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校法學專業核心課程配套測試:國際私法(第七版)
- 教學輔導中心組編
- 5739字
- 2019-11-08 21:24:20
配套測試
一、單項選擇題
1.當代在外國人民事法律地位方面一種非互惠的待遇制度是指( )。
A.國民待遇 B.最惠國待遇
C.普遍優惠待遇 D.不歧視待遇
2.中國人王某定居美國,但其國籍仍是中國國籍,后來,王某在加拿大開設公司。當王某于1999年在法國旅游期間,通過電傳與中國某公司訂立了鋼材買賣合同,后發生爭議,中國公司在國內起訴。而王某抗辯認為:據美國法的規定,他是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合同無效。那么,法院應適用( )。
A.美國法 B.法國法
C.加拿大法 D.中國法
3.一國把不給予本國或其他外國自然人或法人的限制性規定專門適用于特定的國家的自然人和法人,或者把給予本國或其他外國自然人或法人的某些優惠或權利,不給予特定的國家的自然人或法人,這是( )。
A.國民待遇 B.最惠國待遇
C.歧視待遇 D.不歧視待遇
4.下列有關自然人民事行為能力的法律適用,不符合我國立法規定的是( )。
A.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定居國外的,其行為是在我國境內所為,適用我國法律
B.定居國外的中國公民的民事行為能力,適用定居國法律
C.無國籍人的民事行為能力,一般適用其定居國法律;如未定居的,適用其住所地國法律
D.外國人的民事行為能力概依其本國法
5.某國公民杰克遜18歲,在上海某商店購買一款手機,價值4000元人民幣。三天之后,杰克遜在另一商店發現該款手機的價格便宜許多,便到前一商店要求退貨,被拒絕。杰克遜遂向上海某法院起訴,理由是根據其本國法,男子滿20歲為成年人,自己未屆成年,購買手機行為應屬無效。對此,下列哪一種說法是正確的?( )(司考2005.1.37)
A.認定杰克遜的行為無效,手機可以退貨
B.認定杰克遜的行為有效,手機不能退貨
C.認定杰克遜為限制行為能力人,但因本案所涉金額不大,判購買行為有效
D.法院應根據1980年《聯合國國際貨物銷售合同公約》處理該案
6.下列關于國籍的說法中正確的有( )。
A.國籍的主要作用是在個人和特定的國家之間建立一種一般的、臨時的、表面的法律關系
B.國籍實質上是一種公民資格,表明個人對特定國家的隸屬關系
C.一個人取得某一國家的國籍,只有依法納稅,才能受其管轄和保護
D.凡是具有本國國籍的人即是本國人,否則即是外國人
7.中國公民陸某2001年通過其在甲國的親戚代為申請甲國國籍,2002年獲甲國批準。2004年5月陸某在中國因違法行為被刑事拘留。此時,陸某提出他是甲國公民,要求我有關部門通知甲國駐華領事。經查,根據甲國法律陸某持有的甲國護照真實有效;陸某本人到案發時從未離開中國,也從未申請退出中國國籍。根據中國國籍法有關規定,下列哪一項判斷是正確的?( )(司考2005.1.32)
A.陸某仍是中國人
B.陸某是中國境內的外國人
C.陸某是中國法律承認的具有雙重國籍的人
D.陸某的國籍狀態不確定
8.根據我國法律規定,在涉外民商事案件中,適用經常居所地法律,自然人有經常居所地不明的,適用( )法律。
A.其現在居所地
B.與其有最密切聯系的住所
C.其原始住所
D.其國籍國的住所
9.按照我國法律規定,涉外民商事案件如果涉及了公司法人是案件的當事人的,那么該公司法人以( )作為其經常居所地。
A.法人的主要辦事機構所在地
B.法人的管理中心地
C.法人章程中規定的住所地
D.法人主營業地
10.下列關于國際民事訴訟管轄豁免的說法中正確的有( )。
A.所謂訴訟程序豁免,即在任何情況下,任何國家法院不得依其判決對外國國家的財產強制執行,強行劃撥銀行存款、拍賣財產等
B.我國目前依然是堅持絕對豁免的國家之一。但是,我國已主動放棄了所有國有企業財產的豁免權,也放棄了涉及某些領域糾紛的國家財產豁免權
C.所謂管轄豁免,即在任何情況下,任何國家的法律都不得受理以該外國國家作為被告或以該外國國家財產為標的的訴訟
D.所謂強制執行豁免,即在任何情況下,不得對國家或國家財產采取訴訟程序上的強制措施,如強制提供證言、證據,或對國家財產進行訴訟保全
11.根據國家及其財產的司法豁免權原則,當一國自動放棄司法管轄豁免時,( )。
