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倉儲業藍皮書(2019)
- 中國倉儲與配送協會
- 3969字
- 2019-11-12 14:05:41
專項報告
物流標準化階段性發展成果及展望
隨著我國流通領域的現代化建設不斷加速,加強商貿流通領域的供應鏈體系建設越來越重要。各個環節之間能否有效銜接直接影響了整體鏈條的運行效率及成本,標準化作為實現設施與設備之間、設備與設備之間有效銜接的重要途徑,是實現作業流程優化和管理理念提升的有效手段,對推動我國商貿物流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2015年7月,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等多部門聯合印發《物流標準化中長期發展規劃(2015—2020年)》(以下簡稱《規劃》),促進我國物流標準化工作有序開展,更好地為物流業發展提供技術支撐。《規劃》的發布標志著我國現代物流業標準化工作的全面展開。截至2018年,我國物流領域在標準管理體制完善、標準體系建設與優化、標準推廣應用等方面都取得了較大成果,極大地推動了物流行業的高速發展。
一、物流標準化工作階段性成果
(一)多項政策出臺推動標準化工作實施
隨著標準體系的逐步建立和完善,標準的貫徹落實工作成為近年來我國標準化工作的重點之一。除《規劃》外,2014年商務部辦公廳、國家標準委聯合制定《商貿物流標準化專項行動計劃》,按照“以點帶面、由易到難”的總體思路,發揮物流信息服務平臺和托盤標準化龍頭企業的輻射帶動作用,探索成熟的路徑和商業模式,逐步完善并實施相關標準,促進物流資源整合和行業誠信建設,提高物流信息化和設備設施標準化水平。2016年12月,商務部、國家標準委制定的《國內貿易流通標準化建設“十三五”規劃(2016—2020年)》中明確指出,未來在行業準入、合格評定、行政執法、監督抽查制定政策措施時將積極引用相關標準;在確定政策扶持對象時會將標準化建設情況作為參考;對關注度高、社會影響力大的標準利用網站、報紙、電視、移動媒體等手段重點宣傳,并免費向社會公開標準文本等。
(二)進一步加強標準質量管理
2015年2月11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推進標準化工作改革措施、促進經濟提質增效升級。會議指出,要著力改變目前一些方面存在的標準管理“軟”、標準體系“亂”和標準水平“低”的狀況,強調了提升標準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性。為此,國家標準委等主管部門做了很多工作,加強標準質量管理。一是全面清理和修訂現行國家、行業、地方標準,整合現行各級強制性標準,在涉及公眾利益的健康、安全、環保等領域建立統一的強制性國家標準,逐步縮減推薦性標準,推動向公益類標準過渡;二是要鼓勵學會、協會、商會和產業技術聯盟等制定發布滿足市場和創新需要的團體標準,選擇部分領域開展試點;三是進一步放寬外資企業參與中國標準制定工作,提高標準國際化水平,以有效的市場競爭促進標準上水平,努力使我國標準在國際上立得住、有權威、有信譽,為我國企業走出去提供“通行證”;四是融入可持續發展理念,大力發展綠色物流、智慧物流等新興領域標準化,彌補行業空白。
(三)建立免費標準檢索與共享平臺
為推動國家標準公開,國家標準委印發了《推進國家標準公開工作實施方案》,提出到2020年基本實現國家標準全部免費公開。2017年3月,“國家標準全文公開系統”正式上線,該系統將在《國家標準批準發布公告》發布后20個工作日內,公開新批準發布的國家標準文本,其中涉及采標的推薦性國家標準公開,將在遵守國際版權政策前提下進行。該系統提供了國家標準的題錄信息和全文在線閱讀,具有“分類檢索”“熱詞搜索”等功能。任何企業和社會公眾都可以通過國家標準委官方網站的“國家標準全文公開系統”,查閱國家標準文本,并在線閱覽標準全文。該系統收錄現行有效強制性國家標準1994項,現行有效推薦性國家標準34467項。
國家標準委還將推進全國標準信息服務平臺建設,實現國家、行業和地方標準信息的交換共享和統一歸集、公開,提供標準信息的“一站式”查詢、獲取等公益性服務,提高企業對標準的獲得性,對企業使用起到了積極的促進和推動作用。
(四)標準體系進一步完善
近年來,標準體系一直在持續擴充完善,尤其在基礎類標準、設施設備類標準以及物流信息標準方面,補充完善了大量標準。全國物流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公布的《物流標準目錄手冊(2018)》中共收集了我國已發布的現行物流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和地方標準共計1093項,已基本涵蓋了物流領域從基礎、技術、設施設備到作業管理等各個方面。從分類上看,在通用倉儲領域,基礎性標準共63項,較2014年增加8項;物流設施設備標準共168項,較2014年增加65項;物流信息類標準共191項,較2014年增加52項;物流技術、作業與管理領域標準總數沒有變化(見圖1)。

圖1 2014年與2018年標準數量(單位:個)
從圖1的數據中也可以看出,近幾年,物流領域中先進技術的采用、智能化設備的選用等方面也新增了多項標準。同時,物流信息類標準數量的增加也是現代物流業信息化升級的重要體現。
(五)標準推廣應用成果顯著
近年來,在倉儲設施建設運營、綠色化發展、物流器具、冷鏈物流標準化方面,標準的應用推廣都取得了一定成效。
