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6章 病入膏肓

  • 憂樂記
  • 史海舟
  • 14265字
  • 2019-10-22 21:07:00

過了半個月,張明遠、費無極與王世貞一同下山去往京兆府,扁頭、阿長與大嘴卻不曾一同前去,原來上山祈福者絡繹不絕,茶食糕點堆滿齋堂。扁頭本想下山玩,結果出了山門又臨時改變了主意,阿長走到半路也改變了主意,大嘴說不要和官府打交道也就沒有一同前去。

“你們上一次回來,為何問起龍虎山了?還說我有一個師出同門的師哥?不知此番可否見上一面?”王世貞問道。張明遠道:“這龍虎山還是無極和他的老神仙說的。上次為了這事,他還和我生氣,好生了得。”“明遠師兄,切莫胡言亂語。你不尊老愛幼,不說也罷,還敢舊事重提,不覺得自慚形穢么?師父可知他叫什么名字?老神仙的確是老神仙。非同一般,不可小覷。”費無極問道。王世貞道:“為師的確與他師出同門,我們都來自龍虎山。不過我們還有一個小師弟,叫做張繼先,乃是祖師最寵愛者。小師弟十三歲就蒙當今皇上召見,賜號‘虛靖先生’,威名可見一斑。”費無極納悶道:“徒兒問老神仙,師父又說張繼先。難道師父和老神仙都不如小師弟張繼先了不成?”張明遠得意洋洋道:“看來我老張家出的都是大人物。”

王世貞忙道:“你所說老神仙,是我師哥,只是他叫做什么名字。為師卻不能告訴你們,你們也不必多問。他懸壺濟世,獨來獨往,行走江湖,如何讓你碰到了。”費無極道:“說來也巧,他聽到我說終南山,就停下腳步,和我說了一會話,徒兒覺得他老人家是個好人。為何師父不能告訴我,他叫做什么名字?為何又主動告訴我們張繼先師叔的名字?”王世貞道:“我與他有約在先,故而要信守諾言。我與張繼先沒有約定,故而可以告訴你們。你們可清楚明白了?無極,你所說的那老神仙,為師覺得,要說他,好人談不上多好,壞人談不上多壞。無愧于心就好。”費無極驚道:“他自個也是這樣說自個的。”

王世貞道:“可見他有自知之明。”張明遠看師徒二人聊得帶勁,全然把自己視而不見,就一臉不悅道:“師父,徒兒想聽一聽張繼先的故事。不知你那小師弟,也就我們的師叔,他如今怎樣了?以后可不可以見到他?”王世貞道:“且說我這小師弟張繼先,他目前還在龍虎山坐道,實在名揚天下,為師也不如他,他的雷法實在厲害。所謂英雄少年,別看他年紀輕輕,將來前途不可限量。如今他剛剛而立之年,從年歲上說,你們叫他哥哥也可以,不過按輩分,你們要叫他師叔才是,你們可明白?”費無極道:“如此看來,你們師兄弟三人學的不同了,師父是武術,老神仙是醫術,張繼先師叔是雷法。”

王世貞道:“也不盡然,只是各有側重而已。豈不聞,大唐韓昌黎所言,‘聞道有先后,術業有專攻。’”“師父所言極是。”張明遠道。費無極點點頭道:“韓昌黎的《師說》,徒兒還記得幾句。”王世貞道:“說出來,為師聽一聽可好?”費無極道:“‘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說到這里停了下來,默然不語。

張明遠急道:“為何不說了?”王世貞嘆道:“不說也罷,韓昌黎這個人用他自己的話說,就是‘大凡物不得其平則鳴。’他好折騰,大唐舉國念佛時,他寫了《論佛骨表》,這樣佛家對他就頗為不滿。他被貶潮州又變成神仙人物,我道家韓湘子又勸化他入我道家,但他固執己見,不為所動。能夠被佛道兩家重視,可見韓昌黎的確身手不凡。”張明遠、費無極頓時目瞪口呆。

“你們上次拿了種浩的書,怎么忘記歸還了?為師覺得你們肯定拿錯了,為何書中有一本《法華經》?”王世貞看著兩人發呆,就笑道。“可能是拿錯了《靈飛經》也未可知。”費無極道。

張明遠道:“我大宋文人墨客素知的是佛道儒,種浩一般也喜歡佛道儒三家合一,不知是種浩拿錯,還是有意為之,還望師父明白。”王世貞道:“你個小鬼頭,如何就這樣看待,種浩會這樣?為師如何就不大相信。”費無極道:“師父不必這般冥思苦想,師兄也不必讓種浩背上拿錯書的名頭,且去問問他本人豈不真相大白,是也不是?何必在此猜想個沒完沒了。”張明遠點點頭,笑道:“師弟所言極是。”王世貞道:“無極果然明白事理,好,我等且去問個明白,也好了然不惑。”說著師徒三人來到種師道府邸門口。費無極上前正要敲門之際,只聽的是,門吱的一聲開了,迎面出來兩個人。

“公子且放寬心,小可一定照看好老爺。”管家擲地有聲道。“好,且先照顧好家父,我去請大夫來,看看也好,不然不放心。”說著種浩慌忙推開大門,快步走下臺階,頓時一怔趕忙來到王世貞、張明遠、費無極跟前滿面笑容道:“如此湊巧,師公,二位師兄弟,如何就到了。昨晚還念叨你們,這半個月為何只是飛鴿傳書,就不見你們下山來,如若有空我也好上山去看望你們也好,只是軍務繁忙,一時脫不開身,還望你們見諒。”