A.亦同時喪失了訴訟程序豁免
B.并不等于該國同時放棄了另兩項豁免
C.等于該國同時放棄了另兩項豁免
D.同時放棄了強制執行豁免
12.依照《涉外民事關系法律適用法》適用國籍國法律,自然人具有兩個以上國籍的,適用( )的國籍國法律;在所有國籍國均無經常居所的,適用與其有最密切聯系的國籍國法律。自然人無國籍或者國籍不明的,適用其經常居所地法律。
A.有經常居所
B.行為地
C.出生地
D.以上都不正確
13.國際私法上對外國法人的承認是指( )。
A.認可外國法人為內國法人
B.認可外國法人在內國從事的民事活動
C.認可外國法人在內國有財產豁免權
D.認可外國法人在內國有權從事反對其政府的活動
14.依照我國有關法律,法人的民事行為能力依( )。
A.主要營業地國的法律
B.主要管理地國的法律
C.登記地國的法律
D.資本控制國的法律
15.我國對外國法人的認可采取( )認可程序。
A.一般 B.特別
C.相互 D.分別
16.按我國《國籍法》的基本原則,已具有外國國籍的華人( )。
A.允許保留中國國籍
B.可以放棄外國國籍而保留中國國籍
C.必須放棄外國國籍
D.當然保留中國國籍
17.在法人的國籍問題上,英美主張的是( )。
A.成員國籍主義 B.住所地主義
C.準據法主義 D.設立地主義
18.在我國,自西漢到明末,對外國人基本上采取( )。
A.特權制度 B.排外制度
C.平等待遇制度 D.合理待遇制度
19.我國《民法通則》第8條第2款所規定的“本法關于公民的規定適用于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的外國人、無國籍人,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是一條( )。
A.差別待遇制度的規定
B.互惠待遇制度的規定
C.平等待遇制度的規定
D.最惠國待遇制度的規定
20.就最惠國待遇制度而言,目前各國普遍采用的是( )。
A.無條件的最惠國待遇
B.有條件的最惠國待遇
C.無條件的最惠國待遇為主,有條件的最惠國待遇為輔
D.有條件的最惠國待遇為主,無條件的最惠國待遇為輔
21.某甲與某乙系美國某跨國公司在中國北京所設子公司的業務主管。2011年9月,二人因業務需要一同去加拿大出差,某甲在加拿大駕車不慎沖出公路,撞到一墻上,致使某乙嚴重受傷。回北京后,二人就傷害賠償額發生爭議,訴至法院。對此,法院應適用的法律是:( )
A.美國法 B.加拿大法
C.中國法 D.法院應不予受理
22.張某居住在深圳,2008年3月被深圳某公司勞務派遣到馬來西亞工作,2010年6月回深圳,轉而受雇于香港某公司,其間每周一到周五在香港上班,周五晚上回深圳與家人團聚。2012年1月,張某離職到北京治病,2013年6月回深圳,現居該地。依《涉外民事關系法律適用法》(不考慮該法生效日期的因素)和司法解釋,關于張某經常居所地的認定,下列哪一表述是正確的?( )(司考2013.1.37)
A.2010年5月,在馬來西亞
B.2011年12月,在香港
C.2013年4月,在北京
D.2008年3月至今,一直在深圳
23.德國甲公司與中國乙公司在中國共同設立了某合資有限責任公司,后甲公司以確認其在合資公司的股東權利為由向中國某法院提起訴訟。關于本案的法律適用,下列哪一選項是正確的?( )(司考2014.1.35)
A.因合資公司登記地在中國,故應適用中國法
B.因侵權行為地在中國,故應適用中國法
C.因爭議與中國的聯系更密切,故應適用中國法
D.當事人可協議選擇糾紛應適用的法律
二、多項選擇題
1.在當事人所具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國籍均為外國國籍時,各國解決國籍積極沖突的做法有以下哪些?( )
A.以當事人的自愿選擇為準
B.以當事人最后取得的國籍為準
C.以當事人住所或慣常居所所在國國籍為準
D.以與當事人有最密切聯系的國籍為準
2.中國人王某定居美國多年,后自愿加入美國國籍,但沒有辦理退出中國國籍的手續。根據我國相關法律規定,下列哪些選項是正確的?( )(司考2010.1.80)
A.由于王某在中國境外,故須向在國外的中國外交代表機關或領事機關辦理退出中國國籍的手續
B.王某無需辦理退出中國國籍的手續
C.王某具有雙重國籍
D.王某已自動退出了中國國籍
3.下列各項中,通常可以適用最惠國待遇制度的是( )。
A.版權和工業產權的保護
