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姓生活常見案例大講堂:道路交通糾紛卷
- 張永峰
- 733字
- 2019-11-15 21:13:23
渣土遺灑釀車禍 九位車主連帶責
經典案例
2009年5月17日晚上10時許,吳某駕車在道路上行駛,突然車胎軋到了什么東西,輪胎一個打滑,車子沖向了路中間的綠化帶。吳某因顱腦撞擊當場死亡。經有關部門勘查,當晚7點到9點之間,某園林公司運送工程土方的9輛貨車曾經事發路段運送泥土,而吳某駕駛的轎車正是在行駛時遇到公路上灑落的泥土采取措施失控而最終致車毀人亡。事故發生后,死者吳某的家屬與園林公司及土方工程的承包人楊某達成相應的賠償協議,由楊某、園林公司各承擔吳某家屬18萬元、10萬元的賠償責任。2010年4月,吳某的法定繼承人又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9輛運土車的車主賠償各項損失共計44萬余元。
法槌定音
法院經審理認為,道路上出現泥土后吳某系采取措施失控而死亡,吳某應自負三分之一的責任。園林公司未按規定辦理渣土運輸處置手續而將土方工程分包給楊某,園林公司與楊某也應負三分之一的賠償責任。由于9輛貨車的車主都無法說清是誰拋灑了泥土,在現有證據情況下,根據法律規定,法院只能認定是他們共同實施了危及他人人身安全的行為。因此,法院判決由9輛車的車主平均承擔余下的三分之一損失,并互負連帶責任。2011年2月,法院判決參與運土的9輛貨車車主連帶賠償死者家屬損失。
法律解析
《侵權責任法》第10條、第14條規定,二人以上實施危及他人人身財產安全的行為,其中一人或者數人的行為造成他人損害,能夠確定具體侵權人的,由侵權人承擔責任;不能確定具體侵權的人,行為人承擔連帶責任。連帶責任根據各自責任大小確定相應的賠償數額;難以確定責任大小的,平均承擔賠償責任。本案中,由于9輛貨車的車主都無法說清是誰拋灑了泥土,因此法院依法判決9輛車的車主平均承擔余下的三分之一損失,并互負連帶責任。
法條鏈接
《侵權責任法》第16條、第10條、第14條
推薦閱讀
- 律師說法:勞動爭議疑難問題實務精解
- 高校法學專業核心課程配套測試:商法(第六版)
- 強責任時代:新證券法時代的上市公司監管與治理
- 2017中華人民共和國工程建設法律法規全書(含裁判觀點)
- 《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應用指南與風險提示(最新修訂版)
- 企業經營管理實用必備工具箱.rar:常用制度、文書、表單、合同示例與應用(增訂版)
- 房地產法律實務與案例解析
-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走私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理解與適用
- 合同法律工具箱:法律條文·流程圖表·案例要旨·范本應用
- 法顯術見:檢察官趙鵬的干貨日志
- 證券監管實務:行政執法流程?熱點難點問題及典型案例指引
- 高校法學專業核心課程配套測試:民事訴訟法(第七版)
- 新編商事法小全書(注釋版)
- 人身損害賠償糾紛錦囊
- 老年人防騙維權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