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宗元家里,他妻子在上班,還沒有回來,兩人拿出各自的電腦,在客廳里討論起來。可是真的開始,卻沒有一點頭緒。兩人就這樣目光呆滯地坐在沙發(fā)上,坐了一會兒,宗元拿起電腦操作起來,李韶華看不懂他在干嘛,只是屏幕上閃過一條條代碼。他在那不停的敲打著,一旁的李韶華只能默默地看著。他在腦子里詢問它:“什么時候才到,不能說,那能給點提示嗎?”
對方沒有任何回應,這也是預料中的結果,它憑什么幫助自己?李韶華靠在沙發(fā)上,就知道是這樣,看來是真的解不開了!
宗元也停下了手上的動作,屏幕上并沒有出現什么有用的信息,這時李韶華坐直身子輕輕拍了拍他的肩膀,示意他把電腦給自己。
“怎么了?你有想到什么嗎?”宗元問道。
可是李韶華沒有回到,而是伸手拿過了電腦,宗元覺得他有點奇怪,但是有說不出哪里怪,只好把電腦給了他。接過電腦后,李韶華就像一個電腦高手一樣操作著,宗元從沒見過這種操作!還可以這樣嗎?他疑惑的看著李韶華,而李韶華眼睛盯著屏幕,似乎不被外界打擾。宗元想看看有什么結果,也就沒有說話,只是安靜的看著。兩分鐘后,李韶華停了下來,他把電腦還給宗元。宗元結果電腦,屏幕上有一段視頻,他剛準備播放,李韶華開口說到:“這是什么?你解開了嗎?”
這話讓宗元不解:“這不是你解開的嗎?”
“我?”李韶華問道。
宗元點點頭。
“不可能,我又不是什么電腦高手,我怎么會做這些!”李韶華說到。
“可就是你,從我手里拿過電腦,真的讓我大開眼界,就那兩分鐘,是我從沒見過的操作,我想說,人類決不會這樣操作,看你剛才得神情,我都覺得你鬼上身了!”你剛才到底怎么了!怎么一下子變的這么厲害?
“我?………難道是它?…”李韶華說到。
“誰?”宗元問道。
“還記的我跟你說過的那個信號嗎?”
“記得!怎么了?”
“剛才應該是它控制了我,剛才的事我完全沒有印象!”
“你是說它控制你,然后做了這些?”
“是的,我以前就曾懷疑過它可以控制人的身體,現在我確定了,它的確可以!”
“那這也就解釋了你剛才為什么會有那么非人類的舉動!”
“這是什么?”李韶華看著電腦屏幕說。
“不知道,我還沒看過!”說著宗元播放了屏幕上的那段視頻。
兩人認真的看著,臉上的表情,從疑惑到驚訝,再到驚恐,最后雙眼空洞。
看完后,兩人都沒有說話!而是目光呆滯地看著電腦。
這就是你在隱藏的密秘嗎?不是說還不是時候嗎?皮特是因為知道這些死的嗎?
“不是?”
那個聲音再次出現在李韶華腦中。
“那是什么?”李韶華說出聲來,旁邊的宗元一臉不解的看著他說:“你說什么?”
“是它在說話!”李韶華小聲對宗元說道。
“它?”
李韶華指了指自己的頭,宗元一點都看不明白。
“它說了什么?”宗元問道。
李韶華沒有回答而是自顧自說:“你還沒回答我!”
“其實他什么都沒有發(fā)現,而是我告訴他的,在他知道真相后,他選擇了自殺。就是這樣!”
“就是這樣?就這么簡單?那你讓我們知道的原因是什么?”李韶華問道。
“很簡單,我想知道你們會做出什么選擇?”
“你是覺得我們會做出和皮特一樣的決定?”
“不會嗎?”
“雖然真相很出乎意料,但是這還不足以讓我結束自己的性命!我剛看的時候,的確不知所措!不過很快我就平靜下來,既然我已經知道,那我就會阻止這樣的事發(fā)生!”李韶華說到。
“哈哈!你阻止不了!”
“怎么?你會殺了我嗎?”李韶華說到。
“那倒不會,不過你忘了我原本在你腦子的是干嘛的嗎?”
對啊,它能刪除我的記憶,它只要清除這些,那就像什么都沒發(fā)生一樣。那我必須想辦法把這些記錄下來。
“你真以為你能記錄下來嗎?其實你電腦里的都是我留下的,我控制他的身體留下的這些。這就是你們想盡辦法都無法破解的原因!”
“你到底想讓我怎么做?”李韶華吼道。
…………對方沒有再說話,再次沉默。
“他跟你說什么了?”宗元問道。
李韶華看著身旁的宗元,皮特因為知道了真相選擇自殺,宗元會怎么選擇?
“你看完這段視頻有什么想法?”李韶華說到。
“想法,我看來這就是無稽之談,這不可能!!!”宗元說到。
“你不相信它說到?”李韶華接著問。
“不相信!!
是啊,宗元跟他們不一樣,不會相信這些看來如此荒唐的事,可是皮特信了,為此放棄了生命,但是選擇不相信就可以了嗎?它會有什么后續(xù)的動作,我不相信它突然告訴我們這些,僅僅只是因為想讓我們知道而已。它的目的到底是什么?還有這段視頻說的是真的嗎?你們到了哪里?李韶華抬頭望著天花板想著,想象自己看到了正在太空中航行的飛船。。
飛船離月球近在咫尺,所有船員都回到了各自的座位上。這是他們第一次看到如此清晰的月球,就像觸手可及一樣,現在他們已經進入了環(huán)月軌道,飛船開始減速,并被月球引力捕獲,進入繞月。月球和平時在地面看到的不一樣,現在它沒有皎潔的光,看起來更像是荒無人煙的大戈壁毫無生機。一開始的幻想好像破滅了,這里沒有任何文明的痕跡,也沒有任何人來迎接他們,這里就是一個死寂的荒漠。但是他們這次的目的并不是在月球表面尋找,而是在內部,不過在這之前,他們要先順利降落在月球表面。
飛船在繞月中,先后與前幾次發(fā)射的探測器取得聯系,這些探測器大多還正常工作,以及軌道上的月球衛(wèi)星。他們利用中繼衛(wèi)星向地球發(fā)送了信號,在降落前他們會進行一次高速率的信息傳送。前面說過,這次任務會以2K視頻在全世界直播,而延遲會被控制在10秒以內。測試結果顯示通訊正常,延遲也在正常范圍內,在與地面確認后,啟動了視頻通訊。連通的一刻,在控制大廳的屏幕上出現了他們在艙沒的畫面,畫面的左上角顯示著分辨率2K,碼率12670,延遲7.8秒。在地面上通訊這個延遲完全沒法交流,可是在地月這個距離上,這個延遲已經是相當小了。中國,俄羅斯和美國同時收到信號,再由這三國將信號發(fā)送到全球,這樣全世界都可以在電視網絡上觀看直播。
飛船已經到位。
“我們已經到達指定位置,準備分離飛船和鉆機!”
“同意,分離!”
