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四條 行政管轄

市、縣級人民政府負責本行政區域的房屋征收與補償工作。

市、縣級人民政府確定的房屋征收部門(以下稱房屋征收部門)組織實施本行政區域的房屋征收與補償工作。

市、縣級人民政府有關部門應當依照本條例的規定和本級人民政府規定的職責分工,互相配合,保障房屋征收與補償工作的順利進行。

■解讀與應用

本條的規定包括三層含義:一是房屋征收與補償的主體是市、縣級人民政府;二是房屋征收與補償工作由市、縣級人民政府確定的房屋征收部門組織實施;三是市、縣級人民政府有關部門應當按照職責分工,互相配合,保障房屋征收與補償工作的順利進行。

市、縣級人民政府的職責主要有:組織有關部門論證和公布征收補償方案,征求公眾意見(第10條);對征收補償方案的征求意見情況和修改情況進行公布,以及因舊城區改建需要征收房屋,多數人不同意情況下舉行聽證會(第11條);對房屋征收進行社會穩定風險評估(第12條);依法作出房屋征收決定并公布(第13條);制定房屋征收的補助和獎勵辦法(第17條);組織有關部門對征收范圍內未經登記的建筑進行調查、認證和處理(第24條);依法作出房屋征收補償決定(第26條)等。

房屋征收部門的設置可以有以下兩種形式:一是市、縣級人民政府設立專門的房屋征收部門;二是在現有的部門(如房地產管理部門、建設主管部門)中,確定一個部門作為房屋征收部門。房屋征收部門的職責主要有:委托房屋征收實施單位承擔房屋征收與補償的具體工作,并對委托實施的房屋征收與補償行為負責監督(第5條);擬定征收補償方案,并報市、縣級人民政府(第10條);組織對征收范圍內房屋的權屬、區位、用途、建筑面積等情況進行調查登記,并公布調查結果(第15條);書面通知有關部門暫停辦理房屋征收范圍內的新建、擴建、改建房屋和改變房屋用途等相關手續(第16條);與被征收人簽訂補償協議(第25條);與被征收人在征收補償方案確定的簽約期限內達不成補償協議或者被征收房屋所有權人不明確的,報請作出征收決定的市、縣級人民政府作出補償決定(第26條);依法建立房屋征收補償檔案,并將分戶補償情況在房屋征收范圍內向被征收人公布(第29條)等。

●[以市、縣級人民政府為被告提起的訴訟][3]

對房屋被征收人而言,主要涉及以誰為被告,就何種問題提起訴訟。《條例》所體現的以市、縣級政府為被告的主要是行政訴訟。從本條的具體規定看,“市、縣級人民政府負責本行政區域的房屋征收與補償工作”,則由其作為行政訴訟被告承擔法律責任的情形,主要視其法定職責及具體行政行為的表現形式而定。《條例》所規定的主要表現形式有兩種:即被征收人針對市、縣級人民政府作出的“房屋征收決定”和“房屋補償決定”提起行政訴訟。除此之外,我們認為,根據《條例》規定的市、縣級人民政府的諸項職責,還存在其他以市、縣級政府為被告的行政訴訟:(1)被征收人在征收決定、補償決定的形成過程中,針對市、縣級人民政府是否組織過方案論證,是否征求過公眾意見,是否將征求意見情況和根據公眾意見修改的情況及時公布,是否按要求召開聽證會并據此修改方案,是否進行過社會穩定性風險評估或政府常務會議討論,以及征收補償方案的公布,征收決定和補償決定的公告范圍、方式等情況,可能提起政府信息公開方面的行政訴訟;(2)被征收人針對市、縣級人民政府是否及時對被征收人給予補償,是否及時制定補助和獎勵辦法,是否優先給予符合住房保障條件的被征收人住房保障,是否為選擇房屋產權調換的被征收人提供用于產權調換的房屋等情形,可能提起行政不作為訴訟;(3)被征收人或其他利害關系人對于市、縣級人民政府針對違反城鄉規劃進行建設行為以及房屋征收補償中的一些處罰行為,可能提起行政處罰訴訟;(4)被征收人或其他利害關系人在市、縣級人民政府依法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補償決定后,對于在強制執行階段因市、縣級人民政府的過錯造成的其合法權益受侵害的情形,可能以市、縣級人民政府為被告提起相關行政訴訟。按照2001年《城市房屋拆遷管理條例》的相關規定精神,市、縣級人民政府可責成有關部門強制拆遷的情形下,通常要以自己名義作出強制拆遷決定,對此當事人可以提起行政訴訟。我們認為,《條例》規定了市、縣級人民政府依法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由此引起的訴訟也可能以市、縣級人民政府為被告。以上情形需要根據司法實踐的具體情況作出相應規范。

●[以政府房屋征收部門為被告提起的訴訟][4]

本條規定了“市、縣級人民政府確定的房屋征收部門組織實施本行政區域內的房屋征收與補償工作”。這里的“組織實施”,相對于市、縣級人民政府的“負責”而言,并不意味著房屋征收部門就不會承擔責任,不會成為行政訴訟的被告。事實上,在大量的行政糾紛中,房屋征收部門因承擔著“組織實施”的職責,大量以自己名義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都可能使房屋征收部門成為行政訴訟的被告。

圍繞《條例》中規定的房屋征收部門具體職責,房屋征收部門的以下行為都可能使其成為行政訴訟的被告:(1)房屋征收部門委托房屋征收實施單位承擔房屋征收與補償的具體工作,對房屋征收實施單位在委托范圍內的行為承擔法律責任;(2)向因征收房屋造成搬遷的被征收人支付搬遷費,向選擇產權調換的被征收人支付臨時安置費或者提供周轉用房;(3)與被征收人訂立補償協議并在被征收人不履行補償協議約定的義務時依法提起訴訟;(4)對違反城鄉規劃進行建設的,依法進行處理。同時,對于《條例》規定的房屋征收部門“擬定征收補償方案,報市、縣級人民政府”的職責,如果該部門怠于履行,被征收人可能提起行政不作為訴訟;對于《條例》規定的房屋征收部門“對房屋征收范圍內房屋的權屬、區位、用途、建筑面積等情況組織調查登記……調查結果應當在房屋征收范圍內向被征收人公布”、“建立房屋征收補償檔案,并將分戶補償情況在房屋征收范圍內向被征收人公布”等職責,被征收人可能提起政府信息公開方面的行政訴訟。此外,對于房屋征收部門在法定職責范圍內就房屋征收補償過程中作出的其他行政處罰行為,行政相對人可能提起行政訴訟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澎湖县| 克山县| 黄陵县| 龙海市| 辽阳市| 固安县| 承德市| 涿州市| 巴马| 麻栗坡县| 团风县| 青阳县| 万全县| 汶川县| 巧家县| 平陆县| 明水县| 长宁县| 淮南市| 沙坪坝区| 靖宇县| 濮阳市| 遂宁市| 仪征市| 科尔| 即墨市| 麻阳| 长岭县| 金湖县| 临沂市| 乳山市| 泊头市| 金寨县| 安阳县| 定安县| 蓬溪县| 马关县| 巴青县| 金阳县| 南木林县| 策勒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