錯。城里有水井、陶窯和較密集的灰坑。水井為圓形,深13米以上,近底部有用圓木搭壘起來的護壁木構。建造的房屋已用抹灰。

但最讓人吃驚,讓人震驚的是宏偉的觀象臺。《尚書·堯典》記載:“乃命羲和,欽若昊天,歷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時。”

古風和然走上觀象臺。觀象臺外環道直徑約60米,總面積約為1740平方米。臺基內直徑約40米,總面積約1001平方米。

臺基分三層。

第一層臺基基礎位于臺基正東,呈月牙芽形。生土半月臺基芯被第一層臺基的夯土版塊所包護。

第二層臺基基礎呈半環狀,東、西兩端接在城墻上。

第三層臺基呈半圓形,由夯土擋土墻、夯土觀測柱縫及臺基芯構成。第三層臺基芯以生土為主,還有部分夯土。觀象臺上由13根夯土柱組成,呈半圓形,半徑10.5米,弧長19.5米。從觀測點通過土柱狹縫觀測塔爾山日出方位,確定季節、節氣,安排農耕。從第二個狹縫看到日出為冬至日,第12個狹縫看到日出為夏至日,第7個狹縫看到日出為春、秋分。

從最北觀測與夏至觀測南柱之間搭上一根門楣就成為一個面向東南、內寬1.8米的小門,就是“迎日門“。從“迎日門“向東看去,又可形成一條寬50厘米的觀測縫。據此,用于觀測的柱縫系列共計13個柱子12道縫,這12道縫分別對著塔兒山的某處山頭或山脊。(注1)

小然一直處在震驚當中,就好像一個好奇寶寶,好奇妙的思想。此次而來,不僅僅是述職,而是奉敕令而來。副司徒、農正稷舉薦他中書令的消息,也就兩天的時間,便傳到了古風的耳朵里。

“風,你可終于來了,入席吧。”古風終于體驗了古代朝堂上座而論道的場景。堯帝微笑著,可說出的話卻一點也不和氣,古風知道堯帝的火氣之源。

古風頂了堯帝的詔令,不做中書令,當然不會有好結果。谷風心中一嘆,道:“臣不敢,大帝有招,臣自當兼程而來。”

“不知所任命的中書令一職,是否還要推辭。”堯帝平平和和的問道,卻是緊咬著不放,“以卿之功、之材,也當得起這個職位。”

古風說著慣例的回話:“微臣微末之功,難報大帝恩德之萬一。只是中書令之事,中書令乃是軍國之重。臣雖小有才干,忝有微勞,但素未習其事,便不敢貿然奉召。臣若不能勝任,不僅敗壞國事,也有傷陛下識人之明。”中書令,就好像后世的國務院辦公廳主任。

古風北擊草原,安撫百姓,古風過去有經驗,但在朝堂之中任事,擔任的還是中書令這個職位,難度可是天差地遠。

古風的回答,堯帝只是不語。古風自承他難以做到,所以不敢接受,這也是慣常的回答,而自稱不能勝任,便是最為常用的一條,朝廷一般也就不會再強迫他們接受。

“古風,當年鯀辭知起居注一職,你要學鯀司空不成?觀都微笑著,似乎是漫不經意的插話道。

風的臉色倏然變了。

古風無意擔任中書令一職,此前已經將心意由北岳傳到天子那里。

可谷風萬萬沒想到,觀都竟然在天子面前說他是在仿效他的鯀,雖沒有明言他心懷詭詐,可堯帝是什么人,只是靜靜地吃著眼前的東西。古風觀察,堯帝和傳說的一樣,吃的和大家一樣,米粒掉在衣服上,抓起來就吃,他還愛吃像樹葉一樣的東西,古風知道,那時茶葉。

觀都這是要毀了他的名聲,他淪為胡亂效仿的丑角。

堯帝臉色還是那樣平靜,此事一出卻是變得狐疑和猜忌起來。

他的年齡以老,他如今求的是朝堂的穩定,沒有哪個天子是希望朝中亂哄哄的,臣子們每天我攻擊你、你攻擊我,你彈劾來、我彈劾去。

但四岳、觀都并不和睦——堯帝看得很清楚——很有可能在他們之間,會大打出手,將朝局弄得亂成一團。所以在中書令是是一個調和劑。

在堯帝看來,古風正是這個合適的人選。可是卻對這項任命連番推辭。

若是畏難,這就讓堯帝有點失望,古風是他看重的臣子,竟然也是拈輕怕重的懦夫;若是如同觀都所奏,是為了學著鯀的先例,而在養望,則更是讓堯帝不快。只要忠心事君,曰后自有他的好處。現在卻懷著詭譎之心,試問哪一個天子如何敢對其加以大用?

