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下學之后,朱乾就如同往日一樣,在院子里面練拳。
當然這拳不是其他的什么高深的拳法,而是朱乾前世,跟隨大學導師學的半吊子太極拳。
但是便是這半吊子的太極拳,在配合《玄陰真經》之中的心法,也是頗為有效。
然而張忠則是坐在門檻上,看的入了神。
自己是看著公子長大的,也知道公子得了失魂之癥。
但是最近公子的變化真的很大,大到張忠都看不透了!
不說公子能編出加減法口訣表,就說公子眼前所練的太極拳,便不是一般人能學到的。
等到朱乾將一套太極拳練完,張忠才反應過來,連忙將手上的汗巾遞了過去。
朱乾一面運行《玄陰真經》之中的心法,一面練太極拳,一套練完,額頭已經冒出了一層細汗。
朱乾接過汗巾,擦了擦頭上的汗水。
“公子練的可是太極拳?”張忠問道。
“正是!”
“公子怎么會當年三豐真人傳下的太極拳了?”張忠問道。
朱乾此時才覺得自己有點大意了。
這太極拳此時還只有武當山弟子才會,當下便胡謅道:“前幾日睡覺的時候,迷迷糊糊之間,有一個白胡子老公公來傳給我的!”
張忠聽了,也不疑有他,只是嚴重放出了羨慕之色。
朱乾想了想,自己現在身邊沒什么人手,這忠叔雖然不知道有什么隱情,但是既然自己生病的時候,忠叔能不離不棄,為自己付出這么多,那么就值得信任。
當下看著張忠道:“忠叔想學?”
“想!”張忠眼中放出了一絲激動的神色。
“那忠叔就跟著我的動作來吧!”
朱乾知道,自己之所以有這種效果,其實最主要的還是玄陰真經之中的內功心法。
僅僅一遍,張忠已經學會了,并且一招一式之間,比起朱乾這個業余選手標準圓潤了好幾倍。
“忠叔以前應該是練武之人!”朱乾心中疑惑,但是去感覺不到張忠體內有一絲內勁。
并且不知為何,朱乾發現張忠的本源虧損十分厲害。導致張忠原本四十多歲的年紀,卻有著六十歲身體,這也是朱乾愿意教授張忠的原因。
這《玄陰真經》雖然不是十分高深的修仙功法,但是畢竟也是修仙功法。只要勤加練習,就能養練氣血,補益張忠的損耗的本源,雖然不能讓張忠補回壽元,卻也能讓張忠多活個一兩年。
隨即朱乾便將《玄陰真經》之中,打熬身體內氣,鍛煉氣血的心法傳給了張忠。
張忠在聽了這內氣心法之后,神色肅穆。
身為曾經的武道高手,他自然知道這內氣心法的高明之處,明顯已經脫離了內功心法的范疇。
然而張忠最近也感覺到了最近的朱乾,舉手投足,行止坐臥之間都有一種神秘之感,還隱隱有一種縹緲的氣息。
他曾經也見過修行仙法之人,知道這就是修行仙法之人特有的氣息。
心中不由得想到:難道是某位仙人夢中傳法。
思來想去,張忠也只有這一個答案了。
到了晚上,朱乾在房中打坐冥想,搬運精血,煉化元氣,補益魂魄。
只是朱乾本來就有土地神的神體,現在再來修行陰神。其修行速度是一般人的三四倍,不多時就將體內今日養練出來的精血元氣,煉化一空。
而此時朱乾的魂魄也已經壯大了很多倍。
人在沒有修行之前,魂魄是分散在神體各處的。
《云笈七簽》云:“夫人有三魂,一名胎光,一名爽靈,一名幽精?!逼咂鞘牵菏?、伏矢、雀陰、吞賊、非毒、除穢、臭肺,皆“身中之濁鬼也。
佛門有言:人之七魄,天沖魄在頂輪,靈慧魄在眉心輪,氣魄在喉輪,力魄在心輪上,并同時與雙手心和雙腳心相連。中樞魄在臍輪,精魄在生殖輪,英魄在海底輪。
《黃帝內經》記載:“五藏: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腎藏精志也。
然而三魂當中,天地二魂常在外,唯有命魂獨住身。
因此這感應境界,便是通過修行,與自身游離在外的天魂與地魂產生感應。
然后壯大自身命魂與七魄。
當人的命魂與七魄長大到一定程度,便能將命魂與七魄搬到運紫府之中,然后一魂七魄一起感應,將游離在外的天地二魂招引回來,凝聚結合而成陰神。
因為只有天地二魂,才能夠溝通天地之間的元氣。
所以,到了此時三魂七魄歸位,陰神凝聚,才能夠溝通天地元氣,施展法術。
這也就是為什么要到了陰神境界,才算是邁進仙道之門的原因。
然而魂屬陽,魄屬陰。
而之后的修行,便是不斷的壯大三魂。
等到三魂七魄壯大到一定程度,不懼外界風火雷電,便可成就元神。
元神之后的境界,便是依靠三魂,用各種秘法,將自身七魄之中的陰渣煉去,轉化成為純陽。
等到七魄之中陰渣煉盡,元神純陽,便是天仙大道。
然而像麗娘,身死為鬼,失去了肉身,便不能憑借肉身來精煉七魄。反而是只能壯大七魄,這便是鬼仙。
因此天仙與鬼仙的差別,其實就是一個魂魄雙修,一個一味煉魄。
三魂便是性,七魄便是命。因此道門才有性命雙修之說。
而佛門大部分的功法,都是視肉身為皮囊,為渡海之舟。
因此只修三魂,拋棄肉身與肉身承載的七魄。
他們修行,一世不成,便以三魂轉世,繼續修行,直到三魂圓滿飛升極樂凈土。
因此道門才會對佛門嗤之以鼻,說他們只修性,而不修命。
三者之中各有優劣,但是大體還是道門性命雙修成就最高,但是卻是最難成就的。
佛門修行次之,但可以轉世修行,成道較易,但是對人的功德有要求,因為你一旦功德不夠,地藏王菩薩可不會平白無故的助你順利轉世。
至于鬼仙修命,主要是因為意外身死,而功德不夠,只能修鬼仙。
而鬼修一道,更多的則是一些邪派妖人,他們知道成道無望,轉世之路又行不通,才會主動走鬼修之路,力求不入地府,不被陰司懲罰。
至于神道,則是下品!
因為神道所依賴的乃是敕封,所敕封的品階越高,權柄越大實力便越大。
但是來的快捷無比。
一個凡人,在受封神靈之后,馬上便能擁有相應的實力。
但是這些事例就相當于是借用,一旦人家不給你了,褫奪了你的神位,你便被馬上打落凡塵。
因此修行中人,哪怕是修行鬼道,也不愿意去走神道。
走神道之人,要么就是向善積德的凡人,要么就是那些修行不成,又想長生之人。
朱乾收功起身,搖了搖頭,現在光是每天吃肉,已經不能滿足自己的修行了。
不由得想到《玄陰真經》之中記載的一種培元湯。
這培元湯便是以人參、首烏、靈芝等益氣補血的藥材,煉稱湯藥服用,補氣養血,以供修行。
“看來得去一趟縣城,采買藥材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