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故人
- 奇異人生之知青歲月
- 2019無解
- 3033字
- 2020-01-14 11:08:16
中文系七七級2班,共52人,22個女生。
年齡最大的30歲,最小的18歲,相差足足一旬。
已婚者16人,其中女生三人。
20歲以下的只有六人。
303寢室八個女生,有六個是中文系的,兩個是數學系的。
老大,尹淑芬,浙江人,三十歲,兩個孩子的母親,從大興安嶺考入師大。
老二,高榕,京城人,二十九歲。從雪區考入師大。
老三,就是沈夢昔。她感嘆自己躲不開“3”這個數字,不光寢室有兩個3,連寢室排行也是老三。
老四,劉群英,四川人,二十七歲。從云南考入。
老五,章云志,京城人,二十四歲。從黑省考入,數學系的。
老六,馬新月,陜西人,二十四歲,回族,從陜西考入師大。
老七,林雁輝,滬市人,二十二歲,從內蒙考入師大,數學系。
老八,齊紀,京城人,十九歲,高中畢業考入師大。
沈夢昔以為大家會成立老鄉會,先聯絡一下感情。但是幾乎是課本一發下來,同學們就立刻進入了學習狀態,大家只是最初一天互相認識一下,各寢室排了齒序,就投入了緊張的學習。
他們以近乎自虐的方式進行著學習。早起晚睡,走路吃飯,圖書館自習室,處處都是埋頭苦讀的學子。
七七級的學生普遍都有底層生活經歷,所以十分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學習機會。還有很多學生來自學界家庭,他們骨子里就愛讀書,即便是知識無用論的年代,依然尋找機會讀書。高考一恢復,他們堅實的文化基礎立刻占了優勢,當之無愧成為恢復高考的第一批大學生。
就像是徐茂和,順利考進了京大,肖北望考進了音樂學院。
自以為很刻苦的沈夢昔,在師大頓時成了最散漫的學生。她早睡早起,三餐按時,每天早晨還到操場跑步,有時還到體育系找人打羽毛球,甚至還到俄語系旁聽俄語。
老八齊紀年齡小,沒吃過什么苦,還算悠閑,常常和她去打羽毛球。
劉群英則很懷疑她是怎么考進來的,十分誠懇地勸她多看看書,一寸光陰一寸金,不要浪費時光。沈夢昔笑著感謝她的建議,回頭該干什么還干什么。
師大的老師多是白發蒼蒼的老教授,有些人的腰已經在勞動中壓彎,讓沈夢昔覺得坐著聽課都有心理負擔。
老師們授課認真負責,對于基礎較差的學生也做到有問必答,不厭其煩。“學為人師,行為世范”,老教授以實際行動,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未來的老師們。
沈夢昔課下絕對自由,課上也絕對認真聽講,認真做筆記。
她的筆記要點準確,清晰全面,課下經常有同學來借她的筆記抄寫。
開學后第二個周日,沈夢昔去了清大,坐562路公交,到五道口站。
相隔十多年,又見到了小安。
血緣就是這樣神奇,遠隔幾千里,從未謀面,喝著不同的水,有著不同的生活習慣,但小安和小北一眼看去就知道是兄弟倆,都有著飽滿的額頭,挺直的鼻梁。最值得欣慰的是,即便他們都經歷了多年的基層勞動,骨子里還是帶著儒雅的君子風范。
小安是航空航天專業,小北是計算機專業。
兩個帥哥學霸一左一右走在沈夢昔兩邊,帶她看了宿舍,又去清大食堂吃飯。沈夢昔看看左右兩大護法,美滋滋地走路都分外輕快。
“姐姐,我爸爸說你才是他的親女兒,我們都不配。”小安笑著說,“他真是氣得要死掉了,罵了我兩次。我和妹妹也猶豫過,但最后還是選擇了我們喜歡的學校。”
“你跑這么遠,不會就是怕你爸見你一次罵一次吧!”
“呵呵,有一點點。”
“你爸爸吃了很多苦,依然沒有對這世界失去信心,依然熱愛教育事業,我很佩服四叔,他有一顆堅韌的心。內心強大者得自由!”
“是的,爸爸很不容易。現在他已經回到大學教書,他的夢想可以繼續實現了。我的夢想也會實現的!”小安說。
沈夢昔點點頭,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夢想,“都會的。”
小安比小北大一歲,但看上去他更像弟弟,性格也溫順一些。
而小北做了多年煉鋼工人,雖然瘦削,但是皮膚下肌肉暗暗涌動,是一種陽剛與清秀的奇特結合,加之到了學校,小北從前壓抑的本性都迸發出來,整個人的氣質發生巨大變化。
兩個弟弟各有千秋,看著他們,沈夢昔覺得自己富足得像個千萬富翁。
“你不吃飯,就準備這樣一直傻笑著看我們嗎?”小北放下筷子皺眉問。
沈夢昔假裝擦了擦口水,開始吃飯。
“小安吃得慣北方菜嗎?回頭我給你一些白糖,加到菜里吧。”
“沒關系,下鄉的時候起,什么都能習慣了。”
“覺得委屈嗎?”
