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章 捭闔

捭為開啟,闔為閉藏。捭闔之術,也就是開合有道、張弛有度。捭闔之術是世間萬物運轉的根本,也是縱橫家游說的重要說術言略。

捭[1]闔[2]第一

粵若[3]稽[4]古,圣人之在天地間也,為眾生之先。觀陰陽[5]之開闔以命物[6],知存亡之門戶[7],籌策萬類之終始[8],達人心之理,見變化之朕[9]焉,而守司其門戶。故圣人之在天下也,自古至今,其道一也[10]。

變化無窮,各有所歸:或陰或陽,或柔或剛,或開或閉,或弛或張。是故圣人一守司其門戶,審察其所先后[11],度權量能[12],較[13]其伎巧短長。

【譯文】

考察回顧歷史,得知圣人在天地之間乃平民百姓中的先知先覺。圣人觀察陰陽二氣的開合來給萬物命名,知曉生死道理,掌握萬物的始終,考察民心民情,通達人的心理變化狀態,觀察事物發展變化的征兆,而把握住各種事物的關鍵環節。所以圣人處在天地之間,從古到今,所遵循的道理都是一樣的。

萬事萬物的變化無窮無盡,但都是有條不紊,各按其道。有的陰,有的陽,有的柔,有的剛,有的開放,有的閉合,有的松弛,有的緊張。所以圣人把握住事物的關鍵,審察事物的前因后果,權衡其輕重緩急,比較其技巧優劣長短,而后借物舉事。

【感悟】

天下的事物雖然千差萬別,但都按照一定規律有條不紊地進行著,正因為這樣,所以要掌握各種事物獨特的變化規律,而后以不同的方法因時、因地去對待它們,順其自然即可成事。

【故事】

少康復國的故事

夏啟破壞了禪讓制度,開創了父死子繼的世襲制度。他沒有想到當他年老的時候,他的幾個兒子都想繼承王位,在家庭內部爭奪了起來。夏啟看到小兒子武觀鬧得最兇,就把武觀放逐到黃河西岸(今陜西一帶)去。武觀在黃河西岸反叛,夏啟派大將彭伯壽出兵討伐,才把這次動亂平定了下去。

夏啟做了王,改變了當年簡樸的做法,生活上開始腐敗起來。他整天在王宮里喝酒,欣賞歌舞,或者帶著一幫人外出打獵。腐敗的生活使他縮短了壽命,他很快就死去了,他的大兒子太康繼承了王位。太康從小就跟著他父親學喝酒、學打獵,生活比夏啟更腐敗。他做了王,丟開國家大事不管,帶著家里人和親信到洛水北岸去打獵,一去就是幾個月,快樂得忘了回家。

這時候,東邊的東夷族強大起來了。東夷族的首領叫后羿,是個百發百中的射箭能手,后羿看到太康長期出外打獵,丟下國家大事不管,引起了老百姓的怨恨,就乘機奪取了夏朝的首都安邑(今山西省安邑縣境內),不讓太康回來,把太康的弟弟仲康立為傀儡王,由他自己掌握國家大權。

可是后羿自己也喜歡打獵,喜歡玩樂,不善于管理國家大事。他手下有四個很能干而又正直的人,他不信任,卻信任一個慣會獻媚、挑撥是非的寒浞。寒浞找一幫人專門陪著后羿去打獵,自己躲在家里搞陰謀。他用小恩小惠收買了后羿的家奴,唆使他們謀害后羿。有一天,后羿打獵回來,寒浞和后羿的家奴用酒把他灌醉,殺死了他。寒浞霸占了后羿的妻子和全部家產,掌握了大權。寒浞生了兩個兒子,一個取名叫澆,長大后封在過這個地方(今山東省境內),所以又叫過澆。一個取名戲,長大后封在戈這個地方(今河南省境內),所以又叫戈戲。

再說那個被后羿立為傀儡王的仲康,由于行動不自由,心情不痛快,很快就死了。他的兒子后相繼承了王位。后相不愿意做傀儡,逃出去投靠同姓的斟灌氏和斟氏。寒浞怕后相的勢力壯大,回來復興夏朝,就派大兒子過澆帶兵去進攻斟灌氏和斟氏,殺死了后相。后相的妻子后緡這時候正懷孕,她躲開過澆的搜捕,從墻洞里偷偷爬了出去,投靠了自己的娘家有仍氏。有仍氏姓任,是一個小部落,地處現在山東省濟寧市一帶。他們把九死一生逃回娘家來的后緡收留下來,讓她安安穩穩地生了個兒子,取名叫少康。按輩分排起來,少康是夏禹的玄孫,夏啟的曾孫。

少康從小就很聰明,有心計。后緡覺得這個兒子很有希望,在他剛剛懂事的時候,就把他祖父一輩太康荒唐失國,仲康做傀儡憂憤而死,以及他父親后相被殺害等慘痛情形全都告訴了他,并且叮囑他長大以后一定要為祖父和父親報仇,把失去了的國家大權奪回來。

少康自幼受到這種報仇雪恥的教育,果然立志發憤圖強,為復興夏朝做準備。他先在外祖父有仍氏那里擔任管理畜牧業的官,一有機會就學習帶兵打仗的本領,并且時時刻刻對殺父仇人過澆保持著警惕。過澆果然打聽到了少康的下落,派一個叫椒的大將,到有仍氏部落來搜捕少康。少康早有準備,趕快逃奔到虞舜的后代有虞氏那里,躲過了椒的搜捕。有虞氏的首領虞思看到少康很有出息,就叫他在部落里擔任管理膳食的官,學習管理財物的本領。這樣,少康就變成了一個文武雙全的人。虞思看到少康為人可靠,就把自己的女兒嫁給他,并且把一塊叫綸的地方交給他管理。綸這個地方方圓10里,有很好的田地,有500名士兵。少康就有了恢復夏朝的根據地和武裝力量。

