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偵查思維中的推理方法
- 馬前進
- 5574字
- 2019-11-22 16:20:04
第二節 偵查推理及其步驟
一般而言。刑事案件偵查的過程就是認識案件的過程。根據認識論的觀點,偵查人員認識案件有兩種方法:一種方法是感知,即偵查人員通過感覺器官及其延伸——現代刑事科技了解對象,比如警方查看案發現場的視頻監控;另一種方法是推知,即通過推理了解對象,比如警方通過案發現場提取的指紋、基因、抗體庫技術等信息來推測犯罪嫌疑人的身份特征。
由此形成了兩種認識:感性認識——通過感官獲得的認識和理性認識——通過思維獲得的認識。
偵查需要推理的參與,推理是為了幫助偵查。在一定程度上說,推理是偵查的方法之一、手段之一。偵查中的方法分為動手的方法即操作方法、動腦的方法即思維方法和動口的方法即表達方法。毋庸置疑,推理方法是思維方法的一種,也是最主要、最基本、最重要和最常用的思維方法之一。
一、偵查推理的含義及其特征
(一)偵查思維中的偵查推理的含義
雖然很多發現不是借助于推理進行的,但是進行發現無疑是推理的最原始、最主要和最常見的作用。推理在認識上的作用在于推理有助于人們正確認識事物、探尋新結果、獲得新認識,從已知進到未知。偵查推理的作用在于發現關于某案件原因、本質和結果的真相,形成新的關于案情的認識,作出新的案情判斷,形成關于某案件案情的偵查假說。
如前所述,推理的作用之一在于發現,在于根據已有的認知或者判斷作出新的認識或者判斷。我們可以從已知事實推斷出其他事實,就是我們通過大腦思維進行推理。因此,演繹推理可以幫助我們通過各種方式探究事物的本質。在確定一個東西是否能吃之前,如果我們都選擇去嘗一下,那么中毒事件就會發生得很頻繁。但是我們通過自己的感覺器官可以安全地辨別出蘑菇的外觀和特性,然后把收集到的信息加以整理,事實就會很清晰地顯示出來,即這種蘑菇是可以吃的,這樣我們就不會陷入任何危險和麻煩。偵查推理過程的實際目的,其實就是從一些知識中獲得另一些知識。其作用是從已知的知識得到未知的知識,特別是可以得到不可能通過感覺經驗掌握的未知知識。
偵查推理是指在偵查思維中,偵查人員為了查明犯罪事實、確定犯罪嫌疑人,從一些已經確定為真的關于某案件的認識出發,得出關于該案件的新的認識的思維過程。在偵查推理中,那些已經確定為真的關于某案件的認識稱為偵查前提,那個推出的關于某案件的新的認識稱為偵查結論。從信息論的角度看,偵查思維中的偵查推理就是信息輸入—信息處理—信息輸出的過程。
偵查思維中的偵查推理是排除假象、揭示未知、逐步逼近真相的過程。揭示未知,必須借助于偵查推理,因為只有借助于偵查推理才能探索感官所不能認識到的案情內幕和真相。因此,偵查中廣泛應用各種邏輯推理。既然在偵查思維中,偵查推理是指通過推理發現有關案情事實的推理,那么偵查推理的目的就在于發現案情事實。一般而言,偵查推理需要發現的案情事實包括:(1)已經存在或者正在發生的、但是尚未為偵查人員所認知的案情事實;(2)尚未發生但是可能發生的案情情況。前者的推理方式是逆推或者推測,后者的推理方式是順推或者預測。
(二)偵查思維中的偵查推理的特征
由于與偵查思維相結合,或者運用于偵查思維過程之中,偵查思維中的偵查推理具有一些明顯不同于一般推理的特征。