B.國家之間交通工具的通過
C.國家之間商品支付和服務往來
D.彼此國民在對方國家的營業活動
4.1982年簽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瑞典王國政府關于相互保護投資的協定》第2條第2款規定:締約任何一方的投資者在締約另一方境內的投資所享受的待遇,不應低于第三國投資者的投資所享受的待遇。這是一種( )。
A.國民待遇 B.最惠國待遇
C.不歧視待遇 D.普遍優惠待遇
5.最惠國待遇的例外包括( )。
A.一國給予鄰國的特權與優惠
B.邊境貿易和運輸方面的特權與優惠
C.有特殊的歷史、政治、經濟關系的國家之間形成的、特定的特權與優惠
D.經濟集團內部各成員國互相給予對方的特權與優惠
6.國際私法上解決人的權利能力的法律沖突,主要是為了解決( )。
A.死亡宣告的法律沖突
B.失蹤宣告的法律沖突
C.無行為能力或限制行為能力的宣告的法律沖突
D.禁治產宣告的法律沖突
7.某英國石油公司在馬來西亞投資設立了莊承海洋石油有限公司,在中東石油危機期間,馬來西亞政府為了緩解國內市場的石油供需矛盾,并把握國家的主要經濟命脈,決定對該莊承海洋石油有限公司實行國有化,對于馬來西亞政府的這一舉措,是否應該對該英國石油公司給予補償,從理論上講,國際私法主要有下列幾種處理方法:( )。
A.不予補償
B.給予“適當的、合理的”補償
C.要求對國有化財產給予“充分、及時、有效”的補償
D.部分補償
8.目前我國與外國簽訂的雙邊投資保護協定,對方投資者的投資采取國有化或征收措施,約定應遵守的條件有( )。
A.只有為了公共利益,且按照法律程序
B.只有為了公共利益,按照法律程序,且必須征得對方國家政府的同意
C.給予充分的補償,從而使投資者處于未被征收或國有化的財政地位,而補償不得無故遲延,且可以在締約國領土間自由轉移
D.給予適當的補償,從而使投資者處于未被征收或國有化的財政地位,而補償不得無故遲延,且可以在締約國領土間自由轉移
9.在下列諸法律關系中,指出哪幾種法律關系的主體一方是國家?( )
A.我國駐某國的大使受命將國產吉普車100輛贈與駐在國某企業
B.我國某電機廠將6,000,000千瓦發電機賣給某國電站
C.中國糧油進出口公司受我國政府委托向某國購買小麥300萬噸
D.我國駐法國大使星期天在法國某商店為其子購買照相機一部
10.在國際私法理論中,確定法人的國籍有哪種理論?( )
A.成員國籍主義 B.設立地主義
C.住所地主義 D.準據法主義
11.最惠國待遇經常適用于以下方面( )。
A.國際間的商品、服務貿易往來的待遇
B.外國專利權、商標權、著作權的法律保護
C.司法協助
D.自然人與法人的民事能力
12.國際上通行的承認外國法人民事主體地位的方式有( )。
A.分別認可制 B.相互認可制
C.特別認可制 D.一般認可制
13.普遍優惠制是發達國家給予發展中國家制成品和半制成品的何種待遇?( )
A.最惠國待遇 B.國民待遇
C.非互惠待遇 D.優惠待遇
14.在我國與外國簽訂的相互保護投資協定中,通常規定一方對另一方投資者在其境內的投資,只有在下列條件下,才可實行征收或國有化( )。
A.為了公共利益
B.按照適當法律程序
C.給予補償
D.不應是歧視性的
15.下列各項中,通常可以適用最惠國待遇制度的是( )。
A.版權和工業產權的保護
B.國家之間交通工具的通過
C.彼此商務代表團的特權和豁免
D.國家之間商品支付和服務往來
16.甲國某公司與乙國駐甲國使館因辦公設備合同產生糾紛,并訴諸甲國法院。根據相關國際法規則,下列哪些選項是正確的?( )(司考2014.1.75)
A.如合同中有適用甲國法律的條款,則表明乙國放棄了其管轄的豁免
B.如乙國派代表出庭主張豁免,不意味著其默示接受了甲國的管轄
C.如乙國在本案中提起了反訴,則是對管轄豁免的默示放棄
D.如乙國曾接受過甲國法院的管轄,甲國法院即可管轄本案
三、不定項選擇題
1.西班牙人某甲,年滿24歲,1999年6月來我國云南旅游時,見我國云南少數民族的編織非常漂亮,便與當地一服裝廠訂立合同一份,購買一批價值為7000元的具有我國少數民族特色的服裝。我方服裝廠組織全體職工加班加點趕制該批服裝,并按期完成。待提貨期限屆至,某甲覺得市場行情變化,無利可圖,便以西班牙法律規定自然人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年齡須為25周歲為由,主張其為限制行為能力人而否認該合同的效力,拒絕付款提貨。為此,我方服裝廠向法院提起訴訟。法院應如何處理本案?( )