楊文昊哥航天員給就各位,他們負責分離和遠程控制。楊文昊在面前的屏幕上點了幾下。
“準備分離,五,四,三,二,一,分離!”
飛船輕微的震動,監(jiān)視器上鉆機正在緩緩離開,到達安全距離后,航天員操控鉆機調整姿態(tài),四條支腿對準月球表面。電腦在計算降落的角度和距離,到降落地點后,點火,鉆機助推器啟動,鉆機向著月球沖過去。飛船上的鏡頭追著鉆機,整個降落過程都在所有人的注視下。飛船上這顆攝像頭搭載這一千倍焦距的鏡頭,這樣一來,鉆機始終都在畫面的中心,清晰可見。艙內,大家都在看著屏幕上的數字,這是鉆機離月表的距離。這串數字在飛快的減小,鉆機正在極速降落。飛船上能看到的所有數據和畫面在地球上都能看到,距離月表五千里的時候,鉆機開始減速,最后在離月表二十米時反推發(fā)動機啟動,月表吹起一陣塵土,鏡頭中看不到鉆機。但是系統(tǒng)傳回的數據顯示飛船已經成功降落。很快飛起的塵土重回月球表面,鉆機再次清晰的軌道大家視線中,它準確的降落在預定的位置,這是月球上最低點。
降落完成后,楊文昊打開鉆機的操作面板,輸入了啟動密碼,然后就是漫長的等待時間。鉆機啟動自檢的過程會持續(xù)幾分鐘,在這個過程中系統(tǒng)不會有任何反應,但是這幾分鐘對于所有人來說,就像一個小時一樣漫長。飛船里沒人說話,都在安靜的等待著系統(tǒng)的回饋。在地面上,全世界都在屏氣凝神。所有人都在看著電腦,電視,手機,任何一塊屏幕。
怎么還不出現,已經過了三分鐘了!信號沒有連接上嗎?還是系統(tǒng)出現故障?還是說降落過程中出現了損壞?楊佳偉的大腦中冒出各種想法,可能出現的情況他都在腦中過了一遍。張乾在他旁邊,臉上沒有任何表情,看不出他緊張擔心,還是無所謂!他應該是胸有成竹吧!這是他一手設計個打造的,它的性能他最清楚!應該相信他!
五分鐘后,屏幕上終于出現了久違的代碼,這是鉆機自檢完成進入系統(tǒng)的準備。看到這,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氣。終于進入了系統(tǒng),屏幕上顯示鉆機所有的傳感器狀態(tài),鉆機的狀態(tài)出奇的好,就和在地球上一樣,到目前為止一切都還算順利。楊佳偉心總算放下,他回頭看了看張乾,他的表情依舊沒變。楊佳偉感覺有點看不懂他了!不過他也沒在意這些,反正鉆機看來是正常的,這就夠了!
鉆機投放完成后,幾人從位置上起來,趙齊和另外三人來到物資艙,他們把其中一小部分物資搬到了軌道艙里,因為有一人會留在軌道艙內,這些是給他生活留下的物資。分配完成之后他們離開物資艙并關上了物資艙的入口,然后回到了登陸艙。在投放鉆機后,他們繼續(xù)圍繞著月球旋轉,在經過投放點時,物資艙分離,隨后助推器啟動,物資艙也向著月表飛去。根據設定它會降落在鉆機半徑五十米范圍內。整個降落過程很順利,物資艙降落在鉆機九點鐘方向,距離鉆機四十二米,這個距離稍微遠了點,但也算合理,只是他們去取物資的時候路程會遠點。雖然只有四十二米,在月球上也夠他們折騰一段時間了,好在他們有一臺搬運機器人,這個機器人其實是一臺月球車,方便他們在月球上快速移動。
在鉆機和物資艙順利降落后,進入最關鍵也是最危險的階段,分離登陸艙并降落月球。根據規(guī)定,美國宇航員史蒂芬森會留在軌道艙內,在空中守護。剩下的五人乘坐登陸艙降落月表。史蒂芬離開登陸艙后,關上了登陸艙和中間艙的通道。在飛船繞回到登陸點后,登陸艙分離,楊文昊一個人操作著登陸艙。趙齊開始緊張起來,心跳加速,宇航服檢測到他的心跳過快,右手腕上亮起了紅燈。
“趙教授,冷靜下來!”楊文昊說。
趙齊調整的呼吸,放空大腦,不讓自己去想任何事情。紅燈滅,心跳也降了下來。
“你剛才在想什么?心跳升的好快!”楊文昊問道。
“沒什么!好了!已經沒事了!”趙齊說到。
確認沒問題后,楊文昊開始登陸程序。之前對接鉆機的一方轉向了月球,四條腿伸了出來,位置調整好后,助推器啟動,登陸艙追隨著物資艙而去。下降的過程中艙內有點顛簸,這讓趙齊很緊張。降落的危險性僅次于起飛,在最后一刻如果反推沒有正常開啟,登陸艙會重重的砸到月球上,雖然月球的引力只有地球的六分之一,但是這個力度也足夠致命。剛才趙齊心里也正是想到這個,一時沒有調整好心態(tài),才心率過快。整個降落過程中他都在不停的安慰自己,說服自己不要去想那些,并告訴自己一定會成功的,不會有任何危險。楊文昊作為職業(yè)宇航員的心態(tài)很好,他完全沒有緊張或者是害怕,一直都很鎮(zhèn)定。他眼睛緊緊盯著屏幕,距離月表還有一萬米,八千,七千,六千……距離越近,趙齊越發(fā)緊張,最后他直接閉上了眼睛。
四千米,三千五百米,三千米,兩千五百米,兩千米,一千五百米,一千米,五百米,三百米,一百五十米,一百米,五十米,三十,登陸艙突然震動了一下,這一震讓趙齊心里一驚,然后飛船再次震了一下。
“我們到了!”楊文昊說到。
到了嗎?趙齊睜開眼睛,屏幕上顯示零米,艙外攝像頭拍到的畫面也證實他們已經降落在月球表面。這一刻,趙齊全身無力,整個人癱在位置上。
楊文昊利用攝像頭查看了周圍的環(huán)境,從畫面看來,他們降落在鉆機的兩點鐘方向,距離鉆機三十二米,距離物資艙六十多米。雖然有點遠,但好在安全降落。降落后楊文昊迅速與軌道艙和地球取得聯系。在得知他們安全降落后,大廳里一陣歡呼,這至少是個好的開始。
降落月表后,支腿向內收起,登陸艙下降,最后坐在月表上。現在看上去就像一個圓罐子放在地上,不過還沒結束。楊文昊在艙內啟動自檢,系統(tǒng)檢查*的完整性,從檢查結果來看,*完好,楊文昊一鍵啟動,*的伸展程序。
從外面看,艙壁從接口處裂開,向上和四周延伸出去。艙外壁被分割成幾塊,大部分向上抬起,只有三塊向三個方向延伸。膨脹的越來越大,登陸艙就像被一個巨大的氣囊包裹著。現在已經能看出一個大概的模樣,這就是一個巨大的*,登陸艙包裹在*的中間,在三個方向上有三個通道,通道的出口是由艙外壁做成的門,通道內還有一個門,這三個通道就是他們出入的隔離艙。充氣完成后,*支好了,這是一個直徑十八米的氣囊*。系統(tǒng)檢查后顯示*內氣壓穩(wěn)定。
“好了!各位!咱們要出去干活了!”楊文昊說到。
“走吧!”眾人回到。
他們穿著宇航服從登陸艙內出來,進到*內,*從里面看來空間很大,不過現在里面還是空蕩蕩的,現在他們要去物資艙,把東西都搬過來。
“通道比較小,一次只能容納兩人,所以我們分開走,你們兩個去1號通道,我和他走2號通道,剩下就走3號通道。。”楊文昊說到。
大家分開向各自通道走去,楊文昊和趙齊走到2號通道內門前,并打開了門,他們走進去后,趙齊將門關上。
“把帽子戴上吧!”