少康在綸關心老百姓的疾苦,宣揚他的高祖夏禹的功德,以爭取人們支持他復興故國。他把那些被后羿和寒浞搞得妻離子散、家破人亡、流浪在外的夏朝舊官吏召集來,叫他們跟著他打回老家去。他先派一個名叫女艾的大將去刺探過澆的虛實,又派自己的兒子季杼去消滅戈戲,削弱過澆的力量。女艾和季杼都出色地完成了任務。少康對于過澆那邊的情況已經了如指掌,并且由于消滅了戈戲,也使得過澆處于孤立無援的境地。

一切都準備好了,少康便從綸地起兵,歷數后羿、寒浞、過澆等人的罪行,殺奔夏朝的舊都城安邑。這時候寒浞已經死去,過澆雖然想頑抗,怎奈大勢已去,終于被少康消滅了。天下又回到了夏禹后代的手里。這件事,歷史上稱為“少康復國”或“少康中興”。據推算,從太康失國到少康復國,共約六七十年。這六七十年的前二三十年是后羿掌權,還沒有奪取王位;后40年是寒浞掌權,奪取了夏朝的王位。

關于少康復國的故事,《左傳》中有具體的記載,但是時間已經相隔1500多年,所以有些歷史學家不相信這件事情的真實性。盡管這樣,這個歷史故事還是反映了夷夏之間奴隸主貴族爭奪權力的斗爭。夏族是現今漢族的老祖宗之一,夷族則是少數民族。夷族的后羿和寒浞奪取了夏族的政權,最后又被夏族打敗,這說明了在遠古時代,夏族和夷族曾經通過戰爭逐步實現了民族的融合。

【注釋】

[1]捭:分。

[2]闔:關。

[3]粵若:發語詞,通“曰若”“越若”。

[4]稽:考。

[5]陰陽:古代常用的哲學概念,指宇宙中的兩種矛盾對立、相互消長的勢力。陰陽交替是宇宙發展的根本規律。

[6]命物:立名命物。別本“命”字上有“名”字。

[7]知存亡之門戶:預測吉兇、知悉存亡興衰的關鍵。門戶,樞機、關鍵。

[8]籌策萬類之終始:籌策,謀劃;萬類,萬物;終始,興衰演變的過程。別本“類”作“物”。

[9]朕:跡象。

[10]其道一也:大自然的規律,圣人的道理是同一個。

[11]審察其所先后:仔細審察事物的前后聯系。

[12]度權量能:度權,估量對方的思維能力;量能,指衡量對方的實踐能力。

[13]較:比較。

捭闔第二

夫賢、不肖、智、愚、勇、怯、有差,乃可捭,乃可闔,乃可進,乃可退,乃可賤,乃可貴,無為以牧[1]之。

審定有無,與其實虛[2],隨其嗜欲,以見其志意[3]。微排其所言,而捭反之,以求其實[4];貴得其指,闔而捭之,以求其利[5]?;蜷_而示之,或闔而捭之。開而示之者,同其情也;闔而閉之者,異其誠也。

可與不可,審明其計謀,以原其同異[6]。離合有守[7],先從其志。

【譯文】

人有賢良和不肖、聰明和愚笨、勇敢和怯弱、仁義和不仁義之分,在氣質上是有差別的。根據這些,就可以開啟,可以閉合,可以進用,可以辭退,可以使之卑賤,可以使之尊貴,一切都靠無為來進行對待。

審定一個人有無才能,品行是否忠實,根據其嗜好和欲望,便能觀察他的志向和思想。在交談中,可略微反駁對方所說的話,開啟后再揣測他的言談,以便探察出他的真實意圖。這樣說,重在能夠得到他所說的要義,閉藏之后再加以開啟,從而獲得自己所求的利益?;虺ㄩ_自己的內心世界向他表示,或關閉自己的內心世界而加以封鎖。開啟而表示的是以盡其情,同情對方,閉藏而加以封鎖的是以知其誠。

看對方的計謀可行不可行時,要判斷清楚他的計謀,探討其中的同異,有的計謀和自己的主張一致,有的和自己的主張不一致,要確定自己的主導思想而加以信守,也要順從對方意愿志向加以考察。

【感悟】

判斷一個人有無才能,品德好壞,可以從他的言行中看出來,當然也要看他說的話是否誠實。這要通過一段時間的考察才能清楚,切不可一言定終生,否則就會扼殺人才。

【故事】

姜太公輔佐周武王

姜子牙的祖先幫助大禹治水有功,被封在呂這個地方,所以他又叫呂尚或呂望。

姜子牙是個有雄才大略的人,他胸懷濟世之志,想施展自己的抱負,可是一直懷才不遇,大半生在窮困潦倒中度過。他曾經在朝歌宰過牛,又在孟津賣過面,歲月蹉跎,轉眼已到了垂暮之年,兩鬢白發蒼蒼,他聽說當朝賢主周文王圣明后,便來到渭水河畔,假借垂釣之名來觀望時局,希望能得到周文王的賞識,使自己的才華得以施展。

時間一年一年地過去了,他的頭發由花白變成了全白。他在渭水河邊釣魚也很久了,在他投竿拋餌、兩膝跪踞的石頭上,已磨出了兩個淺淺的小坑。人們見他一直垂釣,卻毫無收獲,都勸他放棄,他卻說:“你們不懂其中的奧妙!”依舊垂釣不輟。

一天,他正在河邊垂釣,從身后的大路上來了一輛馬車,車后面跟著的人都哭喪著臉,其中有的人還哭哭啼啼,就連趕車的人也哭喪著臉。于是他問明原因后方知車中躺著的人是這家的大公子,出門拜師求學,突然間昏迷不醒,找了幾個郎中都說是不治之癥,讓趕緊回家準備后事,不然就要死在外面。姜子牙用手撩起車簾看了一會兒說:“諸位不必悲傷,盡管放心,此人3日內必好?!睕]有人能夠相信一個窮困潦倒、閑急無聊的釣魚的窮老頭說的話是真的。