A.法院應該適用西班牙的法律來處理甲的行為能力問題,認定其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
B.法院應該適用我國法律的規定來處理甲的行為能力問題,認定其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
C.法院應該適用我國法律的規定來處理甲的行為能力問題,認定其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
D.法院應從保護我國當事人利益的角度出發,選擇適用我國法律的規定,認定其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
四、名詞解釋
1.國籍沖突(conflict of nationalities)
2.住所
3.自然人的行為能力
4.禁治產
5.特別認可程序
6.限制豁免論(The Doctrine of Relative or Restrictive Immunity)
7.外國人民事法律地位
8.互惠待遇
五、簡答題
1.簡述自然人國籍沖突的概念及其解決方法。
2.簡述國際組織權利能力和行為能力產生的法律沖突原因及其法律適用。
3.簡述外國人的待遇原則。
4.請說明“國民待遇”與“最惠國待遇”的異同。(中國政法大學2002年考研真題)
六、論述題
1.論國家及其財產豁免原則。(中國人民大學2002年考研真題)
2.論述“住所”在國際私法上的意義,我國新頒布的《涉外民事關系法律適用法》中對此規定有什么新特點?(北京大學2011年考研真題)
七、案例分析題
1.美國人馬·司考特和他的朋友斯皮門在其住地燃放煙花,煙花本來指向空曠地方,但點燃后突然改變方向,朝著站在不遠地方觀看的馬·司考特的弟弟17歲的狄思·司考特飛去,擊傷了他的右眼。所燃放的煙花是由中國進口的帶響的“空中旅行號”。于是狄恩·司考特的父母即委托律師,在美國得克薩斯州達拉斯地區聯邦地方法院提起訴訟,他們將中華人民共和國當作生產煙火的制造商作為第一被告,以中國外交部長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代理人,并以進口煙火的美國遠東進口公司和煙火經銷商為第二、第三被告。原告要求賠償損害賠償金100萬美元,并判處懲罰賠償金500萬美元,共計600萬美元。原告認為,該煙火是中國的產品,由于產品存在缺陷,具有危險性,從而導致燃放者人身受到傷害,根據美國產品責任法,產品的出口者應承擔賠償責任。法院受案后,通過美國大使館向我國外交部長送達了傳票,為我國外交部所拒絕。根據上述案情,請回答下列問題:
(1)美國法院能否將中華人民共和國作為被告?為什么?
(2)作為出口者的國有中國土產畜產進出口公司是否享有豁免權?
(3)本案應根據哪國法來處理,理由是什么?
2.法國公民A以中國某進出口公司的商品質量故意對他造成損害為由,在法國法院以中國為被告提起訴訟。法院受理后,將傳票送達我國外交部。問題:我國政府是否應訴,為什么?我國應如何處理?
- 常用法律適用全書(第六版)
- 讀懂律師的第一本書
- 道路交通事故檢驗鑒定與賠償實務全書(上冊)
- 一看就懂的勞動法律常識(漫畫版)
- 中國法院2018年度案例:人格權糾紛(含生命、健康、身體、姓名、名譽、隱私權糾紛)
- 中國法院2018年度案例:刑事案例二(危害公共安全罪、破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罪)
- 中華人民共和國常用法律法規全書(含司法解釋)(2019年版)
- 中華人民共和國反貪反腐法律法規全書(含黨規黨紀)(2019年版)
-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專業實務版:關聯對照、新舊對照
- 有限合伙制私募股權投資基金:規則解讀與操作指引
- 道路交通事故檢驗鑒定與賠償實務全書(下冊)
- 律師仲裁員修煉
- 國有土地使用權案件勝訴實戰指南:典型案件辦案思路和實務要點詳解
- 紀檢監察工作核心法規與關聯指引
- 最高人民法院指導性案例裁判規則理解與適用:公司卷一(上冊)(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