王世貞問道:“浩兒,你爹爹可好?如此火急火燎,不知發生什么大事了,不要著急,如若方便,可說來聽聽。”“師公來了,弟子見禮了。”種浩點點頭,微微一笑。張明遠道:“你這是要出去么?是不是有什么大事?”費無極道:“此番前來也沒什么大事,就是日子久了,下山玩一玩,逛一逛。如若你有事且先去,回來再和我們說話也好。”種浩道:“其實也沒什么大事,就是爹爹又咳嗽了,我去抓些藥來。你們先進去,我去去就來。”說著就轉身離去。

管家走下臺階道:“原來是終南山王真人來了,你們請里面說話。”王世貞上前答禮道:“有勞管家,老將軍看來又病體纏身了,這番不知何故?”管家與王世貞、張明遠、費無極前行之際,道:“一言難盡,操勞過度。”

“原來如此,如此說來,西夏已經蠢蠢欲動了不成?”張明遠驚道。費無極問道:“西夏果然蠢蠢欲動,不知長安軍備如何?”管家關上大門,回過頭來與三人且走且談道:“西夏之事,小可實在不知。軍中之事也不可知,只是老將軍時時披堅執銳巡防長安城頭確是不假,那日便是淋雨之故,也怪小可沒及時把老爺勸住,不然也不至于此。”說著頓時淚光點點,原來這管家隨種師道多年,算是情深似海。不覺管家已引眾到了種師道臥榻之側,只見種師道額頭,那丫鬟又換了一塊熱毛巾。

正在此時,老夫人走了進來。“干娘!”張明遠、費無極輕輕叫道。“王真人,明遠、無極,走,我們廳堂說話。”老夫人輕聲笑道,以免打擾種師道。幾人跟隨老夫人來到廳堂,坐了下來。管家吩咐丫鬟,立馬送上茶來,一個個又趕忙退了出去,管家微微一笑也退了出去。

老夫人笑道:“王真人,這半個月,不知山上忙些什么,如何不讓明遠、無極下山玩耍,豈不苦了他們?他們與世隔絕的事情,奴家聽后頗為感動。如今雖說,他們早已不再與世隔絕,可時常下山逛一逛也是好的,是也不是?”“夫人所言極是,你如此通情達理,貧道感激不盡。只怕下山多有打擾,還望夫人見諒。”王世貞捋了捋胡須笑道。老夫人道:“王真人果然知書達理,為人處事總是如此客客氣氣。奴家覺得大可不必如此,如此便是生分,生分了就不好了。常來常往,情好日密,如何不好?還望真人明白。”王世貞點點頭,笑而不語。

張明遠道:“干娘近日可好?聽說干爹病了,不知可有大夫前來看過。”老夫人笑道:“我還好,你們不必掛念,你干爹也是上了年紀,故而容易得病,大夫來看過,怕是淋雨所致,這年老之人最怕淋雨。你干爹本來就有箭傷在身,那還是在蕭關遭了黨項人的埋伏中了西夏弓弩手的暗算。想來也是幾年前的事情,只是后遺癥時常發生,尤其不可淋雨,須知那傷口就在肩頭。那日你干爹上城頭之際也沒穿鎧甲只一件衣袍,沒曾料想,頃刻傾盆大雨,把他淋了個從頭到腳。回來還說沒事,次日就偶感心口隱隱作痛,連著半個月每夜都咳嗽個不止。昨晚就吐痰個沒完沒了,我心里也著急。方才浩兒就趕忙又去請郎中了,沒曾料想,你們前來。干娘想來,這說話功夫,浩兒也該回來了。你們也好敘敘舊,說說話。上次你們匆匆忙忙就走了,干娘沒照顧好你們,心里一直念叨著,這下好了,此番給你們多做幾個菜,你們哥幾個也好喝喝酒,玩一玩。”一語落地,王世貞等人噓唏不已。

張明遠問道:“干娘,不知干爹中的箭傷可有毒?”老夫人忙道:“如若有毒就麻煩了,也虧蒼天有眼,黨項人有賊心沒賊膽。”費無極擔憂道:“最近西夏人可有動作?干爹有病在身的消息看來不可讓西夏知道,不然他們又會前來滋擾我長安,如之奈何?”王世貞道:“西夏詭計多端,善于暗箭傷人。師道兄防不勝防,遭人暗算也在所難免。”老夫人道:“王真人,你們喝茶,不要只顧說話,前幾日云南節度使、金紫光祿大夫、大理國王段和譽取道我京兆府長安前往開封府東京朝見皇上就順路送來些茶葉,你們且嘗嘗,看看味道如何?”王世貞道:“不必如此客氣,此番前來也無大事,就是前來看望。這兩個小子總是念茲在茲,故而前來討擾,還望不要見怪。”“哪里話,說什么討擾不討擾,就盼著孩子們過來,才熱鬧呢。”老夫人笑容滿面道。

張明遠饒有興趣的問道:“段和譽遠在大理,如何千里迢迢朝見皇上。莫非常來常往不成?”“段和譽年紀輕輕就登基大寶,如若不與我大宋世代友好,如何可以穩定大理國內部紛爭。”老夫人若有所思的答道。王世貞道:“早些年貧道聽說我大宋西南邊陲有一小國,名叫大理,還覺得陛下會派大軍征討收復。就怕他們與西夏南北勾結滋擾我大宋。沒曾料想,如今修好,大理國王也來朝見皇上了,可喜可賀。我大宋西南無憂,只剩這西北還是兵荒馬亂,豈不令人好生煩惱?”費無極道:“原來如此,段和譽此人不知如何,如若可以結交此人豈不很好?”張明遠道:“恐怕不那么容易,他好歹是個國王,我們乃是出家人。”

王世貞道:“你們二人倒是想的不錯,卻不知大理國王千里迢迢遠在西南,與我終南山相距遙遠。段和譽是佛教徒,你一個道家子弟,去結交他怕是不容易。不過都是青春年齡,拋開觀點分歧,談論天下也是未嘗不可。為師鼓勵你們結交天下英雄人物。”老夫人道:“聽說大理國歷代信奉佛教,段和譽也是一個虔誠佛徒。沒曾料想,王真人身在終南山,卻已知天下諸多事,令人佩服。”張明遠道:“這般說來,豈不有緣無分了?”費無極道:“教派不同,觀念不同,恐怕不好說話,何況與他結交?”

