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校法學專業核心課程配套測試:知識產權法(第七版)
- 教學輔導中心組編
- 5799字
- 2019-11-08 21:02:05
配套測試
一、單項選擇題
1.公民甲系作家,經常發表文學作品,一日甲與其友乙在乙家探討甲一近作,談畢,甲對該作表示極不滿意,并說要棄之重寫,臨行亦將其作棄之于乙家垃圾桶。后來乙將甲這一作品稍加修改并署乙名發表,( )
A.乙的行為侵犯了甲的著作權
B.乙的行為侵犯甲的著作權,因為甲的作品還沒有發表
C.乙的行為沒有侵犯甲的著作權,因為甲已表示棄之重寫并已將作品仍掉
D.乙的行為沒有侵犯甲的著作權,因為乙將作品修改
2.賈正義在電影《激情故事》中扮演了一位剛正不阿的市委書記形象,東山藥廠未經許可將此形象用于其壯陽藥的包裝盒上。賈的哪項權利受到侵害?( )
A.表演形象權 B.發表權
C.表演權 D.肖像權
3.某大學物理學系教授力尚勝與趙小慶、李華剛、胡一鳴等5人合作編著《經典物理學》一書。此稿經趙、李審閱后交出版社。此間,因封面署名問題發生爭議,力認為封面應署5人名字,胡認為只應署“趙小慶等編著”。此外,力尚勝對趙小慶寫的出版前言中“全部內容編寫提綱是在趙小慶的《經典力學》講稿基礎上擬定”的提法表示不滿。這時,出版社提出原書稿應適當壓縮,趙小慶從出版社取回書稿。在未通知力的情況下,擅自組織他人改寫。力多次表示反對,提出如不解決上述諸問題,就要撤稿。后來,出版社將力的原稿退回。但是當該書出版后,力某發現其中有他稿子的改寫內容但沒有他的署名。出版社辯稱此為第二稿,力頓覺上當,向著作權管理部門申訴。下列對于趙小慶行為的處理方法,不恰當的有( )
A.由趙小慶向力尚勝公開賠禮道歉
B.由趙小慶向力尚勝賠償損失
C.由著作權管理部門對趙小慶進行罰款
D.由人民法院依法追究趙小慶的刑事責任
4.畫家王明將其創作的一幅油畫贈送其好友冬雨,在王明去世后,冬雨將此畫贈與博物館,博物館將畫展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博物館侵犯了王明的著作權
B.冬雨侵犯了王明的著作權
C.博物館有權展出此畫,并未侵犯王明的著作權
D.博物館與冬雨都侵犯了王明的著作權
5.甲受乙的委托,為乙畫了一幅肖像。雙方未就這幅畫的版權歸屬作出約定。乙去世后,其繼承人丙將這幅畫賣給丁。丁未經任何人同意,將這幅畫復制出售。對丁的這一行為應當如何認定?( )
A.丁的行為是合法行使權利的行為
B.丁侵犯了甲的著作權
C.丁侵犯了乙的著作權
D.丁侵犯了丙的著作權
6.甲經乙許可,將乙的小說改編成電影劇本。丙獲得該劇本手稿后,未征得甲和乙的同意,將該電影劇本改編成電視劇劇本并予以發表。現問,應如何看待丙的行為?( )
A.侵犯了甲的著作權,但未侵犯乙的著作權
B.侵犯了乙的著作權,但未侵犯甲的著作權
C.同時侵犯了甲的著作權和乙的著作權
D.不構成侵權
7.甲無國籍,經常居住地為乙國,甲創作的小說《黑客》在丙國首次出版。我國公民丁在丙國購買了該小說,未經甲同意將其翻譯并在我國境內某網站傳播。《黑客》要受我國著作權法保護,應當具備下列哪一條件?( )(司考.2010.3.15)
A.《黑客》不應當屬于我國禁止出版或傳播的作品
B.甲對丁翻譯《黑客》并在我國境內網站傳播的行為予以追認
C.乙和丙國均加入了《保護文學藝術作品伯爾尼公約》
D.乙或丙國加入了《保護文學藝術作品伯爾尼公約》
8.甲創作的一篇雜文,發表后引起較大轟動。該雜文被多家報刊、網站無償轉載。乙將該雜文譯成法文,丙將之譯成維文,均在國內出版,未征得甲的同意,也未支付報酬。下列哪一觀點是正確的?( )(司考.2009.3.15)
A.報刊和網站轉載該雜文的行為不構成侵權
B.乙和丙的行為均不構成侵權
C.乙的行為不構成侵權,丙的行為構成侵權
D.乙的行為構成侵權,丙的行為不構成侵權
