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南山學堂
- 聊齋之神尊
- 呆到天然萌
- 2105字
- 2019-11-01 11:35:00
一轉眼便是三日過去了,朱乾院子旁邊的學堂已經建造完畢,書桌以及一些配套的東西也已經備齊。
今日一大早,南山村中所有的八到十五歲的孩童,全都在父母的陪同下,來到學堂前面的空地。
朱乾其實原本不想舉辦什么儀式,但是族長與村人都說:“師道不可廢也!”
于是,朱乾便被眾人按在學堂前的椅子上坐著,等著一個個的孩童,依次上前跪拜敬茶!
并奉上束脩!
因為之前說好不收錢財,因此束脩沒有一文錢。
有的是一張繡帕,有的是一雙襪子,有的是一塊方巾,有的是一個荷包……
細細數來,來拜師的,一共三十五個孩子,但是朱乾卻有些不開心,因為這些孩子都是男孩兒!
作為后世來人,自然對這等愚見十分唾棄!
于是,等到這些男孩兒們拜師完畢之后,便冷著臉對族長道:“為何沒有一個女孩子?”
族長笑道:“女子無才便是德!”
朱乾道:“既然讓孩子來學習,那就不論男女,我不是外面那些先生,只教授男孩子,我脾氣有點怪,必須是男女一起教!”
“先生!這女孩子學了也沒用啊!終究是要嫁人的!”一個村民道。
朱乾面色一冷,看著族長道:“這我不管,反正若是你們不把女孩子一起送來,這課,我就不講了!”
說完朱乾便起身,回到自己的院子。
這下讓一干村民們呆立當場。
隨即一眾村民商量了一陣,只能回家把年齡合適的女孩子帶了過來。
如此,朱乾的學堂便開課了。
學堂并沒有取什么復雜名字,連牌匾都沒有。
但是,村民們卻在那天開學之后,便驕傲的對鄰村人,稱學堂為:南山學堂。
朱乾聽來也覺得不錯,便拿了一塊木板寫了南山學堂幾個字。
朱乾教學壓力太大之時,或者被學生氣到的時候,都會練練毛筆,讓自己靜心,因此毛筆字,也算能夠見人。
這一具身體的前任,想來也是常年練字的,因此書寫起來,手感并不陌生,揮灑自如。
“一加一等于二,一加二等于三……”
南山學堂之中傳出瑯瑯的讀書聲。而南山村的村民也隨著這讀書聲挺起了胸膛。
誰說咱們南山村沒有教書先生?誰說咱們南山村都是不識字的泥腿子!
尤其是朱乾給這些孩子布置了家庭作業,就是回去教會自己的父母認字。
因此短短數十天,這南山村中的村民們,也多多少少會認幾個簡單的字了。
而此時聽著村中瑯瑯的讀書聲,一眾村民也跟著背誦了起來,純粹是將這加法口訣表,當成了山歌民謠!
長江之上,因為這一段的江面較為寬闊,因此江水相對平靜。
此時,正有幾只漁船在江上飄動,打漁的村民們也跟隨著村子里傳來的讀書聲,背著加法口訣表。
那王二郎,豁然也在其中。
突然,一個村民拉起漁網,隨即大聲笑道:“哈哈!好一條江團!怕不有五斤重!”
旁邊的王二郎聽了,大聲恭喜道:“你今日運氣不錯!”
“哈哈!我先回去了!讓我拿婆娘今日便烤上,先生最喜歡吃烤江團了!”
王二郎搖了搖頭,有些喪氣的道:“嘿嘿!你這家伙!算了,今日是你那一只個頭大,可憐我這一只江團只有兩斤,個頭有些小了,要不然我早給先生送去了!”
一種村民們說笑著。
突然,江上起了一層薄霧,薄霧之中,出現了一艘雕梁畫棟的畫舫。
王二郎雖然驚訝,卻也不奇怪。
因為這長江水運繁華,時常有客商貨船來往,畫舫雖然少見,卻也是見過幾次的。
只是今日這畫舫,并沒有像以前見的那些畫舫忙著趕路,而是緩緩的靠向了這打魚的王二郎。
畫舫上,一個微微有些駝背的綠衣老者上前問道:“這位老鄉,有禮了!”
“老爺有禮了!”王二郎一見這人一座華貴,便拱手回禮。
“方才聽你們說起這先生頗為尊敬,不知是何許人也?村子的孩童又念的是什么書?怎么聽著很是陌生?”
王二郎一聽,頓時就眉飛色舞的說起了朱乾教學的事情,并且說了朱乾教學不像其他的先生,重男輕女,男女孩子一起教,自家的姑娘就在南山學堂上學,如今短短十幾日,便將三字經學全了。
不僅如此,還能寫會算,回家之后還教授自己和媳婦,現在自己也托女兒的福,也能寫下自己的名字了。
又說現在孩子們讀的就是加法表,這東西可不得了,他們的人自從背了這表,短短十多天,所有的人都能做十以內的算數了。
這老者聽了,頗為驚訝。
便在此時畫舫二層上,窗口突然探出一個貌美如花的年輕夫人,十分好奇,口中說著:“男女一起教授!加法口訣表!真是有趣!”
那老者又與王二郎說了幾句之后,便拱手告辭,畫舫也朝著上游行去,消失在薄霧之中。
眼見畫舫飄遠,王二郎這才發現,自己說話的這么一段時間,自己的漁船,居然沒有朝著下游漂流,依舊停在原地!
王二郎搖了搖頭,既然想不通,也就不去想了,拿起漁網,繼續打魚。
只是接下來的這一網下去,當下便覺得手上沉甸甸的,拉上來一看,居然打了八條肥大的江團,每一條都有四五斤重。
“哈哈!這么多江團,拿回去養在水缸里,夠先生吃好幾日了!”
說著,王二郎便喜笑顏開的撐著船回家去了。
當下便引得旁邊的幾個村民一陣羨慕。
卻說朱乾自從當了先生,每日便有村中的婦人,輪流過來照應。
做飯打掃,洗衣整理,干的是漂漂亮亮。
這下弄得張忠也斷了找丫鬟的念頭。
不僅如此,村民們只要進山打獵,或者是下江打魚,必定給自己送來最好的。
短短十多日,日日有肉吃,朱乾的臉色便恢復了紅潤,張忠臉上也有了血色。
朱乾對于村民們送來的這些獵物魚肉,來者不拒,其原因自然是因為朱乾最近開始修行《玄陰真經》。
其中打熬氣血,便需要足夠的肉食與藥材。
只是眼下朱乾也沒有足夠多的錢財,去購買補藥,所以只能將就著用肉食來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