在倉儲設施建設運營方面:中國倉儲與配送協會組織制定的國家標準《通用倉庫等級》(GB/T 21071—2007)和《倉儲服務質量要求》(GB/T 21071—2007)經過10年的推廣應用,目前已經在全國近500家倉儲企業進行了推廣和應用,極大地促進了倉庫建設、設施設備使用以及倉庫運行管理方面的標準化,大大推進了倉儲設施轉型升級,提高了物流作業效率,降低了倉庫運營成本。
在綠色化發展方面:《綠色倉庫要求與評價》自2017年發布實施以來,已經在各種行業大會上開展了多次宣講,得到了倉儲企業的廣泛認可。目前已有近50家大型倉儲企業進行了業務對標與咨詢,同時還有多家企業正在組織申報。根據已提供咨詢企業的反饋,該標準的采用極大地提高了倉儲企業水電能源的使用率,降低了企業運營成本,為行業節能減排做出了較大貢獻。
在物流器具方面:自2015年商務部推動托盤標準化與托盤循環共用項目以來,標準化托盤的普及推廣已取得了積極成效,托盤循環共用體系已初步建立。目前,中國托盤市場保有量達到12.63億片,托盤標準化率達到28%,重點商貿流通領域托盤標準化率達到65%,生產環節托盤標準化率達到45%以上,標準托盤租賃池規模達到1770萬片。托盤循環共用體系和主干網絡初步形成,經濟社會效益日趨明顯,預計可為供應鏈物流每年創造效益95.6億元,減少二氧化碳排放13萬噸。
冷鏈物流標準化方面:隨著人們生活品質的逐漸提高,人們對食品的品質要求也在不斷提高。為規范冷鏈物流規范化發展,2017年6月全國冷鏈運營聯盟聯合中國倉儲與配送協會、中國畜牧業協會、中國蔬菜流通協會、中國果品流通協會、全國工商聯水產業商會共五家商協會發布團體標準《冷鏈運營管理規范》,并印發《全國冷鏈運營標準化評價辦法》,有效地推動了各類溫控食品的質量檢測、全程冷鏈、全程監控、全程追溯等多功能服務一體化運營,從而保障了食品在運輸過程中的安全與品質。
二、標準化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盡管在標準體系建設和標準制定和推廣應用上,近年取得了巨大進展,但是在標準的內容適用性方面還是存在著一定的問題。
(一)標準內容跟不上時代發展
前文提到,在物流技術、作業與管理領域標準的更迭和補充明顯不足,特別是很多關于倉儲作業及管理領域的規范,還是按照10年前的運行模式。隨著傳統倉儲向現代物流中心角色轉變,加之大量先進技術的應用,盡管標準核心內容和要求沒有“錯誤”,但在標準內容或指標設定上,都明顯跟不上時代,起不到引領行業發展的作用。這也是國家之前一直在強調標準的清理、復審、修訂,提高標準質量的原因。
(二)經費不足限制標準制定質量
一項有質量的標準需要做大量的前期考察、實地調研、專家討論、指標測試等工作,但是現有標準制定經費十分有限,遠遠無法承擔成本,導致很多工作從簡、流于形式,無法對行業進行全面考察和深入調研,導致標準的很多內容缺乏實地論證。因此,如何建立起一套健全的標準管理制度,合理劃撥項目經費,也是當下的一個重點問題。
(三)宣貫方式仍比較單一
現有標準化工作的宣傳方式主要包括組織行業會議、為企業提供咨詢、組織相關培訓等方式。但是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全面到來、自媒體等手段的加入,標準化的宣傳方式應該進一步擴充。通過運用包括建立自媒體主頁、公眾號等手段,將標準化的推廣和普及工作全民化。廣泛普及標準化概念,將現有標準通過自媒體等手段主動推送給企業,并進行講解。
三、標準化工作未來展望
在未來,伴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實施、新零售的興起、信息化技術和智能設施設備的應用,標準化工作的步伐將會進一步加快,標準化的工作的方式和手段也會進一步完善。
(一)標準國際化是未來的新方向
隨著一帶一路的發展,國際產業轉移步伐不斷加快,服務貿易快速發展,全球采購、全球生產和全球銷售的物流發展模式正在日益形成,迫切要求我國形成一批深入參與國際分工、具有國際競爭力的跨國物流企業,建設與主要貿易伙伴、周邊國家便捷高效的國際物流大通道,形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際物流中心,以應對日益激烈的全球物流企業競爭。《國家標準化體系建設發展規劃(2016—2020年)》中,已明確將“加強國際標準化工作”列為未來標準化體系建設的主要任務之一。未來是否能在物流管理、物流設施、物流體系方面與國際標準對接,直接影響到我國企業在國際上的競爭力。
(二)團體標準地位越來越重要
我國現有物流行業發展十分不均衡,各地發展水平差異很大,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普遍存在的問題是,如果按照行業先進水平制定標準,對信息化管理、智能化設備提出較高要求,那么對一大部分發展水平相對落后的企業來說就是去了指導意義,反而增加了企業負擔。反之就很難在新興領域為領頭企業提供參考和指引。因此,團體標準制定周期短、響應速度快的特性,就會體現出來,為新興領域和新興技術應用提供重要支撐,快速響應新興領域的發展需求,并引領行業的有序發展。2015年國務院已開始開展團體標準試點工作,未來團體標準會成為標準化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
中國倉儲與配送協會 行業發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