幾天后,姜子牙正在釣魚,從城中出來一伙人馬直奔他而來,到了他釣魚的地方,從車里走出一個英俊青年對著姜子牙叩頭就拜,嘴里不停地說著救命恩人,一定要拜姜子牙為師。原來這個青年就是前幾天躺在車里的那人,他的父親是當朝重臣,輔佐周文王治理國家。此時他要把姜子牙請回家中給他當老師,因為他現在恰好正在尋訪高師。并許以重金,還想認姜子牙為義父。都被姜子牙婉言謝絕。

又有一天姜子牙正在釣魚,從大路上過來兩個人,每人牽著一匹高頭大馬,武將打扮,正值中午,馬要飲水,人要洗臉。姜子牙看了一眼其中一個人的面相,長長地嘆了一口氣說:“老朽看你印堂發黑,有赤脈貫瞳,如果現在回去馬上救治還來得及,不然的話,7日內必死。”哪想到這兩人沖著姜子牙哈哈大笑了一陣,說姜子牙是瘋老頭,說完后毫不在意地揚長而去。

原來這兩人是周文王屬下負責守城的副將,其中一個人第五天突然暴病而亡。(用現代面相術語說,赤脈貫瞳是人的眼球突然出現大量血絲,說話時語言略有顛倒和遲鈍,行走時步伐不穩,視力有雙影出現。這是患腦溢血的前兆。其人暴病而亡,很可能是患腦溢血而死)

“渭水河邊有個釣魚的窮老頭能斷人生死,百發百中?!边@件事一時在城里一個傳兩,兩個傳三地傳了出去。姜子牙聲名大噪。從百姓傳到了朝廷,同時也傳到了周文王的耳朵里?!耙粋€釣魚算卦的窮老頭,對國家能有什么用呢?”所以周文王并沒有放在心上。

日子就這樣一天天一年年地過著,姜子牙還是天天在渭水河邊釣魚。

一天,周文王打算出去打獵,占卜的結果說:“出獵所獲不是龍也不是貘,不是虎也不是熊,而是能夠輔佐你成就霸業的人才?!敝芪耐跤只叵肫饓糁邢热苏f過的話“圣人出現之日,就是周振興之時”,于是滿心歡喜地外出打獵。不經意間就來到了渭水之濱。

幽靜的林間傳來了一陣陣馬的嘶鳴,喧嘩的人聲也由遠而近。姜子牙看見一個王者打扮的人向這邊走來。

文王見這位垂釣老者一副超然物外的神情,便上前與他交談起來。姜子牙不失時機地告訴文王自己的身世,兩人談得非常投機。讓周文王驚訝的是,一個天天以釣魚為樂的窮老頭,對天下大事以及國家的武功文治知道得這樣清楚,知識又是如此的淵博,而且觀點新穎、見解獨到。他還發現這個釣魚的窮老頭對五行數術及用兵之法有很深的造詣。

求賢若渴的周文王從姜子牙睿智、機敏的談吐中發現,此人正是自己所要尋訪的大賢。他高興地感嘆:“我的先祖太公,早就寄希望于你啦!”于是周文王用最隆重的禮節款待他,并把他讓上自己坐的馬車,可是這個窮老頭還真不識抬舉,看到周文王這么尊重他反倒擺起譜來。周文王坐的馬車他不但不上,還非得讓周文王親自背著他回城。當時,天下沒有第二個人能坐上周文王的車,讓他坐在車里文王親自為他趕車還不行,這已經是天下最重的禮遇了,除姜子牙外天下還沒有第二個人能有這樣的禮遇。這可難為了周文王:不背吧,國家朝廷求賢若渴,正是用人才的時候,不能失去這位難得的人才。背吧,面子又不好看,自古以來哪有國君背臣民的?為了國家興旺就不要考慮個人面子了,想到這,周文王真地背起姜子牙向城中走去。

走了一小段的路程后,把周文王累得滿頭大汗,氣喘吁吁,趴在周文王背上面的姜子牙似乎一點也不知體諒別人,看到把文王累成這樣,嘴里卻總是說:“再多走幾步……”周文王實在走不動了,就把姜子牙放了下來。周文王這時累得也顧不上國君的面子了,坐在地上滿臉流汗,姜子牙看著累得汗流滿面的周文王,笑著對他說:“你一共背我走了二百九十四步,我要保你大周江山二百九十四年,一步一年呀!”說完他又哈哈大笑起來。文王聽姜子牙這么一說,立刻來了精神頭,也不感覺累了,一骨碌就爬起來拽過姜子牙還要背,這時姜子牙笑著說:“再背就不靈了,就二百九十四年吧,我們坐車回城。”后來,姜子牙又輔佐文王之子武王滅了商紂王,武王也尊他為軍師和先生。

東周從公元前770年直到諸侯割據的春秋時代末期的公元前476年,恰好剛剛是294年,正應了當年周文王背姜子牙的294步。從此以后中國歷史就進入了群雄并起的戰國時代,這是后話。

姜子牙,姜姓,呂氏,名望,字子牙,也稱呂尚、姜尚,俗稱姜子牙,商朝末年人。相傳姜子牙的先祖本是個貴族,在舜帝時做過官,而且屢立戰功,被舜封在呂地(今河南南陽),所以又稱呂尚。但到了姜子牙出世以后,家境已經敗落了,成了普通了貧民,所以姜子牙年輕的時候干過宰牛賣肉的屠夫,也開過酒店賣過酒,聊補無米之炊。但姜子牙人窮志不短,無論宰牛也好,還是做生意也好,始終勤奮刻苦地學習天文地理、軍事謀略,研究治國安邦之道,期望能有一天為國家施展才華。