1.偵查思維中的偵查推理的目的是為了查明犯罪事實、確定犯罪嫌疑人。在實際偵查中,從受案、立案開始,偵查人員開始了偵查工作。偵查工作的實質和目的就是發現犯罪事實和犯罪嫌疑人并且證實犯罪事實的真實和犯罪嫌疑人的涉嫌犯罪。由此可見,偵查工作的根本目的之一就是為了查明犯罪事實、確定犯罪嫌疑人。而為了實現這一目的,偵查工作中除了運用經驗方法之外,還必須運用偵查推理。這樣,偵查推理的目的就服從于偵查工作的目的,即查明犯罪事實、確定犯罪嫌疑人。在偵查思維中,無論是由案到人的偵查模式,還是由人到案的偵查模式,一些偵查推理都必須是服從和服務于這個目的。否則,偵查推理就顯得毫無必要,失去其實際價值,而且不利于偵查活動的順利進行。偵查推理的這一目的是推理的發現目的在偵查工作和偵查思維中的具體體現,因此要求偵查推理更加具有針對性、可操作性、合法性。
2.偵查推理的依據是那些已經確定為真的關于某案件的認識,即偵查推理的前提。偵查推理的前提包括三類。一類是已經被證明為真的關于某案件的認識,一般表現為科學理論、科學原理、科學概念等,這類認識具有高度的普遍性,如所有犯罪行為都具有犯罪時間等等;一類是已經被證實為真的關于某案件的認識,即所謂的查證屬實的案情事實;一類是認定為真的覆蓋相關案件的認識即現行法律法規條文。毋庸置疑,在偵查推理中,已經確定為真的關于某案件的認識無疑具有重要作用;基于此,偵查推理十分強調前提的真實。在偵查推理中,不僅從虛假的前提出發進行推理沒有多大實際意義,而且可能由于虛假前提可以推出任何結論甚至是十分荒謬、自相矛盾的結論而誤導偵查工作的進行。所以,最好從已經確定為真的認識為前提進行偵查推理。也就是說,不要使用已經確定虛假或者明顯虛假的認識作為前提進行推理。對此,有人可能會提出異議說,偵查推理強調的是從前提到結論的推理形式有效性問題,前提的真實性不是推理研究的問題也不是推理能夠保證的問題,而是各門具體科學研究的問題。這個觀點站不住腳,偵查推理雖然無法判定和保證前提的真實性,但是這并不妨礙它對前提真實的要求?;诖?,偵查推理更加強調前提的真實性,即推理的前提必須確定為真,不能是真假未知的判斷,更不能是虛假的判斷,也不能是想當然為真或者想象為真的判斷。
3.偵查推理的結果是得出關于該案件的新認識,即偵查推理的結論。如前所述,偵查推理的任務主要在于發現犯罪事實和犯罪嫌疑人,得出一個關于犯罪事實和犯罪嫌疑人的結論;至于該偵查推理的結論是否真的真實,那是偵查檢驗的任務。很明顯,既然偵查人員進行偵查推理以得出結論,那么他得出某個結論的同時,也斷定了該結論是事實真實或者模態真實的。但是,斷定結論真實是一回事,結論是否如偵查人員斷言得那樣真實是另一回事。因此,在偵查推理階段,盡管偵查推理的結論被偵查人員斷定為真實,但是畢竟尚未經歷驗證。為了保證偵查結論的真實或者提高偵查結論的真實性,除了要求偵查推理的前提必須真實外,還要遵守相關的推理規則,增加前提的數量,給結論附加適當的限制性條件等等。基于此,偵查推理追求結論的可靠性或真實性,結論必須是可以檢驗的,而且結論必須接受檢驗。
