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你一定要到處去看看
- 奇異人生之知青歲月
- 2019無解
- 2910字
- 2019-11-04 07:32:40
沈夢昔真的有點感冒,一連幾天萎靡不振。
她哪兒也不想去,只是窩在招待所的床上。
孟繁江很擔心,帶她去縣醫(yī)院,大夫說有點低燒,不用太緊張,注意保暖,養(yǎng)個一禮拜就好了。
孟繁江已經在佛山住了五天,再不回去劉三妮該擔心了,他又不放心沈夢昔,一時猶豫不決。
李慧賢帶著沈紅梅來看沈夢昔,知道他們的情況,就決定帶沈夢昔回家住著,招待所怎么能養(yǎng)病呢。
孟慶嚴也讓孟繁江先回雙河,留沈夢昔在佛山過了年再回齊市,他會寫封信給三哥告知,過完年親自送到烏縣火車站,托個熟人照顧就行了。
孟繁江在臨走前,摸了一回步槍,還打了三發(fā)子彈,他有獵槍底子,孟慶嚴指點了他幾句,第一發(fā)八環(huán),第二發(fā)十環(huán),第三發(fā)十環(huán)。
孟慶仁直夸他有天分。
孟繁江興奮得喘著粗氣,不像是打了三槍,倒像是跑了三公里越野。孟慶仁拍著侄子的肩膀,心想這孩子不當兵實在是可惜了,臉上并沒有多表露,只是說,“回去好好干,你是我最出色的兵,以后干什么都能干得非常好。”
孟繁江筆直站立,眼神與五叔對視,什么也沒說,啪的一個立正,抬起右臂敬了個標準的軍禮。
返回的時候,孟繁江彎腰撿起自己打完的彈殼,珍而重之地放到了口袋里,與五叔送他的紅五星裝在了一起。
******
營部和招待所都不適合養(yǎng)病,孟慶嚴只得同意讓侄女暫時住到沈家。
沈夢昔住到在沈紅梅的后屋,沈青山還是到哥們家找宿,沈夢昔擔心傳染沈紅梅,就勸她去住客廳。
沈紅梅根本不當回事:“沒關系,我身體好著呢,咱倆一個屋,晚上你要喝個水了什么的,我還能幫你。”
“不行,我住到你家已經是非常過意不去了,如果傳染了你們,我真是以后沒臉見你了。如果你不想住客廳,那還是我去吧。”如果不是客廳連著李慧賢他們的臥室,沈夢昔還真想去住客廳了。
“好好好,我住客廳,等你好了咱倆再住一個炕。”
其實,沈夢昔覺得住到沈家,實在不利于養(yǎng)病,她在這里,心情起伏總是很大,足足過了十天,才完全好起來。
而她也終于在這起起伏伏中,學會和她們淡然相處了。
臨近春節(jié),供銷社的貨品逐漸多了起來,街上會有零星的鞭炮響起,不知道是哪個心急的孩子,等不到春節(jié)就開始放炮了。
孟慶嚴最近總是下連隊,春節(jié)前的慰問、新兵即將到來的準備工作、營部里雜七雜八的事情,使得他沒有太多精力照顧沈夢昔,所以沈夢昔病好以后,繼續(xù)住在沈家。
有戰(zhàn)士送來很多的年貨,說是孟慶嚴買的,為了感謝沈家精心照顧孟繁西。李慧賢推辭再三,戰(zhàn)士說完不成任務要挨批評,還得跑五公里,唬得李慧賢呆住了,說,那我收還不行嗎。
沈夢昔笑了,這個小戰(zhàn)士還真逗。
沈夢昔常常和李慧賢一起在廚房忙活,她最喜歡這個時間,在她的感覺里,此時,李慧賢既像是自己的長輩,又像是自己晚輩。她們在灶間一起為家人做飯的過程,像是永恒的溫馨。
仿佛回到了她離婚后,與奶奶一起居住的那段日子。
那時候,她很消沉,奶奶也痛悔自己給孫女選的女婿不夠好,心里存著愧疚,每天換著花樣給她做好吃的,讓她開心,說話也小心翼翼。
而此時的李慧賢也不過是35歲,她風韻猶存,眉間沒有深深的皺紋,眼睛里有光。很多時候,還顯得有點天真。
沈夢昔回憶自己的35歲,她彼時卻是愁云慘淡,身心俱疲。常常苦著臉,雖然不明說,但是心里也暗暗認為離婚是因為奶奶識人不清。是她非逼著自己和男友分手,與前夫相處、結婚。現(xiàn)在日子過不下去了,當然也有奶奶的責任。
十幾年過去,沈夢昔才想通了一點:婚是自己同意結的,日子是自己過散的,憑什么要怨天怨地怨別人呢!