老夫人道:“那倒不然,我看這段和譽乃是平易近人之輩,言談舉止彬彬有禮。既然是佛教徒,故而隨和許多。雖說你們教派不同,可有一樣卻是相同。”“是那樣,還望干娘明示。”張明遠問道。費無極也道:“還請干娘直言不諱。”

老夫人笑道:“干娘所說就是你們師父所說,都是青春年齡,是也不是?”張明遠、費無極忍俊不禁,王世貞捋了捋胡須也不覺笑出聲來。

正在此時,種浩返回,王世貞、張明遠、費無極、老夫人一同前往種師道臥榻之側。此時,種師道業已醒來。

“世貞兄前來,為何沒人通報,老朽熟睡這許多時辰,不知你們都做什么去了?”種師道看著老夫人和種浩笑道。老夫人道:“你有病在身好不容易熟睡一番,奴家不便打擾。”“爹爹,孩兒去請大夫前來,沒照顧左右,還望見諒。”種浩道。

王世貞道:“師道兄,請好好歇息。我等此番前來不知你如此病重,你如何不早早告訴我。都怪我來的晚了,看到你這般模樣真是不敢想象。歲月不饒人,沒曾料想,我們兩人都年歲漸增,年歲漸增不打緊,誰知你有病在身,真是感慨萬千。”種師道嘆道:“誰說不是,我們雖已年老,好在后生可畏。”說著看向種浩、張明遠、費無極:“好了,你們年輕人去逛一逛也好,我與世貞兄有些掏心掏肺的話說。”說話間語重心長。王世貞道:“明遠、無極,你們隨浩兒出去也好,你們在山上這些日子總是念叨要來長安,此番一起去逛一逛也好。”老夫人道:“好了,年輕人不要婆婆媽媽,去吧。”說著拍了拍種浩的肩膀。

張明遠、費無極拱手拜道:“干娘,干爹,師父,我們這便告辭,你們多家保重。”種浩看著種師道關切道:“爹爹,你要好生養病,孩兒去去就回。”說著對身旁大夫囑托道:“千萬照看好我爹爹,拜托了。”那大夫擲地有聲道:“少將軍放心好了,老將軍鎮守長安,愛民如子,我等佩服不已,小可自然會照看好老將軍。”“不知我夫君病情如何?還望大夫先把脈看看再說。”老夫人問道。種浩道:“母親如此一說,孩兒目下還不能離去,不知爹爹病情如何,豈敢離去?”大夫道:“好,事不宜遲,我先把脈看看。老夫人和少將軍如此擔憂,小可自然竭盡全力。”“如此看來,我們也不能先走了,干爹病情如何,還不知曉,我們出去心里不安。”張明遠擔憂道。費無極也道:“的確如此,大夫請把脈,我們看看再說。”

只見,大夫把脈之際,種師道閉著眼睛伸出右手。大夫眨了眨眼睛,摸著張通手腕,頓時皺眉,趕忙轉過臉去對眾人搖搖頭,回過頭來對種師道笑道:“也無大礙,小可且先開藥方去,老將軍且先好生歇息便是。”種師道睜開眼睛笑道:“看看,我說沒事吧,你們還興師動眾,豈不小題大做了。我看晚上就可下床活動活動了,如此躺著那才難受之極,沒病都得病。”

大夫對老夫人使個眼色,老夫人忙道:“沒病就好,你先歇息,我們出去,就不打擾你了。”種師道欲言,王世貞等人拱手拜別。一個個退了出去,種浩關上門窗,對種師道微微一笑。種師道環顧四周,嘆道:“為父也覺困乏,不知何故,你們去吧,為父再睡會也好,真是太累了太困了。”說著閉上眼睛,不再言語。

到了廳堂,種浩趕忙問道:“方才我退出家父臥榻,家父好似疲憊不堪,又欲熟睡,不知為何?還望大夫說個明白。”大夫不覺熱淚盈眶道:“小可怕是無能為力了,老將軍如今恐怕時日不多了。”眾人大驚失色。

老夫人頓時目瞪口呆道:“先生不可兒戲,我夫君不過偶感風寒,也是淋雨所致,如何就病入膏肓,豈不可笑?”種浩苦笑道:“家父不過傷風感冒,如何就病入膏肓?先生恐怕搞錯了。”王世貞搖搖頭道:“小小風寒,何至于此?”張明遠道:“干爹雖有箭傷在身,又遭淋雨,為何病入膏肓?”費無極忙道:“不知是何病癥,還望先生明說,不必吞吞吐吐。”眾人目光馬上聚焦在這大夫眼前,不知這人作何對答。