姜子牙生活的年代,正是殷商走向衰亡和地處商朝西面的一個屬國周逐漸上升的時期。姜子牙聽說周伯姬昌施行仁政,經濟發達,政治清明,社會穩定,大得人心,便很想為興周滅商一展雄才大略。而此時姬昌也正在為治國興邦廣攬人才,于是姜子牙便下定決心,離開了商朝,不辭勞苦,來到了周的領地渭水之濱,終日以釣魚為生,其實是在觀察世態的變化,尋找大展宏圖的機會。據說,姜子牙釣魚用的是直鉤,魚當然釣不上來,所以才有“姜太公釣魚,愿者上鉤”的說法。

姜子牙用了幾十年的工夫,勤學苦讀,孜孜不倦地研究探索,可謂上通天文,下通地理,學識淵博。尤其對歷史和時勢的研究更是駕輕就熟。如今當了姬昌的太師可以說是厚積薄發,游刃有余。對內他幫助姬昌制定了一系列發展經濟的政策,如:實行“九一租稅制”,即農人租用公田,只繳納九分之一租稅的低稅制度;給大大小小的官吏“分地”,作為官吏的俸祿,而且子孫可以承襲等。這樣,就調動了農人在官田上努力生產、官吏自覺地搞好本人“分地”生產的積極性,極大地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為有朝一日興兵伐紂奠定了穩固的經濟基礎。對外,姜子牙協助姬昌實行韜光養晦、孤立瓦解的政策,對商王,他表面上表現得謙和恭順,一心事殷,使商王誤以為周是最可靠的屬國,姬昌是位忠心的伯侯,而在暗中卻采取種種手段,拉攏爭取殷商王朝的其他屬國,使殷商越來越孤立。結果,許多諸侯國和部落陸陸續續地棄殷而投周。到了后來,殷商雖名為天子,而真正附屬于他的屬國、部落卻連三分之一都不足了。這樣,就為最后消滅紂王,創造了有利的外部條件。

可惜的是,姬昌未能實現滅紂的愿望,便撒手歸西了。姬昌死后,他的兒子姬發繼位,這就是周武王(姬昌死后被追封為周文王),他拜姜子牙為國師,并號稱為尚父。姜子牙也不改初衷,繼續全力輔佐姬發以圖大業。有一天,武王姬發問姜子牙:“我打算減輕刑罰而又能樹立我的權威,少施行一些賞賜而又能使人們從善,少頒布一些政令法規而民眾又都能自覺按一定的規范行事。請問尚父,怎樣做才能實現這一點呢?”姜子牙說:“如果你殺了一個人就能使1000個人害怕而不再犯罪,殺兩個人就能使一萬個人害怕而不再犯罪,殺三個人就能使三軍軍威大振,那么,你就把他們殺了。如果你賞了一個人而使1000個人高興,賞兩個人而使一萬個人高興,賞三個人而能使三軍上下都高興,那么你就賞他們;如果你能通過法律條令約束了一個人而使1000個人遵照執行,那么你就用這法律法令去約束他;如果你能通過禁止兩個人的錯誤行為而使一萬個人不再去做,那么你就去禁止;如果你能通過教育三個人而使三軍上下都受到教育,那么你就去教育??傊軌驓⒁粋€而懲戒上萬人,賞賜一個而激勵更多的人,這才是有道明君的權威、幸福之所在啊!”武王姬發聽了,茅塞頓開,照著姜子牙的話去做,時時慎于刑賞,力求令行禁止,使周朝的政治更加清明,背叛殷商而依附周室的人越來越多,出師伐紂的日子已經指日可待了。

這時周朝已羽翼豐滿,國勢日隆,而殷商王朝已出現了土崩瓦解之勢。特別是殷商王朝統治集團內部忠臣良將被殺的被殺,被囚的被囚,外逃的外逃,降周的降周。姜子牙審時度勢,認為伐紂的時機已到,便親任主帥統領大軍,以吊民伐罪為號召,聯合諸侯各國出兵直取商都。經過牧野一戰,大敗商軍,迫使商紂王和妃子妲己投火自焚于鹿臺。中國歷史上的殷商王朝至此便宣告滅亡了,姜子牙終于完成了扶周滅商的宏圖大業。

【注釋】

[1]牧:處理。

[2]審定有無,與其實虛:審其才術之有無,察其性行之虛實。

[3]隨其嗜欲,以見其志意:隨,順。嗜欲,愛好。意謂言談中要順其欲求,投其所好,順著對方的思路,窺見對方的內心世界。

[4]微排其所言,而捭反之,以求其實:微,微妙。排其言,排抑對方的言論。捭反之,發言詰難對方。實,真實的思想感情。

[5]貴得其指,闔而捭之,以求其利:貴,引申為鄭重地。得其指,誘使對方講明意圖;指,通旨。闔而捭之,自己故作沉默,誘使對方講話,尋機說服對方。求其利,探知對方利害所在。以上的“捭”與“闔”指言與默、開與閉。

[6]以原其同異:探討事物相同與不同的特點、性質;

[7]有守:確立自己的觀點而信守之。

捭闔第三

即欲捭之,貴周[1],即欲闔之,貴密[2]。周密之貴微[3],而與道相追[4]。捭之者,料其情也;闔之者,結其誠也[5]。皆見其權衡輕重,乃為之度數,圣人因而為之慮。其不中權衡度數,圣人因而自為之慮。

故捭者,或捭而出之,或捭而內之[6];闔者,或闔而取之,或闔而去之[7]。捭闔者,天地之道。捭闔者,以變動陰陽,四時開閉,以化萬物[8]??v橫[9]反出,反覆[10]反忤,必由此矣。