9.下列哪一行為構成對知識產權的侵犯?( )(司考.2009.3.16)
A.劉某明知是盜版書籍而購買并閱讀
B.李某明知是盜版軟件而購買并安裝使用
C.五湖公司明知是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而購買并經營性使用
D.四海公司明知是侵犯外觀設計專利權的商品而購買并經營性使用
10.甲創作并出版的經典童話《大灰狼》超過著作財產權保護期后,乙將“大灰狼”文字及圖形申請注冊在“書籍”等商品類別上并獲準注冊。丙出版社隨后未經甲和乙同意出版了甲的《大灰狼》童話,并使用了“大灰狼”文字及圖形,但署名為另一著名歌星丁,丁對此并不知情。關于丙出版社的行為,下列哪一說法是錯誤的?( )(司考.2009.3.18)
A.侵犯了甲的復制權
B.侵犯了甲的署名權
C.侵犯了丁的姓名權
D.侵犯了乙的商標權
11.甲從書畫市場上購得乙的攝影作品《鳥巢》,與其他攝影作品一起用于營利性展覽。丙偷偷將《鳥巢》翻拍后以自己的名義刊登在某雜志上,丁經丙同意將刊登在該雜志上的《鳥巢》又制作成掛歷銷售。對此,下列哪一選項是正確的?( )(司考.2008.3.21)
A.甲無權將《鳥巢》進行營利性展覽
B.丙的行為構成剽竊
C.丙的行為侵犯了乙的發表權
D.丁應停止銷售,但因無過錯免于承擔賠償責任
12.某詩人署名“漫動的音符”,在甲網站發表題為“天堂向左”的詩作,乙出版社的《現代詩集》收錄該詩,丙教材編寫單位將該詩作為范文編入《語文》教材,丁文學網站轉載了該詩。下列哪一說法是正確的?( )(司考.2011.3.16)
A.該詩人在甲網站署名方式不合法
B.“天堂向左”在《現代詩集》中被正式發表
C.丙可以不經該詩人同意使用“天堂向左”,但應當按照規定支付報酬
D.丁網站未經該詩人和甲網站同意而轉載,構成侵權行為
13.甲的畫作《夢》于1960年發表。1961年3月4日甲去世。甲的唯一繼承人乙于2009年10月發現丙網站長期傳播作品《夢》,且未署甲名。2012年9月1日,乙向法院起訴。下列哪一表述是正確的?( )(司考.2013.3.17)
A.《夢》的創作和發表均產生于我國《著作權法》生效之前,不受該法保護
B.乙的起訴已超過訴訟時效,其勝訴權不受保護
C.乙無權要求丙網站停止實施侵害甲署名權的行為
D.乙無權要求丙網站停止實施侵害甲對該作品的信息網絡傳播權的行為
二、多項選擇題
1.公民甲與公民乙是老朋友,一日公民乙將其新近創作的一部作品讓公民甲看,希望能提些修改意見。甲看完后,將該作品復印,然后將作品還給乙。公民甲出名心切,將乙作品中大部分內容作修改后用自己的名字拿到某雜志社發表。公民甲的行為( )
A.侵犯了著作權人公民乙的署名權
B.侵犯了著作權人公民乙的發表權
C.侵犯了著作權人公民乙的財產權
D.沒有侵犯公民乙的發表權
2.出版注釋已有作品而產生的作品,應向( )支付報酬。
A.注釋作品的著作權人
B.原作品的著作權人
C.原作品的出版社
D.注釋作品的著作權人所在的單位
3.甲是《嬉戲圖》的作者,該畫曾被用作話劇《百姓人家》的演出背景,乙電影制片廠將《嬉戲圖》用于其拍攝的電影《百姓人家》的宣傳招貼。甲認為乙的行為侵犯了其著作權,下列說法正確的有( )
A.著作權保護的是作品,而不是作品載體
B.無論源于作品原件還是作品復制件,再現作品都屬于復制
C.被告未經許可使用原告的作品,侵犯了甲的著作權
D.被告的使用屬于法定許可,只要向原告給付報酬即可
4.太陽集團開發的一套小學英語教育軟件未進行軟件登記,一上市就遭遇大量盜版。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有( )
A.未經登記的軟件,不享有著作權
B.未經登記的軟件發生糾紛,法院不予受理
C.只要符合起訴條件,法院會受理該軟件糾紛
D.可以請求軟件著作權行政管理部門處理侵權糾紛