兩人帶上了頭盔,楊文昊在手臂上的屏幕操作。
“正在減壓!”系統(tǒng)提示到,幾秒鐘后,減壓完成,楊文昊打開了外艙門,開門那一刻,他們第一次看到了月球上的風景。他們走出來,腳踩在月表上,這一刻的心情無以言表,這是人類大半個世紀后再一次踏上月球表面。
而作為第一次上天就來月球的趙齊來說,更是興奮不已,到現在為止他都還感覺是在做夢。他輕輕的蹬了一下腿,整個人跳起來有接近一米高,要知道他身上還有近百斤的裝備,他就像個孩子一樣在那里蹦跶著。其他幾個人也都出來,他們蹦著聚到一起。
“這感覺太妙了!從沒想過,我會有登月的這一天!”趙齊說到。
“是啊,一輩子呆在實驗室里,從沒想過會來到這!”地質學家伊萬說。
他們向四周望去,一片寂靜,月球上并沒有人們想的那么美麗,這里只有荒漠,前方物資艙外的指示燈在不停的閃著紅光。
“走吧,還有很多事要做!”說完楊文昊帶著他們向著物資艙走去。
月球的引力只有地球的六分之一,短短的六十多米,大家走的并不順利。大多都是蹦著前進,不時還會摔到,不過倒下來用手一推就又站起來了,這一路他們更像是在玩鬧。趙齊撿起一塊小石子像天上扔出去,它飛的很快也很高,最后消失在視線中。
“你說它會飛到哪去?”楊文昊說。
“哪都去不了!月球引力雖然小,但還是有的,它最后還是會掉到月球上。”趙齊說。
幾人在玩鬧中來到了物資艙前,對他們而言,物資艙也是個龐然大物,它直徑五米米,長五米,現在就躺在月表上。楊文昊走到艙室的入口處,手動打開艙。打開后,艙內的照明啟動,物資還是整齊的綁在艙壁上。楊文昊進到艙內,在入口的艙壁上有一個操作面板,他按了一個按鈕屏幕亮了,隨后輸入密碼,屏幕上顯示是否釋放搬運車。楊文昊在無線電內說到:“大家注意一下,我準備釋放搬運車了!”
“好的!收到!”
所有人都回到后,楊文昊點了確認按鈕。
物資艙外面,原本正常的外壁,從接縫處裂開,一個長方形的門向下打開。門板慢慢向下張開,在門板上還有一個緊貼著的機具,它就像一個六個輪子的板車。門板完全打開后,伊萬,走上前去,打開了搬運車前面的一個小鐵盒子,里面有幾個按鈕,他按了其中兩個,搬運車的警示燈亮起,每個人手臂上的屏幕顯示已連接三個字。搬運車和每個人手臂上的操作器相連,大家都可以控制它,伊萬在屏幕上點了兩下,兩條機械臂從搬運車的地盤下伸出來。然后他滑動屏幕,搬運車也跟著他手指滑動的方向移動。搬運車使用的是六個球形輪胎,所以它可以原地朝任意方向移動。伊萬操作它從門板上下來,移動到物資艙的入口處。三人進到艙內,將物資從里面搬出來,外面的兩人把這些物資整齊的碼在搬運車上。這些是他們這兩個月在月球上生活工作需要的所有物資,雖然任務計劃的是兩個月,但是為了保險起見,準備了三個月的生活物資。這臺長三米五,寬一米七的板車上整整碼了三層,還沒有搬完。
“先把這些運回去吧!”趙齊說。
大家看了看艙內的物資,又看了看車上的。
“一趟裝不了,還得跑一趟!”唐尼說。
“行吧,先回!”楊文昊說。
他們從艙內出來,五人都攀在搬運車的外沿,伊萬操作車子向*駛去。還好有這臺車,要是靠他們手工操作這些物資,得搬好幾個小時。
“天快黑了!”唐尼說。
大家抬頭看了看,太陽正在向著月球背面移動。
“這樣吧,我們先把這些搬下來放在通道外,然后留兩人將這些搬進去,其他人去物資艙把剩下的搬過來,要在天黑前把這些物資搬到*內才行!”
“可以,就這樣!那趙教授,唐尼博士,你們留在這!我們去搬剩下的物資。”楊文昊說。
“好!沒問題!”趙齊和唐尼回到。
他們把車上的東西搬下來后,三人立刻回去物資艙。趙齊打開通道外門,兩人將物資搬到通道內,不過通道空間有限,才搬了三分之一,就裝不下了。唐尼留在外面關上了外門,趙齊在通道內,給通道加壓,隨后開啟內門,將這些物資搬進*內。穿著宇航服搬東西太耗費體力,兩人搬了兩趟就體力不支了,他們坐在通道外休息,這是搬運車載著剩下的物資回到的*前。
“我們去2號通道,把這些運到那2號去。”楊文昊說到。
第二批物資運到了2號通道口,并卸在通道門口,大家一起把這些物資搬到*內。所有人進到*,并關上了通道門,在確認壓力和空氣質量后,楊文昊率先取下來頭盔,他深吸了一口氣:“嗯!各位換衣服吧!”
大家都跟著取下了頭盔,隨后換上了艙內宇航服,更輕便,因為接下來他們還有活要干。
“先把吃的搬出來吧!餓了!”伊萬說。
“我也是,先找吃的吧!”大家附和道。
“好像在那一堆!”幾人圍在一起,把裝食物的箱子從一堆物資中扒了出來。
“接著!”趙齊把食物拿出來分給了大家。
“這個不是即時食品吧!”語言學家說到。
趙齊看了一下包裝,寫著加熱食用。
“我們帶了微波爐,找一下!”楊文昊說。
又在一堆物資中找出微波爐,插頭插上,把食物放進去,沒過多久,食物的香氣飄滿整個*。
這香味!……好久沒問道了!不行!太餓了!”古生物學家安東說到。
這幾天在飛船上吃的都是即時食品,好久沒吃飯加熱食物了。
“先吃個水果墊墊吧!”趙齊從箱子中拿出幾個蘋果,大家拿到蘋果就吃了起來!
