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 知故來
- 花彼花
- 2663字
- 2020-09-23 21:37:33
就在李夏糾結著該如何化解關晨橙和她心上人的恩怨時,郝妹兒過來踢了下她的凳子問她要不要團購一起買群子。
被打亂了思緒的李夏吹胡子瞪眼叫她走開些。
但是等郝妹兒離開了之后,她的記憶也不大完全,只依稀給關晨橙安了一個虐心的結局,而自己的顧順澤怎么樣都是會在一起過上甜蜜的生活的。
雖然知道這樣的做法有些不人道,但是,誰叫這是她的腦洞呢,她想如何支配故事中的主人公那都是她說了算,容不得別人插手。
至于第二個故事,因為她近端時間迷戀上了古代的小說,所以決心也給自己和顧順澤排上一出古戲,在這里,李夏是一個備受寵愛的公主,但是一切都是建立在她父皇對于她母后的虧欠心理上的,所以這個公主,她做的也不開心,出了偶爾嬌縱跋扈能夠宣泄她的不滿外,就再沒有什么能夠讓她感到滿足的了。
直到那一天,遇見了那個男人。
當然,無論對方身份如何,他的臉都是照搬了顧順澤的。
元明23年盛夏,驕陽似火,窗外的知了躁個不停,大如鑼鼓的喧鬧給人更添一絲煩悶。
寂靜如一潭死水的屋子內,一位舉止娉婷的妙齡女子來回的踱著步,跟著一陣匆忙的腳步聲,打破了這種寧靜。
“小姐,現朝堂上就顧丞相上書舉薦小姐出塞和親之事征求各大臣意見。”來人氣喘吁吁,堅挺的鼻尖因為劇烈運動蒙上一層剔透細小的汗珠。
“小蓮,你確定消息可靠?”
小蓮點點頭,眼神堅定:“嗯,是曹公公來茶水間來找我,臨時調換了侍茶奴才,又打點了好幾處的人,我才得以脫身,來給您報信。”
女子轉過身,沉思片刻,隨后開口道:“走,隨我去大殿。”
此時的大殿正中端站著一位面如冠玉,舉手投足間處處散發著一種華貴氣息的男子,在他的右側是各地選拔上來的有為官員,左側是征戰沙場立下赫赫戰功的護國大將,前方端坐著掌握生殺大權,生死存亡的九五之尊。
大殿上,群臣屏息以待,扇扇太監手上傳來的“呼呼~”聲格外刺耳,皇帝面露不悅,居高臨下的看著殿下群臣:“眾愛卿以為如何。”隨著皇帝一抬手,扇扇太監的手應勢而停。
一位步履蹣跚,胡子花白的大臣從文官隊列走到大殿中央,對著前上方行了個拱手禮,然后摸著胡須緩緩開口:“皇上,老臣以為若讓李家將軍的女兒前去和親有所不妥。”
皇帝面色稍有緩和:“哦?顧卿有何高見?但說無妨。”
顧老丞相微微一笑:“雖然李夏前去和親能暫緩與番奴的關系,但他們向來狂妄自大,野心勃勃,恐以為我國國力衰弱,繼而再次發動進攻,造成國力再次損耗,臣以為,不如就讓王將軍帶軍平定邊境,也好宣揚國威啊!”說著,又摸了摸白到發光的胡須。
武將一邊的王將軍站出隊來,行了個禮:“微臣以為,如今前方戰事吃緊,唯有和親能解燃眉之急。”
“那王將軍是認為李夏該去和親了?”皇帝身子微微前傾,臉色并不好。
“······”王將軍沒有回答。
龍椅上的皇帝帶著一種不容蔑視的威嚴:“嗯?”