5.某廠是生產電視機的專業廠家,2010年該廠研制成功一種22英寸直角平面遙控彩色電視機,由于劉某《春色》的彩色照片色澤艷麗,畫面清晰,該廠決定將刊于雜志上的這幅彩色照片翻拍下來,用于上述新產品的產品說明書,以向用戶展示其電視的高質量。于是,該廠未經劉某同意便使用了其照片。產品說明書印制完成以后,隨電視機一起投放市場。劉某得知此情況后認為,該電視機廠未經其同意,將其攝制的彩色照片用于該廠生產的新型彩色電視機的說明書中,侵犯了他的合法權益,廠家應承擔責任。廠家則認為他們的電視機說明書是隨機贈送的非賣品,根本談不上侵權。雙方爭執不下,劉某于2011年5月底向人民法院起訴。本案應當怎樣處理?( )
A.電視機廠向劉某賠禮道歉
B.電視機廠向劉某支付使用作品的報酬
C.電視機廠向劉某賠償損失
D.確認電視機廠的行為是合理使用,駁回劉某的起訴
6.侵害信息網絡傳播權民事糾紛案件可由( )人民法院管轄
A.侵權行為地
B.被告住所地
C.原告住所地
D.原告發現侵權內容的計算機終端設備所在地
7.甲影視公司將其攝制的電影《愿者上鉤》的信息網絡傳播權轉讓給乙網站,乙網站采取技術措施防范未經許可免費播放或下載該影片。丙網站開發出專門規避乙網站技術防范軟件,供網民在丙網站免費下載使用,學生丁利用該軟件免費下載了《愿者上鉤》供個人觀看。對此,下列哪些說法是正確的?( )(司考.2010.3.63)
A.丙網站的行為侵犯了著作權
B.丁的行為侵犯了著作權
C.甲公司已經喪失著作權人主體資格
D.乙網站可不經甲公司同意以自己名義起訴侵權行為人
8.王某的短篇小說《活在都市》被程某改編成劇本,由甲劇團以話劇的方式演出,該話劇被乙公司錄像并制作成光盤發售。該事例中包含哪些受著作權法保護的權利?( )
A.乙作為錄像制作者的權利
B.甲作為表演者的權利
C.程某作為改編者的權利
D.王某的著作權
9.根據《著作權法》規定,下列各行為中,哪些不僅應承擔民事責任,還應由著作權行政管理部門給予行政處罰?( )
A.未經論文作者許可,發表其論文的
B.未經演唱者許可,對其表演制作錄音帶出版
C.未經鋼琴演奏者許可,從現場直播其獨奏音
D.未經教學錄像制作者許可,復制發行其制作的錄像的
10.畫家吳忠經常即興作畫,贈送好友謝某,幾年后謝某已收藏吳某畫30多幅。謝某從中選出25幅,以《吳忠畫冊》為名出版了署名吳忠的25幅畫,吳忠得知后十分氣憤,認為謝某及出版社侵犯了自己權利。依照法律,謝某侵犯了( )
A.吳忠所贈畫的財產所有權
B.吳忠對贈畫的發表權
C.吳忠對贈畫的展覽權
D.吳忠的姓名權、作品使用權和獲得報酬權
11.甲于1991年過世,甲于臨終前將其回憶錄手稿贈送給好友乙。該手稿扉頁上題有“吾將不久于人世,謹以此絕筆贈吾至友,望珍藏密室,令其永不面世”的字樣。乙依遺囑秘藏之。2011年乙病故,其繼承人丙獲得該手稿。2012年丙將該手稿借于學者丁,供其研究甲的生平時參考。丙在出借時聲明“根據作者遺愿,手稿不得公諸于世”,丁應允。2013年,丁在征得甲的繼承人戊同意后,將手稿以“內部資料”的形式刊印400冊,在一定范圍內散發。對有關當事人權利的認定,下列意見中何者為正確?( )
A.甲雖已去世,但其著作權仍受法律保護
B.丙享有手稿的所有權,但不享有手稿的著作權
C.丁享有手稿著作權中的作品使用權
D.戊作為甲的繼承人,有權決定將手稿發表
12.甲公司的一注冊商標系乙畫家創作的繪畫作品。甲申請該商標注冊時未經乙的許可。現乙認為其著作權受到侵害,與甲進行交涉。乙對于此事可采取的正確作法有哪些?( )
A.向甲公司所在地基層法院提起著作權侵權之訴
B.請求商標評審委員會裁定撤銷甲的注冊商標
C.如對法院判決不服可以上訴但對商標評審委員會的裁定只能服從
D.采取許可方式使甲繼續使用該注冊商標,但甲應賠償損失和支付報酬
13.甲創作了一首歌曲《紅蘋果》,乙唱片公司與甲簽訂了專有許可合同,在聘請歌星丙演唱了這首歌曲后,制作成錄音制品(CD)出版發行。下列哪些行為屬于侵權行為?( )(司考.2014.3.62)
A.某公司未經許可翻錄該CD后銷售,向甲、乙、丙寄送了報酬
