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預算法律問題國別研究
- 傅宏宇 張明媚
- 555字
- 2019-11-22 16:21:38
第三章 日本預算法律問題研究
一、日本財政體制概況
根據日本《憲法》的規定,日本是立法、行政、司法三權分立的議會內閣制國家。日本天皇是國家和國民的象征,統而不治。國會是立法機關,由參議院和眾議院組成,眾議院有較多的立法權和最后決定權。當參眾兩院關于預算不能達成一致意見時,眾議院決議可以直接壓倒參議院[1]?!稇椃ā返?5條規定:“行政權屬于內閣?!弊h會選舉產生首相,首相任命國務大臣共同組閣,行使行政權力。內閣是日本最高行政機關,對國會負責。首相由國會提名,天皇任命。其他內閣成員由首相任免,天皇認證。
“二戰”以后日本實行集權型財政管理模式,地方政府收入的2/3上繳中央,同時承擔著2/3的財政支出,央地關系緊張,財權事權劃分不合理,地方政府過度依賴中央政府轉移支付。20世紀90年代,日本經濟蕭條,政府陷入嚴重的債務危機,日本開始推行地方分權改革。1993年6月,日本通過頒布《關于推進地方分權的決議》拉開了地方分權改革的序幕。1995年5月出臺《地方分權推進法》,提出改變東京單極集中化、地方過疏化及產業空洞化的現象,建立地方自主的行政與財政體制。1999年,日本國會通過了《地方分權一攬子法案》,確定了進行事權分配時必須確保地方自主財源的方針。2002年6月,日本政府《基本方針2002》提出了把削減國庫補助負擔金、稅源轉讓和調整地方交付稅作為三個基本出發點,進行一體化改革的構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