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配套解讀與案例注釋
- 中國法制出版社
- 1295字
- 2019-11-08 20:36:41
第二十七條 〔第三人〕
同提起訴訟的具體行政行為有利害關系的其他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可以作為第三人申請參加訴訟,或者由人民法院通知參加訴訟。
條文注釋
1.行政訴訟中的第三人,是指與被訴具體行政行為有利害關系,依申請或人民法院通知參加到行政訴訟中來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行政訴訟第三人必須具備以下特征:(1)與被訴的具體行政行為存在利害關系;(2)行政訴訟已經開始,但尚未作出終審判決;(3)具有獨立的法律地位,能夠提出與本案有關的訴訟主張。
第三人參加訴訟的方式有兩種:一是主動向受理該行政訴訟的人民法院提出申請;二是由受理該行政訴訟的人民法院通知其參加。
2.對“同提起訴訟的具體行政行為有利害關系”的確切含義的理解。目前,對于“同提起訴訟的具體行政行為有利害關系”中的“利害關系”究竟是指直接利害關系還是也包括間接利害關系,學界有著不同的理解。但由于行政訴訟法及其司法解釋都沒有將“利害關系”明確限制為“直接利害關系”,出于對第三人合法權益的保護,一般將其理解為既包括直接利害關系,也包括間接利害關系。
配套規定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2000年3月8日)
第二十三條 原告所起訴的被告不適格,人民法院應當告知原告變更被告;原告不同意變更的,裁定駁回起訴。
應當追加被告而原告不同意追加的,人民法院應當通知其以第三人的身份參加訴訟。
第二十四條 行政機關的同一具體行政行為涉及兩個以上利害關系人,其中一部分利害關系人對具體行政行為不服提起訴訟,人民法院應當通知沒有起訴的其他利害關系人作為第三人參加訴訟。
第三人有權提出與本案有關的訴訟主張,對人民法院的一審判決不服,有權提起上訴。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反傾銷行政案件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2002年11月21日)
第四條 與被訴反傾銷行政行為具有法律上利害關系的其他國務院主管部門,可以作為第三人參加訴訟。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反補貼行政案件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2002年11月21日)
第四條 與被訴反補貼行政行為具有法律上利害關系的其他國務院主管部門,可以作為第三人參加訴訟。
配套解讀
行政訴訟第三人主要有以下幾種情況:(1)行政許可案件中的被許可人或者許可爭議人;(2)行政處罰案件中的被處罰人或者受害人;(3)行政裁決案件中的當事人;(4)在確認自然資源歸屬案件中的權利主張人;(5)與具體行政行為有法律上的利害關系而未起訴的人;(6)行政合同案件中的利益關系波及人;(7)應當追加被告而原告不同意追加的;(8)在征用土地或房屋拆遷案件中的建設、使用單位;(9)與行政機關共同署名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非行政主體組織。
案例注釋
案例12:行政訴訟第三人(“建明食品公司訴泗洪縣政府檢疫行政命令糾紛案”,《最高人民法院公報》2006年第1期)
依據《行政訴訟法》第27條的規定,行政訴訟的第三人是指因為與被訴具體行政行為有法律上的利害關系,為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而參加訴訟的人。第三人參加訴訟的方式有兩種:一是申請參加;二是由法院通知參加。本案中,江蘇省泗洪縣獸醫衛生監督檢驗所即為與被訴具體行政行為有法律上的利害關系的第三人,并有法院通知參加訴訟。
- 行政規定制度邏輯研究
- 道路交通案件辦案高效手冊:辦案高效手冊叢書
- 中華人民共和國律師法 附新舊條文對照
- 中華人民共和國醫藥衛生法律法規全書(含全部規章及法律解釋)(2021年版)
- 網絡法律評論(第21卷)
- 教育督導條例(2012年版)
- 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法律法規全書(含指導案例及文書范本)(2017年版)
-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律法規全書(含全部規章及法律解釋)(2021年版)
-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工傷保險條例 失業保險條例(2015年版)
- 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藥品法典:注釋法典(2016年版)
- 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居民委員會組織法(2019年版)
- 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案例注釋版(第二版)
- 周公觀娛:玩轉娛樂法
- 中華人民共和國監察法理解與適用
- 房地產法學:理論·實務·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