B.某公司未經許可自聘歌手在錄音棚中演唱了《紅蘋果》并制作成DVD銷售,向甲寄送了報酬
C.某商場購買CD后在營業時間作為背景音樂播放,經過甲許可并向其支付了報酬
D.某電影公司將CD中的聲音作為電影的插曲使用,只經過了甲許可
14.葉某創作《星光燦爛》詞曲并發表于音樂雜志,郝某在個人舉辦的賑災義演中演唱該歌曲,南極熊唱片公司錄制并發行郝某的演唱會唱片,星星電臺購買該唱片并播放了該歌曲。下列哪些說法是正確的?( )(司考.2010.3.63)
A.郝某演唱《星光燦爛》應征得葉某同意并支付報酬
B.南極熊唱片公司錄制該歌曲應當征得郝某同意并支付報酬
C.星星電臺播放該歌曲應征得郝某同意
D.星星電臺播放該歌曲應征得南極熊唱片公司同意
15.下列哪些出租行為構成對知識產權的侵犯?( )(司考.2010.3.64)
A.甲購買正版暢銷圖書用于出租
B.乙購買正版殺毒軟件用于出租
C.丙購買正版唱片用于出租
D.丁購買正宗專利產品用于出租
16.謝某為某電視臺的著名欄目主持人,曾與何某在大學期間談戀愛。何某為了炫耀,將謝某寫給自己署有真實姓名的求愛信在互聯網上傳播,給謝某造成了不良影響。關于何某侵犯的謝某的民事權利,下列哪些選項是正確的?( )(司考.2008四川.3.61)
A.發表權
B.信息網絡傳播權
C.榮譽權
D.隱私權
17.甲公司委托乙公司開發印刷排版系統軟件,付費20萬元,沒有明確約定著作權的歸屬。后甲公司以高價向善意的丙公司出售了該軟件的復制品。丙公司安裝使用5年后,乙公司訴求丙公司停止使用并銷毀該軟件。下列哪些表述是正確的?( )(司考.2013.3.63)
A.該軟件的著作權屬于甲公司
B.乙公司的起訴已超過訴訟時效
C.丙公司可不承擔賠償責任
D.丙公司應停止使用并銷毀該軟件
18.甲公司委托乙公司設計并制作產品包裝盒,未簽訂書面合同。丙在市場上發現該產品包裝盒上未經其許可使用了其畫《翠竹》作為背景圖案。如果該產品包裝盒的整體設計也構成美術圖案,下列哪些選項是正確的?( )(司考.2007.3.58)
A.產品包裝盒的版權屬于甲公司
B.乙公司侵害了丙的復制權
C.甲公司對乙公司的侵權行為不知情,但仍構成侵權
D.甲公司不能對產品包裝盒獲得外觀設計專利
19.甲電視臺模仿某境外電視節目創作并錄制了一檔新娛樂節目,尚未播放。乙閉路電視臺賄賂甲電視臺工作人員賀某復制了該節目,并將獲得的復制品搶先播放。下列哪些說法是正確的?( )(司考.2011.3.62)
A.乙電視臺侵犯了甲電視臺的播放權
B.乙電視臺侵犯了甲電視臺的復制權
C.賀某應當與乙電視臺承擔連帶責任
D.賀某應承擔補充責任
三、簡答題
1.簡述侵犯著作權承擔民事責任的行為的形式?
2.網絡服務提供者對其服務對象提供網絡存儲空間不承擔賠償責任的條件是什么?(北京大學2009年考研真題)
四、論述題
1.論述著作權侵權損害賠償責任原則。(中南財經政法大學2008年考研真題)
2.論著作權法中的“技術措施”。(中國人民大學2008年考研真題)
3.試述《著作權法》和《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中的“技術措施”的性質和實施條件。(北京大學2009年考研真題)
五、案例題
甲曾為A公司員工,2003年7月開始從事某游戲的開發工作,甲擔任主策劃、劇情策劃。2004年3月甲離職,2004年8月、10月該游戲先后在港臺、大陸地區發售,在游戲軟件的制作人員名單中,甲為創意策劃,但甲認為其應當署名為主策劃、劇情策劃而非創意策劃,認為A公司侵犯了其署名權,遂于9月3日向A公司發出律師函,要求A公司采取在簡體版游戲中予以改正等措施予以補救。11月2日,甲在A公司沒有對大陸發行產品中加以改變的情況下,終將A公司告上了法庭,要求A公司停止侵害、消除影響、公開賠禮道歉。
請問:假如案情屬實,甲的訴求是否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