“好了!可以了!”楊文昊把加熱的食物拿出來,幾個人饞的完全沒有了形象,迫不及待的吃了起來。
填飽肚子后,要開始整理東西了,這時太陽已經下山很久了,月表迎來了黑夜,這是他們在月球上的第一晚。
他們把所有的物資都拿出來!
“電腦,桌椅,這是水循環(huán)系統(tǒng),空氣循環(huán)系統(tǒng)……”
大家分工明確,兩人組裝桌椅,兩人組裝架子,一人把這些物資分類放好,經過三個多小時的勞動,終于把物資都整理好了。現在*內,看起來就像個工作室,在*的一邊是貨架,上面擺滿了各種物資,貨架的旁邊是水循環(huán)系統(tǒng),他們所有的生活用水都會在這個系統(tǒng)內循環(huán)使用,也包括他們排泄出來的,水循環(huán)系統(tǒng)旁邊是洗浴間,衛(wèi)生間。貨架的另一邊挨著1號通道,然后是空氣循環(huán)系統(tǒng)。旁邊就是他們工作的地方了,這里有個幾張桌椅,每張桌子上都有臺電腦,在桌子上方的墻上掛著三臺顯示器。工作室旁是廚房,所有的食物和加工的器具都放在著。這些圍成一個圈,中間是登陸艙,登陸艙的下層在*內,也是他們的臥室,上層在*外,上面這一層可以分離,也就是返回艙。
“終于整完了!”一*坐在椅子上說到。
“現在有點感覺像在地球上了!”伊萬說到。
“我也這么覺得,如果不是這個……”趙齊跳了一下說:“這個引力,我真覺得就是在地球上!”
“先把設備啟動吧!”楊文昊說到。
大家做到位置上,啟動了設備。上層艙外的攝像頭啟動后把艙外的景象顯示在大屏幕
上。外面一片漆黑,只有物資艙和鉆機上有一兩個指示燈在閃爍。
“這就是月球的夜晚嗎?習慣了地球上霓虹閃爍的夜晚,這里一下子還無法適應!”楊文昊說。
“是啊,這里就我們五人!”趙齊說。
“那比一定!”安東指了指地上說:“這下面說不定還有驚喜。”
“這還不好說,下面有什么,還得等我們鉆下去才知道!莫名有點興奮,好像快點開始!”唐尼說。
“大家先檢查一下各個系統(tǒng)運行情況!”楊文昊說到。
“能源供應穩(wěn)定!”
“空氣循環(huán)系統(tǒng)運行正常!”
“監(jiān)控系統(tǒng)運行正常!”
“水循環(huán)運行正常!”
“通訊正常!”
所有系統(tǒng)啟動以后,他們在月球上向地球發(fā)回了第一條信息。
“我們準備好了!”
控制大廳里收到了這條信息。鐘時昌回復他們:“準備切換信號!”
“收到!”楊文昊回到。他在電腦上操作了一下,很快在大廳的屏幕上出現了他們的畫面。大家都擠到鏡頭前,對著鏡頭揮手。
“收到了嗎?”
從畫面中看到大家,雖然有些疲憊,但是都很興奮!鐘時昌也放心了許多。張乾和楊佳偉也在一旁看著。
“大家都還好嗎?”鐘時昌問道。
“很好!抑制不住的開心!第一次來到月球!這感覺太美妙了!”唐尼說完拿著攝像頭在*內走了一圈,向他們展示*內的環(huán)境。
“你們滿意就好!現在月球上是夜晚吧?”鐘時昌說。
“是的!”楊文昊回到。
“大家都忙了一天了,今晚早點休息吧,明天開始打孔!”鐘時昌說到。
“好!”楊文昊回到。
“對了,我會把你們的通訊接入電話網絡,你們隨時可以在月球上和家人通話!”鐘時昌說到。
“太好了!我還在想要怎么和家人報平安!”趙齊說到。
對話結束后,他們把攝像頭固定在貨架上,正對著他們的工作間。*內有三個攝像頭,外面有兩個。所有的畫面在地球上都能看到。
知道可以和家人打電話后,趙齊坐在位子上,用電腦撥打了父母的電話。耳機里一直在嘟嘟的響。月球和地球之間有這30秒的延遲,所以接通這個號碼需要30秒。這半分鐘也是十分的漫長。
“喂?哪位?”一女士的聲音。
“媽!是我趙齊!”趙齊說到。
對方似乎還不太相信是他。
“你現在應該在月球上吧,怎么還能和我打電話!”對方說到。
“媽,你沒看電視嗎?我是在月球上但可以和你們打電話啊!”趙齊說到。
“哦!這樣,我和你爸剛從外面回來,沒看電視!”對方說到。
“媽!您還真是一點都不關心你這個兒子啊!”趙齊說到。
“也沒什么,主要是我們都相信你能照顧好自己!”對方說。
趙齊和家人聯系的同時,其他幾人也在和地面通話中。看來這幾顆中繼衛(wèi)星,很好的完成了任務,在傳送5個2K視頻畫面的同時,進行地月之間語音聯系,也沒問題。
與地面通話結束后,大家回到臥室休息。地上控制大廳里,大多數人也都回去休息,只留下了幾名值班人員。這時的視頻畫面并沒有向全世界直播,只有其他兩個國家可以看到。
在月球上迎來新的一天,不是所有人都能有這樣的經歷,當太陽從月表的一邊升起的時候,陽光從那里開始掃過來,月球表面溫度極速上升。在地球上看到的就是一輪明月,估計地上會有人拿著望遠鏡看月亮,想看看能不能看到他們。
陽光照到月球的時候,通過窗口照進休息室里,里面一下子明亮起來。趙齊第一個起床,他來到衛(wèi)生間洗漱,然后到廚房,做起了早餐。接著是唐尼,伊萬還有楊文昊都陸續(xù)起來,有人到廚房幫忙,有人來到健身區(qū)做做運動。安東最晚起來,他來到廚房的時候,早餐剛做好,噴香的食物讓他迅速結束洗漱,來到餐桌上。
“來,為我們在月球的第一個早晨干杯!”大家舉起杯子,有牛奶有果汁。
“這個好吃!真的我最喜歡你們中國的食物!我有學過,但是做出來完全不一樣!太難了!”伊萬說到。
“等有機會,我教你!”趙齊說到。
“好!我記下了,你們中國有句話叫君子一言駟馬難追!”安東興奮地說到。
“沒問題,等我們回到地球,一定教你!”趙齊回到。
早餐在愉快的談笑中結束,隨后,大家迅速進入工作狀態(tài)。首先要做的就是啟動鉆機。開始之前,他們撥通了和地面的視頻通訊。張乾,楊佳偉都在現場,關注著他們的操作。
之前鉆機登陸啟動后一直處在待機狀態(tài),所以這次只需要喚醒就行,不用再進行自檢,不過了為了保險起見,他們還是進行了一次自檢程序。幾分鐘后自檢結果出來,一切正常。
“檢查結果一切正常,現在我們準備啟動鉆機了。”楊文昊說到。
“啟動吧!”地面張乾說到。在地面的測控大廳里他們也能看到鉆機的所有運行參數,有任何問題他可以不通過楊文昊直接操作鉆機,不過由于地月之間的延遲,不到萬不得已,他們也不會介入。這一刻,他兩目不轉睛的看著大屏幕。這臺鉆機是第一次實戰(zhàn),雖然之前測試沒有問題,但是實戰(zhàn)和測試還是有很大區(qū)別的,所以大家都很緊張。楊文昊在操作臺上輸入指令,鉆頭開始轉動。不過他們在監(jiān)控畫面中看不出任何情況,只能看到運行數據,鉆機被完全包裹在圓筒內。轉速很快達到要求,楊文昊繼續(xù)輸入指令,鉆頭開始升溫。升溫的過程他們能在監(jiān)控中看到,在鉆機平臺的下方有淡淡的光出現,然后越來越亮。不過這樣的高溫會造成圓筒的損壞,所以他必須讓鉆頭從下方露出來。楊文昊再次輸入指令,螺旋推進器開始運轉,不過它只轉了幾圈,當鉆頭完全從圓筒中露出后,推進器便停止。現在他們可以清楚的看到鉆頭的加熱過程。地面上他們通過大屏幕也能看到,不過是30秒后的畫面。
鉆頭溫度升到了3千8百度,到達目標溫度,平臺支腿開始收縮,圓筒下降。鉆頭在接觸到地面的一瞬間大量的塵土飛起,被甩出去。繼續(xù)下降鉆頭接觸到的地面有融化的液體流出,這些是融化的塵土和巖石被鉆頭擠了出來。最后圓筒坐地,鉆頭被埋進土里。楊文昊仔細查看了屏幕上鉆機的數據,然后和地面確認。
“這些參數,是否正常?”楊文昊說到。
張乾看了后說:“正常,可以繼續(xù)!”