小安頓了頓,停下咀嚼,“姐,我現在不委屈,生活給我的所有歷練,都變成了我的收獲!”
“好樣的!”沈夢昔快速吃完飯,“不耽誤你們學習了,看過就放心了,再多待老姐就有負罪感了。”
小安攥起拳頭,用小魚際在餐桌上印了一下,又用食指點了五下,小北不明白是什么意思,沈夢昔卻知道,她笑說:“你居然還記得?”
小安點點頭。
多好的弟弟!沈夢昔站起來,一手一個揉亂他們的頭發,笑著出了食堂,頭也不回地揮手說:”不必相送!“
吃飽了的沈夢昔自己在清大校園內溜達,整個校園少有人像她這樣悠閑,人人都是那種“不在圖書館就在去圖書館的路上”的狀態。
問了路,她首先來到工字廳后門外的古亭,亭中正額”水木清華“,兩邊朱柱掛著對聯:檻外山光歷春夏秋冬萬千變幻都非凡境,窗中云影任東西南北去來澹蕩洵是仙居。
四周沒有人,沈夢昔眼睛一轉,拿出手機自拍一張。懷念地嘟囔著:“發個朋友圈吧!”
轉了兩個小時,看看清華學堂、圖書館,甚至在操場跑了一圈,算是打卡成功。
校園里學生穿著樸素,教學樓多已老舊,有著維修的痕跡。但周圍空氣似乎都涌動著書香,充滿著生機。
此時此刻起,沈夢昔也感受到了自由的空氣,“未來,將越來越好!”她閉目由衷地笑,四月的陽光照在身上,春意融融,她握緊雙拳,輕喊兩聲:”加油加油!“
“孟繁西。”一個聲音在旁邊響起,沈夢昔嚇得睜開眼睛。
“李家倫!?”沈夢昔興奮地一把抓住他的手。
“我跟你后面兒轉了半小時。”李家倫任她拉著手,歪頭笑著說。六七年不見,他變化很大,成熟了很多。
”你是清大學生?”
李家倫點點頭。“你呢?”
沈夢昔像是想起了什么,忽然收起笑臉,收回雙手。
凝視了他五秒鐘,伸出右手:“你好,我是師大七七級中文系,孟繁西。”
李家倫伸手握住她的手,”你好,我是清大七七級經濟學系,韓援朝。”
果然不叫李家倫!不知為什么沈夢昔有一絲絲怨憤,但轉念迅速釋然。
“好久不見!”
“好久不見。”
“走的時候不告而別,來的時候神出鬼沒!”沈夢昔哼了一聲。
“哈哈!”韓援朝大笑,插著兜說:“走的時候實在身不由己,對不起對不起!今天倒真是偶遇。你一點兒沒變樣,我老遠兒就認出來了。”
一種既陌生又熟悉的感覺雜糅在一起,沈夢昔笑著說:“不早了,我要回學校了。改天見!”
“下周我去找你!”
“下周我去看賈世蘭。”
“我帶你去。”
“你們一直有聯系?”
“我知道她,她不知道我罷了。”
韓援朝把沈夢昔送到公交車站,約好下周日上午去找她,看著她上了車才回去。
******
下一周,韓援朝并沒有來,沈夢昔也沒耽擱,中午吃過飯就去修車鋪買了一輛舊自行車,下午騎著到東四街道的胡同、平房區轉悠,她戴著校徽,倒也沒有誰攔著問她,見到郵局就進去打個戳,有的大雜院正往外搬家,說是歸還原主了。有的院子正在維修,沈夢昔騎車累了,還坐在街邊和大爺大媽聊了半天,傍晚吃了一碗炒肝兒,又打包了一份驢打滾,興沖沖地回去了。
回寢室把驢打滾分給眾人,大家都客氣地推拒著,不肯吃,因為吃了人家的東西,還要想著還回人情,很多人,只靠助學金生活,沒有多余的錢買零食。
只有章云志和齊紀道聲謝,一人拈了一塊,沈夢昔也不多讓,自己也扔嘴里一塊就收起來了。
眾人知道她出去野了一天,紛紛感嘆。
劉群英一付恨鐵不成鋼的樣子,“瓜娃子!你這是在浪費生命!”
“臭妮子!敢教訓你三姐!真是膽兒肥了!”撲上去在她腋窩胳肢了兩下,劉群英立刻哈哈笑著高舉白旗告饒。
“噓!”劉群英指指正在看書的尹淑芬。
沈夢昔趕緊停手,再鬧下去真的是浪費別人的生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