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頑危犯教育轉化與循證矯正的理論與實踐
- 田新民 段曉東 劉重興 何選才
- 15字
- 2020-08-13 19:28:10
案例九 多次自殺女頑危犯轉化案例
一、罪犯基本情況
(一)罪犯劉某的基本情況。主要是其在監的真實改造狀態。
1.劉某,女,32歲,小學文化,因故意殺人罪被判死緩。劉某因婆媳關系不和,婆婆逼丈夫跟自己離婚,在與丈夫的爭執中,將丈夫殺死后判刑。案發時,劉某將丈夫殺死后,隨即采取跳樓、跳河、喝藥等方式,自殺未遂,造成下頜、腹部多處刀傷及右膝骨折。該犯在看守所也有自殺行為,屬一心求死型。
2.劉某入監后仍尋死意識強烈。入監后,劉某改造表現極其消極,精神狀態異于常人,且一直未打消自殺念頭,甚少與人溝通,一談話就不離“死”字,曾出現夜間難眠,獨自起床眺望窗外的行為,眼神甚是可怕。民警在清監時曾發現寫的一張字條,“好想穿一套紅色的衣服安息”。經常在思想言行中,流露出尋死、悲觀厭世的想法,曾向民警要毒鼠強吃,尋死意識強烈。
3.劉某監舍內發生自殺未遂行為。2010年9月5日凌晨3時30分左右,劉某用三根打中國結的細紅繩,吊在監舍上鋪掛蚊帳處的鉚釘上,企圖上吊自殺未遂。后經武漢市精神病衛生中心診斷為患有心境性精神障礙,其特征為情感高漲低落不定,情緒起伏大,自控能力極差。
4.心理測試結果卻趨于正常。從劉某出入監時的COPA-PI測評報告和卡特爾16因子(16DF)測量結果這兩項心理指標來看,該犯除表現為思想遲鈍、愚笨外,各項指標均處于一般水平,無明顯精神異常的偏差,亦無明顯變態傾向和犯罪思維模式。
5.劉某入監前在家中務農,善于做家務活,有吃苦耐勞的精神,有一定的耐力和毅力。家中尚有父母,哥哥和女兒,父母因其坐牢而一夜白頭,家人非常關心該犯且愿意配合監獄的改造工作。
(二)改造中的難點問題。劉某改造中有如下難點:
1.心理測試正常。該犯入監時的各項心理測試指標均為正常范圍,未能直觀反映其異常的精神狀況,在初期排查上具有較強的隱蔽性和未知性。
2.行為多樣難控。該犯在行為上表現有多樣性和難控性,平日里時而目光呆滯,時而面露兇光,時而傻笑不止。
3.情感時而高漲時而低落。該犯情緒起伏大,抑郁傾向與暴力傾向并存。一方面,暴力傾向強,曾無故將食堂的玻璃窗砸破,且常為些生活鎖事與他人發生爭執,曾多次無緣無故扇他人耳光,將洗澡水潑向他人,揚言要將他人眼睛挖掉;另一方面,性情自我抑郁、自我封閉,一想到自己的案情就情緒反常,無處發泄,不愿看到他人,多次向民警反映單獨隔離關押。
(三)改造轉化的潛力條件。劉某的轉化潛力如下:
1.思想較為單純,無惡意害人和算計他人的心計,一旦打開內心的閥門,可對別人產生較強信任感。
2.渴望得到民警的關心,在晚點名時,常用很大的聲音喊“到”,欲引起民警的關注。
3.沒有前科記錄,本質上具有一定責任心和榮譽感。
(四)轉化前的誰知狀態。劉某自我認知情況是:
1.平日性格孤僻,不愛與人交流,常把自己看成與眾不同。
2.有明顯的自我抑郁、自我封閉傾向,多次提出“最好是長期待在反省監號里不出來”的想法。
3.無法面對自己,面對生活,面對刑期,想一死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