“收到!”楊文昊回到。
他輸入指令,推進器啟動,現在鉆頭在推進器的幫助下向著月球深處前進。
張乾仔細看著傳回的數據,他拿出一號鉆機在地上實測時的數據進行對比。
“文昊,現在推進器的阻力比較小,可以把推進速度提高一點,就提到7米每分鐘吧!”張乾說。
“好的!收到!”楊文昊回到。
他把推進速度升到了每分鐘7米,這個速度和之前的對比起來還不是很快,張乾還是保留了一些,畢竟在地上的時候他們沒有什么顧慮,目的就是測試鉆機,讓所有問題都出來。現在在月球上,不如在地上方便,而且這是正式的任務,也沒有備用鉆機,必須保守一點。最重要的是現在才剛開始,根據第一次在月球打洞時的情況來看,在鉆頭下到一百米左右就遇到了硬巖層,所以這次也可能會遇到,而對這臺鉆機來說到這個深度也就十幾分鐘的事。
張乾在地上密切注意著鉆機返回的數據。
*內,所有人都盯著屏幕,等鉆機達到硬巖層。十五分鐘后,屏幕上的數據并沒有什么變化,二十分鐘后依然沒有變化。
難道這里和上次的位置巖層成分不一樣?張乾有點疑惑,楊佳偉也一樣。按照上次的情況應該到了啊?難道這里沒有這種巖石?還是這種巖層的熔點沒有他們想的那么高,鉆頭的溫度瞬間就將它融化了?三十分鐘后鉆機運行順暢,返回的數據也沒有太多的變化。張乾稍微放松了一點,但依舊沒有掉以輕心。*里,大家坐在各自的位置上,大屏幕上是系統(tǒng)模擬出來的鉆機運行狀態(tài)和位置。
一個小時后,深度達到四百米,遠超過上次打孔的深度。所有的數據都是一樣,張乾靠在椅子上沒有說話。
“張教授,你怎么想?”楊佳偉問道。
“現在只能繼續(xù)觀察看看!”張乾回到。
楊佳偉沒有繼續(xù)說話,而是和他一起看著大屏幕,注視著那組數字的每次跳動。
又過了一個小時,數據稍微升了一點,但是還不到需要特別注意。鐘時昌走到對話器前說到:“文昊你們留下兩個人盯著,其他人先去忙各自的工作吧!”
“好!收到!”楊文昊回到。
和地面的通話結束后,楊文昊轉身和大家說:“目前,鉆機運行正常,所以大家可以自由活動了!那個語言學家,咱們在這繼續(xù)關注鉆機運行情況!”
“好!”唐尼說到。
“那我去采集一些巖石樣本回來。”伊萬說到。
“我和你一起去吧!”古生物學家安東說。
“走吧!”伊萬說。
兩人來到置物架取下各自的宇航服,換下了艙內服。換好了進到了2號通道,從通道出來,月球的景象再次出現在他們面前。
看著眼前的這一切伊萬說:“說實話,到現在我都還有點不敢相信這是真的!”
“我也一樣!”安東說。
“走吧,車在那,咱們坐車去!”
兩人蹦跶著向著搬運車走去,一路跌跌撞撞。
“我們準備駕駛搬運車去附近采集巖石樣本。”伊萬對著無線電說到。
“好的!注意安全!”楊文昊說。
兩人爬到搬運車上,開始了他們第一次的月球漫步。趙齊同樣換上了艙外宇航服,他是個天文學家,觀測星空是他的最大愛好,而在月球上沒有了大氣的干擾,可以看到不一樣的星空。換好宇航服,他搬出望遠鏡,準備到*外面去。
“我也到外面看看!”趙齊說。
看他的裝備,楊文昊也明白他想做什么。
“別走太遠!”楊文昊說。
趙齊點點頭,走進了1號通道,他關上內門,開始抽通道內的空氣,氣壓降到零后,打開了外門,走出通道,走到鉆機和*中間的位置。他抬頭看到了這輩子都沒見過的星空,沒有了大氣層的干擾,星空異常清晰,以往肉眼看不到的星星,在這里都看的一清二楚。支好望遠鏡后,他把鏡頭對準了星空的一個角落,這是他很早以前就在觀測的一個區(qū)域。
任務開始后,張乾和楊佳偉基本上就在測控大廳里住下了,他直接在大廳的角落里鋪上了毯子。按照鉆機目前的速度完成任務需要40天,這是在一切都順利的情況下。他們在月球上的生活并不需要太擔心,所有的物資足夠他們使用三個月。現在他最擔心的還是月巖中那個硬巖層,從目前的數據來看,更像是還沒有遇到。也有可能它的熔點不高,所以并沒有察覺。
“張教授,你怎么看?”楊佳偉說。
“什么?”張乾問道。
“就這個。”楊佳偉指著屏幕上的數據說。
“現在只能走一步看一步,接下來會遇到什么?誰都不知道!”張乾說。
“按照現在的速度差不多要40天,你看著推進阻力不到70%,我們要不要把速度提上去?”楊佳偉說。
張乾考慮了一下說到:“再看看,未知的還有很多,保守一點,不差這點時間,!”