大夫頓時泣聲問道:“老將軍那日淋雨后是否發燒過?”種浩應聲道:“回來后高燒不退。”大夫追問道:“高燒之后,可喝過姜湯?”老夫人道:“高燒前喝過,高燒后也喝了幾口就睡下了。”大夫擲地有聲道:“你們可知高燒后身體發虛發熱,不可再喝姜湯,如此會上火,這傷風感冒就愈加嚴重了。”老夫人頓時淚流滿面。種浩哭道:“爹爹說口干舌燥,身旁還有一小碗姜湯,就拿給了家父。”老夫人道:“當時還有茶水,只是茶水已涼,奴家怕傷風感冒喝涼茶對身體不好。沒曾料想,釀成大錯,都是我的過錯。”大夫道:“罷了,罷了。夫人不必如此。近來多給老將軍吃一些西瓜、梨、黃瓜,熬些雞湯每日多多飲用。看看食療如何?”種浩道:“藥物不管用了不成?”大夫搖搖頭,不覺淚光點點道:“是藥三分毒。”王世貞道:“不知終南山上善池神泉如何?”大夫擺擺手道:“老將軍肺部出了差錯,千萬不可碰泉水。”張明遠道:“師父,干爹是肺病,不是瘟疫。”

費無極道:“原來如此,肺部出了問題,的確很可怕,尤其老年人。”張明遠問費無極道:“你如何知道這般事情?”費無極道:“道聽途說。”張明遠道:“師弟與我形影不離,沒見你道聽途說。”費無極道:“上次在長安城內不是去解手去了,回來后,你還說我與老頭聊什么,那老頭可不簡單,他給我說了不少老年人最怕得的病,我受益匪淺。”種浩追問道:“那老人家住在哪里?不知目下可以找到嗎?”費無極道:“真是不湊巧,偶遇而已,不曾打問過這般詳細。”

王世貞問道:“事不宜遲,再去街上行走,說不定可以碰到也未可知。”種浩頓時對著費無極跪地拜道:“還望師弟救我爹爹。”費無極趕忙扶起道;“不必如此,干爹的事就是我的事,事不宜遲,我就去走一走,找一找也好,說不定那老人家便是醫術高超之人。”費無極馬上帶著張明遠、種浩匆匆忙忙出了府宅投京兆府街市而去。

“我記得就在此處遇到的他,他須發皆白,好似老神仙。我也叫他老神仙,只是他擺擺手頗為謙虛,并不認同我的叫法。他在長安、洛陽來回行走,不去東京。”費無極道。張明遠道:“你為何不與他多聊幾句。”費無極搖搖頭,苦笑道:“那日,你還怪我和老人家啰哩啰嗦說什么,拉著我就跑了,又怪我,真奇怪。”張明遠道:“不好意思,我想起來了。我看那老人家普普通通,再說那也不是著急嘛,再說招搖撞騙者不在少數,也怕你被騙不是。你自然不知如今江湖郎中多有招搖撞騙者。”費無極埋怨道:“真有你的,疑神疑鬼,豈不可笑?”張明遠道:“又來了,咱們就不要爭來吵去,好也不好?找人要緊,快,那邊看看去。”費無極道:“這還像話,老神仙啊老神仙,你在哪里呢?”

正在此時,有一個十歲左右的小男孩拎著一筐鴨梨走了過來,拍了拍費無極的肩膀,道:“小哥哥,老神仙讓我轉告你,不必找他了,他去了洛陽,以后去江南了,不會再回京兆府長安城了。他讓我告訴你,以后開封府東京城免不了烽火燎原,讓你早作準備。”此言一出小男孩就走開了。

“什么?老神仙如何不辭而別!”費無極渾身一顫,不覺心中一激靈。張明遠急匆匆嘆道:“怎么辦?要不要追老神仙去?”費無極半晌說不出話來,頃刻嘆了口氣,馬上用手指頭指了指張明遠,擔憂道:“哪里去追?看看吧,老神仙肯定被你氣跑了,你把師父的師弟氣跑了,你好可惡。”張明遠哭笑不得道:“事到如今,別開玩笑了。趕快回去,想辦法,搭救干爹要緊。”費無極沒好氣之際,擲地有聲:“事不宜遲,快走!”兩人急急忙忙趕回府邸。

“怎么還不見他們回來?”老夫人站在大門口走來走去,丫鬟也跟著走來走去。老夫人憂心忡忡,拿著帕子不住拭淚。管家又跑了出來,熱淚盈眶道:“夫人,老爺又咳嗽起來,如之奈何?”老夫人拿著手帕抹了抹眼淚,道:“這般劫數,如之奈何?”言畢對管家道:“此時此刻,奴家也不哭了,趕忙多叫幾個大夫來,銀子錢多帶一些,長安城凡是有名有姓的高手大夫都給我請回來,以禮相待,你可知道?有勞管家了。”說著居然作揖拜道。

管家趕忙回禮道:“夫人何出此言,小可承蒙老爺關照十年,恩情永難忘懷,如今老爺病重,小可敢不盡心盡力。事不宜遲,夫人盡管放心,小可一定竭盡全力親力親為。”說著,管家招呼丫鬟小廝,吩咐如此如此,又千叮萬囑讓丫鬟照顧好老夫人,自己快步出了院門來到后院,帶著七八小廝,駕馬車分頭去請大夫去了。種浩不放心又急匆匆出來也親自駕著馬車帶著小廝去找大夫去了,老夫人看在眼里,喜在心上,頓時淚如雨下。

正在此時,張明遠、費無極趕回。老夫人快步上前問道:“明遠、無極,老神仙可曾找到,他愿意來嗎?銀子錢少不了,你們千萬請來也好。”張明遠應聲道:“干娘,實在抱歉,老神仙云游四方去了。”費無極道:“可惜我們去晚了一步。”