4.偵查推理更加強調推理形式的嚴密性。偵查推理形式的嚴密性包括演繹偵查推理形式的有效性和歸納偵查推理形式的合理性。為了確保偵查推理形式的嚴密性,偵查推理必須遵守相應的推理規則或者合理性原則。由于偵查破案工作的特殊性,偵查推理這種思維形式成為偵查人員完成偵查破案任務的主要思維方式。偵查推理是以對已知案件事實的正確判斷為前提,推導出對案情或案犯的新判斷的思維活動。偵查人員對案情的認識一方面是通過調查、查證等手段直接感知的認識;另一方面,則要靠已知的推斷,達到對未知的認識。沒有偵查推理,偵查人員對已掌握的材料的認識就不能提高和深化,對案情的認識就不能擴大,對犯罪證據就不能作出正確的評定。偵查活動是要通過各種方法和措施,收集、獲取犯罪信息,經過判斷和推理,形成偵查假設并核實驗證,使認識不斷深化,使已知領域不斷擴大,為偵查破案工作定向、畫像,再現犯罪行為的真實過程。在此過程中嚴密而科學的邏輯推理是非常重要的思維方式。偵查中推理的認識模式可歸納為如下程序:判斷—假設—驗證—論證。犯罪案件的事實在其內部矛盾的推動下,必然從一個過程向另一個過程推移。偵查員的思維活動所采取的邏輯形式,也必須反映這個客觀事實。隨著偵查—推導—偵查的認識活動的多次反復,直到查明案情,獲取了重要證據之后,這個認識活動才終止??梢栽O想,偵查破案工作如果沒有正確的判斷、推理這些思維形式,偵查工作必將在“迷霧”中徘徊,很難取得突破性進展。
二、偵查推理的步驟
如前所述,偵查思維中的偵查推理是為了查明或者認識案情事實。一般而言,偵查思維中的偵查推理需要遵守一些可行的操作步驟。
(一)確定問題
提出偵查假說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特定的問題,尋求特定問題的答案。確定問題是為了明確待解釋或者探究的案情事實或者事件。偵查活動是一種實踐活動,從實質上說,偵查就是為了解決問題。正如科學研究始于問題一樣,偵查思維也是始于問題:人們提出偵查假說是為了解決偵查中需要解決的實際問題。為了解決問題,首先必須確定問題到底是什么。偵查中需要解決的問題就是查明案件事實的七大要素即所謂的“七何”:何人;何動機、目的;何時;何地;何手段;何犯罪行為;何后果。一個問題可以表示成一個或一組沒有可接受的解釋的事實。例如,偵查人員面臨一起案件,他的問題就是如何將之偵破,即確定犯罪嫌疑人并予以證實。雖然在某些情況下,例如柯南道爾的關于神探福爾摩斯的傳奇故事中,問題產生于尚未發生犯罪案件的特定事件或環境之中,但是在絕大多數情況下,問題是產生于犯罪案件產生之后的。
在偵查中,需要解決的問題在大多數情況下并不明確,那么問題存在于什么地方呢?偵查人員逐漸發現了不相容或奇怪之處,這些不相容或奇怪之處就演化成一個特定問題。因此,可以說,問題在于偵查人員對反常、對矛盾等現象的懷疑。如果不存在值得思考的問題,偵查人員是不可能進行深刻的思考的。對問題的反思性的思考正是為了解決問題的。偵查人員在開始偵查活動,進行偵查思維之前,問題必須被確定,或者至少以模糊的形式被確定。
根據《公安機關辦理刑事案件程序規定》,警方受理案件后,必須按照法定的程序對受理的案件應當迅速進行審查即所謂的初查以確認:(1)是否有犯罪事實;(2)是否需要追究刑事責任;(3)是否屬于自己管轄。如果經過初查,上述三個條件都成立,那么就進入立案程序即公安機關按照法定的程序對認為有犯罪事實需要追究刑事責任,且作為自己管轄的案件立卷查辦。
初查確認反常后進入立案程序,接著就是明確提出需要通過偵查來解釋的問題。一個問題就是一個反常或者反常導致的疑點。從犯罪學上講,反常就是違背社會規范特別是法律規范的事實。警方受案后,必須對案件進行初查以確認引起上述問題并且需要解釋的犯罪事實。確認案件事實,要求符合法律要件但不要求邏輯證明充分。有一些立案“事實”是假定性的。尤其是某些指控和自首都以當事人承擔的法律責任為假定事實的基礎,警方立案時并不必定相信受案事實一定是真的。因此偵查假說解釋的反??赡苁且粋€確認事實,也可能是一種事實懷疑。刑偵偵查中卻要解決的問題指引著偵查的方向。
