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總序

這套叢書緣起于一種思考:如何進行一種可持續的國家轉型。國家轉型是個大課題,并且我國超級巨大的治理規模這個事實,使得我們的轉型成為一個前無古人的大課題。以一種長程的歷史眼光來看,近代以來將近兩百年的中國歷史,整個是一個轉型歷史;以一種較為切近的現實眼光來看,最近三十多年的改革開放史,也是一部性命攸關的轉型歷史。

國家或者文明繼往開來之轉型,牽涉軍事、科技、經濟、文化、法律、政治,牽涉整個國家生存發展的方方面面。近代史給出的教訓是,在這許許多多的環節中,并不存在一個固定的、能夠一轉百轉的環節;然而同樣是這段歷史,總是存在一種努力,試圖找到一個類似的中心,因此軍事救國、實業救國、教育救國、文化改造、社會改造等主張、路線前后相繼、不絕如縷,結果各個環節在同一個時空中累積、匯聚,導致批判的武器以武器的批判告終,改革的問題以革命的方式解決,文明的轉型以政治的空間收尾。如此反復輪回,已一而再,可為鏡鑒。因此之故,文明期待深厚的過程之積累。

另一方面,中國晚近的改革史日益明白地顯示出,國家與社會之間的相互溝通,對于穩定的國家轉型具有十分關鍵的意義。社會創造力的釋放過程,是,也應當是國家獲得有力建構的過程。法律恰好是國家與社會溝通的中間環節,而且法律這個中間環節在某種意義上具有全局的地位:一方面,民主立法過程實現社會領域內的問題、意見、意義向國家的轉譯;而另一方面,各種社會問題產生的糾紛,又以司法作為最終的救濟手段。因此,轉型中的每一個難題與課題,最終也都可能或可以轉化為法律的問題、法學的問題。

所以,本質上,我國的法學就是“轉型中國的法學”,它在不同的時期總是遇上自己的新課題。但在應對這些新課題挑戰的智識努力中,同人們或許已經發現,要釋放法學的新創造力,往往還需要深挖基礎理論。因此,法學發展的一般趨勢一直是新課題的不斷開拓,以及基礎理論的不斷深挖。這兩個方向并行不悖,互為支援。唯有如此,才能使法學在深度、廣度上獲得建設和積累,向立法和司法兩個方向反饋,最終將自己構建為內在于國家轉型的知識通道,這是一種內在的信念。

若能對此宏大的歷史進程貢獻一二,豈非我輩法學人之幸事?此即為本叢書編纂之初衷。是為序。

龍衛球

2011年8月

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法學院

主站蜘蛛池模板: 延安市| 太仓市| 宝兴县| 彩票| 云龙县| 大名县| 库车县| 垫江县| 随州市| 蒙阴县| 阿拉善盟| 三河市| 来安县| 扶风县| 中方县| 恩平市| 神农架林区| 镇康县| 景东| 凤翔县| 徐州市| 宝清县| 大余县| 遂川县| 黎平县| 房产| 石家庄市| 措勤县| 巩义市| 闵行区| 安陆市| 巩义市| 江源县| 改则县| 吉安市| 绿春县| 南通市| 通渭县| 和龙市| 乌拉特后旗| 蒙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