【譯文】

要想開啟,貴在考慮周詳;想要閉藏,貴在隱秘。要想周密貴在不能忽略微小的事情,而合乎道之理。用開啟的方法就是要了解對方的情況。用閉藏的方法就是爭取到對方的誠心。要觀察對方,權衡輕重,對謀略加以審度和評判,圣人為此而有所考慮。

那些不能認可而達于一致的,圣人就按自己的考慮去做。對于開啟,有的開啟之后辭退,有的開啟之后接納;對于關閉,有的用關閉方法收留,有的用關閉方法加以排除。所謂開啟與關閉,都是天地自然運行的道理。開啟與關閉因變化而使陰陽二氣產生變動。按照四季的開啟與閉合來化育萬物。不論縱橫、反復都必須由開啟閉合而產生。開啟閉合是道的最高表現形式。如果想使說辭變化多端,必須事先詳細觀察對方的變化,一切吉兇大事都與此有關聯。

【感悟】

要想對一個人有所了解,就要以周詳隱秘的方式采用捭闔的方法,或捭之,或闔之,進而掌握這個人的愛好、性情和思想,然后以此確定對這個人是否進行聯合或排斥,以及采取怎樣的策略。

【故事】

商湯的助手

商湯滅亡夏朝后,建立商朝,伊尹是商湯的得力助手。

伊尹名摯,原是商湯家里的奴隸,在廚房里干活。為了讓商湯知道自己是個有本領的人,伊尹經常找機會接近商湯。有時候他把菜做得很可口,有時候卻故意做得過咸或過淡,招惹商湯找他問話,并利用這個機會,用做菜打比方,他對商湯說:“做菜不能太咸,也不能太淡,只有把作料放得恰到好處,菜吃起來才有味道。治理國家也是如此,既不能操之過急,也不能松弛懈怠,只有恰到好處,才能把事情辦好。”一番話果然說動了商湯的心,商湯發現自己廚房里的這個奴隸是個人才,進而解除了伊尹的奴隸身份,任其為右相。自此,伊尹幫助商湯籌劃進攻夏朝的大計,并一舉滅亡了夏朝,建立了商朝,可謂功勞顯赫。

商朝建立初期,伊尹幫助商湯制定各種典章,規定官吏一定要勤勤懇懇地工作,要做出顯著的成績,否則要受到嚴厲的責罰,甚至要罰做奴隸。因此,商朝初期官吏均不敢胡作非為,政治穩定,經濟繁榮。商湯死后,伊尹繼續輔佐商朝的第二代、第三代君主,幫助他們改正錯誤,管理好國家。

商湯的孫子太甲繼位時,伊尹一連寫了三篇文章,教他學習怎樣做一個好的君主。然而太甲在位的第三年就忘乎所以了,他認為自己身為一國之君,一切應服從于他。他任性、跋扈,以暴虐的手段壓迫百姓。伊尹見此情形,先是一再規勸,提醒太甲應對自己的行為多加檢點,后見太甲毫無收斂之意,遂將他放逐到商湯墳墓所在地桐宮,要他早晚面對祖父商湯的墳墓,聆聽守墓老人講述商湯如何創業的歷史以及商湯頒布的法律制度,教育太甲應以自己的祖父為榜樣,勤儉為本,不要敗了家業、國業。太甲漸漸地意識到了自己所作所為的錯誤,于是,他首先在桐宮的范圍內關心老弱孤寡,盡自己的努力幫助他們。應當做的事情,他立刻去做,不應當做的事情,不僅自己不做,看到別人在做也立刻加以制止。

三年過去了,伊尹的決定終于使這個年輕的君主悔過自新了,于是,伊尹親自帶領文武大臣將太甲接回首都亳城,并鄭重地將政權交付給他。從此,太甲接受教訓,終于把天下治理得井井有條,使商朝這個奴隸制國家日益繁榮起來。

伊尹身為奴隸,卻聰慧過人,他為自己創造了自薦的機會,得到了一代君王——商湯的信任,得以一展才華。他忠心耿耿地為君王治理和管理國家,制定了一系列獎罰分明的典章制度,提高了君王的威望,鞏固了國家的政權。面對太甲的墮落,他巧妙地以其祖先的種種言行及現身說法教育太甲悔過自新,挽救了一代君王。伊尹不愧為一位善于思考、懂得方法藝術的奴隸丞相。

武丁求賢

湯王以后經過20多代,王位傳到了武丁手上,這時候的殷國國力大不如前,已經開始走下坡路了。武丁跟他的先祖湯王一樣,是個非常賢明的王,從小就留心國家大事。等到武丁繼承王位登基以后,更是兢兢業業,日理萬機。但是武丁雖然能干,身邊卻沒有得力的大臣輔佐他。因此他常常夜不能寐,心里很憂悶。在他的父親小乙去世以后,武丁郁郁寡歡,整整三年,沒有說過一句話。

有一天晚上,武丁忽然做了一個夢,夢里遇到一個人,看樣子很像囚徒,身穿一件粗麻布衣服,胳膊上套著一條很粗的繩索,他的背有點駝,正彎腰低頭吃力地干活。武丁恍恍惚惚覺得心受感動,于是走上前去跟他說話,那個駝背的人抬起頭來,武丁覺得這個人的眼睛里充滿了聰明智慧。再看他的面容,明明不認識,但是武丁卻覺得在哪里見過他似的,有一種很熟悉的感覺。朦朧中,武丁覺得那個罪人向他談了許多有關天下國家的大事,武丁聽他侃侃而談,頭頭是道,很切合他的心思。正想詢問他的名字,卻被早朝的鐘聲吵醒了。

