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頑危犯教育轉化與循證矯正的理論與實踐
- 田新民 段曉東 劉重興 何選才
- 1550字
- 2020-08-13 19:28:02
一、規勸教育
監獄可以廣泛利用社會力量,采取多種形式,對頑危犯進行法制、道德、理想、前途等方面的規勸教育,以解決其思想問題,鼓勵其安心改造,增強其生活的信心,提高教育轉化的效率。
(一)親情規勸教育
親情規勸教育,是利用頑危犯與親屬間的親情關系,加深其積極情感體驗,達到用親情感化頑危犯,調動其改造積極性的一種教育形式。親情規勸教育,重在突出情感要素,以情揚善,以情褒真,以情講法,對頑危犯心靈的安撫、情緒的穩定、心態的矯正,都會產生積極的作用。
1.設立親情電話。在監獄內設立親情電話,既便于罪犯與家人溝通,也便于頑危犯親人配合監獄對其進行教育,是最為方便也是最為經濟的一種方式。通過親情電話,讓頑危犯與家人經常交流感情、溝通信息、消除疑慮,幫助其穩定思想和情緒。親情電話由專職部門管理,通話人需辦理審查登記手續,對通話內容進行監聽記錄。有條件的監獄也可以設立可視電話。
2.召開親情幫教會。根據幫教的實際需要,邀請頑危犯的親屬來監獄,并在民警的引導下,對頑危犯生活、學習、勞動環境進行參觀,之后,再進入監獄特別設立的幫教場所,與頑危犯進行面對面地幫教座談。通過親人的期盼、囑托、希望,啟動其內心的改造動力,調動其主動改造、自覺改造的積極性。
3.節日感情慰藉。抓住春節、端午節、中秋節等中國傳統的“思親”節日,組織服刑人員辦文藝節目、收看電視、吃餃子、品月餅,并邀請頑危犯的親屬來獄共度節日,讓頑危犯充分享受親情的溫暖,接受親情的洗禮,獲得親情的慰藉,從真切的親情中汲取奮發向上的力量,從而積極改造,自新自強。
4.組織電視家訪。監獄派人定期到頑危犯家庭,對其親屬的工作、生活情況進行錄像,然后回獄為服刑人員播放,以消除頑危犯的疑慮、擔心和思親之苦,從而放下包袱,安心改造。
(二)社會人士規勸教育
監獄可以邀請各級黨政機關的領導、社會先進人物以及一些在社會上取得成績的刑滿釋放人員,對頑危犯進行規勸教育。通過書信往來、電話溝通、錄音錄像播放,或是來監獄與頑危犯進行面對面地座談等方式,使其感受到社會的關懷,從而受到鼓勵和鞭策。
1.規勸引導。邀請地方政府及有關部門的領導、社會團體的相關人員來監獄,對頑危犯進行勸說、教育,引導其向改造目標邁進。①邀請地方黨政機關的領導、時事政治專家、社會知名人士,來監獄為頑危犯講解當前國際、國內政治、經濟形勢及發展趨勢,使其能夠及時了解黨和國家當前形勢,了解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巨大成就,認清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新形勢,明白國家在國際舞臺上的地位,從而站在正確的立場看問題,看本質,看主流,看發展,從中看到光明前途,樹立改造信心,明確努力方向,順應歷史潮流。②邀請司法行政、公安、檢察等單位的領導和法學專家來監獄,針對頑危犯的思想實際,結合當前社會治安狀況和違法犯罪的特點,講解我國社會主義法制的性質,我國社會主義法制的日趨完善,我國社會主義法制的正義性、平等性、統一性以及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則,破除其不認罪服法的思想,幫助其正確分析犯罪的原因,認清危害性,遵紀守法。
2.榜樣激勵。通過先進模范人物的先進事跡,感召影響頑危犯的思想、情感和行動。①邀請人們較為熟悉的先進模范人物來監獄,結合自己的先進思想、模范事跡,對頑危犯進行人生、理想、道德等方面教育,使其明確只有把自己的命運與國家的命運結合在一起,熱愛祖國,熱愛中華民族,人生才會有意義。人要活得高尚,只有遵守道德規范,講究公德,才能得到他人的尊重。只有持之以恒,堅持不懈,才能最終實現自己的理想。②邀請勤勞致富、事業有成的刑滿釋放人員來監獄,告知頑危犯自己是怎樣經過政府的教育幫助,在回到社會以后又是怎樣遵紀守法,積極勞動,從而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得到社會的認可。使其明確只有選擇了正確的人生道路,用辛勤的付出才能換取幸福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