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竹本來就是為了找茬的,怎么會給顧眠出風頭的機會。
收回A4紙,陰陽怪氣道:“有些同學,不要以為自己英語不錯就可以無視課堂紀律,上課時間公然玩手機。”
以前是沒有老師管她,但要按道理說來,她也不能就這個點和歐竹杠。
顧眠很乖的點頭:“歐老師說得對。”
顧眠服軟,歐竹更是輕蔑:“你要清楚自己是怎么進一中的,既然是開后門進來的,那就好好學習,夾起尾巴做人,
凡是不要太囂張,給家里人丟臉,要知道不是誰都有你這樣的機會,人要學會感恩。”
歐竹越說越過分,同學們都覺得罵得有點過了。
不像是在教育學生,倒像是公報私仇,實在不是為人師表的樣子。
歐竹終于罵罵咧咧的說完。
顧眠一點都不生氣:“歐老師不愧是文學愛好者,隨時隨地口吐芬芳,既然是上英語課,還是應該把精力放在教學上面。
三心二意的話,可是哪方面都顧及不好,難怪寫的文章有一股小家子氣。”
怎么就提到英語老師寫的文章了?
同學們懵逼了一會兒才反應過來。
難不成剛剛顧眠翻譯的中文散文是歐竹寫的?
“顧眠,你什么意思?”歐竹突然提高音調,尖銳得就像是吵架的婦女:“我寫的文章怎么就小家子氣了?就憑你也配點評我的文章?”
歐竹之所以反應這么大,其實是顧眠戳中了他的弱點。
他給顧眠翻譯的這篇文章,他曾經拿去到《文學》雜志去投過稿。
當時主編給他的點評就是,過于堆砌辭藻,內容空洞,行文不夠大氣。
顧眠回答得有禮有節:“沒有什么東西是配不配的,難不成,我要吃冰淇淋,還得自己會制造冰箱才行。
我可以列出五個點來證明這篇文章實在是小氣,華而不實。”
然后,顧眠從整篇散文的開篇,到段落結構,到遣詞造句,到中心思想,到引用的詩詞,對這篇文章做了全面的剖析。
最后得出結論:“所以,歐老師,你這種文章都不叫小氣的話,那我實在是不知道什么樣的文章小氣了。”
顧眠把歐竹的文章批得是一文不值。
關鍵是,她還引經據典,不光是批判歐竹的文章,還用了類似的經典句子來和歐竹的做對比。
點明,人家優秀優秀在什么地方,而他畫虎不成反成犬,不倫不類又在什么地方。
讓人不服都不行。
精彩得同學們都想為她起立鼓掌了。
顧眠辯論的時候聲音特別好聽,條理分明,邏輯性又強。
這還是他們認識的顧學渣么?居然有那么點帥氣。
歐竹的性格有點婆婆媽媽,斤斤計較,又在班里把學生分成三六九等,區別對待,本來就不太受同學們的待見。
看見他被顧眠懟得體無完膚,同學們都覺得暗爽。
歐竹臉都青了,伸出氣到顫抖的手指:“你,你,顧眠,你藐視課堂紀律,還不敬師長,今天你必須給我寫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