武丁上朝以后,把夢里遇見的那個人畫在木板上,讓群臣復制了許多份,又用書面形式告訴大家,神托夢給他,告訴他這就是他日思夜想所要尋找的賢臣,并命令文武百官四處尋訪。過了很久,其中一個大臣尋訪到北海的傅巖,找到一個名叫說(音悅)的囚犯,面容打扮跟武丁描述的一模一樣,正拿著一把杵在修筑被水沖壞的道路。那個大臣高興得不得了,認定他就是武丁所要尋找的人,于是連夜用大車把那個囚犯帶回去,報告給武丁。

武丁立刻召見那個大臣和他帶回來的人,一看,果然就是他夢見的那個人,一高興,竟然說出話來,這是他自從父親去世后第一次用嘴巴說話。那個囚犯見了武丁,一點也不害怕,態度從容,鎮定自若,談起國家大事來口若懸河,滔滔不絕,顯示出很高深的學問和過人的才識。武丁聽了很高興,當時便對他說;“有了你的輔佐,復興殷國的愿望一定可以實現,你就是上天賜給我的大賢啊!”于是立刻任命他做了殷國宰相。因為他是從傅巖來的,人們就稱他為傅說。他住過的那個破洞,后人稱為“圣人窟”。

傅說做了殷國宰相之后,盡心盡力輔佐武丁,他提出了很多非常英明的見解,采取了很多有效的措施,武丁對他幾乎言聽計從,因而他的那些正確的決定總是被武丁大加贊賞,并且全部采納。很快,殷國的國勢就開始強大起來,終于實現了武丁復興殷國的愿望。

傅說死后,靈魂化作一顆星,升上了天空。在箕星和尾星之間有一顆閃閃發亮的小星,傳說就是傅說的魂變的,人們稱它為“傅說星”。

【注釋】

[1]即欲捭之,貴周:周,不遺漏。要行動時,必須做周密的考慮。

[2]即欲闔之,貴密:探求實情,綜合思考,貴在縝密。

[3]周密之貴微:周密,指思維方式,貴微,指表述方式。

[4]追:推移。

[5]捭之者,料其情也;闔之者,結其誠也:既要研之,揣度對方的情感反應;又要闔之,穩定對方的思想情緒。“捭”與“闔”,指分化與拉攏。

[6]故捭者,或捭而出之,或捭而內之:出,釋放。納,吸收。此句意謂,同樣是“捭”,可以是思想信息的釋放,也可以是思想信息的吸收。

[7]闔者,或闔而取之,或闔而去之:取,探取。去,摒棄。此句意謂,同樣是“闔”,可作思想信息的探取,也可作思想信息的摒棄。

[8]以化萬物:就像春夏秋冬,萬物均存在變化一樣。

[9]縱橫:自由自在地變化。

[10]反覆:或離反或復舊。

捭闔第四

捭闔者,道之大化,說之變[1]也;必豫審其變化,吉兇大命系焉。

口者,心之門戶也;心者,神之主也。志意、喜欲、思慮、智謀,此皆由門戶出入,故關之以捭闔,制之以出入。

捭之者,開也、言也、陽也;闔之者,閉也、默也、陰也。陰陽其和,終始其義[2]。故言“長生”“安樂”“富貴”“尊榮”“顯名”“愛好”“財利”“得意”“喜欲”,為陽,曰“始”。故言“死亡”“憂患”“貧賤”“苦辱”“棄損”“亡利”“失意”“有害”“刑戮”“誅罰”,為陰[3],曰“終”。諸言[4]法陽之類者,皆曰“始”,言善以始其事[5];諸言法陰之類者,皆曰“終”,言惡以終為謀[6]。

【譯文】

開啟閉合是道的最高表現形式。如果想使說辭變化多端,必須事先詳細觀察對方的變化,一切吉兇大事都與此有關聯。

口是心的門戶,心是神的主宰。意志、情欲、思慮、智謀都是由口出入,所以用捭闔之術封住口,控制它的出入。

所謂“捭之”,就是開啟、言說,是公開的,屬陽謀;所謂“闔之”,就是閉藏、緘默,是不公開的,屬陰謀。陰陽配合得好,事情的開始和結果才能處理得當,恰到好處。所以說,長生、安樂、富貴、尊榮、顯名、愛好、財利、得意、喜欲等是陽氣,稱為“始”;死亡、憂患、貧賤、苦辱、棄損、亡利、失意、有害、刑戮、誅罰等是陰氣,稱為“終”。

凡是那些順承陽氣的人,叫作“始”,他們以談論“善”來作為事情的開端。凡是那些效法陰氣的人,全稱為“終”,他們以談論“惡”來作為謀略的結束。

【感悟】

俗話說:“病由口入,禍從口出。”言從口出,言為心聲。要想把好“口關”,防備禍從口出,必先把好“心關”。要想把好心關,只有加強自己的涵養,加深自己的城府,凡事三思而后行,免招不必要的禍殃。

【故事】

嫘祖勸誡黃帝

草長鶯飛,白晝永長。

黃帝在陜北待膩了,在率領族人向中原遷徙時,于途中遇上了嫘。

嫘(念雷)小姐正抱著一個陶瓶去井里汲水,這個瓶子是古代高科技產品:尖口尖底,中間碩大,像棗核形狀。把它用繩吊進井里,就能自動傾倒,因為重心很高。等進水一滿,水和瓶子整體重心又下移,能使瓶子自動豎起來。

嫘雙手牽動細繩,把水瓶放進井里,她在勞動中顯露出的優美曲線,深深地吸引著黃帝。

黃帝走上前,注視著嫘小姐。嫘小姐那靜止的溫柔,仿佛千百蝴蝶,在她周身紛紛起舞。黃帝說:“是誰捧給我芳香的水漿,我就要為誰迷醉不醒,我將兒女情長,放棄讀書趕考。我將把追逐的艱辛和成功的榮耀讓位給古人和來者,甘心歲月蹉跎并且于事無補?!?

嫘一愣:喲,這個西邊來的帥龍真會說話啊。(是啊,人家一生下來就會說話!)