老夫人頓時暈厥過去,張明遠趕忙扶起,費無極和丫鬟緊隨其后一同登上臺階,關上大門往院子里面趕去。“干娘千萬多加保重。”張明遠扶著淚流滿面的老夫人走向廳堂。“怎么了?夫人這是何故?”王世貞見狀詫異萬分。“老神仙沒有找來。”老夫人搖搖頭頓時默然不語。丫鬟扶著老夫人坐了下來,費無極端來茶水,遞給老夫人。王世貞站起身來,捋了捋胡須,惆悵無比,不覺嘆道:“師道兄吉人自有天相,貧道料想他一定會平安無事。夫人切莫如此傷心難過,還要多加保重才是。”張明遠安慰老夫人道:“干娘,不必如此擔憂,且放寬心。”“明遠、無極,你們快去你們干爹臥榻之側侍候左右。”王世貞不免擔憂,隨即叮囑道。張明遠、費無極應聲道:“徒兒馬上就去。”說著二人趕往種師道病榻之處。

“王真人,你不是也會醫術,難道終南山沒有靈丹妙藥?”老夫人回想起什么就問道:“聽說你師弟的醫術也曾傳授給你了一二,難道你不能試上一試?”王世貞擺擺手,捋了捋胡須,面露慚愧之色道:“說來慚愧,夫人有所不知,我那師兄是行家里手,無極還叫他老神仙,貧道只不過會些簡單的藥方,這許多年長于武學,不曾鉆研藥學,你應該知道?”老夫人一臉無奈地點點頭道:“那倒也是,所謂‘聞道有先后,術業有專攻。’王真人所言極是,奴家也是糊涂了。強人所難非圣賢所為,何況你我。”王世貞失笑道:“夫人不必如此,此番劫數想必定會煙消云散,大可不必如此擔驚受怕。可惜當年我習武頗有建樹,醫學實在知之甚少。貧道不是全才,也是在所難免。目下想來實在慚愧,有辱師祖教誨。回想師祖那年要我兼學醫藥,我就是不聽。如今倒好,遇上疑難雜癥,就捉襟見肘,束手無策了。”

老夫人道:“終南山草藥有奇效,就是不知敢不敢試上一試。病患之事,生死大事,切不可病急亂投醫。”王世貞嘆道:“夫人所言極是,自然不可亂用終南山草藥。夫人果然飽讀詩書,明白許多人間道理。”老夫人心知肚明,這王世貞也是喜歡醫書的,素日里背著葫蘆雖說不賣藥,卻時常從京兆府買些藥帶到終南山上去,自個也學著配些藥丸。自然是知道些藥材和藥理,就與他攀談起來,隨即道:“素日里,夫君就知道看些《孫子兵法》之類的東西,我勸他看些藥學讀物,他還怪我俗不堪耐。奴家覺得,藥學讀物也非深奧難懂,知道些簡單知識也是很好。至于神醫典籍,不要說懂得,就是略知一二也令人刮目相看。奴家所知,有許多神醫皆出自我中原大地,譬如扁鵲、華佗、張仲景、孫思邈。不知真人聽了奴家所言,可覺得有些體會?”王世貞如何不知,這老夫人本是大家閨秀,書香門第,素日也讀書寫字,目下談起這些自然是張口即來,就嘆道:“夫人果然飽讀詩書,知道這許多,令人佩服。不知此些神醫,有何見長,還望夫人指教。”

老夫人神采奕奕,微微一笑道:“指教不敢當,只是略知一二。不過皮毛而已,就是說出來,也沒什么了不起的。”王世貞追問道:“夫人何必自謙,但說無妨,貧道也好有所了解。活到老學到老嘛!”老夫人擲地有聲道:“既然真人如此說,奴家自然恭敬不如從命。我便說上一二,讓真人明白。扁鵲乃是戰國人,善用‘針石’、‘服湯’、‘熨’治病救人,所著《扁鵲內經》早已不存,實在可惜。望!聞!問!切!乃他所創,為后世效仿;華佗乃漢朝神醫,所創‘麻沸散’,所著‘五禽戲’,皆是天下人間,不可多得;張仲景也是漢朝神醫,一部《傷寒雜病論》無出其右;孫思邈乃大唐藥王,《千金方》是事到如今各藥方典籍,引經據典的不二法門。”“夫人如此飽讀詩書,令人感慨萬千。”王世貞頓時豁然開朗,心悅誠服。

聽了老夫人與家師方才說了這么許多,張明遠、費無極一直安安靜靜聽著,并不打擾,也不做聲。不過聽到老夫人說到神醫華佗的故事,張明遠就暗暗記在了心里,對“麻沸散”和“五禽戲”留意再三。張明遠尋思,先且記下,以后有空要自己找些書籍或者找個高人弄個明白,如若老夫人知道再好不過,可以直接向她請教,想必老夫人一定會,知無不言,言無不盡了。費無極也并非馬馬虎虎,他也暗暗在心里記下了許多書名,比方老夫人所說:《孫子兵法》、《扁鵲內經》、《傷寒雜病論》、《千金方》。費無極瞅著張明遠,兩個人面面相覷,似乎心有靈犀,也似乎不可名狀。

正在此時,種浩和管家帶著七八個郎中一前一后回到廳堂,王世貞、老夫人隨同一起趕往種師道病榻之側。一直忙忙碌碌到午夜時分,郎中走后,老夫人還是提心吊膽,種浩忐忑不安,王世貞默然不語,張明遠、費無極也頗為擔憂,晚飯后,眾人又看望種師道,他居然昏迷不醒。