(二)初步偵查,收集事實
這一步的目的是為了收集相關的案情事實并且查證屬實,形成對案情的正確認識。其原理在于:觀察同類對象中大量特稱的事實即很多個體都具有某種特性,從而形成一個個特稱陳述。
在確定需要尋求答案的問題之后,偵查人員應該在該問題的引導下收集相關事實。這些事實也可以起到引導作用,引導偵查人員得出比較完全和比較接近的合適答案。一開始,偵查人員對特殊的事實、物體、人或者事情進行觀察和記憶,不能指望把掌握的初步事實當成在歸納推理過程中的歸納對象或者歸納結論。在展開歸納過程之前,很有必要形成關于事實、物體、人或者事情的許多清晰的概念或者想法。為了取得一份完美的成果,必須擁有足夠數量的完美的推理材料。
在這一階段,有兩種方式可以獲得發生的案情的知識:(1)通過簡單觀察或者認知不需要借助于推理就能夠看到某些事實;(2)通過實驗觀察或已得知識干預事情的進行,然后經過觀察推斷得出結果。實驗是指對事物的試驗、證實或者測試;一個行為、操作和過程,旨在發現未知的真理、原理或者結果,或者測試已經為人所接受的、著名的真理或者原理。
在實際偵查中,提出問題和收集事實不是完全分離的。它們緊密相連、相互依賴。在開始收集證據的時候,提出問題是必須的;以問題為導引來收集事實的過程,也是調整和精煉問題本身的過程,這又引導偵查人員進一步尋找其他的事實,也導致新的發現,而這又使偵查人員更加完善問題甚至增加問題,等等。
任何案件總是在一定的時間、空間和條件下發生的,深入勘察現場,收集有關案件的事實材料,并結合有關的經驗和知識,是建立偵查推理前提的重要依據。事實材料越豐富,知識面越寬廣,思路越開闊,偵查推理的前提的內容就越充實。例如,如果具備法化學知識,就可以推斷毒物的種類;如果具備法醫學知識,就可以根據死者的生理特征推斷死者的年齡、死亡時間;如果具備痕跡學知識,就可以推測犯罪嫌疑人的身高、體重等;如果具備犯罪心理學知識,就可以推斷犯罪嫌疑人的犯罪心理。
收集事實材料后,首先要對它進行查證屬實,因為只有經過查證屬實的事實材料才能作為推斷的前提。所謂查證屬實的事實材料主要是指得到其他證據充分支持的事實材料。之后再按照事實之間的內在聯系將這些已經查證屬實的案情事實進行整合。
(三)進行合乎規則的推理
推理就是在一些事實(或者假設)基礎上作出異于或者超出這些事實(或者假設)的斷定。一個完整的推斷的要素應當包括前提、背景根據、假設、推理方式。第二步中通過偵查獲得并查證屬實的事實材料就是推斷的前提。推斷的背景根據,包括案情背景和知識背景。推斷的假設是指假定性的前提。推理方式分為演繹推理和歸納推理。
(四)得出結論
推理是為了建立偵查傾向性解釋,即關于案情的新認識。這個結論雖然被偵查推理的主體斷定為真實,但是最終還是要訴諸證據進行檢驗。這里需要注意的是,要盡量推出不同的結論,因為這些不同的結論都是可能真的,雖然其為真的可能性不盡相同。對于同一案情事實,要盡量考慮不同的可能性。
依據所在的判斷類型的不同,偵查推理的結論可以分為必然性結論、確然性結論和或然性結論。一般而言,必然性結論的真實性高于確然性結論,確然性結論的真實性高于或然性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