嫘惱恨的意思少了,多了些好奇,她看見黃帝頭上編著蝎尾形的朝天長髻(類似麻花辮子),五只野豬獠牙制作的發夾套在長髻上起固定作用。一串綠色石質飾品,像發帶一樣繞腦袋一圈。發帶以下,垂著一些小細辮子。耳外擋著方塊的、梯形的耳飾,質地像是細陶——這都是根據出土古人裝束推測出來的。黃帝的手腕上套著象牙鐲和玉鐲,好幾只,有寬有細,顏色紛雜,但右腕上是空的。黃帝的手指戴著石制的指環,大約是幫助拉弓用的。黃帝頸下又垂著一塊玉璜和一條象牙小龍作為胸佩,一個青紫一個潔白??傊S帝身上都是小零碎,像是旅游景點里兜售的小紀念品,實在有點另類。

嫘忍不住笑出聲來:“你是剛進化完的野人嗎?怎么穿得這么亂七八糟?”“我穿的是一套黃土風情,姑娘想聽嗎?”

“有話請講?!薄拔夷_下的黃土,即使全是黃的,也會因燒制技巧不同而有目感差異,造出紅陶、黑陶、白陶、彩陶不同系列出來。我的鞋襪顏色很深,像是重度烘燒的細泥黑陶,黑如漆,薄如紙,再經打磨,漆黑光亮。我的下裳(前后兩片的裙子,當時還沒有褲子)顏色稍暗,像是風味獨特的印紋紅陶。陶色較深,堅固耐用,是貯藏糧食的好罐子。我的麻線上衣顏色稍淺,像是柔順細膩的網紋白陶,胎制細白,器表光滑,光彩照人,可吃飯,也可喝水。而我的背包顏色內深外淺,點綴著藍寶石飾品,則像是獸紋彩陶,上刻有豬紋、狗紋、龍紋、虎紋,氣勢磅礴,剽悍豪放,象征著我的性格!”

嫘愣了半晌,輕輕咬著發梢,這家伙也太能說會道了:“照你這么說,那我穿的就是一套青山文化了?”

“怎么講?”

“即使全是青山,也會因為氣候的冷、熱、晴、雨而有差異。我的鞋襪顏色很深,像是太行山上的松嶺,陰冷詭譎。我的絲羅裙顏色稍淺,又有點泛白,像飄著冰雪的北漠大青山,深沉憂郁。上身絹衣的顏色更淺,像是江南溫柔婉轉的草坡,清澈明亮。而我的羅紗挎包顏色外深內淺,并且有綺錦的碎花背帶,就像是長白山頂的天池,岸邊還跑出幾頭小花鹿,映著云??~緲的倒影,蹦蹦跳跳,乖巧可愛?!?

黃帝驚訝得下巴差點掉在地上,愛死了這個女孩,終于跟她結為伉儷。

【注釋】

[1]道之大化,說之變:大化,變化。“說之變”,指游說原則并主張靈活運動。

[2]終始其義:指始終保持的義理,即善始善終。

[3]陰:指矯正性說服,已然使之止為終。

[4]諸言:各種言論。

[5]言善以始其事:講對方外部的有利條件,內部的積極因素,鼓動對方開始新的行動。

[6]惡以終為謀:講對方外部的不利條件,內部的消極因素,終止對方的謀慮。

捭闔第五

捭闔之道,以陰陽試之[1],故與陽言者,依崇高[2],與陰言者,依卑小。以下求小,以高求大[3]。由此言之,無所不出,無所不入,無所不可[4]。

可以說人,可以說家,可以說國,可以說天下[5]。為小無內,為大無外[6]。益損、去就、倍反,皆以陰陽御其事。

陽動而行,陰動而藏;陽動而出,陰隨而入。陽還終始,陰極反陽[7]。以陽動者,德相生也;以陰靜者,形相成也。以陽求陰,苞以德也[8];以陰結陽,施以力也。陰陽相求,由捭闔也[9]。

此天地陰陽之道,而說人之法也,為萬事之先,是謂“圓方[10]之門戶”。

【譯文】

開閉的法則,都可用陰陽之言進行試探。因此對正派的人要談論崇高的事去試探他;跟陰險的人談論要用卑小的事去試探他。用低下要求卑小,用崇高要求宏大,這樣說來,沒有什么不可以探測出,沒有什么不能深入進去,沒有什么不能辦到的事。

用這種道理可以說服一家人,說服一個國家,說服天下人。陰則無內可言,陽則無外可言,游說之道能大能小,能屈能伸。所有益損、去來、背反等都可以運用陰陽之法應對的。

陽氣動就要行事,陰氣動就可以收藏。陽氣活動而顯出,陰氣隱藏而進入。陽氣到了極點變為陰,陰氣到了極點就反為陽。以陽氣而活動的人,道德由此增長,以陰氣而安定的人,形勢會隨著助長,事物由此而形成。以陽氣來追求陰氣,就要用恩德來包孕,以陰氣來結納陽氣,就要以力量來施行。陰陽相互追求,是根據開合來決定的。

這就是天地陰陽的法則,也是說服人的基本方法。是萬事萬物的先知先覺,也就是所說的天地之門。

【感悟】

天下的事物無不包含著陰陽、正反兩個方面,這兩個方面相輔相成,在一定條件下可以互相轉化。也就是說,天下的事物沒有不可以轉變的,有了條件就能夠轉變,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同樣可以使之轉變。人們可以根據這個道理去處理事物。

【故事】

伏羲氏的思想

相傳很久以前,有個叫伏羲氏的人做了國王。他感到天地萬物紛亂復雜,于是就想用一種方法,來總結出大自然的規律。一天晚上,伏羲氏抬頭觀察天空時,忽然發現,天空中星羅棋布的大小星星,縱橫交錯的位置不是和地上的山川河流有相通之處嗎?第二天,伏羲氏又仔細地觀看了鳥獸的花紋和巖石的裂縫,在這個基礎上,他最終發明了“八卦”。