換作是在朝中的其他官員,換作是普通的臣子,堯帝也不會這般心中不快。但堯帝對古風的確是很是看重,所以對于那些對古風的彈劾和指責,堯帝從來也不相信。可相應的,古風若是讓他失望,堯帝心頭的怒火,便也只會更多。

終見天子變色,觀都暗喜于心。

但他也知道,不過一句話而已,當然不可能一下子將古風打死。但只要在天子心中種下一枚猜忌的種子,古風日后想要再往上爬,也要多上許多坎坷。

但觀都并不是讓古風不去接手中書令一職,因為古風有回心轉意的可能。而是讓他即是接手也無法改變局面——從根子上直接動搖天子對古風的信任!

這才是上佳的手段!

觀都垂下眼簾,暗暗自得不已。

乍驚乍怒之后,古風的心情卻平復下來,化作微微一笑。

觀都的手段是不見血的陰狠,的確是入骨三分,就算是否認,也不可能改變天子的猜疑。猜疑之心雖然微小,但一旦種下,就像雜草一樣再難拔出。

只不過,觀都弄錯了一件事。他能站到現在的位置,主要靠的是自己。要真的依靠著所謂的圣眷,憑著他所立下的這么多功勞,豈止是一個云中營衛。

河套開邊的事就不用說了,就是兩次擊殺草原,他有多少功勞沒有受賞?“鯀的德行,豈是微臣所能及萬一。貿然仿效,便如東施效顰,遺人笑柄。微臣所以不敢輕受詔命,非不為也,實不能也。”

觀都暗中使絆,天子心生疑竇,可越是這個時候,古風就越是不能改口,必須一意孤行到底。

“風你也只是資望稍遜而已。論才干,當不會輸給袞剛為官之時。”堯的話雖是與之前的話沒有怎么改變,卻已經隱隱透著猜疑。

“陛下所言甚是!”觀都登時高聲附和,對著堯拱手:“古風之才,如今少有人及,兩次大戰,經營河套,文武雙全。”

堯臉色這次沉了一分,古風則是冷然一笑。觀都為了毀了自己在天子中的形象,當真是賣足了氣力。

這可不是在贊他古風以國事為重,更不是再附和天子,而是在向堯證明,古風絕不是剛硬到底的直臣,一樣是個會屈服于權勢之下的軟骨頭而已。

但他豈會沒有辦法應對?

韓岡見堯大帝神色稍動,搶在觀都開口之前繼續道,“伯樂之所以不常有,便在于此。知人有才不難,可用人恰如其才卻是千難萬難。”

說著他又一拱手,“臣雖小有才學,往曰也薄有微功,卻也是陛下用臣恰如其份的緣故。若將臣換個位置,恐怕不但難以建功,反而要見罪。正如今日的中書令一職,斷非臣所能勝任。”

古風立刻回道:“若任用得當,十分才學能有十二分的功勞,若是所任不當,十分才學就只得施展個五六分。”

堯從北岳那里的確知道古風的真實想法,見到韓岡的堅持,嘆了口氣:“北岳薦卿權知工部?不知卿你意下如何?”

古風拱手致禮:“微臣于此事上多有心得。若能去工部,當能不負大帝之望!”

絕大部分的官員都是愿意留在朝中為官,這樣才能接近天子,早些升官。

可觀都其實并沒有指責古風,他只是信口的插了一句,不經意間惹得天子心中起了猜疑。這算是陷害手段上了境界了。

“年輕人還是太嫩啊!”

觀都悠悠一笑,上前一步對堯道:“青天子,古風既然胸有成竹,之前又有北岳之薦,不如便讓他去工部器材一展長才,想必很快便能有所成就。”

將古風堵在中書之外,這正是首要目的。觀都今日說的、做的,其實就是要讓古風去不成中書,就算曰后改了心意,也轉不回來。

只要古風不是去中書門下,不論他是出外,還是去其他工司,對觀都來說都是件好事!更別說猜疑這顆有毒的種子,一旦種下,就沒有連根拔起的可能。

所謂工部的‘過往’是誰?

——是共工、鯀。

古風怎么在鯀的固有地盤上施展他的才華?

所以說,年輕人還是太嫩了!