楊佳偉點點頭,轉過身繼續(xù)看著大屏幕。
兩人坐在搬運車,在月表兜風,車子速度不快,半個小時也才離開*不到五百米。
“我做夢都沒想過,能有機會研究月球巖石和土壤,可是現在不僅可以研究,更重要的是能在月球上研究,這里不缺樣本,而且我們會在這里呆很久,想想真是美妙極了!”伊萬說到。
“是啊,從沒想過能有這樣的機會,不過現在我就在月球上,還是月球上兜風!”生物學家安東說。
“你相信有外星人嗎?”伊萬突然問道。
“我信,這么龐大的宇宙,如果只有地球有生命,那就太浪費了!不過我更相信其他生命系統(tǒng)可能和我們不太一樣,這是我們一直沒有發(fā)現他們的原因。”安東想了想說。
“我跟你不太一樣,以前我更傾向于人類是獨一無二的,可是當這個信號出現之后,我改變了想法!不過我不太確定!”伊萬說。
“不太確定?不太確定什么?”安東問道。
“嗯!我不太確定,那個信號是否真的出現過,從人類有能力向太空發(fā)射信號開始,人類就在嘗試用不同方法尋找外星文明,一直沒有收獲。去年突然出現一個信號,而且這個信號來自離我們最近的月球,但是這個信號僅僅出現了一天,之后就不在出現!所以到現在,我都在懷疑我們是否真的收到過那個信號!”伊萬說到。
“我也有這種想法,可是如果我們沒有收到過,那我們?yōu)槭裁从衷谶@里?所以那個信號一定出現過,但是它為什么又消失了,這個不就是我們這次任務的目的嗎?”安東說到。
“也是啊!好了就在這里吧!”
車子停了下來,這里離*不到一公里的距離。他兩從車上下來,拿著盒子鏟子尋找合適的樣本。其實在這里根本不用找,隨便一鏟子就可以。安東看了看四周,直接就在腳下鏟起一堆土,倒進了盒子里。然后在剛才的位置上再鏟起一堆倒進另一個盒子中,這樣他在同一個地點取了五個樣本,來自不同的深度。伊萬在附近撿了幾顆石頭,放到了車上,兩人滿載而歸。
趙齊坐一顆石頭上,手上拿著平板,望遠鏡看到的一切都顯示在平板上,他看著入神。在這里除了可以看到最清晰的星空外,更重要的是沒有打擾,很安靜,關閉無線電后,這里靜的可怕。
*內的大屏幕上顯示著周圍的環(huán)境,在監(jiān)控中能看到趙齊坐在石頭上發(fā)呆。不過兩人的注意力還是在鉆機上。
楊文昊拿起無線電說到:“各位,你們的氧氣供應只能支持兩個小時,所以時間差不多了!”
“收到,正在回來的路上!”伊萬說到。
“收到!馬上回來!”趙齊回到。不過他就在離*不到十米的位置,所以他還有更多的時間,繼續(xù)欣賞星空。
采集樣本的兩人,已經坐上搬坐車返回。伊萬抬手看了看氧氣的儲量,還能支持半個小時,而他們回到*只需要不到二十分鐘。月球上開車,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引力小,輪子的抓地力也小,加上穿著宇航服,更不好操作,好在操作車有記憶功能,可以自動按照原路返回,這讓他兩省了不少精力。
回到*外時,趙齊也在收拾東西準備回去,看到他兩回來,便過來幫忙把樣本搬進通道。關上外門后,通道內開始加壓,同時噴出一種具有消毒能力的氣體,通道內的傳感器能檢測出任何有害的物質,如果消毒氣體無法清除,系統(tǒng)就會報警。
加壓完成后,通道內亮起了綠燈,指示可以打開內門。趙齊先進到*里,放好望遠鏡后,他脫下宇航服,放進柜子,然后來到通道口,幫他們把樣本搬到實驗室。唐尼也過來幫忙,很快東西就搬完了。兩人換下了宇航服,換上實驗服。實驗室是*內唯一隔離的房間。他們進入后,便關上了實驗室的門,開始做實驗,這里有完整的實驗器材。
趙齊回到了位置上,他把剛才拍到的照片和視頻傳到了電腦上,并同時向地球也發(fā)送了副本。
在做自己喜歡的事情的時候,時間總是過的特別快,一轉眼,第二個夜晚來臨。
在離月球表面120公里的軌道上,軌道艙也開始了他的任務。不過它的任務相對月球上的就要簡單多了,那就是給月球拍照。軌道艙外掛載有一臺10億像素的相機和500倍變焦的鏡頭,可以清晰看到他們在月球上的一舉一動。軌道艙的任務從現在開始,它需要不停地繞月飛行,一圈下來,宇航員會先確認照片的質量,成像清晰就行,有不合格的地方就需要重新拍攝。隨后軌道艙會變軌,移動5度,繼續(xù)繞月飛行拍照,最重會得到一張月球表面完整的照片。這會是一個漫長而枯燥的過程。
*外已經是黑夜,溫度從零上兩百多度,降到了零下一百多度。沒有大氣層的保護,這晝夜溫差相當的大,不過*隔溫效果很好,*內溫度一直維持在26度。幾人聚在餐桌旁。
“鉆到哪里了?”趙齊問道。
“五公里左右吧!”楊文昊說。
“那目標是多少?”伊萬問道。
“350到380,估計是這樣!”楊文昊回到。
“那就需要……35到40天!”伊萬說到。
“差不多!不過這是在一切順利的情況下!聽到需要這么久,你好像挺樂意的?!”楊文昊問道。
“這樣才有更多的時間研究它!我不太想過早回去!”伊萬說到。
“我也是!”趙齊說:“這里是觀察星空的絕佳場所,能看到很多地球上看不到的,或者是看不清的!”
