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編常用企業管理制度全書:行政管理、財務管理、人力管理、營銷管理、企劃管理、品質管理:權威實用版(增訂3版)
- 肖勝方
- 2169字
- 2019-11-29 20:46:13
四、員工培訓管理規定
企業員工培訓,作為直接提高經營管理者能力水平和員工技能,是為企業提供新的工作思路、知識、信息、技能,增長員工才干和敬業、創新精神的根本途徑和極好方式,是最為重要的人力資源開發。而員工培訓管理規定,可以規范員工培訓工作,使該工作的作用和價值得到最大的發揮。
員工培訓管理規定范本
第一條 為了對員工進行有組織、有計劃的培訓,以達到公司與員工共同發展的目的,根據公司人力資源管理基本政策,特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 公司培訓按照“經濟、實用、高效”的原則,采取人員分層化、方法多樣化、內容豐富化的培訓政策。
第三條 員工的專業化培訓和脫產外出培訓堅持“機會均等、公平競爭”的原則,員工通過突出的業績和工作表現獲得激勵性培訓和發展機會。
第四條 本規定適用于公司所有正式員工。
第五條 公司培訓的常規內容有:
(一)公司發展概況。
(二)產品知識介紹。
(三)人事制度。如作息時間、休假、請假、晉升、培訓、獎懲、工資結構、發薪日、加班工資、支薪方式、社會保險及為員工提供的其他福利。
(四)安全教育。包括安全制度和程序,消防設施的正確使用,安全衛生、勞動保護等知識。
(五)總務制度。主要有公司進出、工作牌、考勤卡使用、勞保領用、工作午餐、個人車輛停放等。
(六)行為規范和禮儀知識。包括保守商業秘密、務工紀律、和員工儀表、穿著、交往、接電話等知識。
技能崗位還要不斷實施在崗員工崗位職責、操作規程和專業技能培訓,使其在充分掌握理論的基礎上,能自由地應用、發揮、提高。
還要不斷實施心理學、人際關系學、社會學、價值觀及政治覺悟的培訓,建立公司與員工之間的相互信任關系,滿足員工自我實現的需要。
第六條 培訓形式分為員工自我培訓、員工內部培訓、員工外派培訓三種。
(一)員工的自我培訓
員工的自我培訓是最基本的培訓方式。公司鼓勵員工根據自身的愿望和條件,利用業余時間通過自學積極提高自身素質和業務能力。
公司會盡力提供員工自我培訓的相關設施,如場地、聯網電腦等。
原則上對員工自我培訓發生的費用,公司不予報銷。
(二)員工內部培訓
員工的內部培訓是最直接的方式,主要包括:
1.新員工培訓。
2.崗位技能培訓。
3.轉崗培訓。根據工作需要,公司員工調換工作崗位時,按新崗位要求對其實施崗位技能培訓。
4.部門內部培訓。部門內部培訓由各部門根據實際工作需要,對員工進行小規模、靈活實用的培訓,由各部門組織,定期向人力資源部匯報培訓情況。
5.繼續教育培訓。公司可根據需要組織專家進行培訓。
(三)員工外派培訓
員工外派培訓是公司具有投資性的培訓方式。公司針對員工工作需要,會安排員工暫時離開工作崗位,在公司以外進行培訓。員工個人希望在公司以外進行培訓(進修),需填寫《員工外派培訓申請表》,并附培訓通知或招生簡章。由人力資源部審查,總經理批準后方可報名。外派培訓人員的工資待遇、費用報銷由人力資源部決定。
第七條 被培訓者享有以下權利:
(一)在不影響本職工作的情況下,員工有權利要求參加公司內部舉辦的各類培訓。
(二)經過批準進行培訓的員工有權利享受公司為受訓員工提供的各項待遇。
第八條 被培訓者應承擔以下義務:
(一)培訓員工在受訓期間一律不得歸于規避或不到。對無故遲到和不到的員工,按本公司考勤制度處理。
(二)培訓結束后,員工有義務把所學的知識運用到日常工作中去。
(三)外部培訓結束一星期內,員工應將其學習資料整理成冊,交由人力資源保管。并將其所學教給公司其他員工。
(四)員工自我培訓一般只能利用業余時間,如需占用工作時間的,在人力資源部備案后,需憑培訓有效證明,經所在部門負責人批準后,做相應處理。
第九條 人力資源部負責組織培訓結束后的評估工作,以判斷培訓是否達到預期效果。
第十條 培訓結束后的評估要結合培訓人員的表現,做出總鑒定。可要求被培訓者寫出培訓小結,總結在思想、知識、技能方面的進步。與培訓成績一起放進人事檔案。
第十一條 本公司培訓以自編教材為主,適當購買教材為輔,為提高培訓質量,凡培訓涉及相關部門需提供培訓資料的,由各課編制教材并提供給人事課,可編制成書面資料或幻燈片。由人事課統一編制成公司入職培訓教材。
第十二條 本公司培訓師資由公司內部人員承擔,人事課擔當為主,各課配合承擔部分課程講解。傳授方法傳授方法主要采取講解、錄像、幻燈放映、典型案例、現場演示等方式。
第十三條 公司每年投入一定比例的經費用于培訓,培訓經費專款專用,可根據公司實際情況調整相應數額。
第十四條 本規定的擬訂或修改由人力資源部負責,報公司領導層批準后執行。
第十五條 本規定由人力資源部負責解釋。
第十六條 本規定自公布之日起開始實施。
制作提示
1.明確制度制定目的、適用范圍及相關原則。如規定為了對員工進行有組織、有計劃的培訓,以達到公司與員工共同發展的目的,根據公司人力資源管理基本政策,特制定本規定。參見上文第一、二、三條。
2.明確培訓內容與形式。如規定培訓形式分為員工自我培訓、員工內部培訓、員工外派培訓三種。參見上文第四、五、六條。
3.明確被培訓者的權利與義務。如規定經過批準進行培訓的員工有權利享受公司為受訓員工提供的各項待遇。參見上文第七、八條。
4.明確培訓的評估及其他事項。如規定人力資源部負責組織培訓結束后的評估工作,以判斷培訓是否達到預期效果。參見上文第九、十、十一、十二、十三條。
5.明確制度的施行時間等。參見上文第十四、十五、十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