王將軍抬頭看向凜若冰霜的皇帝,身旁的太監不停的使著眼色,王將軍心下一慌,雙膝就跪在了地上:“臣,認同顧丞相。”
皇帝輕嗤一聲:“很好,朕就喜歡聽實話,來人。”一太監弓著身子到了皇帝身側,“你去詢問各大臣的意見,然后記住有多少人同意,有多少人反對,再記住每一個人對應的選擇。”身旁的太監點點頭,從記史官處拿過書寫工具就到了大臣面前。
不一會,太監就拿著寫滿的紙張到了皇帝跟前,雙手呈上,皇帝擺擺手:“直接念,多少人同意,多少人反對。”太監點點頭,在皇帝身旁站定,用著尖銳刺耳的音調高聲宣揚:“同意的人有六成,反對的人有四成。”接著收起紙,緩緩退下,聽到結果,殿上先前一直站著的男子嘴角浮現一絲快到難以捕捉的微笑。
“如此,臣請皇上速下決斷。”俊美男子立刻跪下,緊跟著幾近六成的大臣也跪了下來,齊聲高呼:“請皇上速下決斷。”
形式陷入了僵局,皇上舉棋不定,一旁侍茶的貼身太監上前,在他身旁耳語一番,就在皇上揉著眼角,幾欲開口的時候,一句話打破了此時被動的局面。
“慢著!”響亮清脆的聲音飄到大殿,正好落在每個人的耳中。
見著來人,龍椅上的天子正襟危坐,各大臣紛紛轉過頭,想要一探這‘未見其人,先聞其聲’的究竟。
一襲溢著春風的桃紅色輕紗,裙邊繡著精妙絕倫的飛鳥花紋,腰間別著巧奪天工的淺綠色衿帶,頭上帶著由純金打造成孔雀形狀的步搖,上面點綴著數十顆珍珠瑪瑙,華貴非凡,兩側垂吊著的珠鏈與水晶質地的耳飾交織碰撞,清脆悅耳的聲響久久縈繞在耳畔······
再看那女子,不施粉黛的容貌如出水芙蓉般,美艷的不可方物,一出場便已驚艷四座,在場之人無不瞠目結舌。
她大步流星的往大殿正中走去,如云似霧,薄紗輕舞。
就這樣在一道道灼熱的目光中幾步到了殿前,利落的雙膝下跪,直著腰板目不斜視的看著上面居高臨下的皇帝。
身旁一位居武官前列的大臣沖了過來,一下子跪倒在女子的聲旁,畢恭畢敬的說道:“望皇上贖老臣管教無方之罪,老臣這就將罪女帶出去好好管教一番。”
說著,大臣就抓著女子的手臂,將她帶了起來。
“慢著。”龍椅上的人緩緩開口,看著殿下推搡著的兩人,“李家女兒,你可知犯了什么罪。”
“民女擅闖大殿,理當問斬。”
“你既然明白,又怎敢枉顧國法?”
“皇上,前方戰事吃緊,需派女子前去和親,緩解兩地關系,民女無意間得知顧丞相推薦民女前去,朝中大臣也多有附和,如若民女德才兼備,倒甘愿請求父親上書,自薦前往,為國為君盡綿薄之力。”言語間,停了下來,沉思片刻后再次開口。
“奈何民女大字不識,身無長技,面容丑陋。”說著,原本目不斜視的眼神轉眼間就落在了一旁的顧丞相身上,“民女本該感謝顧丞相抬愛,但,如若民女自己不清自己幾斤幾兩,貿然前去,恐怕到時候會惹怒番奴,得不償失。”
龍椅上的人,摸了摸自己的下巴,緩緩開口:“說的有道理,這李家女兒要是真前去和親,恐怕會讓番奴以為我天國都是‘無顏女’,到時,豈不是助長了抹黑我國的邪風?眾卿以為如何?”
“圣上英明。”以李老將軍為首的一群老臣下跪高呼,瞬間把風頭蓋了過去,扭轉了局勢。
“那眾愛卿還有更合適的人選嗎?”
“皇上,翰林院學士白巖育有一女,琴棋書畫無一不精,初七及下九,獨占乞巧鰲頭,曾以繡工聞名京城,多得京城才子追捧。臣以為除此女子,無人能擔此重任。”
“既然如此,那······”
原本一言不發的顧丞相打躬作揖,急忙上前一步:“皇上,臣以為不妥。”
“嗯?”皇上被顧順澤弄得一頭霧水。
“臣以為,白思妍身份卑微,恐不能勝任······”
“那有何妨,朕封她一個公主之名不就‘位高權重’了嗎。”
“這······”振振有詞的顧順澤一時無言以對。
顧順澤進退為難的模樣引得李夏暗自發笑。
“皇上,民女有一結拜姐妹,名喚黃蕓茹,琴棋書畫不輸白小姐,民女此次冒天下之大不韙擅闖大殿的第二緣由就是為她請命,前往和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