觀都得意無比。

一名輔政大臣推薦,一名副相附和,當事人又極力爭取,雖然明知古風就是怕了中書里的麻事才不肯去,堯也不可能由著脾氣一口給否決掉。同時,古風對于工部這個差遣如此迫切,也讓堯心中也有了些期待:“既如此,工部一事,便交由風卿你來統管!”

“臣謹受命。必竭心盡力,兢兢業業,不敢有絲毫懈怠。”韓岡接令下去,他去工部的任命如此便算是定下來了。他就是這四年繼共工、鯀之后的第三任工部部正了。

鬧了一通,想不到最后還是讓古風如了愿,堯搖頭苦笑。

天子的猜忌,韓岡如何聽不出來。要不是觀都陷害,也不至于今天在殿上的窘境。他想著,就瞥了觀都一眼。

不去中書蹚渾水,而是去工部,這是他古風的本意,現在看來,卻也是如了觀都的心意。觀都端嚴肅正的表情下,那抹藏得很深的得意,讓古風看得很不舒服。

一直以來,他所保持的習慣,是盡量不攻擊他人,僅僅是就事論事。

不過今天,過去的原則卻要改一改了。

他微笑著一望觀都:“微臣今日的選擇,卻是學著監察使。”

“學得哪里?”天子半是順口,半是好奇的問道。

“微臣今日的心意,與監察使當年弈相仿佛,不愿多受牽累,只愿一展所長。”:

說自己選擇工部,去跟觀都當拒絕帝嚳皇后家的女婿是一個道理,這個比喻不倫不類,更是明明白白的諷刺!

觀都當年不做帝嚳皇后家女婿,而是娶了弈的女兒,難道是不畏權貴?還不是不想受到牽累!當了外戚的女婿,就不能順順當當的升官。(外戚只能虛職)

他古風是為了能更好的施展才華,為天子效力,所以才棄了中書令,選擇了工部。但棄皇家女而娶弈家女,又是為什么呢?是為國為民嗎?

觀都牙齒咬了起來,但對于古風的譏刺,觀都卻不能載的反擊。古風的攻擊實在太直接了,一個宰相在殿上與一名小官斗起嘴來,丟臉的只會是是他觀都!

而古風如此說的用意……觀都偷眼向殿上望去,看到天子的臉色,心頭便是一驚。

堯眉頭一凝,旋即松開,古風這算是十分直白的攻擊,他如何聽不明白?這未免太過分。但也明白朝堂間的爭斗,似乎明白古風不愿擔任中書令的原因。

不見天子出聲,古風就知道他成功了。

點破一點就足夠了。

古風出列,拿出一幅畫卷,鋪在御桌上,不過不是潑墨山水,也不是工筆美人,而是簡簡單單的一幅由不同顏色的線條和圖標組成的地圖。

在圖紙上,實線代表的道路縱橫交錯,營中各坊的界線用虛線表示,紅色的線條是溝渠,藍色的則是引水道。一座座簡易房舍是小小的方框,水井的標志卻是○中加個井字。茅廁、各色地標都有獨特的圖案來表示。是山就真的畫座山,是水就真畫條河,亭臺樓閣、房子、屋子都繪在圖上。

對著圖紙,再加上古風在一邊則不厭其煩的回答著心中的疑問,堯很輕松的就將古風在平陽的一番布置在腦海中形象的呈現出來。

從簡易屋舍,到飲水道的設置,防火防疫的應對,對老弱婦孺的家庭的安排,甚至還有糞便的處理,細致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每一個細節都盡量考慮到,從中也可知道古風究竟費了多少苦心。

看著比上次軒轅時還瘦了一些的古風,堯有著深深的感慨。在他看來,治政的才能上,朝中能與古風相比的官員還是有不少人的,但能如古風一般用心的,卻是極少數。

從地圖上抬起頭,天子點頭而笑,心中暗道,“寒門出身,果然對百姓更加照顧。”于是道:“卿果然用心,這一下吾也可以放心了。”

古風退后半步,躬身道:“臣愧不敢。”

主站蜘蛛池模板: 铜山县| 莱州市| 吉木乃县| 商城县| 永丰县| 昌吉市| 察雅县| 平罗县| 鹿泉市| 大连市| 阳曲县| 石城县| 东乌珠穆沁旗| 德兴市| 石柱| 大同县| 揭东县| 盱眙县| 瑞丽市| 陕西省| 巴林左旗| 扶沟县| 陆河县| 济南市| 绥德县| 六安市| 古浪县| 晋中市| 诏安县| 长沙县| 英超| 东方市| 阿尔山市| 永泰县| 通道| 平遥县| 景东| 通辽市| 明水县| 红河县| 蓬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