奶奶去世前,沈夢昔一直和奶奶一起住,她宣稱永不再婚,奶奶沒有反對,只是她感覺得到奶奶時常憂慮地看著她。這讓她有些愧疚,也有些焦躁。
她不能肯定當初自己一意孤行的獨身,就沒有和奶奶賭氣的成分。
奶奶去世后,她嘗到了自由的滋味,任何事情都可以自己做主,當然,也需要自己負責。
兩年后,她接受了同事介紹的相親,只是因為太寂寞,回到家,屋子空落落的,一個聲音都沒有。
見了幾個,都不中意。
就算繼續(xù)寂寞著,也不會將就。
又兩年后39歲的她遇到韓林,相處得不錯,空窗八年,終于又結婚了。
十年婚姻,苦辣酸甜。
然后又是一個人孤單的生活。她還沒有考慮是否再找個老伴,就在五十歲生日時離開了那個世界。
都說一個女人的領悟,是她所經受的痛苦。奶奶總說人生苦多樂少,是正常的。直到韓林去世,她才有所感悟其中含義。
那個恨不得把自己所有感悟都傾倒給自己的奶奶,現(xiàn)在一副小女人的樣子,顯然是沒有經歷什么苦。
那么,后來奶奶那么通透的領悟,到底是經歷了什么呢?
沈夢昔想,那應該是失去女兒的痛苦吧。
今年的春節(jié),團里的政委會到營部和戰(zhàn)士過春節(jié),孟慶嚴做了很多準備,除夕準備在食堂一起包餃子,吃完再和戰(zhàn)士們一起開個聯(lián)歡會。
說是營部,其實除了營部直屬的干部,只有一個連的戰(zhàn)士,其他的連隊都沿江駐扎在不同的村屯。老兵退伍,新兵未下連,戰(zhàn)士就更少了。
這次聯(lián)歡會,隨軍的高指導員妻子、孫副營長妻子、林副營長妻子也會參加,還有張連長的妻子也就是方小菊和孩子,再加上孟繁江和沈夢昔。孟慶嚴要求每家最少得出一個節(jié)目,戰(zhàn)士則是每班出兩個節(jié)目。
出于對沈家照顧沈夢昔的感謝,孟慶嚴也邀請沈萬年一家四口到營部共度除夕,沈萬年聽后一口應了下來。
沈夢昔和沈紅梅一起準備節(jié)目,商量梳什么頭發(fā)。李慧賢給她們新做了一套一模一樣的深藍色衣服,布料是孟慶嚴買的,兩人試穿了一下,非常合身,沈紅梅覺得很好看,沈夢昔則不想發(fā)表意見。
她把兩根紅頭繩編進了沈紅梅的兩個辮子里,辮子的位置稍稍放低,沒有編得很緊,看上去很自然很舒服。又給自己也同樣編了,她實在不能說服自己系上紅頭繩,只好曲線救國,把頭繩編進辮子里,不那么顯眼。
沈紅梅非常喜歡,“還是你們大城市的會打扮!”
“我們算什么大城市,BJ上海才是大城市。”
“我從老家來佛山,路過哈市,剩下哪兒也沒去過。”
“以后會有機會去的,BJ上海都有機會去的。”
“真的嗎,我怎么可能有機會去那么遠?”
“只要你想,哪兒都可以去。一定會有機會。”
和沈紅梅相處,她總有意無意的告訴她一些人生經驗,希望她可以少走彎路,雖然明白人生經驗僅靠傳授是不夠,還要她自己去經歷去實踐,但總是希望她可以稍微順利一些,希望她能多些閱歷,而不輕易陷于情愛。
估算著她的年齡,是肯定要下鄉(xiāng)的。
對于知青下鄉(xiāng),她所知甚少,僅僅知道是學生畢業(yè)到農村去插隊。
沈夢昔推理,十有八九沈紅梅是下鄉(xiāng)時遇到了別的城市來的知青,情竇初開的喜歡上了誰,珠胎暗結,最后落得早早離開人世。
想起這些,她就不敢看現(xiàn)在的沈紅梅,心揪著難受。
“紅梅,中國有幾百個城市,幾千個縣城,有幾億人口,南方和北方氣候不同,風俗不同,每個城市都有自己的歷史和特點,以后我是一定要各處走走看看,去BJ看天安門,去上海看外灘,去泰安登泰山,去杭州看西湖,等等等等。”
“啊,你知道得真多!”
“我們老師講的,你們老師不講嗎?”
“唉,我們老師也不一定知道這些呢。”
“沒關系,以后我們通信,我把我們老師講的都告訴你。”
“好!”
“那我們就攢錢買郵票吧!”
“嗯,攢錢買郵票!”
兩個小姑娘擊掌約定。
“說什么呢,這么高興?”李慧賢走進來,看著一樣打扮的兩個女孩,“真好看!”
“我們準備就這么打扮去開聯(lián)歡會,表演一個《讓我們蕩起雙槳》!”沈紅梅愛嬌地抱著李慧賢的胳膊。
“挺好挺好。咱家節(jié)目就交給你倆了,你哥肯定不會表演的,就你們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