“如之奈何?”老夫人泣涕連連,又拿起帕子輕輕拭淚。種浩俯身下去,近前握著種師道的手,傷心難過,不覺哭道:“爹爹如何昏迷不醒?”王世貞輕輕拍了拍種浩的肩膀,擔憂之際,馬上勸道:“想必藥物需要些時辰。”張明遠突發奇想,撓了撓后腦勺,擲地有聲道:“會不會是郎中搗鬼。”費無極大驚失色,低聲細語道:“恐怕藥效緩慢。”老夫人搖搖頭,詫異萬分道:“天色已晚,王真人還是帶著明遠、無極且先到廂房歇息去吧。”王世貞站起身來,擔憂道:“師道兄這般情狀,恐怕貧道夜不能寐。”

老夫人一臉愁容道:“如此忙忙碌碌從早到晚,夫君昏迷不醒,如之奈何。大家不歇息,如若有人因此累出病來,奴家如何心安理得?”種浩端來熱茶遞給王世貞,微微一笑道:“師公,您還是歇息去吧,我一個人可以照看好爹爹,放心好了。”說著看向張明遠、費無極。張明遠靠近種浩,嘆息一聲,笑道:“不然,這一晚,我們三人輪流守夜,干娘和師父且歇息去,如何?”費無極看向老夫人,渴求道:“不知干娘意下如何?”老夫人執拗不過,點點頭道:“就怕辛苦孩子們了。”費無極攙扶老夫人的胳膊,依偎在身邊道:“干娘哪里話,如此豈不見外?”張明遠道:“事不宜遲,師父、干娘且歇息去,你們放心好了,我們會照顧好干爹的。”費無極、種浩對王世貞、老夫人點點頭。

老夫人嘆了口氣道:“好吧,如若有事千萬記得叫我。”王世貞道:“不可大意,且要好生看護。”種浩、張明遠、費無極異口同聲道:“放心好了。”老夫人道:“王真人請。”王世貞道:“夫人請。”只見兩人互相謙讓走出種師道病榻屋內,關上門后,張明遠、費無極、種浩三人坐在床前,只見,種師道雙眼緊閉,好似熟睡一般,依然呼吸均稱,并無異象。

“真是不好意思,難為兄弟們了。”種浩道。張明遠道:“哪里話,干爹待我們那么好,如今他昏迷不醒,作為晚輩,如何不侍候左右,略表寸心。”費無極道:“可惜,老神仙不在,如若還在,保準藥到病除。”種浩道:“如今倒好,束手無策。”費無極瞥了一眼張明遠,氣道:“都怪明遠師兄。”張明遠一怔,臉色難看道:“又怪我?”費無極翻白眼道:“可不?你說呢?”張明遠點點頭道:“好,都怪我。”種浩見狀道:“都怪我,沒照顧好爹爹,那日就不該讓他老人家去城頭。也不會淋雨,也就不會是目下模樣,都怪我。”張明遠輕輕拍了拍張遠后背,安慰道:“不必如此,怪我,氣跑老神仙。”費無極道:“怪我,沒有留下老神仙。”種浩道:“別怪了,都怪那場該死的大雨好了。”此言一出,三人忍俊不禁。

“但愿老天保佑,爹爹早日康復。”種浩站起身來。張明遠道:“目下要緊的是封鎖消息,不可讓西夏人知道。”費無極道:“所言極是,黨項人詭計多端,不得不防。”種浩道:“我何嘗不知,就是這京兆府長安城也有不少黨項人的細作。”“原來如此,如此看來就不可掉以輕心了。”張明遠一聽唬得目瞪口呆。

費無極也心中一怔,“黨項人雖勇猛,可也不敢輕舉妄動。”種浩道:“那是自然,爹爹把黨項人征討的服服帖帖,他們哪敢造次。”張明遠道:“就怕黨項人心有不甘。”費無極道:“聽說黨項人都怕童貫。”張明遠問道:“童貫是何許人也?”“童貫,就是東京當紅頭牌太監,你居然不知?”種浩瞠目結舌,馬上笑道。張明遠驚道:“你不怕童貫?”種浩笑而不語。“對付黨項人,所謂皇上不急太監急。”費無極笑道。種浩道:“你們可知童貫為何要一心一意征討黨項人么?”“為何?還望賜教。”張明遠、費無極異口同聲問道。種浩道:“如今皇上也真厲害,用人堪稱與眾不同。別看蔡太師那般大權在握、權傾朝野;童貫一個太監,巧媚讒言、揚威耀武,那都是有本事的。且說童貫,在杭州金明局靠搞書畫古玩發跡,后來到了東京成為皇上面前大紅人,蔡太師也是靠童貫得以進京為官的。可見童貫身手不凡,一目了然。爹爹駐守京兆府也是童貫推薦給皇上的,雖說童貫在老百姓嘴里沒什么好名聲,可畢竟他對爹爹也不薄。我也不好說他什么,只是敬而遠之好了。”張明遠、費無極相顧而笑。

