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開會之于魯迅[1]
- 二十一世紀中國作家懷人散文:丁玲集
- 丁玲
- 1106字
- 2019-11-01 10:25:35
人在感覺到不能說出自己的感情的時候,是愿意沉默的。我對于魯迅先生的憶念便是如此。
很多人都抒寫了他們對魯迅先生的贊仰和愛,我是高興的。從這之中我的感情常為一種說不清楚的愉悅而悸動,我體會到那個活在我心中的人,他是如何深入到別人的感情中。我只希望有一天我能夠寫出一篇能幫助人了解魯迅先生思想的文章,也就是要在我多多了解魯迅先生之后來寫,但現在卻只能寫一點關于魯迅先生生平中的點滴。
記得那時我在左聯,我們都是很愛他的,我們總不愿拿些嚕嚕蘇蘇的事去麻煩他,不愿隨便占用他的時間,所以每當舉行什么會議的時候,如果我們之中有誰說:“找不找老頭子來呢?”我們總是考慮了一下,常不去找他。如果不是在會前,也必然在會后去告訴他一些情況,他也總給我們一些意見。有什么事必須要他辦的,他從不推辭就辦了。這時之所以不常找他開會,一方面是因為我們感到我們的會議中,實在有許多瑣瑣碎碎的什么工作計劃嘍、工作檢查嘍,我們不愿意拿這些經常的瑣事麻煩他;那時我們在上海要開一個人數較多的會,實在不容易布置。但有些必要的會,那些我們認為最好有魯迅先生參加的會,他總是到會的。雖說我們常常擔心他不能按時到會,因為我們知道他是睡得很遲的,但他從不遲到。在開會的時候,他總是很平和地、精神集中地聽著。有時有些青年作家們常常愛發表一些大套的理論,仿佛這就是最重要的、最新的意見,語氣當中又是那么含著教訓人的意味,說什么“你們這些老作家們……”。就是當這種時候,我也從沒有看見魯迅先生的任何一個表情上有什么不耐煩或不快。魯迅先生在這些會議上說話是不多的,他總是聽著。他也沒有反駁過誰,說誰是大錯特錯;也沒有批評過誰,說誰是“左”傾右傾。盡管有些人的意見是幼稚得可笑,但魯迅先生結果總是說:“我們要做起來,我們要一點一點做起來,我們就照著這些意見切實地做吧!”開過了會,我們常常感到對他有些抱歉似的,對他說到種種難處,承認我們準備得不好,又解釋著某某雖還幼稚,卻是一個有希望的青年等等。魯迅先生總是毫不介意地笑笑,接著他就同我們談起那些應該如何具體去著手的工作了。
的確有些人怕開會,尤其是比較有些文化、理論的人,怕去參加比他程度低、了解慢的群眾的會。因為這種會上必然有許多幼稚的意見,有許多需要再三再四重復解釋的問題,這常常會使人不耐煩。但魯迅先生卻從沒有蔑視這種會議,蔑視別人的意見,他總是耐心傾聽著,他抓著一點說幾句簡要的話,他執行著。到現在我回想起那時的我們,我們的發言,真是多么幼稚啊!魯迅先生卻從沒有擺出一副指導者的架子,用教訓的口吻來說話,他把他的被領導者看成同等的人,而且是以恪守規則的樣子來出現的。
一九四〇年八月
(原載《大眾文藝》第一卷第五期)