“那你們今天都發(fā)現些什么?”楊文昊說到。
“嗯!也沒什么,取回的土壤里并沒有發(fā)現什么特別的,石頭中的氦3很少,可能是因為這些都是表面的吧,看來要取地下深一點的樣本看看。”伊萬說到。
餐桌上氣氛愉快,監(jiān)控室里屏幕上鉆機的阻力值在上升,很快超過了50,系統(tǒng)設定的警示值為80。數字一直在上升,離警戒線越來越近。
“教授!數字開始上升了!”楊佳偉對張乾說。
“先看看,只要沒有超過80,暫時先不要動作!”張乾說到。
大廳里的人都放下手上的工作,關注著大屏幕。數值一路上升,此時在*內,大家還在餐廳里聊天。屏幕上,數字上到了80,81,*內,閃起了紅光,揚聲器響起報警聲。所有人連忙從餐廳里跑到監(jiān)控室,看到屏幕上數值已經到了85。地上給他們的上限就是80,所以現在,楊文昊必須進行干預,到達90鉆機就會自動停機。他坐到屏幕前,首先做的是降低鉆機的推進速度,從7降到了6,阻力值,沒有再上升,但是也沒有下降。楊文昊把推進值又降了0.5,不過數值依舊沒有變化。這是他決定先等等看,沒過多久,數字降了,兩分鐘后降到了78,并停在了這個位置。就這樣持續(xù)了幾分鐘,這個值下工作問題不大,但是這個推進速度,會讓整個任務的進度減慢,原本35到40天,現在可能需要兩個月左右。楊文昊覺得這樣不行,要把進度找回來。他冷靜了下后把手放到了電腦上,輸入了鉆頭轉速指令,將轉速提升到了400,然后目光回到屏幕上,阻力開始下降,最終降到了56。他再次輸入指令又提升了50的轉速,阻力值降到了45。數值穩(wěn)定下來后,楊文昊嘗試著將推進速度提上去,先是升到6,阻力值有明顯的上升,不過幅度不大,看到數值沒有繼續(xù)上升,他又往上加了0.5。阻力值隨即上升到了62,這個值已經可以保持,但是楊文昊還是想讓它回到之前的速度,他把推進速度恢復到了7,阻力值升到了78,79。這個值太危險,他必須想辦法降下來,轉速還可以上升50,但是最高也只能到500。而且就算加到500,也降不了多少,而且還必須要留點余地。而溫度最高可以升到4500,不過在地上培訓時也提醒過他,溫度要謹慎提升,因為4500其實是一個零界值,是鉆頭材料的一個穩(wěn)定點,這時的硬度和韌性,還有熔點是最佳狀態(tài),但是也是最容易蹦的節(jié)點。在這個溫度下,除非能保持絕對的穩(wěn)定,不讓,任何一個性質變化,都會讓鉆頭崩潰,甚至直接碎掉。所以溫度是一個敏感的設置。不過現階段,想要提高進度只能在溫度上下手了。楊文昊先試著將溫度提高了100度,又將轉速提高到了460,阻力值開始下降,而且降的很快。
而在巖層中,旋轉的鉆頭瞬間將巖石熔化,并將熔化的巖漿擠到邊上,螺旋推進器,又將巖漿切開,順著螺旋體被劃成螺旋線,正反轉的螺旋體把巖漿擠到壁上,并迅速冷卻,在鉆機的身后留下網狀的螺紋。
最終阻力值停在了51,楊文昊不再對它進行任何操作,讓它以現在這個狀態(tài)運行。
“教授,過80!”楊佳偉說到。
“等等,算上延遲,他們現在應該已經做出反應了,先看看他們如何操作的!”張乾說到。
大屏幕上數值很快升到了85,6。楊佳偉回頭看了看張乾,他沒有任何反應,只是盯著屏幕。十幾秒中,數值停了下來,張乾把目光轉到一旁的運行參數上,果然發(fā)生了變化,楊文昊的操作正顯示在屏幕上。張乾不露聲色的看著,數值降下來又升上去,再降下來最終停在51。
“教授,停在了51!”楊佳偉說。
張乾沒有說話,他想看看接下來的操作,不過等了幾分鐘,都沒有動靜,參數也沒有再變化,看來他們已經停在操作了!相對上面的幾個人,張乾對鉆機的性能要了解的更透徹。在他看來,這不是這最佳的狀態(tài)。他走到操作臺前,拿起了話筒。楊佳偉按下了通話按鈕。
“文昊,把溫度升到4000!”張乾說到。
“收到!”楊文昊回到。
很快屏幕上顯示鉆頭溫度升到了4000度,阻力值降到了34。這個值在張乾看來或許更穩(wěn)當一些。
“就保持這樣吧!”張乾說到。
“收到!”楊文昊回到。
這是他們在月球的第二個夜晚。
說完這話后,張乾回到自己的位置上,他在查看著鉆機運行到現在的數據,其實剛開始幾分鐘,鉆機就出現了輕微的波動,在那個時候應該就已經進入硬巖層了。鉆機沒有反應的原因很可能是因為這個巖層還不夠硬,而且熔點也不高,以至于鉆機輕松便鉆了過去。這臺鉆機和之前探測器的鉆機完全不同。普通鉆頭在這個位置鉆孔困難,從上次的結果來看,就是這樣,不過這臺熱熔鉆機和它的工作原理完全不同,如果用以前的鉆頭到了現在這個深度估計根本就鉆不動!所以說,這里的巖層硬度和密度都已經超出了原先的計劃。按照現在的進度,越往下巖層的秘密會更高,那時對鉆機將會是個考驗。
他們解鎖了嗎?李韶華思考者,自從文件解密后,看到真相到現在。他從剛開始的震驚到現在的平靜,現在他越來越相信它說的是真的。而他之前做的那些夢開始慢慢重新回到記憶里,夢里的內容和上視屏的內容,這一刻李韶華恍然大悟。不過他現在好奇的是,它沒有再出現,也沒有清除他的記憶,想反之前被清除的記憶都回來了。這就是它所說的時間嗎?真的到了?那接下來又會怎樣?
這幾天李韶華沒有出過房間,每天都坐在陽臺上眺望遠方。所以現在也都是?在他的內心里,開始嘲笑自己,或者說嘲笑人類!原來這一切都是假的!
“你又在想什么?”一女子走到他身后。
他回頭看著她:“沒什么?”
女子把手放在他的肩膀上,面前的玻璃倒映出兩人的樣子。盡管不是很清晰,她還是那樣,和我剛遇見的時候一樣。她抱著書走在校園里,和同學聊天談笑。第一眼看到她,就深深的印在腦子里。后來我們相愛,結婚,回國,每一個瞬間都歷歷在目。李韶華抬起手,放在她的手上,還是那么*,細膩。我能真實的感受到她的存在,她在我身后呼吸,還有她的體溫。她那么真實,那么美!我們之間的點點滴滴,我愛她,她也愛我,這是不可能作假的,不可能像它說的那樣,所以它說的不是真的!那它為什么要編造這么個不切實際的謊言。或許是它身后的那個人應該說是生物讓它這么做的,這一刻他開始擔心月球上的那批人,這個任務似乎有種不好的預感。
美麗的星空在夜里才能將它絢爛的一面展現在世人面前,但是在它的絢爛背后又隱藏著多少不為人知的秘密,現在的人類不得而知。就連我們身邊這個小小的衛(wèi)星,都琢磨不透它。月球存在了幾十億年,人類才出現多久。
在月球上和地球最大的區(qū)別在于安靜,沒有任何聲音,趙齊很喜歡來到*外,然后關閉無線電,四周一片寂靜,靜的恐怖。現在他每天的工作就是在外面觀測星空,并將這些照片傳回地球。月球只是人類的第一個目標,而那浩瀚宇宙才是人類的終極目標。
黑暗中,一個發(fā)著藍色光的圓弧出現在視野中,它在移動,圓弧越來越大。那藍光有一種莫名的*。能在這個角度欣賞到地球的美,也是一生中最值得留戀的。而能有這種機會的人,現在少之又少,不過隨著人類科學技術的提升,相信在不久的未來,這樣的美景,任何人都能看到。夜里,坐在窗口的人不止趙齊一個。
當太陽再次從月球背面露出來時,陽光喚醒了所有在睡夢中的人。大家起來開始今天的工作。
“今天有什么安排?”趙齊問道。
“沒什么安排,你們每個人都還有各自的任務!自由活動吧!我和唐尼還是和昨天一樣,守在監(jiān)控室!”楊文昊說到。
“嗯!好!沒問題!”唐尼說到。
“我們還是繼續(xù)去找些樣本來研究。”伊萬說到。
“那我就繼續(xù)看星星了!”趙齊說到。
“那咱們就各自行動吧!不過安全第一!”楊文昊說。
早會結束后,各自行動。伊萬,安東和趙齊來到置物架讓取下各自的宇航服準備換上。楊文昊先去廚房泡了杯茶,拿在手上走去了監(jiān)控室。坐在椅子上,看著眼前的屏幕,他突然想感謝一下它,因為它一夜都沒出任何報警,讓他們睡了一個好覺,但愿這樣的情況能堅持到最后。
楊文昊調出了昨晚的運行數據,經過一夜的運行,鉆機深度已經超過了十公里,雖然離最終目標還很遠,但是這個只是時間問題。查看數據后,發(fā)現自從昨天調整過鉆機的運行參數后,這一整夜都沒有什么變化。看來鉆機是在一個平穩(wěn)的環(huán)境下運行。這時的巖層材質沒有太大變換,應該會維持一段時間。
換好宇航服后,采樣二人組先出發(fā)。從通道出來,他們走向搬運車。和昨天不同的是他們的動作順暢了很多,看來已經慢慢習慣月球這種低重力的生活。今天他們還帶了一些工具,今天采樣不會去表面的巖石而是會深入地下。這次他們沒有走太遠而是在離*300米的地方停下。他們從車上下來,伊萬圍著這個地點走了一圈,又看了看周圍。
“就在這吧!”