頃刻,三人來到窗前,圍著桌子坐了下來,三人不約而同的用手托著下巴,看著窗外的樹影隨風慢慢搖曳,夜色漸深。

“孩子們,吃早飯了。”次日清早,老夫人推開門,只見種浩、費無極東倒西歪的熟睡著,只有張明遠在為種師道換著丫鬟準備好的熱毛巾。張明遠回過頭來道:“干娘,如何起的這么早?”老夫人道:“你干爹這般病患,干娘哪里睡的住,昨晚上迷迷糊糊,總是做噩夢,又回想起當年和你干爹初次見面時的場景,實在倍感疑惑。浩兒、無極如何就累成這般模樣?快,叫一叫,讓他們到廂房睡去。”張明遠馬上輕輕推了推張遠、費無極,二人慢慢睜開眼,一道陽光刺來,好生難受。“明遠,昨晚沒睡嗎?不是說你們三人輪流照看你干爹么?”老夫人問道。張明遠道:“我也是剛剛醒來。”種浩道:“不知爹爹如何?”費無極道:“干爹醒了嗎?”“還在睡,這可如何是好?”老夫人看著種浩急道:“你們三人且先去吃早茶,為娘再看看。”

種浩道:“明遠、無極,你們去吃早茶好了。”張明遠道:“你不去嗎?”費無極道:“你不吃,我們也不去。”此時,只聽的是,門開了,有人走了進來,老夫人看時,一語傳來。“這幫孩子,真有意思。”原來是王世貞推開門走了進來。

“你們都不去吃早茶,我去。”一語落地,眾人看時,種師道慢慢睜開眼,勉強坐起身來笑道。“你醒了,何不早說,害得奴家好生擔心受怕。可好些了?”老夫人上前摸著種師道額頭關切之際笑容滿面道。“世貞兄、夫人、明遠、無極、浩兒,走,老夫感覺饑腸轆轆,我們一起去吃早茶。”種師道起身穿好衣服,看著眾人擲地有聲道。“師道兄,看來氣色好了許多,貧道放心了。”王世貞笑道。

種浩拉著種師道的手喜道:“爹爹果然好氣色,孩兒高興之極,今日且多吃幾杯酒如何?”費無極應聲道:“不可!老神仙告訴我,老人家不可酗酒,尤其大病初愈。”“還有什么?”老夫人認真問道。“不可吃辣椒。”費無極撓了撓后腦勺應聲道。張明遠道:“和老神仙閑聊幾句居然學得頭頭是道,佩服佩服。”種浩道:“所言極是,可見無極頗為用心,我要學習才是。”種師道笑道:“果然不錯。”

王世貞道:“孺子可教,后生可畏。”老夫人道:“無極果然是個好孩子。”張明遠道:“我也不是壞孩子。”種浩道:“我算不得好孩子,也算不得壞孩子。”種師道、王世貞、老夫人不覺哈哈大笑。眾人喜笑顏開到廳堂吃早點去了。

“童貫說,黨項人出爾反爾,出蕭關滋擾我大宋邊關百姓。蔡太師要我按兵不動,朝廷準備出使西夏好言撫慰。如之奈何?實在氣煞我也!”早茶過后,忽報東京有諭旨下達,信差走后,種師道看著東京來的書信出神,不覺站起身來淚流滿面道,頓時咳嗽不止,一不留神,跌倒在地,眾人救起,當夜又是昏迷不醒。

不知何故,種師道最終溘然病逝,種老夫人思夫心切,積病成疾,不久也病逝而去,種浩與城中將士、百姓無不悲痛、無不傷心不已。終南山王士貞率弟子向京兆府而去,也為種師道和老夫人的舉喪準備去了。傳到東京,宋徽宗也傷感不已。宋徽宗要京兆府主持種師道喪禮,京兆府府尹便趕往了種師道府邸。

種師道夫婦的喪禮在長安城種府中舉行,近些日子,種師道府邸可是白綢漫卷,肅穆不已,如此而來,氣氛當然很是沉重,朝廷發出許多帖子,并派人前往吊唁,終南山王世貞領張明遠、費無極、扁頭、阿長等一同前往。與種師道交善的朝廷重臣,無不對他深表敬佩,紛紛前往祭奠。京兆府府尹念了一段深情祭文,真乃字字是血、句句為淚。其文曰:

嗚呼種公,不幸逝去。天不如命,歲月不長。人心之痛,何人感傷?

大宋老臣,此去何所?吊君之功,天地可數!人命關天,何人憂亡?

人生苦短,慨當以慷。生于戰火,亡于安詳。人去樓空,何人不泣?

生于京兆,心往東京。人命不濟,不幸中亡。人心感傷,何人斷腸?

天者難測,神者難明。理不可推,壽不可知。死而有知,其幾何離?

嗚呼種兄,不幸相離。其心何忍!離吾而去。吾心之苦,君可知否?

言有窮盡,情不可終。汝其知邪?其不知邪?嗚呼哀哉,惟此尚饗!

“種老兄,你,你去吧,你,安,安心的走吧!大宋江山一定,一定能固守。你我同朝為官這么多年,雖有吵吵鬧鬧,可也情深似海。你這樣早早離開,如何不令人傷心欲絕,肝腸寸斷。人情冷暖,世態炎涼,你可曾一一明白,我之苦痛你如何能不感同身受。如今大宋少了你這一員虎將,便是莫大的損失。悠悠蒼天如何這般待我大宋,豈不可憐了?”京兆府府尹左手掩著淚涕、右手拿著侍人給的手絹慟哭道。朝廷官員都要上前扶他起來,他忙道:“不用管我,不用管我!種老兄,你如何就離我而去了,你好狠心哪!好狠心。天下之大竟然容不下你一個,你現在離去豈不有愧于大宋黎民百姓了。你活過來吧!你忍心就這樣匆匆而去,便是一大過失了,你回來,你回來呀!”“大人節哀順變,老將軍含笑九泉自然明白。”李通判淚光點點忙道。一會兒幾個侍衛,便把十分悲傷的京兆府府尹扶入后堂去了。

