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晚霞明處暮云重:清代卷
- 王小舒
- 1063字
- 2019-11-15 14:21:30
前言
清王朝是一個由少數民族統治的政權,然而清王朝又是一個全面接受當時先進的漢文化傳統的政權,其自覺性、徹底性遠遠超出了之前任何一個少數民族政權,這一點為當時以及后來許多人所贊賞。
堅守文化正統,全盤繼承中華歷朝文化之脈絡,這本來沒有錯,也是清王朝能夠立國近三百年不被推翻的原因。然而,17世紀以后的中國,面對的世界已經發生了重大變化,西方的工業革命業已成功,科學技術迅猛發展,社會制度幾經變革;國內,商品經濟的發展也到了需要體制改革來適應的節點,但清朝作為中國最后一個封建王朝,卻拒絕向外界學習,拒絕直面社會現實,不愿做任何改變,對外閉關鎖國,對內采用束縛思想的八股取士和利用嚴酷的文字獄打壓士人,頑固守護著既有的一切,執著對抗時代發展的潮流。
即便如此,中國社會依然沿著明朝后期的近代化趨勢在緩慢、艱難地向前發展,商品化和城市化的進程也沒有停止,一度甚至造就了所謂的“康乾盛世”。在社會制度沒有發生根本變革的形勢下,這其實是中國封建社會的最后一次輝煌,然而,也從此邁入了自己的衰亡之途。
清朝的文化在華夏歷代文化中是別具一格的,他肩負起了整理和總結的任務。清代文人傾注自己的全部心力,全面地搜集、校勘、考證、梳理古代的典籍,故成就了集大成式的文獻匯集,為華夏文明的傳承作出了重大貢獻。
清朝的審美文化也別具一格,他吸納了歷朝歷代的文化因子,將它們融為一體,并進一步推向極致。比如瓷器領域,我們看到大明五彩、元青花、宋青瓷竟然重新出現在世面上,但在器型、圖案、色質諸方面又比前代更精致,更勝一籌。甚至,還綜合融匯了前朝的多種工藝技法,創制了琺瑯彩和粉彩這樣的新瓷種,讓人嘆為觀止。
你還能看到這樣一種有趣的現象,凡是前朝創制的優秀產品,在清朝一定會重現,無論是器皿、家具、服飾、車船之類日常用度,還是繪畫、書法、篆刻、詩文以及小說、戲曲等藝術領域,都有對前朝的精心模仿,且均具出藍之效。比如小說《紅樓夢》、《聊齋志異》,戲曲《長生殿》、《桃花扇》,都是這方面的典型。
然而歷史畢竟是要向前發展的,社會演化的進程誰也擋不住。其實,早在康熙、乾隆年間,反對墨守前規、表現叛逆心態的審美傾向就已經出現,比如八大山人和石濤的畫作、揚州八怪的藝術追求以及袁枚為首的性靈詩派的出現等。清王朝的后期,更是涌現出了像龔自珍這樣的知識分子,大力呼喚變革,痛斥因循守舊,這一切逐漸成為當時社會的共識。隨著西方列強的侵入,變法圖存的呼聲大起,一浪高過一浪,中國于是到了大變革的前夜。這也正是華夏審美文化繼往開來、推陳出新的重大時刻,中國從此開始了一個嶄新的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