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道路交通安全法新解讀(第四版)
- 中國法制出版社
- 1996字
- 2019-11-15 21:04:25
第七十二條 交警處理交通事故程序
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接到交通事故報警后,應當立即派交通警察趕赴現場,先組織搶救受傷人員,并采取措施,盡快恢復交通。
交通警察應當對交通事故現場進行勘驗、檢查,收集證據;因收集證據的需要,可以扣留事故車輛,但是應當妥善保管,以備核查。
對當事人的生理、精神狀況等專業性較強的檢驗,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委托專門機構進行鑒定。鑒定結論應當由鑒定人簽名。
?條文解讀
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接到交通事故報警后,應當立即派交通警察趕赴現場,即出警。在執行中要注意兩點:一是接到報案后,應當做好報案登記工作,詳細記錄下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傷亡情況、報案人的姓名、單位、聯系方式等,以便進一步核實,防止報假案影響公安機關的正常工作。二是確定事故發生后,立即組織警力及時出警,要求迅速、及時。在實踐中,往往是由交通指揮中心確定案發地點后,調派距離現場最近的警察前往處理,如果屬于重、特大交通事故,則需要及時派遣技術人員等有關人員前往現場。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及其交通警察到達現場后,核心任務是快速處理現場。如果沒有發生人員傷亡,則采取措施,將事故車輛移至路邊,盡快疏導交通。在執行中要注意方式方法,依法辦理,防止矛盾激化。如果事故造成人員傷亡,要先組織搶救受傷人員,包括攔截過往車輛將受傷人員及時送往醫療機構搶救。同時還要采取措施,盡快恢復交通,主要是將事故車輛移至路邊或者拖離現場。在執行該規定時,要注意相關證據的收集工作,包括現場取證、詢問證人和有關當事人等。值得注意的是,投保機動車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的機動車發生交通事故,因搶救受傷人員需要保險公司支付或者墊付搶救費用的,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通知保險公司。搶救受傷人員需要道路交通事故社會救助基金墊付費用的,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通知道路交通事故社會救助基金管理機構。
[勘驗、檢查]
是指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及其交通警察對于與交通事故有關的現場、車輛、物品、人身、尸體所進行的調查取證工作。勘驗、檢查的主要內容包括:現場勘驗,尸體檢驗,物證、書證檢驗,人身檢查等。
[鑒定]
是指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委托專門機構,就案件當事人的生理、精神狀況等進行鑒別和判斷的一種專業性較強的檢驗。鑒定對查明事實真相,分清責任,確定當事人的生理、精神狀況具有重要作用。鑒定結論是證據的一種,鑒定結論是否科學準確,直接關系到能否正確認定案件事實。尤其是在復雜、疑難的交通事故案件中,涉及當事人的生理、精神狀況,對其所作的鑒定將起到其他證據無法替代的作用。在一些交通事故案件中,當事人的生理、精神狀況直接影響到事故起因的認定和責任的分擔。由于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是處理交通事故的主管機關,為了保證事故處理的公正、公平、公開,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不得由自己的鑒定機構鑒定,而應當委托專門機構進行鑒定,特別是一些社會化的鑒定機構,畢竟這些鑒定機構處于第三者的位置,對鑒定結論具有超脫性和中立性,也容易被當事人所認可。值得注意的是,鑒定結論應當由鑒定人簽名,以保證鑒定結論的證據能力。
?應用
30.當事人對檢驗、鑒定結論有異議的應當如何處理?
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在收到檢驗、鑒定報告之日起2日內,將檢驗、鑒定報告復印件送達當事人。當事人對檢驗、鑒定結論有異議的,可以在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送達之日起3日內申請重新檢驗、鑒定,經縣級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負責人批準后,進行重新檢驗、鑒定。重新檢驗、鑒定應當另行委托檢驗、鑒定機構或者由原檢驗、鑒定機構另行指派鑒定人。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在收到重新檢驗、鑒定報告之日起2日內,將重新檢驗、鑒定報告復印件送達當事人。重新檢驗、鑒定以一次為限。
【以案說法23】張某騎摩托車行至路口,與超速駕車的李某所開的小汽車相撞,造成張某重傷,交通管理部門為收集證據將李某的小汽車扣押。在事故處理期間,李某只支付了4千多元錢的治療費給張某,然后,就沒了消息。張某聽說,經過一定的期限,交警隊沒有對事故作出責任認定,對李某的車必須返還。他擔心,一旦交警隊不再扣押著李某的車,對李某就沒有制約了,而自己還在醫院治療中,怎么讓李某承擔責任呢?在此期間,自己該怎么維護自己的權益呢?根據《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2條以及 《道路交通事故處理程序規定》第28、38條的相關規定,暫扣事故車輛的目的只能是檢驗、鑒定的需要,暫扣期限限定為 20天,需要延期的,經上級公安機關批準可延長,但最長不得超過60日。據此,為了更好地保證受害者的賠償能夠到位,交通管理機關可以建議受害者向法院起訴,法院根據民事訴訟法的有關規定,配合當事人申請采取訴訟保全措施,由法院對肇事車輛進行保全,從而解決這個問題。
關聯參見
《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第89-90條;《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條例》第31條;《道路交通事故處理程序規定》第10-12條、第21-31條;《道路交通事故受傷人員傷殘評定》(GB 18667-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