一個小教頭尋思:“世人都說,種師道是被蔡京和京兆府府尹氣死的,這些年來,平夏城之事便是一個例證。種師道意欲進攻,京兆府府尹就趕忙給蔡京打小報告,蔡京從東京傳來金牌說議和,種師道要操練將士以圖再戰,蔡京卻又催促進攻。并且種師道調軍往往受到蔡京和京兆府府尹干預,一個命令下來傳到長安,已是黃花菜都涼了。可如今京兆府府尹這般傷心欲絕,不明真相的人便是以為種師道氣度狹小,憤然離世了。”

京兆府李通判是個見風使舵的小人,對種師道一直是笑里藏刀。他此時此刻卻淚流滿面道:“老將軍,你說等我從東京回京兆府時再和我說話,如何就撒手人寰了。本官還有許多話要對你說,你如何就走了,實在令人傷心難過。真是不敢想象,一場雨居然奪走你的身家性命,匪夷所思。”說著又對種浩道:“種浩,你爹爹撒手人寰,以后京兆府只你一人了,可要比你爹爹更明白事理,替陛下分憂,替朝廷分憂。”種浩大哭不止,李通判抱著種浩安慰再三。

王世貞率四徒上前行拜禮頃刻雙目緊閉,并口誦道經,一會兒,他慢慢睜眼回過神來泣聲道:“師道兄,你安息吧!上蒼定會佑你,太平正道定會顯于人間。你且放心離去,你之子便是我之子,我之情便是與你同在。天之涯,地之角,我們情誼同在。這么多年,一一想起有多少往事不堪回首,連我自己也不知道。一起上終南山,一起到渭河邊,說說笑笑,便是摯友故交。天地萬物,花開花落,竟然這樣令人傷感。悠悠蒼天,何至于此?過去我和你說起這生老病死之事,你說長生不老實屬可笑,我也深以為然。你總說可能先我一步,或戰死沙場或重病而亡。如今你撒手人寰,仿如夢幻一場,我無論如何也不能相信,只能忍住傷悲活下去了。”說著說著老淚縱橫起來,余眾見狀也是哀嘆不已。種師道親友與來此吊唁之客相互答禮,其悲、其痛、其哀、其傷,令人為之動容,為之感傷,為之哀痛。

“我張明遠何德何能有了這樣好的親人?卻也可憐兮兮的沒有了這樣好的親人。可憐我認了干爹干娘,如今卻又沒了干爹干娘,我打小不見爹娘,長大成人好不容易認了親,如今又沒了親人,真是令人傷心難過。”張明遠哭道。“干爹,還記得初次見面,你就那般善解人意,知道安慰我們。你如同我生身父母,如今為何撒手人寰,豈不太過絕情?”費無極泣涕連連道。“爹娘如何狠心撒手人寰,還未看到浩兒娶妻生子就舍我而去。孩兒不孝之極!從今往后,再也無人叫我浩兒了!”慟哭于地的種浩泣涕連連。眾人見狀無不傷感,一個個淚光點點。

管家也淚流滿面道:“老爺,夫人,小可來到府上十年,承蒙關照,如今在鄉下置辦的妥妥當當。雖說我是下人,可老爺夫人從不把我當作下人。我有什么難言之隱你們總是替我著想,要我但說無妨。這么多年,我一人感同身受之處那便是你們待我如同自家人。全然沒有主仆之分,想必大宋再也沒有你們這般心地善良之人了。我茍且偷生的活下去,要報答你們的大恩大德,為少將軍鞍前馬后在所不辭。放心好了,我一定照顧好少將軍。”丫鬟小廝一個個也傷心難過起來,原來種師道夫婦長期以來待下人都是仁至義盡,情深意重。

次日,王世貞、張明遠、費無極、扁頭、阿長返回終南山。大嘴素日云游四方聽說種師道撒手人寰也趕在王世貞返回終南山之前祭奠了種師道,大嘴看著種師道遺體不覺淚光點點,搖搖頭默然不語。種浩之痛之苦,令人不禁感慨,雙親離去,年少孤單。種浩為其父母守喪三年,王世貞每年都來祭奠他的摯友,來吊看一下他的墓碑并關懷著種浩,也時常讓張明遠等人抵達長安陪伴種浩,以免他形單影只,孤苦伶仃,心煩意亂。想起父母當年的教誨,種浩好好的鎮守著長安。不久,宋徽宗為了以示體恤之情,親自做主賜婚帝姬給種浩,意欲冊封種浩為金刀駙馬,但他婉言拒絕,令人稱奇的是宋徽宗也不好強求便不再勉強,不過馬上加封種浩為永興軍路經略安撫使兼京兆府知府,恩惠每歲不絕。那原來的知府不知何故在參加完種師道喪禮后不久就暴斃了,那李通判最終因草菅人命后案發被宋徽宗派去的大員法辦了。從此以后,京兆府沒有了狗官,黎民百姓無不喜樂無比。

主站蜘蛛池模板: 涞水县| 天津市| 曲周县| 阜新市| 格尔木市| 镇宁| 宁南县| 巨鹿县| 新野县| 潜江市| 萨嘎县| 通化市| 洛隆县| 长武县| 融水| 时尚| 白水县| 乃东县| 盐源县| 商丘市| 阿荣旗| 广汉市| 自贡市| 高雄县| 竹北市| 綦江县| 沁水县| 皮山县| 靖安县| 武安市| 广安市| 抚宁县| 濮阳市| 堆龙德庆县| 容城县| 稻城县| 鸡东县| 汨罗市| 榆林市| 蒲城县| 涿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