那時候,人們在水中捕魚非常困難,他們只能用樹杈戳,一天下來,捕不了幾條。伏羲氏又運用疏密相間的黏附原理,發明了漁網,從那以后人們捕魚就容易多了。

伏羲氏死后,神農氏當了國王。他根據八卦遇到困境就加以改革,改革之后就行得通的原理(“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將樹條用火烤后弄彎,制成犁,就能夠成片成片地開墾荒地了。土地多了,于是生產的糧食也多了。但人們所種的東西并不是相同的,于是,神農氏又發明了市場。他規定:凡是需要交換東西的人,在某一固定的時間,將所要進行交換的貨物集中在市場上,彼此想到用不同的東西進行交換自己想要的東西。

再后來,黃帝、堯、舜先后擔任國王,又發明了衣裳,并通過衣裳的樣式、顏色區分出高低貴賤;又發明了船、弓箭、牛車和馬車等。從此以后,人們的生活便極大地方便起來。

【注釋】

[1]以陰陽試之:指用或正或反、或直或隱的游說方法試探和把握對方的思想。

[2]與陽言者,依崇高:與心理態勢積極的人言談,宜從大處著眼。

[3]以下求小,以高求大:從低處做微觀分析,從高處做宏觀分析。

[4]無所不可:任何地方、任何場合都沒有什么不可以的。

[5]可以說人,可以說家,可以說國,可以說天下:意謂小可以說服一人一事,大可以說服天下萬民,天下大事。

[6]為小無內,為大無外:微觀上說服可及無限之微,宏觀上說服可及無限之廣。

[7]陽還終始,陰極反陽:意為陰陽運行,彼此相生,互相轉化。

[8]以陽求陰,苞以德也:對方消極,要去鼓動他,使他昂奮,要以德感化。苞,通“包”,包容。

[9]陰陽相求,由捭闔也:意謂積極與消極的相互影響,相互轉化,是由捭闔之術作用的結果。

[10]圓方:天圓地方,智圓行方,語圓事方。方,指原則性;圓,指靈活性。

為你推薦
天之下
會員

昆侖紀元,分治天下的九大門派為新一屆盟主之位明爭暗斗,關外,薩教蠻族卷土重來……亂世中,蕓蕓眾生百態沉浮,九大家英杰輩出,最終匯成一首大江湖時代的磅礴史詩,并推動天下大勢由分治走向大一統。

三弦 29.5萬讀過
我叫趙甲第(原名:老子是癩蛤?。? class=
會員

【扮豬吃虎+逆襲燃爽+掉馬打臉】豪門棄子打工記!烽火戲諸侯都市勵志作品、元祖級男頻爽文!影視劇《我叫趙甲第》原著!我叫趙甲第,綽號趙八兩,偽宅男,武力值不詳,智力值比較變態,理科無敵。聰明絕頂卻錦衣夜行,家財萬貫卻素袖藏金。別人笑我癩蛤蟆,我笑別人看不穿??此茖沤z一枚,實際卻是豪門繼承人、超一線富二代。但作為最“窮”富二代,我的底氣不是姓趙,是敢拿命賭明天。翻開本書,看“土強慘”如何一路逆襲、攪弄風云!

烽火戲諸侯 13.5萬讀過
三體全集(全三冊)
會員

【榮獲世界科幻大獎“雨果獎”長篇小說獎,約翰·坎貝爾紀念獎,銀河獎特別獎】套裝共三冊,包含:《三體I》《三體II:黑暗森林》《三體III:死神永生》對科幻愛好者而言,“三體”系列是繞不開的經典之作。這三部曲的閱讀體驗和文字背后的深刻思想配得上它所受的任何贊譽。

劉慈欣 213萬讀過
龍族(1-4合集)
會員

累計銷售量達千萬冊的青春幻想小說,被譽為“東方的《哈利·波特》”,作者江南本人獲得2013年中國作家富豪榜榜首的榮譽。主角路明非原本只是一個普通的高中生,在申請留學的時候收到了來自屠龍學院——卡塞爾學院的來信,從此開啟了他不平凡的人生,在伙伴陳墨瞳、楚子航、愷撒等人的幫助下,屬于龍族的神秘世界逐漸在他們面前展開,路明非神秘莫測的身世也慢慢浮出水面。

江南 201萬讀過
明朝那些事兒(全集)
會員

《明朝那些事兒》主要講述的是從1344年到1644年這三百年間關于明朝的一些故事。以史料為基礎,以年代和具體人物為主線,并加入了小說的筆法,語言幽默風趣。對明朝十七帝和其他王公權貴和小人物的命運進行全景展示,尤其對官場政治、戰爭、帝王心術著墨最多,并加入對當時政治經濟制度、人倫道德的演義。它以一種網絡語言向讀者娓娓道出明朝三百多年的歷史故事、人物。其中原本在歷史中陌生、模糊的歷史人物在書中一個個變得鮮活起來?!睹鞒切┦聝骸窞槲覀兘庾x歷史中的另一面,讓歷史變成一部活生生的生活故事。

當年明月 275萬讀過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武川县| 凌云县| 泾阳县| 新丰县| 合山市| 山阴县| 吉水县| 津市市| 贵德县| 北京市| 五原县| 道真| 石景山区| 阿鲁科尔沁旗| 江津市| 新闻| 辛集市| 青龙| 汉阴县| 清河县| 平顺县| 达尔| 孟津县| 余干县| 靖宇县| 和田县| 息烽县| 探索| 义乌市| 江华| 长沙县| 五原县| 金乡县| 顺平县| 肇源县| 比如县| 杨浦区| 六盘水市| 休宁县| 新郑市| 卓尼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