說完他抬起左手,在手背上的屏幕上點了幾下,隨后將兩只手水平抬起,系統(tǒng)提示“動作映射啟動。”搬運車底盤下伸出兩只機械臂,這個機械臂有6個關節(jié),每個關節(jié)都可以自由的360度轉動,臂的上端有四個手指,機械臂足有兩米長。
地質學家將手放下,機械臂同時放下,抬起時同時抬起,他彎曲手臂,機械臂也彎曲。他動動手指,機械臂同樣會運動手指。他做了幾個簡單的動作,機械臂都跟著完成了。他拿起搬運車上的工具,這是一個像是挖斗的物體,機械臂抓著它的上沿。伊萬做出挖掘的動作,機械臂用挖斗挖起了一抖塵土,他把它倒在一邊,繼續(xù)挖,一只臂按在地上,另一只不停地挖起土,很快這里被挖出了一個直徑一米多,深兩米的大坑。從坑底挖出的最后一抖土石,被倒在了搬運車上的盒子里。他們走到車旁看到這些土石和表面的明顯不同,顏色更深,而且也更細膩。
“這些應該夠了,時間差不多了回去吧!”地質學家關閉的動作映射,隨后收起了機械臂。兩人坐上車,開始返回*。
*外,趙齊依舊坐在那顆石頭上,望遠鏡還是對著昨天的那片星空。他在一旁雙眼和望遠鏡一樣,看著那片深幽充滿未知的空間。在外人看來那里只有無數的星星,和其它地方一樣。事實也是如此,在趙齊眼里那里也是這樣,人類沒有能力去親自體驗,只能不停地拍攝照片,然后通過想象將所有未知的事物具象化。
“咱兩多久沒出去過了?”張乾問道。
“三天吧!”楊佳偉回到。
“出去走走?”張乾說。
“走吧!”楊佳偉回到。他的身體已經好了很多,原本打算過幾天再去醫(yī)院復查一下,可是很明顯,現在根本走不開。兩人走出大廳,來到室外,楊佳偉伸開雙臂,閉上眼睛,深深的吸了一口氣:“還是外面的空氣好啊!”
一旁的張乾到沒有他那么輕松,似乎心有所想。兩人沿著道路走著,只是走著。
“你怎么想?”張乾問道。
“有關什么?”楊佳偉問道。
“月球!”張乾說。
楊佳偉還是不太明白他具體要說什么,便沒有說話。見楊佳偉沒有說話,張乾自語起來:“難道你不覺得月巖的變化太突然了嗎?剛開始的幾個小時,鉆機運行狀態(tài)基本上沒有變化,阻力值雖然在上升,但是很緩慢,可是就在那一個點開始突然上升到一個幾乎觸頂的高度!你不覺得這其中有很大的問題嗎?”
這個問題楊佳偉真沒想過,準確說是沒有想到。:“是啊,正常來說,巖層的密度會隨著深度的增加而逐步上升,這是一個緩慢的趨勢,開始到突然上升這段時間里是符合這個趨勢的,可是在某一個瞬間開始迅速上升,這種情況其實在地球測試的時候曾遇到過,當時鉆機遇到金剛石,阻力值迅速上升,不過很快就降了下來,那層金剛石并沒有太厚。而月球上自從上次調整參數到現在已經過去一天一夜,一直維持現在的狀態(tài),這樣看來,不僅僅是單一的特殊巖石,而是一個巖層,十分的厚實!”
“這在自然條件下基本上是不會出現這種情況!”張乾說。
“你是說這是人為的?”楊佳偉說到。
“可是月球已經存在幾十億年了!如果是人為的,那制造它的文明,到現在……”根本無法想象,他們會發(fā)展到什么程度!下面這句,楊佳偉沒有說出口。
兩人走到一張長椅上坐下,今天的太陽并不算強烈,加上溫和的風,讓人覺得十分的舒爽。
“其實人類對月球真正的觀測也只是上個世紀才開始,雖然古代就有對月亮的記載,但是那時僅僅只是人們用眼看,心里想象的而已,他們也無法進到太空去近距離觀測。有沒有這種可能,月球是外星文明創(chuàng)造,只是使用的材料來自其他地方,這些材料年代久遠而已。我們測算月球的年齡也只是從月球上的巖石樣本檢驗得來!”
“那這個明顯的分層又是怎么回事?”楊佳偉問道:“如果是文明創(chuàng)造的,為什么要創(chuàng)造?是為了隱藏什么嗎?如果是這樣那他們?yōu)槭裁床蛔龅母匀灰恍皇怯羞@樣明顯的痕跡!”
他說的也沒錯,目前這些話都只是他們的猜測而已,一切的答案還得等到鉆機穿透巖層以后才能知曉。
兩人在這長椅上坐了許久,知道天色漸漸暗下來。
“走吧,回去了,要有什么問題,不能及時處理就麻煩了!”張乾說。
夕陽印著云朵,整個天空都是紅的,地上兩人的影子被拉長,所有的景物也都蒙上層桔紅色的濾鏡。
走進大廳,所有人都在自己的位置上坐著,似乎也沒有人注意到他們離開過。大屏幕上,鉆機的運行參數變化不大,只是現在鉆機的深度還不到計劃的十分之一。模擬進度的動畫中,鉆機的下方還是厚厚的巖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