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零售:電商+店商運營落地全攻略
- 劉導
- 2794字
- 2019-11-12 14:06:36
1.1 什么是新零售品質經濟
“未來的十年、二十年,沒有電子商務這一說,只有新零售”,新零售自2016年被馬云在云棲大會上提出后就不斷引起廣泛熱議。近年來,我國的零售企業紛紛尋求向新零售轉型的新方式,這不僅改變了傳統的零售業態,而且還改變了傳統的零售模式,并逐漸成為我國零售行業釋放消費潛力、轉向高品質發展的重要途徑。
新零售概念的提出是商家轉型的機遇,也是挑戰。在新零售時代,消費者越來越注重商品和服務的質量,為了爭取更多的消費市場,零售企業就必須提高產品的品質和服務的質量,以此來滿足消費者日益增長的需求。不僅如此,黨的十九大也明確提出要進行供給側結構改革,要將我國經濟轉向高質量發展的戰略目標。在政策環境已經具備的條件下,零售企業更應該注重品質經濟的建設。
品質經濟的目的就是用質量贏取消費者的支持,而這種支持需要精良的品質和優質的服務作為依托。零售企業在向新零售轉型中,切不可忘本,而且無論處于何種的商業業態下,都不能缺失品質和服務,都要以滿足消費者的需求作為最核心的目標,唯有如此才能在激烈的零售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新零售的品質經濟是品質和服務的升級換代,要求企業更加注重消費者的品質消費,讓消費者購買到高品質的商品、享受到優質的服務。
1.1.1 國家戰略: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
黨的十九大提出,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目前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產業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是跨越關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國發展的戰略目標。
高質量發展的本質含義該怎樣理解呢?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常務副理事長鄭新立做出了解讀:“‘轉向高質量發展’這一論斷的本質含義,就是我國經濟已經從主要依靠增加物質資源消耗實現的粗放型高速增長,轉變為主要依靠技術進步、改善管理和提高勞動者素質實現的集約型增長。”他認為我國經濟從高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是一個劃時代的變化。
鄭新立還說:“ 高質量發展階段,表現在產業結構上,是由資源密集型、勞動密集型產業為主向技術密集型、知識密集型產業為主轉變;在產品結構上,由低技術含量、低附加值產品為主向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產品為主轉變;在經濟效益上,由高成本、低效益向低成本、高效益的方向轉變;在生態環境上,由高排放、高污染向循環經濟和環境友好型經濟轉變。最終將體現為國家經濟實力不斷增強,居民收入得到較快增加。”
過去,在經濟高速增長階段,我們強調的是經濟發展的速度和規模,但現階段我國已經實現了經濟發展的初級目標,將戰略目標轉移到更加強調質量和效益的品質經濟已是當務之急。
從商業業態上來看,高質量發展更加注重經濟的長足發展;而從消費者的角度來講,則強調讓消費者獲得更多滿足感。
在新零售概念日益深入人心的今天,“中國的經濟發展,不再糾結經濟增速快一點還是慢一點,而是以提高全要素生產率為抓手,推動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
1.1.2 規模經濟向品質經濟過渡
簡單來說,規模經濟就是企業通過大規模生產創造經濟效益的經濟增長形式。但是這種規模經濟是存在很大弊端的,其弊端主要表現在:企業的規模不斷擴大,會相應地增加管理人員的開支,包括諸如企業員工培訓費用的增加、新增工廠的開支和越來越大額度的債務等,經濟學家將這種經濟模式稱為“規模不經濟”。
通常來講,只有企業的利潤保持不變,更多的市場份額才能產生更高的收益,但顯然,越是無邊際的擴大生產規模,利潤就越難保持,邊際效益因而也會逐漸下降。
規模經濟弊端的顯現,迫使零售企業不得不向更好的經濟發展模式上轉型。隨著新零售的發展,主流消費群體越來越追求消費的質量,消費升級已經是零售企業面臨的挑戰。在這樣的現狀下,零售企業將傳統的規模經濟逐漸過渡到品質經濟是最為明智的選擇。
新零售中的品質經濟包括產品質量和消費體驗兩方面。
在產品質量方面,產品質量的提升除了依賴制造業更加注重品質的自覺性外,還需要在消費需求的指引下,借助互聯網和大數據的統一組織、協調和驅動,形成涵蓋研發、設計、生產、流通、交付和售后服務全流程的“品質供應鏈”。
在消費體驗方面,優質的消費體驗依賴于高質量的產品、以及完善的售后服務。新零售時代,零售企業要考慮全域的消費體驗,一是提升線上的數據處理與技術應用能力;二是利用線下零售終端提升消費者的滿意度并建立強大的品牌信任,進而促進銷量的增長。
消費升級和零售革命的大潮已是勢不可擋,品質經濟將成為未來經濟轉型升級的關鍵動力,也是眾多零售企業未來發展的方向所在。
1.1.3 提升線上線下服務,品質溢價形成品牌優勢
品牌優勢是零售企業向品質經濟轉型的一個關鍵因素,而品質溢價則有利于形成品牌優勢。具體來講,品質溢價就是借助提高產品質量推動產品價值的提升,使產品價值被更多的消費者認可,進而促進品牌優勢的形成。
產品價值包涵兩個方面:產品本身的質量和服務的附加值。產品本身的質量是消費者非常看重的,零售企業應該建立完善的質量管理體系,緊跟生產過程、積極培養員工的質檢意識。
在服務層面,零售企業要積極促進線上線下的融合,并在線上線下兩種渠道都提升服務質量,讓消費者獲得優質的服務體驗。那么如何在線上線下提升服務質量呢?
1.線上服務落實到線下
如今,僅僅買到心儀的產品已經無法滿足消費者的需求,他們還需要更加完善的服務體驗。而服務體驗只有在線下的實體店中才能夠得到更好的展現,所以,如何將線上的服務落實到線下,提升實體店的服務質量,已經成為零售企業亟待解決的問題。
在解決上述問題的過程中,零售企業需要打通線上線下的店鋪、會員體系、營銷數據等。如此一來,消費者就可以感受到無縫化的跨渠道體驗,從而提高對零售企業的好感。如今,越來越多的零售企業都完成了線上線下的打通,不僅使產品銷售量有了很大提升,還讓消費者體驗變得更加優質。
服裝零售企業馬克華菲在這一方面進行了嘗試。消費者只要用手機在線上旗艦店下單,就可以通過實體店拿到自己心儀的產品。此舉使馬克華菲在終端的滲透率得到了大幅度提升,也讓消費者在碎片化的時間內享受到了購物的樂趣。
2.線下零售服務的提升
線下零售服務的提升會增加產品服務的附加值。在智能科技飛速發展的今天,零售企業如果能夠將實體店打造成更加智能化的門店,讓消費者體驗到智能化的服務,這無疑能夠增加消費者對品牌的好感度,使其在購物過程中買得舒服和愉快,也會更愿意為了服務的附加值支付更高的價格。
一家智能化的門店應該具備以下幾點:第一,消費者可以用手機掃描在線上支付;第二,店內的智能機器人能夠提供導購,咨詢服務和物流配送體驗;第三,利用互聯網技術全方位整合供應鏈,將線上與線下的數據連通,包括會員體系等。這種智能體驗店會給消費者帶來不一樣的體驗。
零售企業能在此基礎之上,增加產品服務的附加值,提升品牌的溢價能力。如果零售企業將實體店升級為智能店,既降低了成本,又提高了服務,這是智能技術的發展給零售商們帶來的新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